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和蓄积
1
作者 陈丽娟 李宁 +7 位作者 张哲 贾连群 吴瑾 杜莹 隋国媛 宋囡 潘国伟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6,I0019,共5页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性的微塑料是否也受脾功能调控有待阐明。通过阐明微塑料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探讨其运输机制,通过脾虚膏脂转输障碍时微塑料蓄积的时空特征探讨其蓄积机制,将有助于认识微塑料体内生理过程和蓄积条件,并深化现代知识背景下中医脾脏象理论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运输 蓄积 脾主运化 载脂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胞脉络于心”探讨绞股蓝通过METTL3介导RNA m6A修饰调控糖酵解途径共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卵巢癌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孙小扉 王莹 +7 位作者 闵冬雨 赵佼 王华文 李政 杨莹 赵卓 周立江 宋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3,I0038,共5页
心血管病和癌症,是导致人类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潜在联系。从中医角度而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位在血管,与奇恒之腑“脉”对应,卵巢癌以脏腑功能紊乱、冲任失调为本,邪毒内生为标,阻于胞宫所致,又... 心血管病和癌症,是导致人类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潜在联系。从中医角度而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位在血管,与奇恒之腑“脉”对应,卵巢癌以脏腑功能紊乱、冲任失调为本,邪毒内生为标,阻于胞宫所致,又《素问·评热病论篇》曰:“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可见,两种疾病可以“脉”为桥梁构建联系。绞股蓝化痰止咳,健脾理气,益气活血,解毒利湿,具有调血脂、抗衰老、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与肿瘤领域疾病中疗效显著。N 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修饰mRNA,广泛参与细胞内RNA的许多生物学行为,从而影响疾病进展与肿瘤的发生。基于“胞脉络于心”理论,以中医异病同治观点为依据,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以METTL3介导RNA m6A修饰调控糖酵解途径为切入点,对绞股蓝共治AS与卵巢癌的中医内涵及现代药理作用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m6A甲基化 卵巢癌 动脉粥样硬化 糖酵解
原文传递
茯苓多糖通过SQLE/NLRP3/GSDMD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焦亡
3
作者 杨莹 曹媛 +6 位作者 赵佼 李政 王群 高浩 孙小扉 袁明殿 宋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初步探索肝细胞癌(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实验验证,探讨茯苓多糖通过角鲨烯环氧酶(SQL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1)...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初步探索肝细胞癌(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实验验证,探讨茯苓多糖通过角鲨烯环氧酶(SQL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GEO、GSEA、DAVID、STRING和GEPIA数据库筛选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2)收集HCC患者肿瘤组织(n=9)验证SQLE基因的差异表达。(3)培养人HCC细胞系HepG2,采用CCK-8法筛选茯苓多糖浓度。(4)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茯苓多糖(800 mg/L)组,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RT-qPCR检测细胞中SQLE的mRNA表达水平。(5)进一步采用构建过表达SQLE(OE-SQLE)的HepG2细胞,再用茯苓多糖处理,分为5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OE-NC)组、OE-SQLE组、OE-NC+茯苓多糖组和OESQLE+茯苓多糖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QLE和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释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坏死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SQLE。HCC患者肿瘤标本验证SQLE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800 mg/L茯苓多糖干预48 h对HepG2细胞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SQLE的mRNA表达水平(P<0.01)。SQLE过表达后,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坏死水平,以及LDH、IL-1β和IL-18释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茯苓多糖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SQLE在HCC中异常高表达;茯苓多糖可通过SQLE激活NLRP3/GSDMD焦亡通路,从而影响HCC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茯苓多糖 细胞焦亡 SQLE/NLRP3/GSDMD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血脂异常合并脑卒中
4
作者 陈怡然 冯秀芝 +8 位作者 宋囡 张小卿 李记泉 李思佳 赵曦彤 吴琼 李凯煜 马铁明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血脂异常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肥人”和“中风”范畴,二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膏脂运化失常,聚生痰浊血瘀等实邪阻滞络脉导致中风。“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重... 血脂异常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血脂异常和脑卒中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于“肥人”和“中风”范畴,二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膏脂运化失常,聚生痰浊血瘀等实邪阻滞络脉导致中风。“络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之一。基于该理论,认为血脂异常合并中风的病程分为络脉空虚、风痰侵袭、络脉不通,痰火瘀闭、络脉虚损,毒邪肆虐3个阶段,对应治则分别为补肺脾肾,益气通络、泻火化痰、祛瘀通络、解毒通络、醒神固脱。围绕络病理论概述、从络病理论诠释分析血脂异常合并中风的病机和治疗3个方面展开,以期为临床改善血脂异常治疗中风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脉 血脂异常 中风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高天舒 杨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已被应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阐明单药或者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此外,总结网络药理学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此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桥本甲状腺炎
