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的ATP酶活性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惠萍 何沅 +2 位作者 徐金耀 武小玲 王振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9,共4页
研究正常青年人(青年对照组)、与患者同龄之正常人(同龄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的活性;观察了运动试验和钙拮抗剂硝苯吡啶对上述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龄对照组的三种ATP酶活性... 研究正常青年人(青年对照组)、与患者同龄之正常人(同龄对照组)及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的活性;观察了运动试验和钙拮抗剂硝苯吡啶对上述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龄对照组的三种ATP酶活性均低于青年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的Na^+-K^+ATP酶活性低于同龄对照组,而Mg^(2+)ATP酶活性高于同龄对照组;运动试验后,同龄对照组Na^+-K^+ATP酶、冠心病组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增高。冠心病患者服用硝苯吡啶后,前述的ATP酶的改变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膜 ATP酶活性 硝苯吡啶 治疗
下载PDF
高血糖与醛糖还原酶的激活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惠萍 何源 +1 位作者 唐勇 韩秀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应用荧光法、C18反相高压液相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17例正常人和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17例有并发症)红细胞内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某些核普酸和糖醇浓度。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内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高于正常人;有... 应用荧光法、C18反相高压液相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17例正常人和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17例有并发症)红细胞内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某些核普酸和糖醇浓度。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内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高于正常人;有并发症患者的酶活性又高于无并发症患者,证明高血糖能激活醛糖还原酶,激活程度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患者红细胞内NADP+、山梨醇和果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对照;NADPH和NAD+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而此5项指标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高血糖 核苷酸 糖尿病 并发症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对醛糖还原酶的磷酸化作用
3
作者 宋惠萍 韩秀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从人胎盘纯化了醛糖还原酶和部分纯化了胰岛素受体。通过磷酸化实验证明:醛糖还原酶是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底物,经分析揭示: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可将醛糖还原酶的第40位和第49位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试管内,未磷酸化... 从人胎盘纯化了醛糖还原酶和部分纯化了胰岛素受体。通过磷酸化实验证明:醛糖还原酶是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底物,经分析揭示: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可将醛糖还原酶的第40位和第49位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试管内,未磷酸化的醛糖还原酶和磷酸化的醛糖还原酶的动力学常数无差异,而细胞内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提示:醛糖还原酶除具酶活性外,可能还有在细胞内传递胰岛素信息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胰岛素受体 磷酸化 糖尿病
下载PDF
人胎盘醛还原酶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4
作者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实验条件下,醛还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5—45℃范围内,K_(iNADPH)随温度上升而增大,K_(mD-)葡萄糖醛酸(K_(mD-Glu))随温度上升而减小,25℃时K_(mNADPH)值最小,反应的活化能为4521±653Cal/mol。温度越高,Alr1的ΔG~≠越大... 本实验条件下,醛还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5—45℃范围内,K_(iNADPH)随温度上升而增大,K_(mD-)葡萄糖醛酸(K_(mD-Glu))随温度上升而减小,25℃时K_(mNADPH)值最小,反应的活化能为4521±653Cal/mol。温度越高,Alr1的ΔG~≠越大,约3/4的ΔG~≠用以维持过渡态酶一底物复合物的空间构象,以增加分子的有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氧化还原酶 热力学 胎盘
下载PDF
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大鼠子宫内膜bcl-2和H-ras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霞 刘美莲 +2 位作者 卢瑾 谢平 宋惠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内膜bcl 2和H 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5 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手术+注射溶剂,n=10)、去势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溶剂,n= 10)和雌激素替代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 目的:探讨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子宫内膜bcl 2和H 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5 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手术+注射溶剂,n=10)、去势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溶剂,n= 10)和雌激素替代组(双侧卵巢切除术+注射雌二醇,n=10)。第13周处死动物,取其子宫称重,HE染色进行病 理分析,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bcl 2mRNA,H rasmRNA及Bcl和 H 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去势组子宫湿重、内膜厚度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和雌激素替代组(P<0.01)。替 代组出现1例单纯性增生和1例鳞状细胞化生。替代组bcl 2和H rasmRNA和Bcl和H ras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 去势组(P<0.01),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抑制子宫内膜萎缩,且会出现单 纯性增生或鳞状细胞化生,具有潜在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雌激素可通过增加bcl 2和H rasmRNA及Bcl 和H ras蛋白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 子宫内膜 BCL-2 H-RAS
下载PDF
