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Endocan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及其对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玲 张立杰 +4 位作者 肖四海 宋巧凤 周文华 王麟 夏英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02-305,31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及其对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CHF患者193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及其对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CHF患者193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比较三组血清Endocan水平,分析Endocan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Endocan水平;分析Endocan对CHF患者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随访期间,193例CHF患者中失访5例(2.59%),最终共188例患者纳入研究;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者42例(22.34%)。NHYA分级Ⅳ级组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Ⅲ级组、Ⅱ级组,且Ⅲ级组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Endocan与心功能NHYA分级呈正相关(r=0.25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事件组与无事件组患者年龄、NHY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事件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Endocan水平高于无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44.401,95%CI:3.302~597.057,P<0.01)、NHYA分级Ⅳ级(OR=12.703,95%CI:1.196~134.98,P<0.05)、NT-proBNP(OR=1.008,95%CI:1.004~1.012,P<0.01)、Endocan(OR=3.891,95%CI:1.529~9.898,P<0.01)是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LVEF(OR=0.826,95%CI:0.709~0.961,P<0.05)是保护性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ndocan预测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AUC为0.706(95%CI:0.614~0.798,P<0.05),预测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47.9%。结论CHF患者血清Endocan与心功能存在相关性,Endocan与年龄、NHYA分级、LVEF、NT-pro BNP共同影响患者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且Endocan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巧凤 张立华 +2 位作者 王希柱 刘春容 贾红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883-188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别嘌呤醇控制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别嘌呤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饮食控制,疗程均为6wk,观... 目的:观察应用别嘌呤醇控制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别嘌呤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饮食控制,疗程均为6wk,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尿酸降低明显(t=2.317,P=0.046);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t=—2.106,P=0.073;t=—3.47,P=0.007);治疗组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明显(t=4.78,P=0.002)。结论:别嘌呤醇可降低血清尿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别嘌呤醇 左室收缩功能 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指标及勃起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巧凤 张茹 +3 位作者 姚艳敏 刘春荣 侯燕如 冯计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98-99,共2页
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服用寿比山片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2周。发现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NO含量、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升高,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服用寿比山片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2周。发现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NO含量、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升高,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RP明显降低,勃起功能明显好转。提示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及勃起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一氧化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奈比洛尔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巧凤 韩素桂 +2 位作者 王希柱 刘春荣 姚艳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奈比洛尔 一氧化氮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下载PDF
控制高尿酸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巧凤 王希柱 +4 位作者 胡万宁 刘春荣 姚艳敏 陈容花 赵楚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高尿酸血症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体检正常者302人,均经过病史、体检及化验证实无症状性冠心病、症状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影响内皮功能者。检测302人的血尿酸水平,其中56例阳性者为病例组,在阴... 目的本研究观察高尿酸血症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体检正常者302人,均经过病史、体检及化验证实无症状性冠心病、症状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影响内皮功能者。检测302人的血尿酸水平,其中56例阳性者为病例组,在阴性者中取56例为对照组,两组之间采用配对设计,匹配非处理因素,比较两组中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阳性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P=0.016),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3,P=0.03),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阳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85,P=0.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4周,内皮功能改善。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内皮功能紊乱,由此可发展为动脉硬化。饮食控制可改善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内皮 血管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X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巧凤 肖四海 +1 位作者 陈荣花 侯艳茹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1期2102-2103,2106,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X综合征(CSX)病人内皮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影响。方法对90例42~72岁X综合征病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丹红注射液高剂量组(A组)、〗常规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组(C组),静点两...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X综合征(CSX)病人内皮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影响。方法对90例42~72岁X综合征病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丹红注射液高剂量组(A组)、〗常规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组(C组),静点两周后比较三组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临床症状和平板运动试验后ST-T改变。结果 A组和B组在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均明显高于C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方面AB组强于C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试验心电图ST-T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一氧化氮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3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巧凤 冯计辰 +6 位作者 陈荣花 朱艳辉 姚艳敏 贾洪娟 刘春荣 宋月霞 赵楚敏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心功能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为Ⅱ~Ⅲ级)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心功能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为Ⅱ~Ⅲ级)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2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勃起功能的变化。结果:丹红注射液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勃起功能好转,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且均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慢性心衰 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一氧化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巧凤 胡万宁 +3 位作者 周文华 甘建辉 杨玉梅 魏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高剂量(治疗Ⅰ组)、常规剂量(治疗Ⅱ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高剂量(治疗Ⅰ组)、常规剂量(治疗Ⅱ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疗程14天。观察各组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一氧化氮(NO)浓度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均有显著提高(P<0.05,P<0.01),且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Ⅰ组治疗后NO浓度和FMD功能与治疗Ⅱ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以高剂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介入术 一氧化氮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丹红注射液
