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大气降水中^(210)Pb、~7Be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为娟 孔然 +1 位作者 周立旻 郑祥民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7Be、210Pb等放射性核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及全球物质传输途径示踪的研究中。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校园设采样点采集了51场大气降水样品,分析了单次降水事件中7Be和210Pb的含量以及湿沉降通量的变化特征,... 7Be、210Pb等放射性核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及全球物质传输途径示踪的研究中。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校园设采样点采集了51场大气降水样品,分析了单次降水事件中7Be和210Pb的含量以及湿沉降通量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单次降水事件中7Be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21~5.99 Bq/L,210Pb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1~0.90 Bq/L。7Be和210Pb的月均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7Be的浓度高值出现在冬季,夏季浓度最低;210Pb浓度高值出现在秋、冬季节,夏季浓度最低;7Be/210Pb高值主要出现在春、秋季节。2)7Be、210Pb沉降通量与降水量有一定相关性,但单次降水事件7Be和210Pb浓度与降水量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7Be和210Pb沉降通量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指示7Be、210Pb沉降路径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湿沉降 7Be 210Pb 时序变化 上海
下载PDF
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探究——以“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为娟 范晶晶 杨瑞霞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4-86,共3页
基于超星平台,构建“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并探讨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为线上远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超星平台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TNF-α对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为娟 杨海伟 +2 位作者 魏韡 魏继福 何韶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调节。方法不同浓度TNF-α与鼠肥大细胞P815作用后,用流式细胞技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在蛋白水平、mRNA...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调节。方法不同浓度TNF-α与鼠肥大细胞P815作用后,用流式细胞技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在蛋白水平、mRNA水平检测肥大细胞的TLR4表达。结果 TNF-α上调肥大细胞P815的TLR4表达,TNF-α抗体的应用可阻断此上调作用。结论 TNF-α能够上调肥大细胞P815表面TLR4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肥大细胞TLR4参与过敏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肥大细胞
下载PDF
河北沧州小山火山的ES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尹功明 赵波 +3 位作者 许建东 李建平 宋为娟 刘春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15-4420,共6页
河北沧州小山火山是河北平原,包括华北平原少有的出露地表的第四纪火山,也可能是华北平原区最后一个活动的火山。因此,此火山极其重要,可是至今没有确切的年代学数据。本次研究分别从小山火山地表和钻孔中采集了7个样品,进行了电子自旋... 河北沧州小山火山是河北平原,包括华北平原少有的出露地表的第四纪火山,也可能是华北平原区最后一个活动的火山。因此,此火山极其重要,可是至今没有确切的年代学数据。本次研究分别从小山火山地表和钻孔中采集了7个样品,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每个样品都分选出了石英颗粒,这表明火山堆积物不是纯的凝灰岩,而是火山活动时,同时带有地表物质的混入。样品ESR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平均值为41.4±8.6ka。小山火山活动可能发生于41ka BP.,测年结果表明小山火山最后一次活动在晚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山火山 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学 石英 火山活动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肥大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海伟 宋为娟 +2 位作者 魏韡 魏继福 何韶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第1期17-21,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肥大细胞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TLR1-TLR9在鼠肥大...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肥大细胞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TLR1-TLR9在鼠肥大细胞系P815和人肥大细胞系HMC-1的表达。结果鼠肥大细胞P815和人肥大细胞HMC-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能表达TLR1-TLR9。结论肥大细胞有Toll样受体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肥大细胞TLRs的生物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肥大细胞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疑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局部分泌物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瑞霞 宋为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560例疑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u、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560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者167...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560例疑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u、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560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者167例(检出率为29.8%),其中单纯Uu感染145例(检出率为25.89%)、单纯Mh感染15例(检出率为2.68%)、Uu和Mh混合感染7例(检出率为1.25%)。16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女性患者140例(包括单纯Uu感染120例、单纯Mh感染14例、Uu和Mh混合感染6例),男性患者27例(包括单纯Uu感染25例、单纯Mh感染1例、Uu和Mh混合感染1例),男、女单纯Uu感染率(13.01%、32.52%)相比,P〈0.01。检出支原体感染病例中20~29岁者70例(占41.92%)。Uu、Mh及二者混合感染者均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敏感,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结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女性较男性容易感染。