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美莲 徐霞 +4 位作者 谢平 卢瑾 陈淑华 曾卫民 宋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74-1679,共6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高通量的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寻找雌激素的靶基因。方法:用1400个基因构建的cDNA微阵列检测假手术组(Ⅰ)、去卵巢组(Ⅱ,去势组)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Ⅲ,替代组)3组SD... 目的:本实验通过高通量的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寻找雌激素的靶基因。方法:用1400个基因构建的cDNA微阵列检测假手术组(Ⅰ)、去卵巢组(Ⅱ,去势组)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Ⅲ,替代组)3组SD雌鼠心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随机选2个基因用半定量RT-PCR验证检测结果。结果: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共检出心肌差异表达的基因177个,其中去卵巢导致上调的基因91个,下调的基因86个;去势组和替代组共检出心肌差异表达的基因164个,其中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导致上调的基因113个,下调的基因54个。Ⅰ/Ⅱ和Ⅲ/Ⅱ比较,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54个,雌激素明显影响心肌膜通道和载体(18个)、细胞受体(9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7个)和细胞代谢(6个)的mRNA水平。而大部分基因(45个)是在去势组表达下调,在雌激素替代组表达上调。RT-PCR实验证实了cDNA微阵列结果。结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明显影响心肌细胞膜通道和载体、信号转导、细胞受体和细胞代谢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通过增加Na+,K+-ATPase和Na+/H+交换蛋白的基因表达,稳定心肌细胞内Na+和K+的浓度。雌激素还可抑制多巴胺受体基因的表达,预防心肌肥大、充血性心衰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差异表达 心肌细胞
下载PDF
高胰岛素水平对血管平滑肌细胞NO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平 刘美莲 +1 位作者 谷亚鹏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检测高胰岛素 (HI)对VSMC膜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 ;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I加或不加PKC抑制剂 -H7对脂多糖 (LPS) +γ -干扰素 (γ -IFN)诱导NO生成和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影响... 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检测高胰岛素 (HI)对VSMC膜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 ;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I加或不加PKC抑制剂 -H7对脂多糖 (LPS) +γ -干扰素 (γ -IFN)诱导NO生成和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 ,HI预处理的VSMC ,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5 ) ;LPS +γ -IFN诱导NO生成显著低于对照 (P <0 .0 1) ,加H7培育 ,NO的生成量较HI处理组明显提高 ,但低于对照 (P <0 .0 1)。免疫印迹示HI处理的VSMC ,iNOS表达下降。提示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激活VSMC膜PKC ,部分抑制iNOS表达 ,减少NO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过多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一氧化氮 蛋白激酶C 大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清解 谢平 +3 位作者 谷亚鹏 黄建军 曾卫民 宋惠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克隆至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载体(pCATreportervector) ,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通过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求出启动子的相对活性 .同时进行凝胶滞留试验与足纹分析以确定DNA与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 ,在 1 45名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2 3名正常对照的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除野生型外 ,共发现 2种多态性 [C( - 1 0 6)T、C( - 1 2 )G].在正常对照与患者中 ,基因型WT WT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有视网膜并发症与无视网膜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WT C( -1 0 6)T的发生率分别为 35 5%和 1 7 9% ( χ2 =4 0 0 ,P <0 0 5) ,WT C( - 1 2 )G的发生率分别为1 5 5%和 3 3% ( χ2 =3 43,P >0 0 5) .在有并发症的患者中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两者的总发生率为 42 3% ,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 ( 2 0 0 % ) ( χ2 =6 2 3,P <0 0 2 5) .野生型 ,C( - 1 2 )G和C( - 1 0 6)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增强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峰 王文龙 +3 位作者 田宗城 刘美莲 谢平 宋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 :探讨 17β雌二醇对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的影响和对高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防止作用。方法 :将小鼠肌原细胞分为 6组 ,3组不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后 ,以其中 1组为对照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 目的 :探讨 17β雌二醇对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的影响和对高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防止作用。方法 :将小鼠肌原细胞分为 6组 ,3组不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后 ,以其中 1组为对照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mol/L的 17β雌二醇再处理 2 4h。另外 3组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之后 ,弃培养液 ,用冷的PBS洗涤细胞 3次 ,即为胰岛素抵抗细胞 ,以其中 1组为胰岛素抵抗细胞组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mol/L的 17β雌二醇再处理 2 4h。对上述 6组细胞进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能力、糖原合酶 (GS)、磷酸果糖激酶 (PFK)和丙酮酸激酶 (PK)的活性测定。结果 :17β雌二醇可提高小鼠肌原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能力 ;提高总糖原合酶活性和糖原合酶的活性 ;还可增强细胞的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细胞 雌二醇 胰岛素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3′-非翻译区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卫民 陈淑华 +2 位作者 谢平 刘美莲 宋惠萍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5-789,共5页
