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宋双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49-151,共3页
目的 系统性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试验组应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治疗方案... 目的 系统性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试验组应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及临床效果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接受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治疗方案,可更具针对性、高效性地施以临床治疗,提高医护患间协同效果、增进患者愈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自理生活能力、降低患者临床治疗经济负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脑梗死 中医临床路径管理
下载PDF
华北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及热河生物群东迁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双双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田子晗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91,共20页
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布着极其重要的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其繁盛期对应着华北克拉通破坏峰值时期(125 Ma)。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热河生物群分布时空发生变迁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然... 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地区东北部分布着极其重要的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其繁盛期对应着华北克拉通破坏峰值时期(125 Ma)。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热河生物群分布时空发生变迁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缺少对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动态演变过程的定量描述。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古土壤风化指标(PWI、CFX_(Na))、碳酸盐同位素等数据库,重建了华北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145 Ma)的古地形;并结合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剥蚀厚度恢复、海平面变化等数据,利用Badlands软件定量化动态模拟了华北地区早白垩世古地貌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期间,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影响,华北克拉通经历了由“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的地形翘变和破坏过程,并伴随着自西向东的断陷盆地的迁移;大规模火山喷发与断陷盆地的出现共同控制了热河生物群的向东迁移,热河生物群在燕山地区的山间盆地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早白垩世古地貌 热河生物群 断陷盆地
下载PDF
古地貌动态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3
作者 索艳慧 付新建 +4 位作者 李三忠 程昊皞 田子晗 韩续 宋双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1,共7页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古地貌模拟软件和goSPL(Global Scalable Paleo Landscape Evolution)全球古地貌模拟软件的开发,将地球深部构造过程、降水、海平面变化等若干地球系统因素联系起来,为理解地表系统演化及其与地球固体圈层相互耦合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基于这些新兴模拟技术,聚焦东亚地形倒转和水系重组、显生宙古地貌演变与海洋物种多样性关系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已开展了相关模拟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鉴于高程代用指标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同古地貌重建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此外,这些古地貌重建模型很难做到与高精度的地质观测记录完全吻合,迫切需要开展超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陆古地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模拟 多圈层耦合 BADLANDS goSPL 超高分辨率模型
下载PDF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子晗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宋双双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9,共22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考虑了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影响河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输入Badlands古地貌模拟软件,动态重建了长江“第一弯”以东地区晚白垩世(80 Ma)以来的长江流域地貌及水系演化过程;并利用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地震剖面资料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青藏东部及上扬子西南缘晚始新世—渐新世的阶段性隆升迫使四川盆地原有南流水系下切受阻,沉积物在盆内堆积形成冲积河道并促使四川盆地地貌由“东北高西南低”反转为“西南高东北低”;新生代早期,江汉盆地长期受控于中国东部的裂陷环境,持续处于较低基准面。四川盆地的水系反转和江汉盆地的持续低基准面,最终导致位于二者之间的长江三峡在晚渐新世发生贯通。由此,本研究提出一种上扬子地区水系反转并被下游捕获的三峡贯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重建 长江三峡贯通 晚渐新世 四川盆地 江汉盆地 水系反转
下载PDF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续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宋双双 田子晗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7,共16页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华北古高原垮塌形成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巨变过程。针对中生代的华北古高原和古近纪期间的渤海湾盆地裂陷过程已有大量研究,但新近纪以来,由于受太行山隆起、黄河沉积物输运、黄河贯通及海侵等地质事件影响,现今华北东部沿海地区及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及地貌格局的定型时间还存在争议。使用Badlands数值模拟软件,定量化分析了地幔对流、构造事件、古气候、侵蚀和沉积等地球深浅部多种因素对于地形地貌的贡献,动态重建了华北东部晚新生代(25 Ma)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并通过与区域构造格架和沉积相展布的对比,检验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的地貌格局在中新世期间已定型并趋于稳定演化;陆架海沉降是该时期华北东部地貌演化的一级控制因素。此外,该时期华北东部可能存在一条环山东半岛的古河流——华东河,这条古河流的形成时间不晚于中新世,可能在全新世期间消亡。本研究的古地貌模拟结果也有助于系统理解华北洋陆过渡带的多圈层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新近纪 古地貌 陆架海沉降 华东河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双双 赵继平 +4 位作者 马敏阁 马文帅 刘学军 隋庆兰 牛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24例高级别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术前或放化疗前同时行MR平扫、增强及IVIM-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及对侧半卵圆中心灌注系数(D*)、...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24例高级别胶质瘤和28例脑转移瘤术前或放化疗前同时行MR平扫、增强及IVIM-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及对侧半卵圆中心灌注系数(D*)、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计算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各参数相对值(rD*、rD、rf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上述参数的差异。对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诊断高级别胶质瘤或脑转移瘤的效能。结果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瘤周1cm水肿区D*值、rD*值均高于脑转移瘤对应区域(P均<0.05);f值、rf值均低于脑转移瘤对应区域(P均<0.01);瘤周1cm水肿区D*值的AUC最大,但仅与肿瘤实质rD*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IVIM-DWI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肿瘤实质和瘤周1cm水肿区扩散和灌注差异,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肿瘤转移 扩散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下载PDF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对半干旱区造林和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宋双双 孙保平 张建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39,共6页
