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TCD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施岐 张明耿 +1 位作者 谢小晓 武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DSA、TCD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将其分为DSA组和TCD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DSA组患者的特异度为88.43,灵敏度... 目的:探讨分析DSA、TCD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将其分为DSA组和TCD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DSA组患者的特异度为88.43,灵敏度为85.04,阴性预测值为46.93,阳性预测值为98.02。TCD组患者的特异度为57.65,灵敏度为52.86,阴性预测值为15.43,阳性预测值为89.31,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DSA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优于TCD,TCD因其自设较小的特异度差异可作为疑似患者筛选手段和初步检查且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无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狭窄 DSA TCD 狭窄
下载PDF
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春莲 宋施岐 武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 目的 :探讨联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阿司匹林组患者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组患者加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更低、颈动脉斑块的面积更小、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减小其颈动脉斑块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娟 张明耿 +1 位作者 谢小晓 宋施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2期76-7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将这30... 目的 :探讨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将这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这3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后,均被确诊为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使用TCD对两组研究对象双侧的MAC(大脑中动脉)、PAC(大脑后动脉)和ACA(大脑前动脉)的PSV(收缩期峰值流速)和PI(血管搏动指数)进行检查。然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及其超声图像的特点。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与健康人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且其患侧MCA、ACA的超声图像表现为波浪形圆钝血流频谱改变。结论 :用TCD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效果显著,可准确检测出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为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C 颈内动脉颅外段 闭塞 狭窄 急性脑梗死 效果
下载PDF
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耿 吴蓉 宋施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4期3339-3340,共2页
目的:探讨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桡侧三指半麻木,达到了70.0%(21/30)的发生率;其次为患侧上肢麻木,肌力... 目的:探讨30例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桡侧三指半麻木,达到了70.0%(21/30)的发生率;其次为患侧上肢麻木,肌力减弱和小指活动受限,发生率分别为16.7%(5/30)和13.3%(4/30);最主要的肌电图表现为尺神经肘段MNCV减慢和患侧小指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神经表现,分别占总数的100.0%(30/30)和96.7%(29/30),其次为肘以下尺神经SNCV减慢和肘以下尺神经SNAP波幅降低,分别占总数的56.7%(17/30)和46.7%(14/30),腕以下尺神经SNAP未引出所占比例较低,仅为10.0%(3/30)。结论:在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神经肌电图检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肌电图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对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固定术与选择性减压治疗后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施岐 杨春莲 张明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评价分析固定术和选择性减压对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忆性分为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固定术和选择性减压治疗,统计...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评价分析固定术和选择性减压对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忆性分为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固定术和选择性减压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腰椎融合情况。并采用神经电生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检测。结果:选择性减压组患者术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固定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固定术组,坚固融合比例也高于固定术组,选择性减压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固定术组。结论:选择性减压对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固定术,并且神经电生理可以良好的评价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滑脱 选择性减压 固定术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施岐 涂敏 张明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肌电图(EMG)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探查确诊作为金标准,术前采用EMG检测,分析其诊断效果,术后随访采用EMG检测评估其预后效果。结果...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肌电图(EMG)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探查确诊作为金标准,术前采用EMG检测,分析其诊断效果,术后随访采用EMG检测评估其预后效果。结果: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准确率为96. 2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943,P<0. 05);术前采用EMG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准确率为92. 5%,Kappa检验发现其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 85,P<0. 05)。在后期病情随访方面,采用EMG检测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取得较好的判断效果,很好地实现了术后评估。结论:神经肌电图对检测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预后效果评价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臂丛神经损伤 术前评估 预后评价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诊断及预后判定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武娟 张明耿 宋施岐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第6期3567-3567,3580,共2页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诊断及预后判定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5例出现异常,其中25例轻度异常;33例为中度异常;7例为重度异常...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诊断及预后判定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份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65例出现异常,其中25例轻度异常;33例为中度异常;7例为重度异常。58例中轻度异常患者的脑电图在全部恢复正常之后出院。重度异常的7例患者预后不良。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一般会出现异常现象,其可以应用于早期的诊断过程。另外,临床病情和预后与异常脑电活动的改变存在不小的一致性,所以可以用来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诊断 预后判定
下载PDF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娟 张明耿 +1 位作者 宋施岐 谢小晓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223-1224,共2页
目的研究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D检查和DSA检查的正常率、异常率19. 0%(4/21)、81. 0%(14/21) vs23. 8%(5/21)、76. 2%(16/21)... 目的研究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D检查和DSA检查的正常率、异常率19. 0%(4/21)、81. 0%(14/21) vs23. 8%(5/21)、76. 2%(16/21)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 05)。结论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类似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结果
下载PDF
联用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特发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施岐 杨春莲 张明耿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特发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110例患者入院后,对其健侧与患侧面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 目的 :探讨联用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特发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110例患者入院后,对其健侧与患侧面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进行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然后将其健侧与患侧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联用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特发性面瘫的效果。结果 :对这110例患者健侧与患侧面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进行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延长,M波的波幅下降,与其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联用神经电图检查与肌电图检查诊断特发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准确地反映其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和M波波幅的改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 特发性面瘫
下载PDF
浅论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面神经麻痹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耿 宋施岐 武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面神经麻痹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诊的7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6例患者均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并对比其患侧面部和健... 目的 :探讨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面神经麻痹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诊的7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6例患者均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并对比其患侧面部和健侧面部的M波波幅及面神经运动潜伏期。结果 :这76例患者患侧面部的平均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和平均M波波幅分别为(4.28±0.45)ms和(0.91±0.31)mV,其健侧面部的平均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和平均M波波幅分别为(3.52±0.52)ms和(2.39±0.71)mV。这76例患者患侧面部和健侧面部的M波波幅、面神经运动潜伏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面神经麻痹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肌电图检查 面神经麻痹 诊断
下载PDF
药物难治性癫痫MRI表现、脑电图和病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春莲 谢小晓 宋施岐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第6期592-592,589,共2页