为了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 2 (insulinreceptorsubstrate 2 ,简称IRS 2 )基因 3′ 非翻译区 (3′ untranslatedregion,简称 3′ UTR)的分子变异及其与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简称T2DM)的关系 ,从湖南地区 12 8例T2DM患者外... 为了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 2 (insulinreceptorsubstrate 2 ,简称IRS 2 )基因 3′ 非翻译区 (3′ untranslatedregion,简称 3′ UTR)的分子变异及其与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简称T2DM)的关系 ,从湖南地区 12 8例T2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简称PCR)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enatur ing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DHPLC)技术筛查IRS 2基因 3′ UTR ,对DHPLC峰型异常样品进行序列分析。在 18例T2DM患者IRS 2基因 3′ UTR的 4 0 6 4bp处发现T→C的突变。IRS 2基因 3′ UTR的T40 64→C突变可能与T2D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2 基因 3′-非翻译区 基因突变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TNF-α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慧玲 宋惠萍 +2 位作者 廖岚 韩秀云 伍汉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 :用TNF -α培养离体红细胞 ,观察其对胰岛素诱导的 β亚基自身磷酸化的影响 ,探讨TNF -α致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方法 :红细胞加或不加TNF -α(5ng/ml)培养 2 0h ,收集培养的红细胞 ,制备膜蛋白 ,并测定胰岛素诱导的受体自身磷... 目的 :用TNF -α培养离体红细胞 ,观察其对胰岛素诱导的 β亚基自身磷酸化的影响 ,探讨TNF -α致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方法 :红细胞加或不加TNF -α(5ng/ml)培养 2 0h ,收集培养的红细胞 ,制备膜蛋白 ,并测定胰岛素诱导的受体自身磷酸化程度。结果 :红细胞TNF -α(- )培养 2 0h后 ,正常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程度为 80 .85± 4 3.92△A/mg蛋白 ,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自身磷酸化程度为 2 4 .2 4± 8.0 5△A/m9蛋白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ng/mlTNF -d培养 2 0h后 ,正常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程度下降至 2 2 .95± 14 .93△A/mg蛋白 ,糖尿病组的胰岛素受体磷酸化程度下降至 8.81± 8.31△A/mg蛋白 ,与TNF -α(- )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正常人红细胞TNF -α(+)培养 2 0h后 ,其受体磷酸化程度与糖尿病组TNF -α(- )培养 2 0h后的受体磷酸化程度相比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TNF-α(5ng/ml)培养红细胞 2 0h后 ,可抑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自身磷酸化 ,且正常人红细胞经TNF -α处理后 ,膜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程度可降至患者水平 ,这可能是TNF -α引起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磷酸化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抵抗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血压及心肌IR和IR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美莲 徐霞 +4 位作者 谢平 卢瑾 陈淑华 曾卫民 宋惠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56,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血压及心肌组织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表 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构建假手术、去势(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3组动物模 型。手术前后,用尾套法测定大鼠的尾... 目的:研究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血压及心肌组织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表 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构建假手术、去势(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3组动物模 型。手术前后,用尾套法测定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RT 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IR和IRS 1的表达。结果:去势组 血压[(118.75±2.77)mmHg]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03.86±1.84)mmHg,P<0.05]和替代组[(107.83±3.24) mmHg,P<0.05]。去势组大鼠心肌IRS 1的相对表达量(1.2588±0.1045)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2089±0.0988, P<0.05)和替代组(1.9100±0.1230,P<0.05)。然而,替代组与假手术组间血压和IRS 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0.05)。假手术、去卵巢和替代组间心肌I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 疗可降低血压、增加心肌细胞IRS 1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血管。但血清雌激素水平对心肌细胞IR的表 达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治疗 血压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1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5′-调控序列CAG富含区碱基缺失/插入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建军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78例正常对照IRS 1基因 5′ 调控区 ,结合应用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CAG富...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78例正常对照IRS 1基因 5′ 调控区 ,结合应用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 ,检测IRS 1基因 5′ 调控序列CAG富含区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 ;以检获的正常和变异样品基因组DNA为摸板 ,用高保真pfuDNApolymerase进行扩增 ,采用亚克隆技术 ,将扩增片段分别插入pCATBasic质粒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分析后 ,根据迁移率不同筛选含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结果发现人IRS 1基因 5′ 调控区CAG富含区存在以三核苷酸为单位的多种插入 /缺失变异。共检测出 7种基因型和 6种等位基因 (T1~T6 ) ,其中等位基因T5 ,T6仅见于 2型糖尿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1 CAG富含区 等位基因 Ⅱ型糖尿病 基因调控 插入/缺失
下载PDF
雌激素和高胰岛素调节胰岛素受体底物-1,2表达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平 刘美莲 +5 位作者 曾卫民 黄建军 陈淑华 卢瑾 徐霞 宋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和高浓度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2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将IRS-1,2基因5′调控区克隆至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质粒,转染HeLa细胞,加雌激素(1nmol/L)或高浓度胰岛素(100nmol/L)培养,检测IRS-1,2基因5′调控区相... 目的研究雌激素和高浓度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2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将IRS-1,2基因5′调控区克隆至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质粒,转染HeLa细胞,加雌激素(1nmol/L)或高浓度胰岛素(100nmol/L)培养,检测IRS-1,2基因5′调控区相对转录活性。结果高浓度胰岛素刺激细胞48h,IRS-2基因5′调控区相对转录活性减低,IRS-1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处理显著增加IRS-1,2基因5′调控区的相对转录活性。结论高胰岛素可能通过作用于IRS-2基因5′调控区中胰岛素作用元件,使其转录活性降低。而雌激素则通过作用于IRS-1,2基因5′调控序列,使其转录活性提高,增强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胰岛素 受体 胰岛素
