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滴灌技术水肥耦合在设施黄瓜上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蒲明 宋学栋 +6 位作者 张鹏 张明敏 张代玉 薛莲 袁宁 王海鹏 高铁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目的】研究兰州市黄壤土条件下不同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滴箭式膜下滴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及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设施黄瓜理化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 【目的】研究兰州市黄壤土条件下不同滴灌方式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滴箭式膜下滴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及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设施黄瓜理化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和回归分析得出三因素影响的最优组合方案。【结果】三因素对植株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果实的理化性状、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极显著,影响顺序为滴灌模式>灌水量>施肥量。三因素最优组合为滴箭式膜下滴灌:灌水量66.13 m 3/hm^(2),施肥量为25.2 kg/hm^(2),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产量为256942.52 kg/hm^(2)。【结论】滴箭式膜下滴灌和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均能在不影响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节水节肥节本,其中以滴箭式膜下滴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内镶贴片式膜下滴灌 滴箭式膜下滴灌 水肥耦合
下载PDF
日光温室辣椒剪枝二次嫁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学栋 井彩巧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5,共2页
冬季日光温室辣椒种植近年来在甘肃省兰州市发展很快,但由于日光温室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辣椒青枯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大量发生,且突发性强,容易在短期内暴发,田间植株整株萎蔫、死亡,并向周围蔓延,... 冬季日光温室辣椒种植近年来在甘肃省兰州市发展很快,但由于日光温室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辣椒青枯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大量发生,且突发性强,容易在短期内暴发,田间植株整株萎蔫、死亡,并向周围蔓延,致使椒农损失很大,严重影响了冬季日光温室辣椒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辣椒 日光温室 嫁接技术 剪枝 根结线虫病 连作障碍 土传病害 兰州市
下载PDF
土壤水分与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学栋 潘旭东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92-294,共3页
以农院45号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与施N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与氮肥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节水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结合适量的氮肥在节水的基础上不降低产量,在生产上可行。在土壤干旱严重时和良好的水层条件下都... 以农院45号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与施N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与氮肥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节水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结合适量的氮肥在节水的基础上不降低产量,在生产上可行。在土壤干旱严重时和良好的水层条件下都不宜过多施用氮肥,否则,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氮肥的浪费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土壤水份
下载PDF
北方高海拔地区绿芦笋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学栋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9期25-26,共2页
在北方地区进行绿芦笋试验种植,不仅可增加蔬菜生产种类,与其它蔬菜进行套种,还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绿芦笋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绿芦笋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 北方 高海拔地区 绿芦笋 套种 胡萝卜
下载PDF
露地西兰花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学栋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5期428-429,共2页
露地西兰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在栽培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 ,强调在生产全过程中不能使用硝态氮肥和高毒、巨毒、残留期长的农药 ,正确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可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注意轮换用药。
关键词 西兰花 无公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学栋 《甘肃农业》 2004年第9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娃娃菜 无公害栽培技术 莲座期 可湿性粉剂 农药剂型 结球
下载PDF
兰州韭黄促早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学栋 《甘肃科技》 2010年第8期155-156,共2页
韭黄促早栽培一般在9月下旬~11月上旬上市,比兰州本地传统的栽培模式提前上市2月左右,投资成本减少80%左右,每hm2收入120000元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为韭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韭黄 促早栽培
下载PDF
“三位一体”日光温室有机蔬菜栽培技术
8
作者 宋学栋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7期5-6,共2页
利用"三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进行蔬菜生产,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有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介绍了"三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的建造及沼气、沼液、沼渣的利用技术,提出了兰州地区发展"三位一体"日光温室的... 利用"三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进行蔬菜生产,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有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介绍了"三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的建造及沼气、沼液、沼渣的利用技术,提出了兰州地区发展"三位一体"日光温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日光温室 有机蔬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佛手瓜育苗及套种技术
