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产500t玉米低聚肽粉工厂设计
1
作者 崔鹏飞 李暮玥 +1 位作者 宋春美 刘金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玉米低聚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其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旨在设计年产500 t玉米低聚肽粉工厂,厂址选择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和喷雾干燥技... 玉米低聚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其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旨在设计年产500 t玉米低聚肽粉工厂,厂址选择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玉米低聚肽粉产品。确定了厂区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环境保护设计以及技术经济分析。最终得到该厂占地7221 m2,全厂65名工作人员,年产500 t玉米低聚肽粉,日产2.2 t,产品规格为10 kg/袋,市场定价为1400元/袋。该项目总投资为4131.22万元,年生产成本为3296.6万元,年销售额为9240万元,每年净利润约为2787.7万元,投资回收期较短,3.98年即能回收,工厂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低聚肽粉 物料衡算 工厂设计 经济分析 工艺流程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定量检测猪肉中沙丁胺醇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春美 崔梦杰 +1 位作者 刘金鑫 王德国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2-85,共4页
通过便携式免疫层析读条仪,建立猪肉中沙丁胺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定量检测方法.沙丁胺醇试纸的定量检测限为5 ng/mL,定量检测范围为5~250 ng/mL,试纸与两种β_(2)-受体激动剂无交叉,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5.76%,对三个不同超... 通过便携式免疫层析读条仪,建立猪肉中沙丁胺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定量检测方法.沙丁胺醇试纸的定量检测限为5 ng/mL,定量检测范围为5~250 ng/mL,试纸与两种β_(2)-受体激动剂无交叉,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5.76%,对三个不同超市的猪肉样品进行了检测.该法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和准确性高,而且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胶体金试纸 定量检测 便携式免疫层析读条仪
下载PDF
喹乙醇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宋春美 侯玉泽 +2 位作者 刘宣兵 李彬彬 屈艳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共5页
喹乙醇是化学合成的喹噁啉类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率与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但是不规范使用喹乙醇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就喹乙醇对畜禽、鱼类和生态环境等的危害... 喹乙醇是化学合成的喹噁啉类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动物的饲料转化率与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但是不规范使用喹乙醇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就喹乙醇对畜禽、鱼类和生态环境等的危害以及目前喹乙醇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危害 检测
下载PDF
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污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宋春美 朱政辉 +1 位作者 李建武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33-238,共6页
目的:以乳粉中污染的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为检测目标,开发一种能快速检测其污染的试剂盒。方法:以两株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优化各个反应条件,制成在... 目的:以乳粉中污染的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为检测目标,开发一种能快速检测其污染的试剂盒。方法:以两株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优化各个反应条件,制成在2 h内能发生显色反应的检测试剂盒。结果:包被抗体的最佳工作质量浓度为10?μg/mL,检测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5 000。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0^4 CFU/mL,在10^4~10^8 CFU/mL范围内OD450 nm值与阪崎肠杆菌浓度的常用对数值呈线性关系。特异性实验中,试剂盒可检出3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对其他9株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均呈阴性。模拟带菌实验中,初始菌浓度为1 CFU/mL的模拟样品经过8 h前增菌后,通过该试剂盒便可检出。该试剂盒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6%,至少可在室温保存6个月。结论:该双抗体夹心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乳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体夹心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 灵敏 快速检测 致病菌
下载PDF
喹乙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春美 李青梅 +3 位作者 刘庆堂 职爱民 张改平 王选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783,共7页
通过质谱法鉴定合成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紫外法及凝胶电泳法鉴定全抗原OLA-BSA和OLA-OVA后,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喹乙醇单克隆抗体(OLA mAb),对其效价、亲和力、敏感性、特异性及亚型进行鉴定,并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进行大量制备。... 通过质谱法鉴定合成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紫外法及凝胶电泳法鉴定全抗原OLA-BSA和OLA-OVA后,使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喹乙醇单克隆抗体(OLA mAb),对其效价、亲和力、敏感性、特异性及亚型进行鉴定,并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进行大量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OLA-HS,且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筛选出的5株杂交瘤细胞单抗同种型均为IgG1,细胞培养上清间接ELISA效价在1∶3.0×102~1∶1.28×103之间,用4E12细胞株制作的腹水效价为1∶5.12×105。OLAmAb亲和常数Ka为3.75×1010L/mol,对OLA的IC50为1.51ng/ml,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OLA mAb,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OLA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喹乙醇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春美 高爱中 +4 位作者 邓瑞广 职爱民 郅玉宝 侯玉泽 张改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以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活化酯法合成全抗原OLA-BSA、OLA-OVA,以紫外(UV)和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之;用OLA-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特异性...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以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活化酯法合成全抗原OLA-BSA、OLA-OVA,以紫外(UV)和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之;用OLA-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特异性。紫外扫描测得OLA-BSA、OLA-OVA中OLA-HS和BSA、OVA的分子结合比分别为17.1∶1和12.4∶1;3号小鼠抗血清的效价最高,对OLA的IC50为58.923 ng/mL,与卡巴氧的交叉反应率为1.841%,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通过系列ELISA鉴定,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多克隆抗体(pAb),为OLA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人工抗原 合成 鉴定
