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卫生治理专家咨询制度的法治探寻
1
作者 宋华琳 郑琛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2,共12页
专家咨询制度是公共卫生治理中提升科学理性的重要机制。专家咨询适用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具有高度争议性的决策事项。应探究行政任务与专家咨询形式之间的匹配性,在处于科学前沿并兼具高度政策考量的公共卫生治理... 专家咨询制度是公共卫生治理中提升科学理性的重要机制。专家咨询适用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具有高度争议性的决策事项。应探究行政任务与专家咨询形式之间的匹配性,在处于科学前沿并兼具高度政策考量的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合议制咨询形式更具制度优势。应健全专家遴选机制,从专家个人资质和成员构成两个角度明确遴选标准,完善专家遴选程序。在专家咨询程序方面,应健全专家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完善专家咨询会议制度和会议程序,专家咨询意见对行政机关不具备法律上的拘束力,但具有事实上的影响力。应构建专家咨询制度的监督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公开制度,加强咨询专家的说明理由要求,激活司法审查的监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治理 专家咨询 专家遴选 专家咨询程序 可问责性
下载PDF
论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
2
作者 宋华琳 唐曼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是我国《行政许可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也有助于推进规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以应对市场失灵,配合国家政策执行等正当现实需求为基础。设定者应以许可事项与许可规制能力范... 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是我国《行政许可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也有助于推进规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以应对市场失灵,配合国家政策执行等正当现实需求为基础。设定者应以许可事项与许可规制能力范围的匹配为考量,将行政许可用于适合由其规制的事项上。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还应恪守必要性限度,遵循自生秩序优先、柔性工具优先等设定原则,审慎利用许可规制,以求实现更好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行政许可事项 许可设定 规制工具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体执法并承担执法责任的可能性
3
作者 宋华琳 唐曼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3,F0002,共11页
人工智能体执法正成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表现,将会对以人的行为作为逻辑底色而建构的法律秩序形成冲击。人工智能体或许可以拥有有限的法律人格及有限的责任能力,并为一般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却可能面临执法权行使正当性与执法能... 人工智能体执法正成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表现,将会对以人的行为作为逻辑底色而建构的法律秩序形成冲击。人工智能体或许可以拥有有限的法律人格及有限的责任能力,并为一般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却可能面临执法权行使正当性与执法能力不足的困境。因此,人工智能体不适宜执法或行使公权力,只能承担事务性公务,其执行公务引起的责任可由人工智能体自身、供应商以及行政机关共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体 执法主体 执法责任
原文传递
行政程序的简化与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4
作者 宋华琳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优化营商环境应体现简约治理的精神,这与行政程序的简化休戚相关,现行规范与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都蕴含了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能的法理,赋予行政程序法新的面向。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及行政程序的自身特点,应着重建构包括... 优化营商环境应体现简约治理的精神,这与行政程序的简化休戚相关,现行规范与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都蕴含了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能的法理,赋予行政程序法新的面向。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及行政程序的自身特点,应着重建构包括事先告知、政企沟通、答复说明与解释的沟通交流程序,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进行意见交换;以并联式办理、容缺受理、简易注销登记为重点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对行政组织架构及服务流程进行全面重组;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设计服务集成程序、政府数据交换共享程序及电子证照获取程序,使政务服务简化、灵活、迅速且合乎行政目的,以效能导向的行政程序法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程序简化 营商环境 行政效能
下载PDF
行政裁决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定位与完善
5
作者 宋华琳 苗奕凡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裁决不仅可以疏解法院办案压力,扮演化解民事纠纷“分流阀”的角色,还可以在行政性解纷机制里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行政裁决在多元解纷机制中存在认可度低、制度设计缺失、救济途径成本... 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裁决不仅可以疏解法院办案压力,扮演化解民事纠纷“分流阀”的角色,还可以在行政性解纷机制里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行政裁决在多元解纷机制中存在认可度低、制度设计缺失、救济途径成本高等诸多困境。为此,有必要从规范适用范围、强化主体独立与提升程序公正三方面对行政裁决进行制度重构。为优化行政裁决与其他非诉机制的协调,需要推动行政裁决与民间性解纷机制的互动,并强化行政调解与行政裁决的配合。为促进行政裁决与诉讼机制的衔接,需要充分发掘不同种类行政裁决的独特属性,重新构建差异化的诉讼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行政裁决 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争议
下载PDF
行政许可比较听证的制度架构及其展开
6