原文传递
奈比洛尔对冠心病人内皮勃起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9
作者 宋巧凤 朱艳辉 +3 位作者 陈荣花 刘春荣 赵楚敏 宋月霞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及第二代倍他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80名35~67岁稳定型冠心病病人。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奈比洛尔和美... 目的观察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及第二代倍他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80名35~67岁稳定型冠心病病人。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奈比洛尔和美托洛尔组。服药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的相关指标及勃起功能的变化。结果奈比洛尔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服药前,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CRP(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服药前。两组之间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勃起功能明显好转。美托洛尔组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指标及勃起功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比洛尔 美托洛尔 一氧化氮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因子心律失常及S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1
10
作者 张丽 姚艳敏 +4 位作者 宋巧凤 王希柱 闫玉敏 周文华 张茹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临床疗效,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供有利保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临床疗效,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供有利保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方案。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2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1 d后SAS评分[(42.5±7.4)分]与对照组患者入院1 d后SAS评分[(43.0±8.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4 d SAS评分[(34.2±5.3)分]与对照组患者入院14 d后SAS评分[(41.7±7.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28 d SAS评分[(26.3±5.9)分]与对照组入院28 d后SAS评分[(39.3±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1 d后NT-pro BNP浓度[(1 092.6±173.3)pg/ml]与对照组入院1 d后NT-pro BNP浓度[(1 080.5±204.8)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14 d后NT-pro BNP浓度[(734.2±115.3)pg/ml]与对照组入院14 d后NT-pro BNP的浓度[(441.7±79.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28 d后NT-pro BNP浓度[(526.3±94.9)pg/ml]与对照组入院28 d后NT-pro BNP浓度[(239.3±56.7)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d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和入院28 d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指标,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缓解患者焦虑状态,达到提高心脏功能,摆脱抑郁、恐惧、焦虑的情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焦虑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希柱 宋月霞 +2 位作者 宋巧凤 张丽娜 贾洪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 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减少钠盐摄入、适当锻炼、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 100mg,...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 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减少钠盐摄入、适当锻炼、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 100mg,2次/d,治疗4wk。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vWF水平降低,NO浓度升 高,FMD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有减小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 项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原发性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内皮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丽 宋巧凤 +3 位作者 王希柱 姚艳敏 闫玉敏 周文华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6期2540-254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的生理评分(45.3±8.1)分,较对照组(45.0±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心理评分(50.8±11.4)分,较对照组(50.1±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7.8±10.8)分,较对照组(48.3±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8.0±6.5)分,较对照组(48.3±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生理评分(65.4±7.5)分,较对照组(53.8±6.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69.9±8.5)分,较对照组(58.9±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社会评分(68.3±5.7)分,较对照组(57.7±6.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环境评分(58.9±7.7)分,较对照组(55.5±4.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入院后1 d内,住院2周后分别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住院2周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后1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2周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50.3±9.4)分,较对照组(49.2±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指数评分大于60分(即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为2例,占6.7%,较对照组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3例,占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早期康复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80.3±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Barthel指数评分>60分)28例,占93.3%,较对照组19例,占6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尿酸和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晓玲 张立杰 +1 位作者 肖四海 宋巧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7-219,242,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冠心病患者90例(观察组)及于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冠心病患者90例(观察组)及于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并分析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10.021、8.322、9.545,P均=0.000),多支病变亚组高于单支病变亚组(t=5.130、5.739、5.827,P均=0.000),重度狭窄亚组均高于中度狭窄亚组(t=4.932、5.472、5.826,P均=0.000);观察组的Gensini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t=22.982,P=0.000);血清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与冠心病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P=0.789/0.002、0.764/0.004、0.716/0.007)。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尿酸、hs-CRP水平较高,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心脉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楚敏 宋巧凤 +4 位作者 王希柱 张小民 宋月霞 许涛 杨雅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55-3456,共2页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的进展过程中,左心室重塑、扩张,泵功能失调是影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主要因素。