Uu、Mh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不太敏感,而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是Uu、Mh比较敏感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 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成果为导向教育模式在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许雨乔 宋为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328-331,共4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文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OBE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文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OBE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课堂参与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检验医学的行业需求,为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人群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杨瑞霞 宋为娟 +1 位作者 崔婷 唐未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人群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女性人群332例,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红细胞参数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人群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女性人群332例,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红细胞参数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25-(OH)D与红细胞各参数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25-(OH)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32例中老年女性血清25-(OH)D水平为42.60(19.10~73.10)nmol/L,其中25-(OH)D缺乏者占比69.28%,25-(OH)D不足者占比30.72%;中年组(45~59岁,n=270)的25-(OH)D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60~79岁,n=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40,P<0.001);夏秋组(5~10月检测者,n=225)的25-(OH)D水平显著高于冬春组(11月至次年4月检测者,n=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7,P<0.001)。中、老年组中25-(OH)D不足者与25-(OH)D缺乏者的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12、1.079,P=0.078、0.299)。中年组中,25-(OH)D不足者的RBC、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显著高于25-(OH)D缺乏者(P<0.05);老年组中,25-(OH)D不足者的RBC、HCT均显著高于25-(OH)D缺乏组(P<0.01)。中年组中,RBC、Hb与25-(OH)D独立相关(β=14.545、0.103,P<0.05);老年组中,RBC、HCT与25-(OH)D独立相关(β=9.939、0.672,P<0.01)。结论中老年女性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营养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红细胞相关参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25-羟维生素D 贫血 红细胞参数
下载PDF
手术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岳能丽 王珏 +2 位作者 宋为娟 倪芳 许雨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3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3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根据血流感染发生前是否有手术史分为手术组(115例)和非手术组(68例),分析手术组患者治疗28 d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83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中62.8%存在手术史,手术组患者在引流管留置和住院时间≥28 d比例均高于非手术组。入住ICU和感染性休克是影响手术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血流感染患者中手术组人数高于非手术组,入住ICU和感染性休克可显著增加手术患者CRKP血流感染死亡风险,临床医师应积极给予预防和及时诊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克玉 吴旭平 宋为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29-531,共3页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将1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9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35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将1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9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35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RDW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显示AP组的RDW和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 SAP组的RDW和D-二聚体高于MAP组(P<0.05)。对单项指标和联合检测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发现,RDW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单项指标高,可更好地评估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D-二聚体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三棵树遗址ESR年代学
11
作者 姬昊 刘春茹 +4 位作者 宋为娟 魏传义 敖红 李建平 尹功明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7-435,共9页
泥河湾盆地因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而广受关注。盆地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100余处,被学术界称为"东方奥杜韦(Olduvai)峡谷"。由于缺乏合适的年代测定方法,许多重要的遗址,尤其是中更新... 泥河湾盆地因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而广受关注。盆地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100余处,被学术界称为"东方奥杜韦(Olduvai)峡谷"。由于缺乏合适的年代测定方法,许多重要的遗址,尤其是中更新世时间段的遗址缺乏年龄数据,如三棵树遗址,使得旧石器遗址研究少了时间轴合理的年代学框架。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年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可。对于中更新世遗址年龄的测定,ESR测年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石英Ti-Li心ESR法对三棵树遗址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独立年代测定,得到三棵树遗址文化层的年龄为599±70 kaBP。该年龄对于了解泥河湾盆地古人类的生存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三棵树遗址 中更新世 旧石器 ESR测年法 石英
原文传递
