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线路遗产与现代性--以西南茶马古道为例
1
作者 席格伦 安倬霖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茶马古道是指连接中国西南部茶叶生产区(即云南和四川)与云南、四川、西藏及其他地区茶叶消费区的交通路线网络,但“茶马古道”一词的能指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自20世纪90年代初命名以来,茶马古道成为此路线遗产概念创造、分类、遗产化... 茶马古道是指连接中国西南部茶叶生产区(即云南和四川)与云南、四川、西藏及其他地区茶叶消费区的交通路线网络,但“茶马古道”一词的能指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自20世纪90年代初命名以来,茶马古道成为此路线遗产概念创造、分类、遗产化以及存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从学术概念发展为一个被国内学术界、官方遗产话语、市场经济以及大众文化所广泛接受的对象。本文以“现代性”作为研究框架,将茶的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的故事称为“流动性叙事”,认为茶马古道作为路线遗产和流动性叙事之概念化历史,与其宣称和所表征的实际历史一样重要,茶马古道的命名行为不仅识别了一件历史文物(即“茶马古道”),还形成了一个远远超出创作者初衷的实体,它也是新兴的中国现代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线路 遗产 现代性 茶马古道 流动性叙述
下载PDF
基于地理学尺度转换的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安倬霖 周尚意 《开发研究》 2022年第1期20-30,共11页
国家文化公园旨在传承国家历史、弘扬文化和民族精神,并通过新机制克服已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弊端。针对目前文化保护和利用中“管理文件政出多门”“文化空间边界难定”“活化利用同质竞争”“资源分散难以统一”等问题,在文化线... 国家文化公园旨在传承国家历史、弘扬文化和民族精神,并通过新机制克服已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弊端。针对目前文化保护和利用中“管理文件政出多门”“文化空间边界难定”“活化利用同质竞争”“资源分散难以统一”等问题,在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这两种已有遗产保护方式的基础上,试图从文化地理学的区域尺度转换方法为国家文化公园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提供新思路。结合目前已经设立的长城、长征、大运河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案例,提出了4个分析思路和实践路径,并得出4个结论:第一,文化景观的尺度转换有助于解决政出多门和边界难定的问题;第二,文化扩散的尺度转换思路可以用于确定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范围;第三,结构功能主义的尺度转换提供了解决同质竞争问题的思路;第四,超有机体主义尺度转换思路可以将多类型的文化统领在一个主题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尺度转换 管理机制
下载PDF
非表征视角下的汉服文化意义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安倬霖 杜瑞雪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8-63,共6页
汉服及汉服运动作为当今我国一个重要的新兴服饰文化现象,针对汉服在文化认同中面临分歧与共识缺失的问题,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非表征理论,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汉服着装者进行调查,探究了汉服在日常实践中的文化意义建构... 汉服及汉服运动作为当今我国一个重要的新兴服饰文化现象,针对汉服在文化认同中面临分歧与共识缺失的问题,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非表征理论,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汉服着装者进行调查,探究了汉服在日常实践中的文化意义建构,以图挖掘发掘并传递出更加认同性与普适性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着装的感知、行动和情感维度,服饰的日常着装围绕功能适用、行为规训,以及情感寄托建构出非表征文化。因此,建议通过关注服饰在日常生活实践的非表征文化,挖掘服饰文化与空间中的身体、环境交互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表征理论 汉服 服饰文化 文化意义 表征
下载PDF
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安倬霖 傅建祥 杜瑞雪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5-97,共3页
分析梳理了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形成及绍兴地方性塑造方面的影响。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作用,加深了人们对绍兴地方性的认知,影响了绍兴地方性的形成;在塑造绍兴地方性的方面,鲁迅作品承担了地方品牌的功能,为旅游开发... 分析梳理了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形成及绍兴地方性塑造方面的影响。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作用,加深了人们对绍兴地方性的认知,影响了绍兴地方性的形成;在塑造绍兴地方性的方面,鲁迅作品承担了地方品牌的功能,为旅游开发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启发,并为相关文化再生产提供原始文本和文化意义。因此绍兴在相关旅游开发中,保护和塑造绍兴的地方性,充分利用鲁迅作品和鲁迅文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作品 绍兴 地方性 影响
下载PDF
文化资源视角下的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研究
5
作者 安倬霖 杜瑞雪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3-25,共3页
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作为邯郸旅游形象的名片之一,以文化资源的视角开发利用,既是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本身的内涵的要求,亦符合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广府古城景观... 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作为邯郸旅游形象的名片之一,以文化资源的视角开发利用,既是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本身的内涵的要求,亦符合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广府古城景观文化资源特点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广府古城景观作为文化资源当前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广府古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府古城 文化资源 文化景观 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环杭州湾城市群等级研究
6
作者 王茜 陈雄 +1 位作者 卓静 安倬霖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环杭州湾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首位度2城市指数S2大于2,规模结构分维值大于1,城市群首位城市明显,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空间结构分维值小于1,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根据... 运用分形理论对环杭州湾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首位度2城市指数S2大于2,规模结构分维值大于1,城市群首位城市明显,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空间结构分维值小于1,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发展在继续发挥首位城市作用以外,还应该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杭州湾城市群 分形理论 空间结构 等级规模结构
下载PDF
文化遗产如何建构国家认同?——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安倬霖 周尚意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3年第3期408-419,共12页
建构国民的国家认同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的之一。本研究基于超有机体文化和有机体文化的概念,结合海德格尔“去蔽”概念,运用焦点小组和现象学反思方法,分析人们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是如何上升为国家认同。本研究得出两个结论:... 建构国民的国家认同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的之一。本研究基于超有机体文化和有机体文化的概念,结合海德格尔“去蔽”概念,运用焦点小组和现象学反思方法,分析人们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是如何上升为国家认同。本研究得出两个结论:首先,大运河文化遗产宣传中的国家认同属于整体性的超有机体文化。由于历史“不在场”和生活“不在场”,因此人们被“遮蔽”从而难以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其次,基于现象学建立的思维框架,可以指导人们从基于身体的反思和基于理性的反思两条途径,将个人与超有机体的国家认同联系起来。在两种反思的基础之上,人们通过“去蔽”可以得出可被人们理解和认同的国家文化符号。研究结论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如何塑造国家认同这一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认同机制 国家文化公园 大运河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和茶: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在澳洲的社会历史
8
作者 加里·席格伦 安倬霖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0,共7页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人们每天要喝掉20多亿杯茶。然而,茶是如何获得饮料中“超级大国”的地位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故事。相反,它是一个具有复杂系列的故事情节,涉及众多“演员”,持久性的长期变化和戏剧性的转折。文章调查了茶叶...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人们每天要喝掉20多亿杯茶。然而,茶是如何获得饮料中“超级大国”的地位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故事。相反,它是一个具有复杂系列的故事情节,涉及众多“演员”,持久性的长期变化和戏剧性的转折。文章调查了茶叶是如何成为澳大利亚首要饮料的,研究了茶的社会历史,探讨了此饮料是如何塑造澳大利亚人工作、休息和娱乐生活的,揭示了茶叶如何在塑造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中发挥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地位是如何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以及一个以“美式和平”形式的新帝国的崛起而下降。茶在澳大利亚的故事只是更加复杂的全球茶之故事的一章,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见解:那就是茶是如何纳入殖民国家建设中来的,以及作为一个受欢迎的饮料,它在21世纪未来将会如何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食品和饮料 社会历史 咖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