试验分别设置低、中、高浓度保水剂(20,40,60g/株)和微生物菌肥(150,300,450g/株)用于张北半干旱区风沙土樟子松造林。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微生物菌落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的差异... 试验分别设置低、中、高浓度保水剂(20,40,60g/株)和微生物菌肥(150,300,450g/株)用于张北半干旱区风沙土樟子松造林。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微生物菌落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的差异,研究保水剂与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以及樟子松成活率的影响,探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樟子松造林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能够显著改良土壤,提高造林成活率,但不同浓度配比对各项指标影响效果不同。高浓度保水剂单施对田间持水量,有效水分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最明显,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41%,150%,63.8%;中浓度保水剂和高、中浓度菌肥混施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其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较对照组高77%,108%,93%,微生物碳、氮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32%,178%。此外,施加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对樟子松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株高、地径平均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12%。保水剂提高樟子松成活率的效果优于其与微生物菌肥混施,且中浓度保水剂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最高。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时,采用中浓度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可以改良土壤,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微生物菌肥 半干旱区 风沙土 成活率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CT小肠造影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双双 于澜 +3 位作者 周晓明 段崇锋 隋庆兰 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PITCL)CT小肠造影(CTE)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ITCL患者的CTE表现,总结其病变部位、数目、强化方式、淋巴结肿大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并发症等。结果 18例PITCL...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PITCL)CT小肠造影(CTE)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ITCL患者的CTE表现,总结其病变部位、数目、强化方式、淋巴结肿大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并发症等。结果 18例PITCL中,多发13例(13/18,72.22%),单发5例(5/18,27.78%);发生于空肠/回肠12例,其中3例同时累及结肠,仅发生于结肠5例,仅发生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肠穿孔6例。根据其CT表现分为6型:浸润型(7例)、弥漫性回肠空肠化型(3例)、肠腔瘤样扩张型(3例)、息肉肿块型(2例)、肠系膜型(1例)、混合型(2例)。结论CTE可清晰显示PITCL的影像学特点,对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淋巴瘤 T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浑河流域野生鲫鱼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双双 安立会 +5 位作者 郑丙辉 赵艳民 李子成 陈浩 赵兴茹 刘代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为揭示浑河流域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态的潜在风险,利用兼并引物扩增获得鲫鱼卵黄蛋白原(Vtg)和核糖体蛋白L-7(RPL-7)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分别为825和450bp),建立以RPL-7为内参基因、定量鲫鱼Vtg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为揭示浑河流域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态的潜在风险,利用兼并引物扩增获得鲫鱼卵黄蛋白原(Vtg)和核糖体蛋白L-7(RPL-7)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分别为825和450bp),建立以RPL-7为内参基因、定量鲫鱼Vtg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定量浑河野生鲫鱼肝组织Vtg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上游对照点(S1)相比,7月下游各点(S4~S8)雄鱼、S4和S6点雌鱼肝组织的VtgmRNA表达水平皆显著升高(P<0.05);11月在雄鱼中未检出VtgmRNA的有效表达,雌鱼也仅在S2和S3点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浑河流域野生鲫鱼尤其是在7月明显受到了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的影响。另外,qRT-PCR方法能够灵敏检测出鲫鱼Vtg基因表达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卵黄蛋白原 实时定量PCR 浑河 鲫鱼
下载PDF
氧化应激调节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双双 王虎林 司良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方法构建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和内对照质粒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以脂质体法共转染Hela细胞,以0、400、600、800和1000μmol/...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方法构建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和内对照质粒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以脂质体法共转染Hela细胞,以0、400、600、800和1000μ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Hela细胞,依次分为对照组、1组、2组、3组和4组,观察klotho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变化,并分析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组的klotho基因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2组、3组和4组的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P<0.01),2组、3组和4组T-AOC、CAT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与2组比较,3组和4组T-AOC和GSH PX活性明显降低(P<0.05)。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与T-AOC、CAT和GSH-PX活性下降呈正相关(r=0.805、0.812、0.944,P=0.00)。结论氧化应激下调klotho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其下调该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密切相关,且氧化应激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klotho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下降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荧光素 质粒 脂质体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品种皱皮木瓜过氧化物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双双 王晓 +4 位作者 杜金华 刘峰 Dan Staerk 耿岩玲 崔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157,共6页
以不同品种的皱皮木瓜为原料,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过氧化物酶(POD),以愈创木酚-H2O2为底物,采用比色法对3个品种的皱皮木瓜POD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品种YATS 066(A)、YATS153(B)、YATS251(C)的POD最适温度分别为2... 以不同品种的皱皮木瓜为原料,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过氧化物酶(POD),以愈创木酚-H2O2为底物,采用比色法对3个品种的皱皮木瓜POD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品种YATS 066(A)、YATS153(B)、YATS251(C)的POD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30℃,都在20℃以内能较好的保持活性。三个品种的POD都有两个最适pH,pH稳定性范围分别在7.5~9、3~6、3.5~7。金属离子对A、B的影响基本相同。对三个品种的抑制能力最强的抑制剂是SDS,其次为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过氧化物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日本木瓜和皱皮木瓜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双双 刘峰 +4 位作者 刘伟 王晓 Dan Staerk 李圣波 崔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142,共6页
