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君红 李建勇 +4 位作者 吴雨洁 仇海荣 郑文娟 李丽 张建富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0-93,99,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免疫表型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CD45/SSC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对50例初治成人ALL进行免疫表型研究。结果 50 例ALL中42例B系来...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免疫表型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CD45/SSC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对50例初治成人ALL进行免疫表型研究。结果 50 例ALL中42例B系来源,5例T系ALL,3例T/B混合型ALL。27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54%),髓系抗原主要表达CD13、CD33。大部分病例(90%)幼稚细胞均出现CD45的缺失及弱表达。细胞学形态学分析发现所分析病例中FAB-L1占多数(67%)、L2 27 %。2例L3其免疫表型为B-祖细胞及成熟B细胞表型。20例存在染色体异常,其中6例染色体数目异常,涉及的异常为 +8、-X、-7、-11、-4、、6和、13。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多见为t(9;22),且均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结论 ALL免疫表型不是单独的诊断标准,其与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细胞免疫表型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宋君红 李建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FICTION
下载PDF
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切除术613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涛 周玉梅 +3 位作者 宋君红 郝蓬渤 丁昊 姜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应用价值 盆腔粘连 子宫肌瘤 手术难度 脏器损伤 阴道脱垂
下载PDF
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免疫表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雨洁 李建勇 +3 位作者 仇海荣 肖冰 张建富 宋君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常规设门及二次设门策略选取的29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中,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MDS的进展(RA/RAS→RAEB→RAEB-T),根据CD4...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常规设门及二次设门策略选取的29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中,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MDS的进展(RA/RAS→RAEB→RAEB-T),根据CD45/SSC图中选取的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8.0%、46.4%、76.8%,各亚型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②在CD45vsSSC散点图上,设门所取的原始细胞抗原表达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HLA-DR、CD13、CD33、CD117表达逐渐增高,CD15表达逐渐减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③在CD45vsCD34散点图上二次设门取CD34+原始细胞行抗原表达的分析,同样异常表达HLA-DR及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比例高于常规分析法(P<0.05),CD15比例减低,在RA/RAS中CD13、CD33、CD117和HLA-DR的表达较常规分析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相关抗原的表达率在各亚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设门法能反映MDS疾病的进展,而二次设门策略则更能反映MDS原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CD34的异常表达代表原始细胞的不成熟性和异质性,在临床高度怀疑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不能诊断时,原始细胞免疫分型对MDS的诊断更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四色流式细胞术 CD34^+细胞
下载PDF
ZAP-70在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雨洁 李建勇 +2 位作者 朱光荣 宋君红 肖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ZAP-70 CD38
下载PDF
CD11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异度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文娟 李建勇 +2 位作者 吴雨洁 宋君红 杨慧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评价其作为髓系抗原的特异性。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标记20种细胞表面... 目的观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评价其作为髓系抗原的特异性。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标记20种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对286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CD117及其他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117在ALL中表达率极低,仅占2%,在AML中表达率为56.9%,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各型中,CD117在M3亚型中的表达率最低,为23.1%。本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CD117的髓系特异度为0.98(SE=0.014),髓系敏感度为0.57(SE=0.04),统计结果表明CD117比CD13、CD33更具髓系特异性(P<0.05)。结论与CD13和CD33相比较,CD117在作为髓系标记的敏感度不如前两者高,但它更具有髓系特异度,因而可作为排除ALL及辅助诊断AML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 急性 CD117 特异度 敏感度
下载PDF
对无偿献血者部分血常规异常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蔡莉 黄成垠 +2 位作者 薛敏 缪扣荣 宋君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 调查献血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 目的 调查献血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隐匿性缺铁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9月间2138名RBC、Hb、HCT、PLT等指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而MCV、MCH、MCHC、RDW指标异常的单采成分血供者进一步做铁代谢指标检查和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共有6例异常,占0.3%;其中2例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匀,以小细胞为主,且中心淡染区扩大,晚幼红可见,铁代谢指标检查显示铁蛋白〈15μg/L,可判定为缺铁性贫血的储存铁缺乏期;1例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铁代谢指标正常;其余3例红细胞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铁代谢指标正常。结论 全面分析血细胞计数结果,关注形态学指标,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缺铁或其他异常的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血 献血者 血常规 铁蛋白 储存铁缺乏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34阳性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雨洁 李建勇 +1 位作者 肖冰 宋君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0-811,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阳性(CD34+)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二次设门策略,对20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随着MDS的进展[难治性贫血/难治性...