厌氧菌检验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成成 宋为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1期3013-301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加强厌氧菌鉴定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厌氧菌鉴定的相关知识,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理论和实习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从2019年开始逐步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其中包括加强厌氧菌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 目的探讨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加强厌氧菌鉴定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厌氧菌鉴定的相关知识,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理论和实习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从2019年开始逐步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其中包括加强厌氧菌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加强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并总结其初步应用效果。结果通过纵向比较往届同专业学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理论考试成绩,医学检验专业2015级、2016级、2017级本科生厌氧菌检验相关成绩得分分别为3.0(2.0,3.0)、3.0(2.5,4.0)、3.0(3.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过程中,医学检验专业2017级本科生自2020年6月份进入实习岗位以来,临床厌氧菌检验相关标本接种过程和鉴定过程中出错率为0。结论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带教工作,教师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探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合肥下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路硕 尹功明 +3 位作者 宋为娟 方良好 疏鹏 郑颖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428-439,共12页
合肥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下蜀黄土广泛分布,通过对合肥地区BK2钻孔剖面岩性、氧化物含量及其地球化学风化参数的分析,研究合肥地区风成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外钻孔岩芯剖面显示地层较好连续性,结合年龄... 合肥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下蜀黄土广泛分布,通过对合肥地区BK2钻孔剖面岩性、氧化物含量及其地球化学风化参数的分析,研究合肥地区风成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外钻孔岩芯剖面显示地层较好连续性,结合年龄数据划分了该孔的第四纪沉积框架,Qh底界为1.20m,Qp^3底界为5m,5~35.10m属Qp^2中晚期地层;合肥下蜀土主要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的平均含量之和达88.99%,这种显著的富硅铝铁现象表明了该区气候较为湿润;化学风化程度较强,下蜀土的CIA平均值及其脱Ca、Na、K的程度均大于洛川黄土,说明其堆积期古气候比同期堆积的洛川气候温湿,较宣城干凉,与南京、镇江气候较为接近;近0.5Ma以来总体经历由湿热-干冷的变化,大致可分为35~14.50m、14.50~4.50m、4.50~1.20m和1.20~0m四个阶段,气候变化由温暖湿润-温暖偏干-冷凉偏干-温暖湿润,显示了区内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气候变迁具有全球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下蜀黄土 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参数、古气候
下载PDF
4种血清标志物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为娟 杨瑞霞 张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1期3155-31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9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60例,检测其血清CA-125、SF、LDH、β2-MG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9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60例,检测其血清CA-125、SF、LDH、β2-MG水平。结果恶性淋巴瘤组血清CA-125、SF、LDH、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进展,从Ⅰ期到Ⅳ期,4种血清标志物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A-125、SF水平明显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CA-125、SF、LDH、β2-MG血清指标做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应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58、0.924、0.985。结论 CA-125、SF、LDH、β2-MG可作为恶性淋巴瘤的有效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糖链抗原125 铁蛋白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为娟 杨瑞霞 +1 位作者 任真 张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379-238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1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血清264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者血清200例(NDM组),检测其25-(OH)D_3、空腹血糖(FP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1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血清264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者血清200例(NDM组),检测其25-(OH)D_3、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同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其中T2DM组患者行糖耐量实验,检测FPG、30、60、120、180min血糖(PG)水平。264例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5组,A组:<1年;B组:1~5年;C组:5~10年;D组:10~20年;E组:≥20年,分析各组血清25-(OH)D_3与HbA1c、各时间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BMI、FPG、HbA1c、TC、TG均显著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FPG、30min PG、60min PG、120min PG及180min PG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缺乏率随病程的进展而升高。25-(OH)D_3与FPG,120min PG,180min PG、病程长短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_3与糖代谢指标呈负相关,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进而有效预防及控制远期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为娟 任真 +1 位作者 葛秋霞 杨瑞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2038-2040,共3页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整个学校安全与和谐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实验室本身的环境安全隐患、各类潜在...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整个学校安全与和谐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实验室本身的环境安全隐患、各类潜在化学危险品、生物危害品的使用量剧增,医学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面临挑战。针对医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急需在校期间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实验室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下载PDF