下载PDF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春美 职爱民 +2 位作者 贾国超 胥传来 张改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0-304,共5页
稀土发光材料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介绍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发光机理、发光性能、合成方法,总结稀土发光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稀土发光材料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 稀土发光材料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介绍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发光机理、发光性能、合成方法,总结稀土发光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稀土发光材料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食品安全 检测 免疫标记
下载PDF
莱克多巴胺荧光试纸的初步研制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春美 职爱民 +5 位作者 张静 王玲玲 孙亚宁 贾国超 胥传来 张改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6,共5页
基于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制备并保存的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RAC McAb),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作为标记材料对之进行荧光标记,并对荧光探针FITC-RAC McAb进行纯化和荧光光谱鉴定;应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RAC残留荧光检测试纸,并... 基于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制备并保存的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RAC McAb),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作为标记材料对之进行荧光标记,并对荧光探针FITC-RAC McAb进行纯化和荧光光谱鉴定;应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RAC残留荧光检测试纸,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荧光探针标记成功,并应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检测试纸的最低检测限为1μg/L,较同抗体的胶体金试纸的敏感性提高10倍;与其他激动剂类药物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不同批次的检测试纸对猪尿样和牛奶样进行检测,结果一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检测试纸在10min内可显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单克隆抗体 FITC 荧光试纸 残留检测
下载PDF
免疫层析试纸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建武 宋春美 +7 位作者 刘芳 吴淑燕 李浩林 刘程 邱实 曾海娟 吴嫚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6-41,共6页
免疫层析试纸因其使用方便,耗时少,结果稳定,价格相对低廉,可适用现场和家庭检测,在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有效普及。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快速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的简介、研究、应... 免疫层析试纸因其使用方便,耗时少,结果稳定,价格相对低廉,可适用现场和家庭检测,在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有效普及。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快速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的简介、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评述,以期为免疫层析试纸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试纸 食品安全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碳二亚胺法制备阿莫西林人工抗原及其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庆堂 王磊 +6 位作者 职爱民 滕蔓 胡骁飞 孙亚宁 宋春美 王寅彪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以及动物免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偶联后的紫外吸收峰与BSA和AMO相比都发生了一定的位移,AMO-BSA在276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BSA的泳动速度大于AMO-BSA。免疫后获得的3只小鼠多抗血清,通过间接竞争ELISA测定,效价可达1×10-4以上,1号小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3.75ng/mL,敏感性较好。AMO完全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的制备,为AM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人工抗原 合成 多克隆抗体 碳二亚胺法
下载PDF
抗百菌清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玲玲 职爱民 +6 位作者 杨艳艳 宋春美 王坤 柴书军 侯玉泽 邓瑞广 张改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9-1515,共7页
【目的】制备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百菌清(CTN)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 【目的】制备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百菌清(CTN)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抗原CTN-BSA和包被抗原CTN-OV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多抗血清效价和敏感性,选出效价高、敏感性好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过多次亚克隆筛选出分泌高敏感的特异性抗CT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CTN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UV和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CTN-BSA成功偶联,间接ELISA检测显示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1﹕104以上,其中2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3.593 ng.mL-1,融合后筛选出4株杂交瘤细胞株1E8、1F4、2A10和2E2,其细胞上清效价分别为1﹕1.6×103、1﹕6×102、1﹕6×102、1﹕6×102,1E8株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CTN单克隆抗体对CTN的IC50为21.6685 ng.mL-1,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本试验成功合成了CTN人工抗原,并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单克隆抗体,为CTN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菌清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氟罗沙星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国超 职爱民 +6 位作者 李梦琴 宋春美 王玲玲 刘儒彪 胡骁飞 王方雨 张改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51-2261,共11页