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特异地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影响心室重塑〔1〕。心脉隆注射液是由美洲大蠊干品经过浸渍、...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的进展过程中,左心室重塑、扩张,泵功能失调是影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主要因素。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特异地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影响心室重塑〔1〕。心脉隆注射液是由美洲大蠊干品经过浸渍、减压浓缩、分离得到心脉隆浸膏再溶解后制得,有效成分为多肽、核苷及复合氨基酸等。体内外研究〔2〕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方面作用,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利尿、降低肺动脉压、抑制内皮素( ET )分泌等。本文旨在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在慢性充心力衰竭( CHF)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 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江文艳 宋巧凤 +1 位作者 王希柱 郭永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741-3742,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8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12周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8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12周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PAPP-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PAPP-A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以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及PAP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肖四海 宋巧凤 +4 位作者 王晓玲 张立杰 江文艳 夏英杰 王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72例心肌梗死患者,...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72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30d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59例)和死亡组(13例),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对APACHEⅡ评分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及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心肌酶CK-MB、LDH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生存组CK-MB、cTnT、LDH、cTnI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APACHEⅡ评分与CK、CK-MB、cTnT、cTnI及LDH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4、0.615、0.728、0.672、0.651、P<0.05),心肌酶CK-MB检测心肌梗死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6.92%、91.53%、88.89%,LDH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4.62%、93.22%、91.67%,APACHEⅡ评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4.62%、94.92%、93.06%,三者联合检测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0%、94.92%、95.83%。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或等于三者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心肌酶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心肌酶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有助于正确评估病情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预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肺心病患者big-ET及hs-CRP及PA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艳辉 王希柱 +5 位作者 宋巧凤 刘春荣 贾洪娟 姚艳敏 陈荣花 董艳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其调脂的同时对大内皮素(big-E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肺动脉压力(PAP)改变情况。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A组(阿托伐他汀10... 目的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其调脂的同时对大内皮素(big-E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肺动脉压力(PAP)改变情况。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A组(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B组(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2组之间匹配非处理因素,比较2组治疗24周后血脂水平,big-ET及Hs-CRP、PAP变化情况。结果 2组在治疗24周后血脂及内皮功能、肺动脉压力均有改善,血清hs-CRP水平均有降低(P<0.05),B组24周后big-ET水平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PAP改善B组较A组明显(P<0.05)。2组之间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的同时具有非调脂依赖性心脏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慢性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并随剂量的增加其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高脂血症 内皮缩血管肽类 超敏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大内皮素、脑钠肽和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艳辉 宋巧凤 +4 位作者 王希柱 贾洪娟 刘春荣 姚艳敏 董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567-570,共4页
目的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其调脂的同时对大内皮素(big-ET)和脑钠肽(BNP)的影响及肺动脉压力(PAP)改变情况。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 目的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其调脂的同时对大内皮素(big-ET)和脑钠肽(BNP)的影响及肺动脉压力(PAP)改变情况。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每晚1次,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血脂水平,big-ET及BNP、PAP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24周后血脂及内皮功能、PAP均有改善,血清BNP水平均有降低,B组治疗24周后big-ET水平及BNP水平明显低于A组。B组big-ET由治疗前的(0.69±0.26)pmol/L降到治疗后的(0.43±0.07)pmol/L,与A组治疗后(0.51±0.08)p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由治疗前的(230.0±154.5)ng/L降到治疗后的(127.4±37.8)ng/L,与A组治疗后(175.5±52.1)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改善B组较A组明显,B组PAP由治疗前的(53.87±17.85)mm Hg(1 mm Hg=0.133 kPa)降到治疗后的(30.20±7.48)mm Hg,与A组治疗后(41.74±8.39)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不良反应相似。结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的同时具有非调脂依赖性心脏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PAP,改善心功能,并随剂量的增加其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高脂血症 内皮缩血管肽类 利钠肽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结构功能和心肌组织TNF-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洪娟 王希柱 +4 位作者 韩淑英 宋巧凤 朱艳辉 赵楚敏 周文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链脲佐菌素(STZ)加脂肪乳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加脂肪乳灌胃诱导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TFBFL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TNF-α的含... 目的观察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链脲佐菌素(STZ)加脂肪乳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加脂肪乳灌胃诱导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TFBFL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TNF-α的含量。结果 TFBFL改善了糖尿病大鼠心脏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心肌组织中TNF-α的含量。结论 TFBFL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心室功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荞麦花叶总黄酮 肿瘤坏死因子-α 射血分数 心脏指数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脏舒张功能不全者大内皮素及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艳辉 宋巧凤 +2 位作者 王希柱 刘春荣 董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42-224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舒张功能不全 内皮素 脑钠肽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