原文传递
绞股蓝总苷通过miR-210/ISCU途径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对ApoE^(-/-)AS小鼠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高浩 陈丝 +5 位作者 王杰 王群 杨莹 赵卓 王莹 宋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3-1697,共5页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通过影响miR-210/铁硫簇组装蛋白(ISCU)途径,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通过影响miR-210/铁硫簇组装蛋白(ISCU)途径,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 w。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绞股蓝总苷[2.973 g/(kg·d)]和辛伐他汀[2.275 g/(kg·d)]灌胃4 w,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主动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Ⅴ;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主动脉miR-210、ISCU及线粒体DNA(mtDNA) mRNA表达;采用Wes全自动Western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ISCU、mtD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210表达、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Ⅴ水平、HDL-C、ISCU mRNA及蛋白表达、mtDNA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主动脉管腔见较大粥样斑块。与模型组相比,绞股蓝总苷组及辛伐他汀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主动脉管腔中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辛伐他汀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Ⅴ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绞股蓝总苷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Ⅰ、Ⅲ、Ⅳ含量显著增加,miR-2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绞股蓝总苷组ISCU mRNA和蛋白表达及mt DNA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辛伐他汀组ISCU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绞股蓝总苷可能通过miR-210/ISCU途径,调控线粒体能力代谢,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动脉粥样硬化 MIR-210 铁硫簇组装蛋白(ISCU)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筛选
7
作者 朱敬轩 陈文娜 +1 位作者 宋囡 贾连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3,I0004,共5页
目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分析,寻找两种证型的差异性指标,为筛选CHD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前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 目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分析,寻找两种证型的差异性指标,为筛选CHD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前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痰瘀互结证和69例气虚血瘀证CHD患者的静脉全血用于外周全血细胞分析计数,血液离心取上清检测凝血7项、心肌酶、生化指标,检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差异指标,并分析两证型间差异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各指标对CHD的诊断效能。结果将两证型CHD患者血液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的定量指标对比发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血清葡萄糖水平(glucose,GLU)、主动脉根部内径(aortic root internal diameter,AAO)、血小板压积(platelet pressure product,PCT)、D-二聚体水平(D-Dimer)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MCH与PCT具有相关性(P<0.05);气虚血瘀证MCH与AAO具有相关性(P<0.05)。AAO、GLU及D-Dimer对CHD的诊断效能较好,AAO联合GLU检测CHD的诊断性能最佳。结论MCH、PCT、D-Dimer、GLU、AAO可作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分型诊断指标,有可能成为CHD辨证的标志物,对于CHD的中医分型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气虚血瘀证 冠心病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肝心同治”防治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机理及机制预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晓媛 宋囡 +5 位作者 王莹 李阳 王群 裘雪莹 张艳 刘继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205,I0033,共6页
目前,双心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流问题之一,而冠心病合并抑郁是双心疾病的重要部分。冠心病、抑郁分属中医胸痹、郁证,二者彼此影响、互相加重。《灵枢》载“心藏神,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强调了心的病变... 目前,双心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流问题之一,而冠心病合并抑郁是双心疾病的重要部分。冠心病、抑郁分属中医胸痹、郁证,二者彼此影响、互相加重。《灵枢》载“心藏神,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强调了心的病变会引起神志、情绪的变化,同时,情绪的刺激也会影响心脏。可见,心血管疾病与情志病是密不可分的,而调节情志,也离不开对气机的调达和疏泄。胸痹患者心脉不畅,肝失疏泄,痰瘀互结,气机郁滞加重,因此引发情志的改变。情志失调、郁证和胸痹三者密切相关。早在仲景时期,便有以肝论治心病的记载,心肝在血脉运行和精神情志等方面相关密切。课题组前期发现,“心”与“肝”的状态失衡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导师临床经验以“肝心同治”为指导而组方的定心方(人参10 g,丹参20 g,柴胡10 g,郁金15 g,三七10 g)在临床上对于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复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多机制、多途径、低毒性及个体化等特点而具有独特优势。为解决“肝心同治”中医防治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机制主要集中于炎症和内皮损伤等局限而不深入的瓶颈问题,基于对“肝心同治”理论的探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旨在为防治冠心病合并抑郁提供新的思路与机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冠心病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肝心同治
原文传递