9
作者 宋学栋 《甘肃科技》 2010年第7期160-161,184,共3页
通过采用旱砂砂藏法解决了佛手瓜的育苗问题,同时在日光温室中和其它蔬菜进行套种,提高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佛手瓜 砂藏 套种
下载PDF
茄子新品种‘长升1号’
10
作者 井彩巧 宋学栋 王海鹏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8-838,共1页
茄子一代杂种‘长升1号’系以高代稳定自交系母本A9816和父本A9832杂交而成,其生长势强,抗逆性强,商品性状优良,果实长条形,皮色紫黑光亮,果肉淡绿色,适合于春大棚和露地栽培。
关键词 茄子 一代杂种 品种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莲 井彩巧 +5 位作者 张鹏 宋学栋 孙振荣 王海鹏 袁宁 蒲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6期80-84,91,共6页
[目的]对兰州市甘蓝生产中的氮磷钾三要素与产量、养分吸收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地区甘蓝科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区域主栽春茬品种"中甘21"为供试材料,设CK,NP,NK,PK,NPK 5个施肥处理。在甘蓝各生育阶段测量其生物... [目的]对兰州市甘蓝生产中的氮磷钾三要素与产量、养分吸收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地区甘蓝科学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区域主栽春茬品种"中甘21"为供试材料,设CK,NP,NK,PK,NPK 5个施肥处理。在甘蓝各生育阶段测量其生物量、养分含量,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蓝各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养分累积量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中甘21"的生物累积动态呈现S形曲线,生物量在苗期增加较小,结球后生长加快,至成熟期后生长速度减缓。氮肥对生物量的形成影响最大,其对甘蓝生物量的限制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其次是钾肥和磷肥。不同肥料配比显著影响了甘蓝植株养分吸收速率和累积量。甘蓝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结球—成熟>莲座—结球>苗期—莲座>移栽—苗期。同时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随着甘蓝生长不断提高,其中氮、磷素的累积在结球期后提高明显,钾素的累积在莲座期后开始提高。甘蓝氮、磷、钾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同时累积量不断提高。[结论]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显著影响甘蓝的生物质量和产量以及养分利用率,其中氮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和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养分吸收 兰州市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赛辣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城德 宋学栋 张正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1,共2页
赛辣1号是以内蒙古地方品种牛角王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B200326为母本,以甘肃地方品种长羊角椒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No.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及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35个,中抗辣椒疫病... 赛辣1号是以内蒙古地方品种牛角王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B200326为母本,以甘肃地方品种长羊角椒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No.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及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35个,中抗辣椒疫病。果实长羊角形,果长35.5cm,果肩宽2.9cm,单果质量76.8g左右,嫩果深绿色,成熟果深红色,有光泽,果面多皱,味辣,VC含量86mg.kg-1,商品性好。每667m2春露地栽培产量2500kg左右,早春大棚栽培产量4800kg左右,冬茬日光温室栽培产量5300kg左右,适宜西北地区冬茬日光温室、早春大棚、春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赛辣1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甜椒新品种兰椒2号选育报告
13
作者 庄健 王秀珍 +1 位作者 井彩巧 宋学栋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16,共3页
甜椒杂一代新品种兰椒2号(28×32)果实深绿色,圆柱形,生长势强,连续结果性好。早熟、丰产、耐病。果味甜、质脆,可果菜兼用。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每666.7m^2产量4000kg 左右,比对照北农40号增产36.62%。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 甜椒杂一代新品种兰椒2号(28×32)果实深绿色,圆柱形,生长势强,连续结果性好。早熟、丰产、耐病。果味甜、质脆,可果菜兼用。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每666.7m^2产量4000kg 左右,比对照北农40号增产36.62%。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系谱选择 配合力 甜辣椒 兰椒2号
下载PDF
浅谈新时期永登县农业区划工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欣 宋学栋 《甘肃农业》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永登县于1981年7月成立区划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由9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土地、气象、水利、水保、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农机、农经、村镇、科教、综合等共13个组,依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有关地域分异规律、调查分析方... 永登县于1981年7月成立区划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由9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土地、气象、水利、水保、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农机、农经、村镇、科教、综合等共13个组,依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有关地域分异规律、调查分析方法、报告编制程序,于1982年3月开展全面工作,于1983年9月完成13份综合性区划报告、26份专题报告、40多份大小型材料和其它附件、8种农业区划图以及各种因子图和分析图100多种,基本摸清了当时全县农业主要资源的现状和利用程度,总结了农业发展的经验和问题,探讨了合理保护利用资源以及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为永登县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区划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湖北省区划办开发编制的《NJF1》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系统软件,标志着区划手段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工作 农业区划 永登县 种植业结构 地域分异规律 农业发展 编制程序 技术人员