目的研究药物难治性癫痫MR I表现、脑电图和病理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26例海马硬化患者,3例颞叶萎缩发育不良患者,4例脑灰质异位和巨脑回患者,2例血管畸形患... 目的研究药物难治性癫痫MR I表现、脑电图和病理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26例海马硬化患者,3例颞叶萎缩发育不良患者,4例脑灰质异位和巨脑回患者,2例血管畸形患者,2例胶质瘤患者,2例脑内囊肿患者,1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使用脑电图对患者癫痫发作时期和发作期间癫样放电来源的部位和脑电活动特点,使用MRI对痫灶区表现特征进行扫描,并且和手术、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实现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对于癫痫患者发作时期的致痫灶来源定位的精准率为100%(40/40),在发作过程中的定位精准率为50%(20/40),MRI对于发作过程中的致病灶和相应的病变定位诊断精准率为87.5%(35/40),病变定位的精准率为77.5%(31/40)。结论将MIR和脑电图相互结合,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够精准的检测出致痫灶部位和性质,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MRI 表现:脑电图:病理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联合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早期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应用
12
作者 张明耿 宋施岐 涂敏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电图联合血尿酸(SUA)水平对糖尿病早期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65例单项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发生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再按... 目的探究神经肌电图联合血尿酸(SUA)水平对糖尿病早期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65例单项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发生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再按照多伦多评分系统将实验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测定患者SUA水平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比较各组患者SUA水平及各神经传导速度的高低,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推测SUA水平与神经病变程度的关系;对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诊断及其联合血尿酸水平进行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神经肌电图诊断及临床诊断正确性的高低。结果随着神经病变的出现及程度加重,患者SUA水平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MCV和SC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水平与各神经传导速度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r|>0.8,P<0.05),推测若SUA水平偏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病变。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准确率达到86.67%,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的准确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准确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神经肌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联合SUA水平在糖尿病患者早期神经病变症状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SUA水平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诊断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涂敏 张明耿 宋施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手段进行确诊,且在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比较分析二...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手段进行确诊,且在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比较分析二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6.32%、97.30%和80.00%,而磁共振检测对应准确性分别为63.16%、81.08%和68.00%,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7,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559,P<0.05);神经肌电图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4.44%,而磁共振检测对应的准确性分别为74.17%和62.22%,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56,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365,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诊断总准确率(85%和88.10%)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71%和69.05%)(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方式在测定臂丛神经损伤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臂丛神经损伤 临床应用 价值分析
下载PDF
电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敏 张明耿 宋施岐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究电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12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 目的探究电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12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活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高于对照组的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图活动波幅为(95.67±5.43)uV,高于对照组的(57.26±4.87)uV(P<0.05)。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改善表面肌电活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综合康复 腓总神经损伤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娟 张明耿 +1 位作者 宋施岐 谢小晓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24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TCD检查,观察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结果:观察组TCD检测异常率为96.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TCD检查,观察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结果:观察组TCD检测异常率为96.0%,其中高速血流者49例,频谱形态正常者41例,低速血流者46例,频谱形态正常者39例;高速血流患者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速血流患者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速度 诊断
原文传递
肌电图检查评估调神法对不同分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疗效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明耿 谢小晓 宋施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17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肌电图检查评估对使用调神法治疗的不同分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肌电图检查,对患者进行分型,评估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结... 目的:分析肌电图检查评估对使用调神法治疗的不同分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肌电图检查,对患者进行分型,评估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结果,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分型的急性面神经患者均有较显著的治疗效果(P<0.05),且轻型患者治疗时间短、预后较好、并发症少;中型和重型患者治疗时间长,预后较轻型患者差,并发症可能性更高。结论: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能够有效调整调神法在不同分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治疗手段,有效预测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面神经炎 调神法 肌电图 分型 疗效
原文传递
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娟 张明耿 +1 位作者 宋施岐 谢小晓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确诊为颅内脑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进行TCD检查后行MRA检查,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两... 目的:探讨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确诊为颅内脑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进行TCD检查后行MRA检查,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血管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CD检出率与MRA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可准确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可作为临床辅助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脑动脉狭窄 TCD MRA 诊断
原文传递
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施岐 张明耿 +1 位作者 谢小晓 武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20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测、经颅多普勒检测、脑电图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测...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测、经颅多普勒检测、脑电图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测.并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检测发现,单纯脑电图检测准确率仅为61.3%、单纯经颅多普勒检测准确率为67.5%。均显著低于脑血管造影准确率(P〈0.05):而脑电图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测准确率为95.0%,与脑血管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测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脑血管造影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明耿 宋施岐 武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为椎管内肿瘤患者神经电生理监测及预后评价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监测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监测组患者术中... 目的:为椎管内肿瘤患者神经电生理监测及预后评价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监测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监测组患者术中监测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对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复发、死亡和再次接受手术情况,并采用评价JOA评分和肌力分级标准分别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监测组4例患者术中出现体感诱发电位下降的情况,肿瘤全部切除率达到95.24%,术后肌力分级0级、1级、2级的比例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加重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再次手术及死亡的例数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监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神经电生理 预后 脊髓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小晓 武娟 宋施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22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9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分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9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分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收缩期分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越重的患者其收缩期分值流速及平均流速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