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253
1
作者 李灿 张凤荣 +2 位作者 朱泰峰 奉婷 安萍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227,共11页
为深入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效果和发展能力,把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该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为深入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效果和发展能力,把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该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顺义区在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绩效状态,并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重点因素。研究结果:1996-2000年,顺义区处于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变化稳定并表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2001-2010年,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快速上升,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经济绩效在1996-2002年上升缓慢,自2003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土地社会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相对稳定,之后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平稳,2000-2005年表现为急速下降,之后有所起伏,至研究期末开始抬升。土地利用绩效变化较好地印证了3个"五年"计划下的土地利用重点,表明各个阶段的土地利用政策得到了有效地执行。土地利用社会效应与生态安全因素对土地利用整体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工业发展对经济绩效的推动作用明显,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享有水平迅速变化的城镇化因素,成为反映土地利用社会效应的重点,生态用地则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绩效变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关联度 评价 顺义区
下载PDF
耕地分等中的土壤质量指标体系与分等方法 被引量:145
2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3 位作者 王军艳 张军连 刘黎明 陈焕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土壤质量指标是耕地分等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分等中土壤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原则。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耕地分等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但最有效的耕地... 土壤质量指标是耕地分等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分等中土壤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原则。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耕地分等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但最有效的耕地分等指标体系选取方法应根据土壤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而指数和方法是综合评价耕地等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分等方法 耕地分等 土壤 质量指标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85
3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2 位作者 安萍莉 张卫峰 严良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区县,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2000~2004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结果显示,3个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次序同经济发展水平次...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3个处于不同经济区位和发展水平下的典型区县,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2000~2004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结果显示,3个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次序同经济发展水平次序是一致的,依次为:大兴>曲周>武川。同时,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耕地利用集约度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同时,集约度的内部构成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资金集约度的比重会逐渐上升,而劳动集约度比重会逐渐下降,体现了资金投入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趋势。另外,农业种植结构同耕地利用集约度关系也十分密切,以蔬菜瓜果为主的种植结构集约度会大于以大田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集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集约度 经济发展水平 种植结构 比较研究
下载PDF
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迪 吴初国 安萍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1,共8页
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我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其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作物审定... 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我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其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各类耕地的粮食单产;在此基础上,乘以各县各类耕地的面积,得到各县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农业生态小区乃至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108t。这一结果与全国同期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费量相比,表明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依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粮食作物 品种试验产量 生产能力 中国
下载PDF
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年内蒙古武川县耕地质量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立为 安萍莉 +2 位作者 潘志华 赫迪 董智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231,共8页
耕地质量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我国北方典型半干旱气候敏感区武川县为例,利用1989—2009年历史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生产潜... 耕地质量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我国北方典型半干旱气候敏感区武川县为例,利用1989—2009年历史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生产潜力、标准耕作制度和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武川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和土地利用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武川县气候呈显著干暖化趋势,在其影响下,武川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呈下降趋势,水分是制约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关键因素;旱地土地利用等指数呈下降趋势,水浇地土地利用等指数则呈上升趋势。该研究能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制定土地利用制度,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干旱区 耕地质量 自然质量等指数 土地利用等指数
下载PDF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2 位作者 吕贻忠 安萍莉 严良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27-4133,共7页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 【目的】揭示耕地利用集约度随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了自然条件相似而经济水平不同的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两个研究区,计算了其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耕地利用集约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兴区,其耕地利用集约度要高于曲周县。此外,从近20年的数据分析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利用集约度先是快速上升,而后上升速度减缓,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不同种植制度之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越来越大,出现集约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结果,构建了一个曲线模型来总结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结论】经济发展显著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度 规律 经济
下载PDF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被引量:51
7
作者 张凤荣 孔祥斌 +2 位作者 安萍莉 李超 陨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土地利用系数 中国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中的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被引量:26