【目的】利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氟罗沙星(FLE)人工抗原,制备FLE高亲和力抗体,通过建立、优化FLE的icELISA检测方法研制出快速、灵敏的FLE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方法】用DCC法偶联FLE和载体蛋白BSA合成免疫原FLE-BSA,用混合... 【目的】利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氟罗沙星(FLE)人工抗原,制备FLE高亲和力抗体,通过建立、优化FLE的icELISA检测方法研制出快速、灵敏的FLE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方法】用DCC法偶联FLE和载体蛋白BSA合成免疫原FLE-BSA,用混合酸酐法偶联FLE和载体蛋白OVA合成包被原FIE-OVA,通过紫外扫描法(UV Scan)和聚丙烯凝胶电泳法(SDS-PAGE)鉴定人工合成抗原。选择经初步鉴定成功合成的FLE-BSA免疫SPF级6—7周龄Balb/c雌性小鼠5只,采用多点免疫法,对小鼠背部皮下4-6点注射免疫,免疫剂量为30μg/只,初免,用FLE-BSA PBS溶液与等体积FCA混合乳化后免疫;20 d后用FLE-BSA PBS溶液与等体积FIA混合乳化后免疫,免疫间隔3周,4次免疫后,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多抗血清效价和敏感性,选出效价高、敏感性好的小鼠多克隆血清,建立、优化FLE的icELISA检测方法,确定其包被浓度、包被时间、封闭液选择、封闭时间、抗体工作浓度、二抗稀释度、底物显色时间等条件,制备出FLE快速检测试剂盒,同时测定该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以及特异性等指标,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做相关性比较,同时对市场上购买4个批次的氟罗沙星药品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以确证试剂盒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结果】通过上述蛋白质连接技术所制备的免疫原经紫外扫描法和聚丙烯凝胶电泳法鉴定,结果显示BSA与FLE偶联后,FLE-BSA波峰整体出现右移且凝胶上BSA的泳动速度大于FLE-BSA,初步证明人工合成抗原偶联成功。通过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5号小鼠多抗血清得到其效价大于2.5×104,抑制价为162.18 ng·mL-1。通过优化FLE icELISA检测方法,其工作条件:包被浓度:5μg·mL-1;抗体工作浓度:1﹕6400;二抗稀释度:1﹕1000;底物显色时间:10 min。所制备的试剂盒灵敏度为16.22 ng·mL-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3627x+1.3517(R2=0.9956),与同系药物及其它药物均无明显交叉反应,阳性猪肝样的回收率在67.5%—87.9%,平均78.7%,变异系数在9.34%—10.7%,平均10.0%;阳性猪肉样的回收率在74.0%—88.2%,平均81.42%,变异系数在8.3%—10.4%,平均9.48%;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15%;在500、250、150、75、30 ng·mL-15个标准浓度B/B0的批内变异系数在3.39%—6.68%,批间变异系数在4.69%—9.67%。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07%和7.44%,且与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2=0.9988),通过实际测定其结果基本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含量要求(90%—110%),进一步说明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及FLE-Kit的准确性。【结论】首次利用两种方法分别合成FLE免疫原和包被原,利用所制备的抗FLE血清建立并优化FLE残留icELISA检测方法,制备出FLE快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为氟罗沙星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人工抗原 多抗血清 ELISA 试剂盒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海娟 宋春美 +4 位作者 吴淑燕 杨标 李建武 邱实 刘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3-1556,共4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致病性细菌 肠道传染病 疫苗 食物中毒 污染食品 传播媒介 经口感染
下载PDF
抗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海娟 王广彬 +6 位作者 郭慧琴 邱实 李建武 翟绪昭 丁承超 宋春美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8-232,共5页
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野生型菌株SD01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筛选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SD01菌株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6F... 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野生型菌株SD01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筛选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SD01菌株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6F、6D、7E、4F,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102 400、1∶102 400、1∶25 600、1∶51 200。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及Protein-G亲和层析法纯化腹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m Ab)纯度较高,纯化后单克隆抗体(2 mg/m L)效价分别为1∶12 800、1∶6 400、1∶3 200、1∶6 400,亚型鉴定结果表明4种单克隆抗体均为Ig G2 a。间接ELISA结果表明,4种单克隆抗体对8种果斑病菌结合能力不同:6F可以结合6种,6D、4F可以结合8种,7E可以结合5种。与3种非Aac近源种植物病原菌交叉反应情况为:6F、4F与2种非Aac近源种植物病原菌存在交叉反应,6D、7E与3种非Aac近源种植物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菌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特性鉴定
下载PDF
磺胺二甲氧嘧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宣兵 鲁晓翠 +6 位作者 张改平 杨小保 侯玉泽 邓瑞广 刘庆堂 职爱民 宋春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9-744,共6页