作者 宋华琳 孙沛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2期57-74,共18页
比较听证(Comparative Hearing)是在竞争性行政许可中遴选最佳申请人的制度。比较听证肇始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广播许可申请的审查,后来逐渐推广至美国其他领域的行政许可。比较听证适用于多个申请人同时申请有数量限制许可的情形,... 比较听证(Comparative Hearing)是在竞争性行政许可中遴选最佳申请人的制度。比较听证肇始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广播许可申请的审查,后来逐渐推广至美国其他领域的行政许可。比较听证适用于多个申请人同时申请有数量限制许可的情形,可给予所有适格申请人参加听证的机会。在比较听证制度中,行政机关须听取各申请人的质证和辩论,并根据审查基准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因此,比较听证能够有效保障申请人的公平竞争权与程序权利、优化稀缺公共资源配置,并捍卫公共利益。然而比较听证也存在主观判断,及实施成本较高的问题。我国在汲取比较听证的有益经验时,应妥善处理比较听证的功能定位,厘定其适用范围、审查基准及程序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听证 行政许可 审查基准 行政程序
下载PDF
美国行政法上的机构协调及其借鉴
7
作者 徐曦昊 宋华琳 《交大法学》 2023年第6期78-95,共18页
机构协调是美国行政法处理行政管辖碎片化、重叠化问题,增强行政效能的重要内部行政法举措。美国机构协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国会和总统对机构协调的外部控制措施,行政机构自主开展的协调规则制定和协调裁决等要素。非正式协调、信息科... 机构协调是美国行政法处理行政管辖碎片化、重叠化问题,增强行政效能的重要内部行政法举措。美国机构协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国会和总统对机构协调的外部控制措施,行政机构自主开展的协调规则制定和协调裁决等要素。非正式协调、信息科技等对美国机构协调也具有重要影响。除遵守普通行政程序外,美国机构协调还在意见咨询、行政公开和说明理由方面具有特殊的程序设计。美国机构协调的司法审查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即协调组织是否属于行政机关、机构协调是否违反“单方接触”、协调制定的行政规范是否具有效力和机构协调执法的合法性要求。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宜从理论内化、规则创制、程序约束与法院审查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我国行政法上的机构协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协调 内部行政法 行政管辖 比较行政法
下载PDF
论政府规制中的合作治理 被引量:130
8
作者 宋华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3,共10页
政府规制法的研究旨趣在于关注如何有效实现行政任务,为此有必要从政府规制走向公共治理,探求通过多中心、多主体、多层次的合作治理。合作治理有赖于政府内的协同治理体系,有赖于改进行政规制机构的规制能力,改进相关行政部门的跨部门... 政府规制法的研究旨趣在于关注如何有效实现行政任务,为此有必要从政府规制走向公共治理,探求通过多中心、多主体、多层次的合作治理。合作治理有赖于政府内的协同治理体系,有赖于改进行政规制机构的规制能力,改进相关行政部门的跨部门协作,让地方人民政府真正发挥组织领导之责。合作治理更有赖于社会主体的参与,有赖于企业责任的践行、行业协会的自我规制以及公众对规制治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规制 合作治理 治理网络 自我规制 食品药品规制 政府规制法
下载PDF
部门行政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华琳 邵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论述了部门行政法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国外部门行政法研究现状的评介,指出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远远滞后于社会生活实践;并从部门行政法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旨、研究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部门行政法研究的... 本文论述了部门行政法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国外部门行政法研究现状的评介,指出我国部门行政法研究远远滞后于社会生活实践;并从部门行政法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旨、研究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部门行政法研究的几点设想;最后对部门行政法体系的完善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行政法 部门行政法研究 部门行政法体系
下载PDF
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多元角色——以技术标准领域为中心的研讨 被引量:26
10
作者 宋华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0-165,共6页
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政府不一定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而有可能去代表产业界的利益;企业作为技术标准的使用者和信息源泉,可能会力图通过标准的垄断来获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协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时,应强调协会成员的广泛性和均衡性,... 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政府不一定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而有可能去代表产业界的利益;企业作为技术标准的使用者和信息源泉,可能会力图通过标准的垄断来获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协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时,应强调协会成员的广泛性和均衡性,并接受一定的程序约束;专家不一定就能对技术标准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也不一定能就彼此的歧见达成共识;消费者的利益则很难在标准制订过程中被代表和加总,消费者自身对专业技术问题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为此有必要设计出更具合理性的程序装置,以保障技术标准制定过程的民主性及内容的实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制定 技术标准 行政法 协会 专家 消费者
原文传递
