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乳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纤溶酶活性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并分析从原料乳到UHT成品乳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对纤溶酶活性造成的影...目的探究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乳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纤溶酶活性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并分析从原料乳到UHT成品乳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对纤溶酶活性造成的影响。具体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牛患乳房炎程度、乳中体细胞数、接种疫苗、改变饲喂条件、离心处理、巴氏杀菌预热条件、微滤处理及UHT预热条件。结果在原料乳阶段,牛乳中纤溶酶活性高低与牛乳房炎的严重程度及乳中体细胞数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牛是否接种疫苗或是否改变饲料种类无显著相关性。在生产加工阶段,离心除菌会使得乳中纤溶酶活性略有上升;55℃相比于其他温度的巴氏杀菌预热处理能最有效地抑制纤溶酶活性上升;微滤可降低约10%的纤溶酶活性;不同UHT预热处理均会导致酶活性上升,其中90℃处理5 s的条件下,酶活性上升幅度较小,仅为1.52%。结论牧场端需对患乳房炎的奶牛进行重点控制,并关注体细胞数异常的牛乳。工艺端可采用合适的巴氏杀菌预热条件及UHT预热条件以抑制乳中纤溶酶活性上升,可引入微滤工艺以降低纤溶酶活性。本研究为抑制UHT乳中纤溶酶活性及该酶对成品乳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WW(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W)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脂的影响,将32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喂食基础饲料+无菌水、高脂模型组(B)饲喂高脂饲料+无菌水、脱脂乳对照组(C)饲喂高脂饲料+无菌脱脂乳、菌...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WW(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W)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脂的影响,将32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喂食基础饲料+无菌水、高脂模型组(B)饲喂高脂饲料+无菌水、脱脂乳对照组(C)饲喂高脂饲料+无菌脱脂乳、菌液干预组(D)饲喂高脂饲料+菌悬液(1×10^(10) CFU/mL),灌胃量为10 mL/kg m_b,12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4组大鼠肾脏、脾脏和心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B组和C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说明L. plantarum WW无毒副作用,并且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B组血清和肝脏血脂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B组相比,D组血清和肝脏各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L. plantarum WW能够促进胆固醇的排泄,进而降低大鼠体内胆固醇。这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WW可能是缓解高脂血症并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潜在益生菌。展开更多
本文以辽宁省农家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周期56天的豆酱进行检测,深入探究了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滋味特性和微生物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对豆酱滋味的影响比真菌大,在真...本文以辽宁省农家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周期56天的豆酱进行检测,深入探究了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滋味特性和微生物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对豆酱滋味的影响比真菌大,在真菌属水平上,水平上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与苦味呈显著负相关;毛霉菌属与酸味和涩味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后味-A、鲜味、丰富度和咸味显著正相关(p<0.05);毕赤酵母属与丰富度显著负相关;在细菌属水平上,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魏斯氏菌属与酸味和涩味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苦味、后味-B、后味-A、鲜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杆菌属与咸味显著负相关,四联球菌和咸味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工业化制得高品质豆酱和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WW(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W)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脂的影响,将32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喂食基础饲料+无菌水、高脂模型组(B)饲喂高脂饲料+无菌水、脱脂乳对照组(C)饲喂高脂饲料+无菌脱脂乳、菌液干预组(D)饲喂高脂饲料+菌悬液(1×10^(10) CFU/mL),灌胃量为10 mL/kg m_b,12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4组大鼠肾脏、脾脏和心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B组和C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说明L. plantarum WW无毒副作用,并且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B组血清和肝脏血脂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B组相比,D组血清和肝脏各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L. plantarum WW能够促进胆固醇的排泄,进而降低大鼠体内胆固醇。这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WW可能是缓解高脂血症并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潜在益生菌。
文摘本文以辽宁省农家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周期56天的豆酱进行检测,深入探究了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滋味特性和微生物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对豆酱滋味的影响比真菌大,在真菌属水平上,水平上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与苦味呈显著负相关;毛霉菌属与酸味和涩味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后味-A、鲜味、丰富度和咸味显著正相关(p<0.05);毕赤酵母属与丰富度显著负相关;在细菌属水平上,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魏斯氏菌属与酸味和涩味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苦味、后味-B、后味-A、鲜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杆菌属与咸味显著负相关,四联球菌和咸味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工业化制得高品质豆酱和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