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昊龙 翟亚荣 +7 位作者 吴瑶 孟嘉伟 马艺鑫 吕美君 宋囡 隋国媛 杨关林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5,I0028,I0029,共7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肠道菌群及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调控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10只C57BL/6J小...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肠道菌群及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调控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化瘀祛痰方不同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30 d后16S rDNA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HE染色观察肠黏膜屏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肠道内容物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Occludin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及放线菌门比例升高,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的比例降低;毛螺菌属(f-Lachnospiraceae)、梭菌目(o-Clastridiales)、梭菌属(c-Clastridia)、脱硫弧菌科(f-Desulfovibrionaceae)、脱硫弧菌目(o-Desulfovibrionales)丰度存在差异。模型组小鼠HE染色显示,肠上皮细胞上皮下间隙增宽,大片绒毛脱落,固有层裸露;血清及盲肠内容物LPS水平升高(P<0.05或P<0.01);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化瘀祛痰方干预后,肠上皮细胞上皮下间隙变窄,绒毛脱落减少;血清及盲肠内容物LP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炎性介质LPS释放入血,从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基于“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探讨HDL蛋白修饰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馨月 王群 +6 位作者 宋囡 吕美君 具星 王琪格 陈丽娟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2-1495,共4页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膏脂转输的重要保障,血脂亦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依赖脾的运化功能输布周身。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的关键病机。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疾病状态之下发生翻译后修饰成为...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膏脂转输的重要保障,血脂亦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依赖脾的运化功能输布周身。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的关键病机。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疾病状态之下发生翻译后修饰成为“失功能”HDL (dysfunctional HDL,dys-HDL),影响其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导致血脂异常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并产生与其相关的标志物。本文在“脾主运化”的理论指导下,探讨“脾失健运-膏脂转输障碍”与HDL蛋白修饰的关系,将有助于从HDL及其亚类蛋白修饰层面丰富脾主运化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从脾论治”AS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膏脂转输 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与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永旭 闵冬雨 +6 位作者 李室箕 谢田炜 罗文晔 王杰 朱烔依 陈兰秋 宋囡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灌...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灌胃大鼠建造UC模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大鼠进行分组,具体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0.473 g/mL)、中剂量给药组(0.945 g/mL)和高剂量给药组(1.890 g/mL),连续给药7 d后,观察大鼠疾病指数(DAI)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处理的结肠组织损伤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的IL-6及TNF-α的水平,以及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的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水平,TNF-α、IL-6含量,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损伤程度严重;与模型组比较,3组给药组的DAI水平,TNF-α、IL-6含量,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肠组织损伤情况有所改善。结论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等途径是应用半夏泻心汤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溃疡性结肠炎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火郁发之”论姜黄防治肺癌分子靶标网络构建及活性成分预测
12
作者 张洪瀛 宋囡 +2 位作者 张树玲 陈文娜 郭隽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通过梳理肿瘤的发展特点,发现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火郁息息相关,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出现气滞、痰瘀等病理因素,机体运化不力,日久累积,久不可解则结聚生癌。火郁必当发之,当通过宣通、升散、透达、疏导等方法因势而利导,使内热得以清除... 通过梳理肿瘤的发展特点,发现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火郁息息相关,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出现气滞、痰瘀等病理因素,机体运化不力,日久累积,久不可解则结聚生癌。火郁必当发之,当通过宣通、升散、透达、疏导等方法因势而利导,使内热得以清除,邪气得以外出而对肿瘤起到防治效果。姜黄具有苦能泻热、辛能散结的发越郁热之功效,且近些年姜黄因防治肿瘤而被医学广泛关注,因此该文以“火郁发之”理论作为基础,浅析姜黄防治肺癌的理论,结合现代技术获取姜黄6种活性成分及防治肺癌的69个潜在靶点,并且经过验证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来证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肺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机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火郁发之 姜黄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囡 何文智 +1 位作者 王智民 任艳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8-1274,共7页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左归丸、右归丸、两方共同药、滋肾阴药、补肾阳药、阳性对照药补佳乐和蒸馏水制备的大鼠含药血清加诱...