下载PDF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三十) 榆中韭黄标准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海兴 宋学栋 +2 位作者 侯栋 余宏军 蒋卫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84,共3页
韭黄是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特色蔬菜产品之一,采用棉毡或麦草覆盖进行韭黄标准化栽培,每年可收割1-2茬青韭和韭薹,韭黄供应期为9月下旬至翌年1月。每667 m2青韭和韭薹收入2 000-3 000元,韭黄收入2.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标准化栽培 供应期 榆中 韭菜根 甘肃省兰州市 雪韭 上市期 特色蔬菜 覆盖栽培 田间积水
下载PDF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预防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学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是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发展建造的新一代日光温室,该温室墙体厚3m、跨度9~10m、起架4.8m、低于地而0.6m,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温室保温和采光能力。兰州市近两年已建成该类日光温室266.7hm^2,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发现了...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是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发展建造的新一代日光温室,该温室墙体厚3m、跨度9~10m、起架4.8m、低于地而0.6m,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温室保温和采光能力。兰州市近两年已建成该类日光温室266.7hm^2,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这种温室冬季室内湿度比普通日光温室大,使番茄灰霉病的发病明显高于普通日光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灰霉病 半地下式 预防技术 地区发展 室内湿度 兰州市 发病
下载PDF
大蒜微垄沟覆膜抗旱栽培技术
17
作者 杨海兴 宋学栋 +1 位作者 俞耀年 张兴荃 《中国园艺文摘》 2018年第4期183-184,共2页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应用推广全膜旱作技术,在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开展试验研究,解决无法规模化生产大蒜的难题。通过采用"全膜微垄"栽培技术,即起垄、开沟、全地面地膜覆盖,形成小环境集雨抗旱,同时选用抗病抗旱大蒜品种...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应用推广全膜旱作技术,在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开展试验研究,解决无法规模化生产大蒜的难题。通过采用"全膜微垄"栽培技术,即起垄、开沟、全地面地膜覆盖,形成小环境集雨抗旱,同时选用抗病抗旱大蒜品种,采取合理补水增产措施,达到丰产高效栽培模式,应用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可促进农民节本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 大蒜 微垄沟全覆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检查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学栋 程广明 +1 位作者 白琎 卢林民 《大医生》 2017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存在气道异物10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取16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经诊断,常规组检... 目的研究与分析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存在气道异物10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取16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经诊断,常规组检出率100.0%,而低剂量组检出率96.0%,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采取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具有较高检出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气道异物 16层螺旋CT 低剂量 胸部扫描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学栋 蒲明 袁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3期14-15,共2页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应用效果,2016—2017年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绿化村开展了追施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追施微生物菌剂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增产7 920 kg/hm^2,增产幅度7.7%,可以促进番茄的生长...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应用效果,2016—2017年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绿化村开展了追施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追施微生物菌剂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增产7 920 kg/hm^2,增产幅度7.7%,可以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生物菌剂 肥效
下载PDF
半干旱区注水补灌对西葫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芬菊 张雷 +3 位作者 宋学栋 李小燕 邸维利 杨海兴 《蔬菜》 2018年第9期71-73,共3页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对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西葫芦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注水补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注水补灌后,西葫芦667 m^2增产14.07%~26.24%、增收536.55~984.17元,产量随着注水补灌次数增加而增加,以初瓜期+盛瓜期+中...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对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西葫芦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注水补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注水补灌后,西葫芦667 m^2增产14.07%~26.24%、增收536.55~984.17元,产量随着注水补灌次数增加而增加,以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注水处理的产量最高(4 784.77 kg),净收益以初瓜期+盛瓜期注水处理的最好(5 532.5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注水补灌 西葫芦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