中国行政法学总论的体系化及其改革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宋华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8,共10页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行政法学着重探求行政管理的法制化,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后,逐步建构起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主线的行政法学总论体系,晚近则发展出以行政法的解释和适用为主要取向、以实定法律秩序为出发点、以法律方法为核心...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行政法学着重探求行政管理的法制化,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后,逐步建构起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主线的行政法学总论体系,晚近则发展出以行政法的解释和适用为主要取向、以实定法律秩序为出发点、以法律方法为核心要素的行政法释义学。今后,应以宪法为依归,探求行政任务取向下的行政法学总论体系改革。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研究中,应着力探讨效能原则;应超越行政主体范式,建构行政组织法研究中的“任务-组织”范式;应推进行政任务导向下的行政行为形式改革,关注非型式化行为,关注如何选择与实现行政任务相匹配的行政行为形式;应推进行政任务导向下的行政程序法改革,以及行政程序的简化。未来可通过深化行政法分论研究,推进行政法总论与分论的相互学习,提升中国行政法学总论的体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总论 行政法释义学 行政任务 行政法分论
下载PDF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宋华琳 《公共行政评论》 2011年第2期30-50,178-179,共23页
论文从制度变迁史的角度,梳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指出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重塑。论文剖析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并指出应以... 论文从制度变迁史的角度,梳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指出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重塑。论文剖析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并指出应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建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应注重发挥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作用。应从人员遴选、规范利益冲突和健全专业分委员会制度三方面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专家咨询制度。应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参照,推进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标准制定 行政法 风险监管 专家咨询
下载PDF
禁入的法律性质及设定之道 被引量:22
13
作者 宋华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6,共13页
禁入是行政主体为实现特定行政任务,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依据行政法律规范,令违反行政法上特定义务的特定行政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内直至终身不得从事特定业务或活动,或剥夺其某种任职资格。禁入具有制裁性,禁入有助于行政任务的有效实现,... 禁入是行政主体为实现特定行政任务,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依据行政法律规范,令违反行政法上特定义务的特定行政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内直至终身不得从事特定业务或活动,或剥夺其某种任职资格。禁入具有制裁性,禁入有助于行政任务的有效实现,其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为目的,构成了行政处罚中的资格罚。因禁入涉及对职业自由、财产权、名誉权等基本权利的限制,其设定应以法律保留原则为依归,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可设定禁入,应尽量以法律设定禁入,应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禁入设定权加以限定,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禁入。在设定禁入的法律规范中,应当对禁入对象、禁入构成要件、禁入期限、禁入裁量权的行使、禁入程序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入 禁入期限 行政处罚 制裁性
下载PDF
风险规制与行政法学原理的转型 被引量:55
14
作者 宋华琳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本文探讨了风险规制下行政法学原理的转型,对风险规制中的不确定性和预防原则,风险规制体系的重塑,风险规制过程中的形式选择以及规制程序设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 风险规制 预防原则 形式选择 程序设置
下载PDF
野生动物保护治理的法律改革之道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华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在野生动物保护治理中,应秉承"保护优先"的原则,以"限制利用"取代"规范利用"原则,引入"风险预防"原则,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应建构野生动物保护治理网络,加强行政部门协调,引入社会主体对野生动... 在野生动物保护治理中,应秉承"保护优先"的原则,以"限制利用"取代"规范利用"原则,引入"风险预防"原则,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应建构野生动物保护治理网络,加强行政部门协调,引入社会主体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完善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与保护。应合理设定野生动物领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完善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机制。应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修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来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治理法律规范的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治理原则 治理网络 法律责任 行政法
原文传递
行政法学视角下的认证制度及其改革——以药品GMP认证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宋华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6,共12页