8
作者 姚慧敏 张莉琴 +2 位作者 张凤荣 孔祥斌 安萍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95,共7页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 该文提出了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系数"两步法"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反映区域的土地利用实际水平和土地利用能力水平,又能反映土地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土地利用能力系数与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的乘积;其中土地利用现实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土地利用能力系数等于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作物产量除以当地该作物的生产潜力;农民利用意愿系数等于作物的实际产量除以充分发挥利用能力下的产量。应用C 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两步法"土地利用系数统计模型。运用该统计模型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利用实际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地区,该地区农民利用土地的意愿较高;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能力最强,但其农民利用意愿并非最高,从而导致其土地利用实际水平不是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土地利用系数 计算方法 两步法
下载PDF
关于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3
9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1 位作者 颜国强 安萍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选择气候、土壤和田间工程条件;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气候和田间地块质量参数逐级修正的方法。研究结论应尽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用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中国存量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 考核原则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2 位作者 刘亚玲 郑大玮 妥德宝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年第5期37-41,共5页
近30多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武川县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减少约为2.7mm;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0.02℃;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06;年平均风速... 近30多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武川县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减少约为2.7mm;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0.02℃;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06;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04m/s;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下降15.6mm;土壤养分含量呈迅速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土壤肥力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武川县 土壤养分含量 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蒸发量
下载PDF
北京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保护 被引量:46
11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2 位作者 许月卿 安萍莉 管玉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2,共7页
虽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耕地保护仍然无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动态平衡。尤其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仅仅倡导一般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已无法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并... 虽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耕地保护仍然无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动态平衡。尤其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仅仅倡导一般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已无法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并把保护耕地提升到保护耕地多元化功能的高度,是大城市耕地保护可能出路。耕地功能即耕地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功用。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层次渐进特征,在人的需要的不同发展阶段,耕地的主次功能各异,且前者的发展与后者的演替具有协同性。对北京而言,城市居民需要阶段性与耕地功能的演替相对应。文章以恩格尔系数和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北京城市居民水平和需要发展阶段分别进行界定和验证,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时期应重点保护的耕地功能。研究表明,在北京城市居民需求的第一阶段,应以保护耕地的生产功能为主;在城市居民需求的第二阶段,应着重保护和发挥耕地的生产功能和旅游观光休闲功能;在大城市城市居民发展的第三阶段,应重视耕地的多功能性,保护其生态服务功能、景观服务功能、旅游观光休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居民需要 耕地功能 保护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 被引量:62
12
作者 张迪 张凤荣 +1 位作者 安萍莉 刘黎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2,共7页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是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后备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但是大部分的估算都是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利润是决定后备耕地资源能否开发的重要因素。...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是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后备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但是大部分的估算都是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利润是决定后备耕地资源能否开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后备耕地资源的划分及测算方法,并对我国各区域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土地局1996年完成的土地利用详查,我国现有后备耕地资源661×104hm2(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进行估算)。该文以此为基础,运用净现值法(NPV)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进行估算。经过计算:除了位于东北平原、长白山山地、辽宁平原丘陵、河西走廊平原、河套银川平原、阿拉善高原、东疆盆地以及南疆和北疆的平原的后备耕地资源共236×104hm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开发价值外,其余地区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具备开发价值。即,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估算的后备耕地资源,大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具备开发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耕地资源 经济供给能力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凤荣 徐艳 +1 位作者 安萍莉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高产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用来计算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既可用于划定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也可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用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现有低产耕地的改造或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分等成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应用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层化比率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涛 潘志华 +2 位作者 安萍莉 妥德宝 赵沛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武川县耕地、退耕还灌地和放牧草原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层化比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耕作层(0~3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呈逐层下降趋势,3种类型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 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武川县耕地、退耕还灌地和放牧草原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层化比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耕作层(0~3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呈逐层下降趋势,3种类型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相差不大,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的概念,并认为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指示动态土壤质量(土壤演替方向)的指标,当一个区域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大于2时,土地一般不会发生退化现象。