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阳性(CD34+)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二次设门策略,对20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随着MDS的进展[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RAS→RAEB→RAEBT)],在原始细胞群中的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7.6%→40.1%→71.3%),各亚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CD45 vs CD34散点图上二次设门取CD34+原始细胞行抗原表达的分析,异常表达HLA-DR及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CD15比例减低。CD34在各亚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次设门策略能反映MDS原始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细胞 免疫表型 难治性贫血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突变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达 李建勇 +4 位作者 张苏江 宋君红 李秀梅 韩秀华 庄万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较好的检测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的方法。方法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检测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 目的研究较好的检测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的方法。方法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检测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2例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JAK2^(V617F)点突变,结果经测序鉴定。结果测序证实经AS-PCR检测PV的阳性率为72.7%,比PCR-RFLP的阳性率(50%)检测提高22.7%;ET的阳性率为42.3%,比PCR-RFLP的阳性率(34.6%)检测提高7.7%。其中经PCR-RFLP检测的阳性样本全部包含在AS-PCR检测的阳性样本之中,二者结果均与测序结果相符。结论 AS-PCR与PCR-RFLP相比检测敏感性高,且操作简便、快捷,更具有临床大规模检测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朱雨 李建勇 +4 位作者 吴雨洁 宋君红 郑文娟 杨慧 张建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0-243,258,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 目的比较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8例成人CML-BC及同期420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8例CML-BC中,CML-AML占77.6%,CML-ALL占13.8%,CML-MAL(混合性白血病)占5.2%;AL中,AML占66.2%,ALL占32.9%,MAL占1.0%。CML-AML中,CD7及CD34表达高于AML;CML-BC和CML-AML中CD7与CD34共阳性表达分别高于AL和AML(P<0.05)。276例AML中,纯型占62.3%,变异型占37.7%;130例ALL中,纯型占44.6%,变异型占55.4%;42例CML-AML中,纯型占59.5%,变异型占40.5%;8例CML-ALL中,纯型与变异型各占50.0%。结论CML-BC中干祖细胞阶段的抗原较AL高表达,变异型CML-BC与AL比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 急性白血病 免疫分型
下载PDF
应用CD45/SSC设门的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分型
11
作者 卢瑞南 李建勇 +3 位作者 吴雨洁 朱明清 宋君红 耿美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片。方法:对54例 MDS 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和一组单克隆抗体对 CD45/SSC 设门提取的原始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4例 MDS中,原始细胞阳性表达 CD34、CD13、CD3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片。方法:对54例 MDS 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和一组单克隆抗体对 CD45/SSC 设门提取的原始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54例 MDS中,原始细胞阳性表达 CD34、CD13、CD33、CD2、CD7、CD10和 CD19的患者分别为27例(50.0%)、43例(79.6%)、39例(72.2%)、8例(14.8%)、18例(33.3%)、4例(7.4%)和3例(5.5%);9/9例(100%)患者呈 HLA-DR 阳性,3/9例(33.3%)患者CD117阳性,5/47例(10.6%)患者 CD14阳性,2/8例(25.0%)患者 CD15阳性,1/14例(7.1%)患者 CD3阳性.2/37例(5.4%)患者 CD20阳性,15/15例(100%)患者 CD22均阴性。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RA/RARS)、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和转变中的 RAEB(RAEB-T)3组间各免疫表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免疫分型是 MDS 诊断中对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设门
下载PDF
不同品种牛乳脂质的共聚焦拉曼光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洁 王紫薇 +2 位作者 宋君红 庞瑞鹏 任发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不同品种的乳脂肪球的组成成分不同,从而导致脂肪在乳中的存在形式和最终的乳品品质存在差异。利用拉曼光谱测定黑白花牛乳、水牛乳及牦牛乳中脂质球的脂质和脂肪酸成分,比较不同品种牛乳的脂质组成差异。结果显示,牦牛乳的2 885/2 850c... 不同品种的乳脂肪球的组成成分不同,从而导致脂肪在乳中的存在形式和最终的乳品品质存在差异。利用拉曼光谱测定黑白花牛乳、水牛乳及牦牛乳中脂质球的脂质和脂肪酸成分,比较不同品种牛乳的脂质组成差异。结果显示,牦牛乳的2 885/2 850cm^(-1)比值较高,表明牦牛乳脂质球趋于形成结晶态脂肪球膜包裹流动态内核的结构。与黑白花牛乳相比,牦牛和水牛乳的1 655/1 443cm^(-1)比值较高,表明黑白花牛乳的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低于其他两种牛乳;水牛乳小脂肪球的脂肪酸不饱和度高于牦牛乳,大脂肪球的则低于牦牛乳。综上可知,用牦牛乳分离而得的稀奶油较其他牛乳难熔化,搅拌耗时更长,但形成的黄油更柔软;而水牛乳由于脂肪球较大,适用于奶油的加工和脂肪球膜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 品种 共聚焦拉曼光谱 脂质成分
下载PDF
138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君红 高怡瑾 +3 位作者 潘慈 汤静燕 胡文婷 周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初发颅外MGCT患儿138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做综合分析。结果:按病理分期,Ⅰ... 目的:研究儿童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初发颅外MGCT患儿138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做综合分析。结果:按病理分期,Ⅰ期患儿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00. 00%,Ⅱ期患儿5年OS为94. 44%,Ⅲ期5年OS为96. 43%,Ⅳ期5年OS为88. 73%。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 <0. 01),年龄、性别及部位对于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共有13例Ⅰ/Ⅱ期患儿接受手术后临床观察,有5例(38. 5%)在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进展的情况并接受化疗,目前均达到临床缓解。结论:通过以手术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并根据临床危险度的不同分层治疗MGCT瘤患儿,可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辅助发酵剂对切达(Cheddar)干酪坚果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君红 张晓莹 +2 位作者 郭慧媛 潘腾 任发政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坚果风味是我国消费者喜爱的干酪风味,可以利用辅助发酵剂增强干酪坚果风味。本研究在四种坚果风味较浓郁的干酪中分离筛选出不同的乳酸菌作为辅助发酵剂,利用其制作切达(Cheddar)干酪,并对干酪组成成分、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进... 坚果风味是我国消费者喜爱的干酪风味,可以利用辅助发酵剂增强干酪坚果风味。本研究在四种坚果风味较浓郁的干酪中分离筛选出不同的乳酸菌作为辅助发酵剂,利用其制作切达(Cheddar)干酪,并对干酪组成成分、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辅助发酵剂对Cheddar干酪的组分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改变干酪风味,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T8较适合作为增加Cheddar干酪中坚果味的辅助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发酵剂 坚果风味 CHEDDAR干酪