认证是一种重要的规制与治理工具,本文从行政法学的视角,以药品GMP认证为例证,对认证制度的运行与改革加以探讨。指出在认证中,应明晰行政认证的法律定位,厘清行政部门、检查机构和检查人员的角色,合理界定认证规则的水平,设计合理的认... 认证是一种重要的规制与治理工具,本文从行政法学的视角,以药品GMP认证为例证,对认证制度的运行与改革加以探讨。指出在认证中,应明晰行政认证的法律定位,厘清行政部门、检查机构和检查人员的角色,合理界定认证规则的水平,设计合理的认证程序。未来应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并设计对第三方认证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企业不仅要遵守认证规范,还应通过自我规制设定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 第三方认证 行政法 政府规制 自我规制
原文传递
行政许可审查基准理论初探——以国内航线经营许可领域为例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华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159,共8页
审查基准是与行政许可活动有关的一种裁量基准。本文以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审查基准为例证,指出行政许可机关和咨询委员会都有审查基准制定权,审查基准必须公布。行政机关应以行政许可实践为基础来制定审查基准,应尽可能使许可基准趋于具体... 审查基准是与行政许可活动有关的一种裁量基准。本文以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审查基准为例证,指出行政许可机关和咨询委员会都有审查基准制定权,审查基准必须公布。行政机关应以行政许可实践为基础来制定审查基准,应尽可能使许可基准趋于具体化,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对许可基准内容进行适当的变更。在特定情况下,应允许许可机关偏离审查基准对个案进行考量,这体现的是"特殊情况应当特殊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许可 审查基准 裁量基准 国内航线经营许可
原文传递
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华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F0002,共7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该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该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本文试图以权利保障为视角,以法律理论为依托,以宪法规范和宪法原理为基础,以实定法律规范为准据,结合新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立法规定,解析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立法的法理,分析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及相应的制度性保障,探讨患者在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平等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探究对医疗卫生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综合性立法 宪法规范 医疗卫生人员 医疗卫生领域 平等权 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下载PDF
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确立与演进 被引量:20
19
作者 宋华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9,共5页
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确立与演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1978—1987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1988—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颁布和实施,1998年至今政府体... 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的确立与演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1978—1987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1988—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颁布和实施,1998年至今政府体制改革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通过对中国技术标准变革脉络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技术标准法律制度走的是一条"在传统中变迁"的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向正好相反。中国如何演化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处理好国家强制和私人自治之间关系的技术标准法律制度,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技术标准演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市场经济
下载PDF
指导性文件是如何制定和演进的?——对新冠肺炎七版诊疗方案的跟踪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宋华琳 牛佳蕊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64,194,195,共24页
【问题】指导性文件的内容如何动态演进?指导性文件的法律性质为何?指导性文件的形成程序为何?【方法】聚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梳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文本的变迁。利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的报道,关注新冠肺... 【问题】指导性文件的内容如何动态演进?指导性文件的法律性质为何?指导性文件的形成程序为何?【方法】聚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梳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文本的变迁。利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的报道,关注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的经验证据,分析指导性文件的动态演进、法律效果和审议程序。【发现】指导性文件的动态演进,是实验主义治理和反思性法的体现。指导性文件内容的变迁,受中央层面统一领导、政策考量、专家学科倾向的影响,并有赖于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结论】诊疗方案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外观,但具有实践层面的拘束效果。指导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应完善专家咨询程序,汲取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听取患者、普通公众、专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文件 诊疗方案 行政指导 专家咨询 公众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