用重氮化法将SDM(磺胺二甲氧嘧啶)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合成免疫原BSA-SDM和包被原OVA-SDM,并用紫外扫描(UV)、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SDM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SDM mAb细... 用重氮化法将SDM(磺胺二甲氧嘧啶)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合成免疫原BSA-SDM和包被原OVA-SDM,并用紫外扫描(UV)、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SDM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SDM mAb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DM mAb;对SDM mAb的效价、亲和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BSA-SDM人工抗原制备成功,分子结合比约为1∶12.1;筛选出1B43、D9、4E1共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为1∶3.2×102、1∶5.12×102、1∶8.1×102,腹水分别为1∶2.56×105、1∶2.56×1051、∶5.12×105,4E1亲和常数(Ka)为1.25×1010L/mol;4E1株对SDM的IC50为16.64ng/ml,与磺胺-6-甲氧嘧啶交叉反应率为5%,与其他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性。本试验获得了抗SDM高价、敏感、特异的mAb,可用于SDM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二甲氧嘧啶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林可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小辉 职爱民 +5 位作者 侯玉泽 宋春美 王耀 龚芳 赵启法 张改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共6页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LIN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动物免疫试验(免疫BALB/c纯系小鼠)结果显示,3只小鼠效价均达1∶3 000,且2号小鼠多抗血清抗LIN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85μg/L,与莫能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6.1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表明成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鼠源抗LIN多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人工抗原 合成 多抗血情
下载PDF
上转换荧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国超 职爱民 +3 位作者 宋春美 张静 李梦琴 张改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69-574,共6页
上转换荧光技术是基于上转磷光体的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独特优越性,成为标记检测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上转换荧光技术的研究机制、国内外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等。发现该技术在大肠杆菌、布鲁氏菌、链球菌等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效... 上转换荧光技术是基于上转磷光体的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独特优越性,成为标记检测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上转换荧光技术的研究机制、国内外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等。发现该技术在大肠杆菌、布鲁氏菌、链球菌等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效果极佳,但当前技术仍有一定缺陷,亟需通过改进合成工艺、表面修饰等方法完善,进一步推进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荧光技术 上转磷光体 食品安全应用
原文传递
司帕沙星人工抗原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国超 职爱民 +5 位作者 宋春美 刘珍 张静 王玲玲 李梦琴 张改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合成并鉴定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人工抗原,制备出相应的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DCC法将半抗原SPFX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SPFX-BSA和包被原SPFX-OVA,采用UV和SDS-PAGE鉴定与分析;用小鼠进行免... 为合成并鉴定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人工抗原,制备出相应的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DCC法将半抗原SPFX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原SPFX-BSA和包被原SPFX-OVA,采用UV和SDS-PAGE鉴定与分析;用小鼠进行免疫,采用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抑制。结果表明,SPFX与BSA偶联后,波峰右移,并且SDS-PAGE电泳中BSA的泳动速度大于SPFX-BSA,初步说明SPFX与BSA偶联成功;6只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104以上,且3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237.36μg/L。通过系列鉴定,成功制备出司帕沙星免疫原和包被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较高的鼠源抗SPFX多克隆抗体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人工抗原 合成 多抗血清 ELISA
下载PDF
瓜类果斑病菌的检测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海娟 吴淑燕 +4 位作者 邱实 李建武 翟绪昭 宋春美 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瓜类果斑病菌可引起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患病,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瓜类采后果实腐烂的病原菌。该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感染会对瓜类产量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田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及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瓜类果斑病菌可引起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患病,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瓜类采后果实腐烂的病原菌。该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感染会对瓜类产量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田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及早期预防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瓜类果斑病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防治等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果斑病菌 检测 防治 进展
下载PDF
头孢氨苄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启法 张改平 +3 位作者 职爱民 宋春美 张晓辉 王爱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4,90,共6页
为合成头孢氨苄(Cefalexin,CEX)的人工抗原,制备特异性的CEX多克隆抗体。采用戊二醛法合成头孢氨苄全抗原CEX-BSA、CEX-OVA,紫外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 为合成头孢氨苄(Cefalexin,CEX)的人工抗原,制备特异性的CEX多克隆抗体。采用戊二醛法合成头孢氨苄全抗原CEX-BSA、CEX-OVA,紫外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用CEX-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显示,紫外扫描测得CEX-BSA、CEX-OVA中CEX和BSA、OVA的分子结合比分别为21.7∶1和14.6∶1;SDS-PAGE结果表明,BSA的泳动速度大于CEX-BSA,说明CEX-BSA的分子质量大于BSA,进一步说明CEX与BSA偶联成功;2号小鼠抗血清的效价最高,对CEX的IC50为769.588μg/L,与头孢拉定的交叉反应率为1.283%,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说明通过系列ELISA鉴定,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氨苄 人工抗原 合成 多克隆抗体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