在研究的3块实验区域中,耕地存在较高的退化风险.退耕还灌地正处于逐步恢复的阶段,放牧草原依然存在逐步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 动态土壤质量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地区土系鉴定及其在不同土壤分类体系中的分类与制图参比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凤荣 王印传 +5 位作者 李红 王数 安萍莉 孙丹峰 段增强 李小琴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将北京百花山地区的 16个土壤剖面分类为 10个土系 ,并将这 16个土壤剖面分别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参比 ,结果表明 ,土系与土种单元在性质上基本一致 ,以它们为基础进...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将北京百花山地区的 16个土壤剖面分类为 10个土系 ,并将这 16个土壤剖面分别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地理发生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参比 ,结果表明 ,土系与土种单元在性质上基本一致 ,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大比例尺调查制图所得图斑也必然相似 ;而在土系与土种以上的分类阶层 ,因为所使用的分类标准不同 ,两个分类系统划分的分类单元和据此进行的制图图斑则不一样 ;以土类为基础进行小比例尺制图 ,使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只能复区制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系划分 分类参比 制图参比 北京 百花山地区 土壤 形成条件
下载PDF
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付海英 郝晋珉 +1 位作者 朱德举 安萍莉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9,共6页
本文以泰安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泰安市域内6个区(县、市)的城乡统筹现状进行评价,并计算了城乡统筹现状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市域范围内城乡统筹水平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当前泰安市... 本文以泰安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泰安市域内6个区(县、市)的城乡统筹现状进行评价,并计算了城乡统筹现状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市域范围内城乡统筹水平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是当前泰安市城乡统筹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现状评价 灰色关联度 市域
下载PDF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被引量:21
17
作者 付海英 郝晋珉 +1 位作者 安萍莉 刘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9,共7页
城市蔓延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规划界提出了旨在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指出应该引导城市发展的速率和方向,保护农用地和开敞空间。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偏好模型和耕... 城市蔓延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规划界提出了旨在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城市精明增长理念,指出应该引导城市发展的速率和方向,保护农用地和开敞空间。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偏好模型和耕地损耗模型,判别泰城“精明”的空间扩展方向,并分析了泰城不同发展方向的景观格局,探讨平衡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规划方法。结果表明:泰城在东北东方向的发展偏好最强,而在北东北方向最弱;城市向北东北和北西北方向扩展时耕地的损耗最小,而向东东南和南西南方向扩展时耕地损耗最大;泰城在1996年-2005年间的扩展偏好基本符合耕地损耗最小原则;景观组分的多样性随城市发展偏好的增强而增加,但景现形状的复杂性和生态的破碎度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下变化的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状城市发展偏好的强弱程度和“精明”发展偏好的排序关系来看,泰城的空间扩展应从东北东方向逐步向西西南和南东南方向转移,应积极倡导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西南方向的耕地质量参差不齐,在新增建设用地选址时应尽量不占耕地或占用低质量的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偏好 耕地损耗 八分圆 精明增长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农作制度对土壤风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安萍莉 琪赫 +4 位作者 潘志华 龚晨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9,共4页
不合理的农作制度是引发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以内蒙古武川旱农试验区为基地,研究了撂荒制、压青休闲制、粗放轮作制、保护性耕作制4种农作制度对风速、土壤紧实度、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含... 不合理的农作制度是引发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以内蒙古武川旱农试验区为基地,研究了撂荒制、压青休闲制、粗放轮作制、保护性耕作制4种农作制度对风速、土壤紧实度、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壤风蚀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风蚀,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带应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不同农作制度 土壤风蚀因子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植被生态体系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蒙蒙 潘志华 +4 位作者 陈东东 张璐阳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89-2792,共4页
我国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加强半干旱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势在必行。文章在内蒙古武川县选取当地常见的4种不同植被生态体系:灌木地、乔木地、苜蓿地、人工混播牧草地。采用样方法采样,进行化学分析,测定不同... 我国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加强半干旱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势在必行。文章在内蒙古武川县选取当地常见的4种不同植被生态体系:灌木地、乔木地、苜蓿地、人工混播牧草地。采用样方法采样,进行化学分析,测定不同生态体系植被生长季初(5月)和生长季末(9月)的土壤中铅、镉、铬3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不同生态体系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表明,4种不同的生态体系之间土壤含铅量、含镉量变率差异显著,而含铬量变率不显著,铅、镉变化方向一致,均为5月明显高于9月,变化程度排序非常相似,变化最大的是灌木地和人工混播牧草地,然后是苜蓿地,最后是乔木地。所以在当地常见的植被生态体系中选择种植灌木和草对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体系 植被 重金属 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小麦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智强 潘志华 +2 位作者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5-271,共7页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响应特征,对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代表性站点——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2009年气象观测数据和1992—2...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响应特征,对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代表性站点——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2009年气象观测数据和1992—2010年春小麦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与春小麦生育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武川县1960—2009年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43℃,春季稳定通过0℃的初日每10年提前0.98 d,当地满足春小麦播种温度的日期有提前的趋势,秋季稳定通过0℃的终日每10年推迟0.24 d,生长季具有延长趋势;1992—2010年作物生长季(4—8月)0~10 cm、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有明显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下降18%和13%;播种期与0~10 cm和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土壤相对湿度每降低1%,播种期分别推迟0.2 d和0.3 d;各生育期与播种期一样,受温度与水分综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生育期与二者之间关系不同,各生育期之间持续日数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春小麦生育期的变化是各气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水分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着春小麦的各个生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春小麦 生育期 响应 武川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