2016年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为娟 杨瑞霞 +1 位作者 任真 张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2116-2118,2121,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普通人群965例,检测其血清25-(OH)D_3水平,回顾性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96...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不同年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普通人群965例,检测其血清25-(OH)D_3水平,回顾性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965例体检者血清25-(OH)D_3水平均值为(54.36±23.77)nmol/L,其中男性平均值为(56.09±23.54)nmol/L,女性平均值为(52.76±23.86)n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两季男性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两季男性25-(OH)D_3水平较女性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冬春季25-(OH)D_3水平均明显低于夏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25-(OH)D_3水平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5-(OH)D_3水平A组明显低于D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男性25-(OH)D_3水平均高于女性,其中C组和D组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女性25-(OH)D_3缺乏检出率均高于男性。结论本地人群25-(OH)D_3水平呈严重不足和缺乏,且在青年女性群体更为常见,应重视25-(OH)D_3水平的日常监测,及时补充,以防止更多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3缺乏 健康体检者 南京地区
下载PDF
南京地区体检人群血红蛋白与血脂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为娟 杨瑞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红蛋白(Hb)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54例,检测其Hb、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Hb与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男性Hb、Ch、TG浓度明显高于女性,...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红蛋白(Hb)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54例,检测其Hb、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Hb与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男性Hb、Ch、TG浓度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组中,高Hb浓度组的Ch、TG、LDL水平明显高于低Hb浓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组中,高Hb浓度组的Ch、TG、LDL水平明显高于低Hb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Hb水平的增高,Ch、TG、LDL水平均呈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Hb水平与血清Ch(r=0.637)、TG(r=0.247)、LDL(r=0.812)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Hb浓度异常升高的体检人群,应及时进行血脂检测,了解血脂状况,可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血红蛋白 血脂
下载PDF
粪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为娟 杨瑞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FC)在克罗恩病(CD)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CD的患者128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FC。回顾性分析不同疾病炎症程度、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疾病活动程度患者间FC水平差异,以及FC水平与WB...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FC)在克罗恩病(CD)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CD的患者128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FC。回顾性分析不同疾病炎症程度、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疾病活动程度患者间FC水平差异,以及FC水平与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清蛋白(Alb)的关系。结果重度炎症组、中度炎症组FC水平均高于轻度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4、-2.441,P均<0.05)。回结肠病变组FC水平显著高于回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1,P=0.001)。中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的FC水平均高于缓解期,中度活动期FC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C水平与CRP(r=0.481)、ESR(r=0.428)、PLT(r=0.480)呈正相关,与Alb(r=-0.485)、Hb(r=-0.389)呈负相关。结论FC可作为CD病程中病情评估的无创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粪钙卫蛋白 无创标志物
下载PDF
慢性HBV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过程中肝损伤指标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为娟 谢而付 +4 位作者 赵中建 张巧娣 刘雁雁 徐华国 颜承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HBe Ag阳性(+)/抗-HBe阴性(-)、HBe Ag阳性(+)/抗-HBe阳性(+)和HBe Ag阴性(-)/抗-HBe阳性(+)3个阶段的肝损伤指标以及HBV DNA,并比较各阶段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检测各阶段慢性乙型肝...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HBe Ag阳性(+)/抗-HBe阴性(-)、HBe Ag阳性(+)/抗-HBe阳性(+)和HBe Ag阴性(-)/抗-HBe阳性(+)3个阶段的肝损伤指标以及HBV DNA,并比较各阶段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检测各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损伤指标,主要包括ALT、AST、ALP、GGT、T-Bil和D-Bil,比较各组之间肝损伤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比较各组之间HBV DNA阳性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3个组之间肝损伤指标进行比较,3个组之间的肝损伤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使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HBe Ag(+)/抗-HBe(+)组除ALT外(P=0.053),其余5项指标均高于HBe Ag(+)/抗-HBe(-)组;HBe Ag(+)/抗-HBe(+)除ALP外(P=0.240),其余5项均高于HBe Ag(-)/抗-HBe(+)组;HBe Ag血清转换过程中肝损伤指标先出现升高,然后出现降低的趋势;不同组之间HBV DNA阳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HBe Ag转换过程中主要肝脏损伤指标先出现升高,然后出现下降,该动态变化规律,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DNA 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