下载PDF
SH3BGRL3基因过表达对NB4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君红 沈树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SH3BGRL3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及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过表达人源SH3BGRL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收集、纯化慢病毒,感染人早幼粒细胞系NB4细胞株,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该基因,观察过表达SH3BGRL3基因... 目的探讨SH3BGRL3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及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过表达人源SH3BGRL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收集、纯化慢病毒,感染人早幼粒细胞系NB4细胞株,使NB4细胞稳定过表达该基因,观察过表达SH3BGRL3基因的NB4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增殖及分化的改变,从而探讨SH3BGRL3基因与NB4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pLV-CXIH-SH3BGRL3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过表达SH3BGRL3的NB4细胞株。CCK-8结果显示,NB4细胞过表达SH3BGRL3后NB4细胞的增殖较对照NB4细胞明显受到抑制(P <0.05)。过表达SH3BGRL3的NB4细胞在ATRA处理后CD11b、CD54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B4细胞过表达SH3BGRL3能明显抑制NB4细胞的增殖并促进ATRA诱导的NB4细胞的分化成熟,因而SH3BGRL3有望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及指导预后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3BGRL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双胎妊娠延迟分娩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君红 于晓艳 崔青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多胎妊娠通常会并发自发性早产,因此新生儿具有住院时间延长、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多胎妊娠的所有胎儿会在很短的间隔内全部分娩,但在特定情况下,多胎妊娠中的一胎早产时可能并不需要娩出其余胎儿。对于处于关键... 多胎妊娠通常会并发自发性早产,因此新生儿具有住院时间延长、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多胎妊娠的所有胎儿会在很短的间隔内全部分娩,但在特定情况下,多胎妊娠中的一胎早产时可能并不需要娩出其余胎儿。对于处于关键孕龄的胎儿,延长同胞之间的分娩间隔时间或有可能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并降低早产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如果处理得当,延迟分娩的新生儿将获得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一胎死亡流产 延迟分娩
下载PDF
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102例
17
作者 孟涛 周玉梅 +3 位作者 宋君红 侯爱丽 郝蓬渤 丁昊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经阴道 子宫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残角子宫妊娠1例
18
作者 郝蓬渤 宋君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压痛 残角子宫妊娠 孕囊 B超检查 包块 内膜 停经 回声 大小 活动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基因V617F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君红 李建勇 张苏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2-633,共2页
JAK2基因属于JAKs(Janus kinases)家族,是一种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3(IL-3)、红细胞生成素(EPO)等通过JAKs—STAT途径进行胞内信号的转导,最终促进或调节细胞的增殖。自去年3月份起国际上多个研究小组... JAK2基因属于JAKs(Janus kinases)家族,是一种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3(IL-3)、红细胞生成素(EPO)等通过JAKs—STAT途径进行胞内信号的转导,最终促进或调节细胞的增殖。自去年3月份起国际上多个研究小组相继报道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存在JAK2基因12号外显子的一种高频点突变——JAK2V617F,即第617密码子(GTC)第1位碱基发生G—T的颠换,导致其编码的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目前国外报道JAK2V617F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中发生率为65%~97%,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23%~57%,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MMM)为35%~50%,而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中较少见,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JAK2 点突变 基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酪氨酸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JAK2基因突变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君红 张苏江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是一类以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包括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增殖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千细胞疾病。其特点是骨髓有核细胞增多,增殖的细胞可向终末分化成熟,多不伴发育异常。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细胞增多,外周...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是一类以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包括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增殖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千细胞疾病。其特点是骨髓有核细胞增多,增殖的细胞可向终末分化成熟,多不伴发育异常。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细胞增多,外周器官浸润,常伴有肝脾肿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恶性血液病分类方案,CMPD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CEL/HES)及难分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U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基因突变 JAK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