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左归丸、右归丸、两方共同药、滋肾阴药、补肾阳药、阳性对照药补佳乐和蒸馏水制备的大鼠含药血清加诱导剂(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干预BMSCs,并以不含诱导剂的空白含药血清组为对照,共8组,采用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茜素红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并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α1)和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Ⅰ)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bfα1和ColⅠ蛋白表达。结果:左、右归丸及其拆方与阳性对照药补佳乐均可协同诱导剂诱导BMSCs成骨分化,其中,左归丸和滋肾阴药可显著促进ALP生成和矿化结节形成,上调Cbfα1和ColⅠm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含药血清能协同诱导剂促进BMSCs成骨分化,左归丸和滋肾阴药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优于右归丸和补肾阳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磷酸酶 核心结合因子Α1 Ⅰ型胶原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补中益气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4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尹远平 高天舒 杨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9期52-56,I0002-I000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CMSP数据库为基础,根据ADME筛选补中益气汤中黄芪、白术、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甘草8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并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作为补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CMSP数据库为基础,根据ADME筛选补中益气汤中黄芪、白术、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甘草8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并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作为补充预测相关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GSeE、DisGeNET、CTD、NCBI和MalaCards数据库获取桥本甲状腺炎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3.9.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网络,并利用cytoHubba插件得到核心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依托Metascape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富集分析;最后利用CB-DOCK对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补中益气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核心活性成分164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177个,包括JUN、MAPK1、MAPK14、AKT1、STAT3和IL-6等;共涉及2281个生物学过程、117个细胞组成和196个分子功能;富集通路196条,包括PI3K-Akt、MAPK、FoxO、HIF-1和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成分与靶点蛋白均展现了良好结合性能。结论补中益气汤通过多种成分参与、多个靶点交互、多条通路作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其机制可能涉及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补中益气汤 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原文传递
脾虚证大鼠模型胃组织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宋囡 贾连群 +5 位作者 王俊岩 单德红 何丽娟 曹媛 朱美林 杨关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5,689,共4页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大鼠胃组织的改变与c AMP-PKA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脾气虚采用饱食1 d、禁食2 d、游泳15 d,脾阳虚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番泻叶造模,造模后...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大鼠胃组织的改变与c AMP-PKA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脾气虚采用饱食1 d、禁食2 d、游泳15 d,脾阳虚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番泻叶造模,造模后检测大鼠胃组织c AMP活性及PKA、CRE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胃组织c AMP活性及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弱。结论: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大鼠胃组织的改变与c AMP-PKA信号传导通路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脾阳虚证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信号传导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向分化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囡 何文智 +1 位作者 王智民 任艳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对在骨形成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BMSCs在骨...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对在骨形成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BMSC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及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对BMSCs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作综述。BMSCs的体外扩增和成骨特性已受关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并且中医药对BMSCs成骨诱导的研究已积累一定的经验,可以看出中药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主要集中于补肾药,包括单味补肾药、单味补肾药的有效成分及以补肾药为主要构成的复方,充分阐释了"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成 肾精 骨向分化 中药
下载PDF
脾虚痰浊证大鼠胃、心肌及下丘脑组织cAMP/PKA-Gp信号通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宋囡 贾连群 +3 位作者 单德红 王洁明 王俊岩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1-645,共5页