下载PDF
H_2O_2对平滑肌细胞凋亡及p38MAP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慧玲 廖兰 +1 位作者 雷闽湘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 :了解H2 O2 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p38蛋白激酶 (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取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 ,加或不加H2 O2 孵育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 (MTT)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活性 ,以Western... 目的 :了解H2 O2 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p38蛋白激酶 (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取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 ,加或不加H2 O2 孵育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 (MTT)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活性 ,以Western杂交检测p38MAPK磷酸化。结果 :①随着H2 O2 浓度增加 ,VSMC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②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随H2 O2 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且磷酸化的p38MAPK在H2 O2 作用后 15min时达到峰值。③加用特异性的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后可显著降低p38MAPK的活化 ,并能逆转H2 O2 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H2 O2 通过激活p38MAPK而使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细胞凋亡 平滑肌细胞 P38蛋白激酶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p53基因诱导表达可调控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坤贤 宋惠萍 +1 位作者 赵劲风 张明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基因诱导表达 P53基因 p53下游基因 可调控细胞系 肿瘤生物学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淑华 谷亚鹏 +1 位作者 曾卫民 宋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12 0例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 0例正常对照的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序列 ,所有SSCP变异的样品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 目的 :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与中国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扫描 12 0例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 0例正常对照的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序列 ,所有SSCP变异的样品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SSCP分析存在假阳性结果。测序未发现有基因突变。结论 :IRS 1基因 3′非翻译区的突变不是引起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胰岛素受体底物-1 3′非翻译区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建军 刘洪波 宋惠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3期465-466,共2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生物化学教师都需研究的问题。笔者现就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讨论如下。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学生学习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5′-调控区的一种变异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19
作者 黄建军 刘洪波 +1 位作者 徐霞 宋惠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9-824,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5′-调控区CAG富含区的一种变异对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重组体: pGL2.P-T3和pGL2.P-T5,T3和T5分别为野生型和缺失型等位基因。重...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5′-调控区CAG富含区的一种变异对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重组体: pGL2.P-T3和pGL2.P-T5,T3和T5分别为野生型和缺失型等位基因。重组体与pSV-β-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luc活性分析检测基因的转录活性;采用凝胶滞留和DNA足纹技术,确定DNA调节序列和Hela细胞核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T5的相对活性低于T3[(9.98±1.40)%和(7.76±1.05)%,P<0.05];凝胶滞留实验表明与核蛋白作用后,T3和T5在凝胶上形成一条迁移率相同的滞留区带;T5有2个反式作用因子结合位点,CGCGCCCGCGGGCGGCGGC和GGGCGGCTGGTGGCGGCTG,与T3相同。结论:尽管T5的变异未改变Hela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DNA结合位点,但是它引起的转录活性的下降可能是携带者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1 基因 CAG 变异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H9c2心肌细胞多巴胺受体的表达
20
作者 黄建军 刘洪波 +4 位作者 徐霞 张捷平 刘辰庚 肖敬川 宋惠萍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为明确H9c2心肌细胞是否能够表达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H9c2心肌细胞和SD成年雌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DR的两种亚型,D1DR和D4DR的表达.结果发现,H9c2心肌细胞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出... 为明确H9c2心肌细胞是否能够表达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H9c2心肌细胞和SD成年雌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DR的两种亚型,D1DR和D4DR的表达.结果发现,H9c2心肌细胞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出与SD大鼠心肌组织相同的产物.这说明能以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心肌D1DR和D4DR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心肌DR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受体 心肌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