以日本木瓜和皱皮木瓜为原料,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过氧化物酶(POD),愈创木酚-H2O2为底物,采用比色法对2种木瓜中的POD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皱皮木瓜YATS 115(A)、日本木瓜西府海棠(B)的POD活性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5℃... 以日本木瓜和皱皮木瓜为原料,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过氧化物酶(POD),愈创木酚-H2O2为底物,采用比色法对2种木瓜中的POD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皱皮木瓜YATS 115(A)、日本木瓜西府海棠(B)的POD活性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5℃、30℃,都在30℃以内能较好地保持酶活性。A、B的POD都有2个最适p H值,分别是5和6-6.5,5和5-6,其中B的2个最适p H值差别不明显。A中POD的p H值稳定性范围是5.5-8.5,B的POD在酸性条件下都相对稳定。金属离子对A、B的影响基本相同,Ca2+对2种POD活性都有促进作用。2种POD活性的最佳抑制剂均是SDS,其次为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皮木瓜 日本木瓜 过氧化物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双双 司良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11-1112,共2页
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死亡的首因,而急性心肌梗死(AMI)是ACS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AMI依赖于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临床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主要是... 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死亡的首因,而急性心肌梗死(AMI)是ACS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AMI依赖于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临床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主要是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微RNAS 肌酸激酶 MB型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双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图书馆建设 信息服务 知识信息需求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联机编目 数据库技术 图书馆网 规范控制 虚拟馆藏
下载PDF
浅谈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双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 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洗的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浴足 糖尿病足 护理
下载PDF
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宋双双 《光明中医》 2017年第8期1192-1193,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伴便秘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伴便秘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 糖尿病 便秘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改善慢性病-糖尿病健康行为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双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基于前景理论,探讨糖尿病健康行为对血糖影响的路径分析,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纳入本研究,基于前景理论选出改善慢性病-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行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 目的基于前景理论,探讨糖尿病健康行为对血糖影响的路径分析,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纳入本研究,基于前景理论选出改善慢性病-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行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李克特量表显示患者态度、知识、心理调节、遵医评分以3分为主,分别占42%、46%、40%、50%,有2个嗜好者居多,占42%;态度、知识、心理调节、遵医、饮食及运动彼此间均呈正性相关,态度、知识、心理调节、遵医、饮食及运动与嗜好、血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态度、知识、心理调节、遵医、饮食、运动及嗜好是影响糖尿病血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为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应当注意患者的各项影响因素,通过合适的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进而控制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糖尿病 健康行为 路径分析 前景理论
下载PDF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双双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特色化建设 特色馆藏 特色化服务 网络建设
下载PDF
Klotho基因启动子区域定位及活性分析
19
作者 宋双双 王虎林 司良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构建含不同长度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的报告基因载体,研究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录活性。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长短不同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命名为klothoⅠ、Ⅱ、Ⅲ、Ⅳ;分别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 目的构建含不同长度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的报告基因载体,研究其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录活性。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长短不同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命名为klothoⅠ、Ⅱ、Ⅲ、Ⅳ;分别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分别和pRL-TK共转染HEK293和HeLa细胞,分析不同长度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片段在细胞内的转录活性。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均显示表达载体构建成功;klotho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504~-6;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klothoⅢ在2种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明显高于klothoⅠ、Ⅱ(P<0.05),而klothoⅣ的转录活性在HEK293细胞中能维持高水平,在HeLa细胞中显著下降(P<0.01)。结论 klotho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不同,-973~-504区域可能是导致HeLa细胞中klothoⅣ转录活性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基因 启动子 报告基因载体 转录活性
原文传递
从CNKI看我国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双双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指出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肩负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重任。继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后 ,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分析 ,不难看到 ,信息服务正在向知识服务的方向转变 ... 本文指出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肩负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重任。继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后 ,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分析 ,不难看到 ,信息服务正在向知识服务的方向转变 ,这既是信息服务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战略挑战 ,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如何以信息服务为基础向知识服务转变 ,建立产业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构理念 ,以及实现产业化的知识服务模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KI 信息服务 产业化 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