目的:通过分别观察脾虚痰浊证大鼠胃、心肌及下丘脑组织c AMP/PKA-Gp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脾虚痰浊证的改变与c AMP/PKA-Gp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脾虚痰浊组,每组各8只,脾虚痰浊... 目的:通过分别观察脾虚痰浊证大鼠胃、心肌及下丘脑组织c AMP/PKA-Gp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探讨脾虚痰浊证的改变与c AMP/PKA-Gp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脾虚痰浊组,每组各8只,脾虚痰浊证模型采用喂养高脂饲料,时间6个月。造模结束后,首先通过大鼠的一般状态和生理情况的改变进行模型评价,再分别取胃、心和下丘脑组织。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痰浊证大鼠不同组织c AMP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KA、CREB、PHK和G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脾虚痰浊证大鼠胃、心及下丘脑组织c AMP活性和PKA、CRE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所减弱(P<0.01或P<0.05);并且脾虚痰浊证大鼠胃和心组织G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均有所减弱(P<0.01或P<0.05);此外,脾虚痰浊证大鼠心组织的PHK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脾虚痰浊证大鼠模型成立后,其胃、心及下丘脑组织的改变均与c AMP/PKA-Gp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浊证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糖原磷酸化酶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绞股蓝总甙调控mTOR/ULK1通路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宋囡 杨芳 +4 位作者 曹慧敏 张妮 贾连群 陈文娜 杨关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基于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探讨绞股蓝总甙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 基于mTOR/ULK1自噬信号通路探讨绞股蓝总甙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绞股蓝总甙2.973 g/(kg·d)、辛伐他汀2.275 mg/(kg·d)灌胃8周,模型对照组、正常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ULK1、Beclin1、LC3、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管腔见较大粥样斑块,ULK1、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绞股蓝总甙组和辛伐他汀组TG、TC和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管腔粥样斑块明显减少,ULK1、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p-mTOR蛋白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0.01或P〈0.05)。结论 绞股蓝总甙可能通过调控自噬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甙 动脉粥样硬化 自噬 mTOR/ULK1通路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调控生物节律相关蛋白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囡 陈宁 +5 位作者 曹慧敏 陈丝 王莹 曲宁宁 贾连群 王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8-251,I0038,I0039,共6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调控生物节律相关蛋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健康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苷组...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调控生物节律相关蛋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健康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绞股蓝总苷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绞股蓝总苷[2.973 g/(kg·d)]和辛伐他汀[2.275 mg/(kg·d)]灌胃4周,模型对照组、正常组灌胃予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主动脉Clock、Bmal、Cry1、Cry 2、Per1、Per 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1),主动脉管腔见较大粥样斑块,Bmal1、Per1、Per2、Cry1及Cry2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绞股蓝总苷组TG、TC和LDL-C水平降低(P<0.01),HDL-C水平升高(P<0.01),主动脉管腔粥样斑块不同程度减轻,主动脉Clock、Bmal1、Per1、Per 2、Cry1及Cry 2蛋白表达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绞股蓝总苷组可以促进Bmal1、Per1及Cry 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辛伐他汀组可以促进Clock、Bmal1、Per1、Per2及Cry 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绞股蓝总苷可能通过调控生物节律相关蛋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节律 主动脉
原文传递
绞股蓝皂苷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对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囡 曹慧敏 +5 位作者 陈丝 王莹 王杰 王群 贾连群 杨关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178-1185,共8页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TUG1、miRNA-26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PCR及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Bcl2、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ApoE^(-/-)小鼠血脂水平发生紊乱,肝细胞体积变大,脂肪空泡明显,小鼠肝脏Lnc-TUG1表达显著升高,miRNA-26a显著下降(P<0.01);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下降(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 mRNA仅有上升趋势;绞股蓝皂苷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脂肪空泡明显减少,小鼠肝脏Lnc TUG1表达有所下降,miRNA-26a表达有所上调(P<0.05),小鼠肝脏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上调(P<0.01或P<0.05),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cleaved PARP mRNA仅有下调趋势;研究结果提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动脉粥样硬化 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 肝脏脂质沉积 线粒体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