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中暑肠淋巴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童华生 段鹏凯 +4 位作者 张兴钦 安晓庆 万鹏 唐柚青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肠淋巴对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收集大鼠热暴露前(Pre-HS)、热暴露期间(During-HS)和重症中暑形成后(Post-HS)肠淋巴。分别采用5%肠淋巴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CV-340细胞3、6h...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肠淋巴对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收集大鼠热暴露前(Pre-HS)、热暴露期间(During-HS)和重症中暑形成后(Post-HS)肠淋巴。分别采用5%肠淋巴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CV-340细胞3、6h,检测ECV-340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热暴露后大鼠肠淋巴可诱导ECV-340细胞HMGB1、TNF-α、IL-1β和IL-6分泌增加(P<0.05),且此诱导效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P<0.05)。重症中暑肠淋巴诱导后,ECV-340细胞ICAM-1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显著上调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P<0.05)。结论肠淋巴途径的肠源性毒性物质和血管内皮构成了重症中暑炎症反应发生的关键发病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淋巴 内皮 血管 炎症
下载PDF
热联合内毒素打击对THP-1细胞HMGB1分泌的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童华生 段鹏凯 +4 位作者 张兴钦 万鹏 安晓庆 唐丽群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热联合内毒素(LPS)双重打击对炎症细胞分泌HMGB1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THP-1细胞热和LPS双重打击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内和分泌性HMGB1水平变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变化,并观察特异性抑... 目的探讨热联合内毒素(LPS)双重打击对炎症细胞分泌HMGB1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THP-1细胞热和LPS双重打击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内和分泌性HMGB1水平变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变化,并观察特异性抑制p38 MARK磷酸化对THP-1细胞分泌HMGB1水平的影响。结果热联合LPS打击后,THP-1细胞内HMGB1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热联合LPS组THP-1细胞分泌HMGB1水平与LPS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热联合LPS组p38 MAPK磷酸化活性与LPS组比较进一步增强(P<0.05);采用p38MAP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THP-1细胞后,可明显提高热联合LPS刺激后胞内HMGB1水平(P<0.05),同时明显减少HMGB1分泌(P<0.05)。结论热联合LPS刺激可促进炎症细胞HMGB1的分泌,这种分泌作用的增强与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反应 内毒素类 炎症
下载PDF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监测仪在创伤性凝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金慧 万鹏 +4 位作者 彭娜 安晓庆 刘云松 李红波 苏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创伤性凝血病(TIC)患者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设计,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5例TIC患者分成人科时6h内组(28例)、6~12h组(24例)及12h... 目的探讨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创伤性凝血病(TIC)患者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设计,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5例TIC患者分成人科时6h内组(28例)、6~12h组(24例)及12h后组(23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及传统凝血指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比较亚组间凝血指标的差异,并比较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所得凝血指标与传统凝血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三个亚组之间年龄、性别、ISTH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h后亚组具有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患者比例较6h内亚组升高,P〈0.01,6-12h亚组与12h后、6h内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凝血相关指标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计数有下降的趋势,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PT、D-二聚体在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h后亚组APTT较6h亚组明显延长,P〈0.01,6~12h亚组和12h后亚组、6h内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亚组以及6~12h亚组PT均较0.6h内亚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2h亚组和12h后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亚组及6~12h亚组D-二聚体含量较6h内亚组显著升高,P〈0.01,12h后亚组与6~12h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INR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clot分析仪指标中,CR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T、PF在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T在12h后亚组较0.6h亚组、6~12h亚组延长,P〈0.01,6—12h亚组与0-6h内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亚组以及6~12h内亚组PF均较6h内亚组减少,P〈0.05,6-12h亚组与12h后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TIC组患者Sonoclot指标与传统的凝血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CR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0.163,P=0.015),PF与APTF呈负相关(r=-0.143,P=O.041),PF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191,P=0.002)。结论Sonoclot分析仪的量化指标ACT、CR、PF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反映了TIC时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其图像信息使TIC的诊断更加直观。Sonoclot分析仪在TIC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传统的凝血指标,由于它具有快速、耗材低等优点,不仅能够为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的预警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监测病程,为其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潘定康 陈怿 +2 位作者 段鹏凯 安晓庆 童华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5-849,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浓度检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共83例,根据28 d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n=63)和死亡组(n=20),比较2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最高...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浓度检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共83例,根据28 d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n=63)和死亡组(n=20),比较2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最高值、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乳酸(lactate,Lac)浓度、血清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和s TREM-1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及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疾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最高值和血清s TREM-1浓度上要高于存活组(P<0.05),而在血清PCT、全血CRP和Lac浓度上2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 TREM-1浓度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和血清s TREM-1浓度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血清s TREM-1浓度有望成为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也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症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 预后
原文传递
新时期金融资产间动态相关系数的正负转换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聪 吴秉谚 安晓庆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7,共13页
金融资产间的相关性涉关金融市场稳定、金融风险防范和居民幸福指数提升,2020年初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资产间价格相关性的结构性变动显著,探讨金融资产间动态相关系数的正负转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资... 金融资产间的相关性涉关金融市场稳定、金融风险防范和居民幸福指数提升,2020年初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资产间价格相关性的结构性变动显著,探讨金融资产间动态相关系数的正负转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资产日交易数据考察我国金融资产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五类金融资产间具有显著的动态相关性,相关系数具有正负转换的特点。股灾爆发前,债券为股票的对冲保值资产,黄金现货是股票的多元化资产;股灾爆发后,二者在股市中的作用恰好相反。股市持续低迷时期,债券再次成为股票的对冲保值资产,黄金现货成为股票的避险资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债券迅速转变为股票的避险资产。其他资产间相关性变化具有相似的特点。除现货与期货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外,其他资产间相关性较弱,各组相关系数的波动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相关系数 正负转换 新冠肺炎疫情 对冲保值资产
下载PDF
汇率变动、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马宇 安晓庆 《经济视野》 2020年第11期86-87,89,共3页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汇率变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大间接渠道的影响效果会因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政策启示是任何经济体使用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经济增长 收入水平 动态面板模型
下载PDF
汇率变动、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马宇 安晓庆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87,共10页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删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删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汇率变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大间接渠道的影响效果会因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利用变量替换和TSLS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得出政策启示,即任何经济体使用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经济增长 收入水平 动态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日语专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
8
作者 安晓庆 张冬梅 《好家长》 2019年第32期148-148,共1页
日语专业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往往有所困惑。国内经济的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日企'出逃'中国。但对华投资的转型又使得新兴产业内的日企有所增加。面对日趋复杂招聘需求,日语专业就业前景可谓是'机遇'与'挑战&... 日语专业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往往有所困惑。国内经济的转型使得劳动密集型日企'出逃'中国。但对华投资的转型又使得新兴产业内的日企有所增加。面对日趋复杂招聘需求,日语专业就业前景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对日语就业市场的研究,为日语专业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专业 日语就业 就业竞争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