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宋晓兵 黄峰 +2 位作者 崔一平 彭埃天 岳茂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的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检测灵敏度是荧光定量PCR的10倍。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为柑橘种质资源的早期黄龙病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菌亚洲种 ddPCR 早期检测 柑橘种苗
下载PDF
亚洲柑橘木虱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3 位作者 凌金锋 黄峰 陈霞 彭埃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838,共10页
【目的】筛选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的柑橘木虱抗药性相关基因及其网络,探讨柑橘木虱应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系统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空白对照处理的... 【目的】筛选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的柑橘木虱抗药性相关基因及其网络,探讨柑橘木虱应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为柑橘木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系统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空白对照处理的柑橘木虱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Hisat2、DESeq2和clusterProfiler等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分类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从所检测的柑橘木虱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显著DEGs 4596个,其中显著上调表达基因2900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1696个。DEGs中有624个富集到KEGG的103条代谢通路,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Hippo信号通路、核糖体、吞噬体、药物代谢、嘌呤代谢、硫胺素代谢和细胞凋亡等与昆虫抗药性紧密相关的7条代谢通路。与昆虫抗药性相关的DEGs 38个,涉及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移酶、钠离子通道、三磷酸腺苷合酶、细胞色素b、酸性磷酸酯酶、钙粘蛋白、糖基转移酶、脱羧酶和ABC转运蛋白等多个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基因。【结论】挖掘获得大量的柑橘木虱响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相关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涉及Hippo信号通路、核糖体、吞噬体和硫胺素代谢等与昆虫抗药性紧密相关的代谢通路,为研究柑橘木虱的抗药机制以及进行抗药性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高效氯氰菊酯 抗药性 转录组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对柑橘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3
作者 刘冰卿 陈霞 +3 位作者 凌金锋 崔一平 彭埃天 宋晓兵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为筛选防治柑橘炭疽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2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SC防治柑橘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评价了该药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SC... 为筛选防治柑橘炭疽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2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SC防治柑橘炭疽病的田间防治试验,评价了该药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SC有效成分用量160 mg/kg对柑橘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7年药剂处理3次后对柑橘叶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80.94%,2018年药剂处理3次后对柑橘叶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81.86%,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EC 166.7 mg/kg和250 g/L嘧菌酯SC166.7 mg/kg处理。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SC对炭疽病防治效果优良,值得应用于柑橘炭疽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 柑橘炭疽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3 位作者 彭埃天 凌金锋 程保平 陈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结果]基于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证实从发病西番莲茎基部主干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对西番莲具有致病性。BLAST在线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rDNA ITS序列与多个腐皮镰孢菌菌株的相似性在99%以上。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结论]近年来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需注重早期预防,提早防治;合理规划种植,加强栽培;做好冬季清园,合理疏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茎基腐病 腐皮镰孢菌 分子鉴定 广东省
下载PDF
一株侵染柑橘木虱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3
5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程保平 凌金锋 陈霞 张炼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 从柑橘木虱虫体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致病性的虫生真菌GZMS-28,本文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并分析了其rDNA ITS基因序列。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浓度为1.0×108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柑橘木虱成虫7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到95.7%。菌株GZMS-28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较为一致,其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多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对应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因此将菌株GZMS-28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球孢白僵菌 致病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84
6
作者 宋晓兵 丛竹 董大海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559-566,共8页
针对网络口碑区别于传统口碑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并以网络电影评论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实验法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网络社区可靠性都会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产... 针对网络口碑区别于传统口碑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并以网络电影评论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实验法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网络社区可靠性都会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卷入度与网络口碑论据质量、网络社区可靠性分别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论据质量 社区可靠性 卷入度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病原培养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2 位作者 陈霞 程保平 凌金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5-69,共5页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由韧皮部杆菌属细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侵染引起,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当前正在世界柑橘产区迅速蔓延,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以及病原的分离培...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由韧皮部杆菌属细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侵染引起,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当前正在世界柑橘产区迅速蔓延,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以及病原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阐述了病原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PCR、双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LAMP快速检测技术,并对病害的防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属细菌 病原培养 检测技术
下载PDF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8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程保平 黄永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180,185,共4页
肟菌酯·戊唑醇混配剂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近年开发的新杀菌剂,2010-2011年进行了该药剂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是防治香蕉黑星病的优良杀菌剂,2 500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黑星... 肟菌酯·戊唑醇混配剂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近年开发的新杀菌剂,2010-2011年进行了该药剂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是防治香蕉黑星病的优良杀菌剂,2 500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黑星病防治效果达到75.13%~78.73%,优于3个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及250g/L苯醚甲环唑乳油1 500倍液施药4次后的防效,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肟菌酯·戊唑醇 香蕉黑星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中国南方果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1 位作者 刘景梅 陈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9-201,共3页
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简便、稳定、DNA多态性高等优点。从ISSR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中国南方果树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作图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ISSR 分子标记 南方果树 应用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程保平 崔一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0-233,共4页
为筛选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新型防腐保鲜药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配药剂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采后保鲜试验,对该药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2%吡唑醚菌... 为筛选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新型防腐保鲜药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配药剂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采后保鲜试验,对该药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40 mg/kg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5年药剂处理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81.80%,2016年药剂处理后6 d的防治效果为83.3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 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0 mg/kg的处理防效相当。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对香蕉果实安全,蕉果催熟后,果实颜色金黄,风味正常,值得推广应用于香蕉果实的采后保鲜贮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 香蕉炭疽病 采后保鲜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基于TRA理论的品牌购买行为倾向前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晓兵 董大海 +1 位作者 于丹 刘瑞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18,共7页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构建消费者品牌购买倾向的理论模型,并在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两种购买情形下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购买某品牌快餐的行为来说,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品牌购买行为倾向最直接的前因,而主观规范...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构建消费者品牌购买倾向的理论模型,并在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两种购买情形下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购买某品牌快餐的行为来说,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品牌购买行为倾向最直接的前因,而主观规范是比行为态度更强的行为倾向的预测变量;品牌态度会通过影响行为态度进而影响行为倾向,品牌声誉通过影响主观规范进而影响行为倾向,品牌声誉对品牌态度的形成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理论模型在首次购买和重复购买两种情形下都是有效的,与首次购买者相比,品牌态度→行为态度→行为倾向这一路径对于重复购买者的作用更强,品牌声誉→主观规范→行为倾向的作用更弱,品牌声誉→品牌态度的路径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行为理论(TRA) 行为倾向 品牌态度
下载PDF
新杀菌剂双炔酰菌胺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习平根 姜子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0,共2页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新杀菌剂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初期至成熟前期施药4次,双炔酰菌胺对挂果期的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g/L双炔酰菌...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新杀菌剂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初期至成熟前期施药4次,双炔酰菌胺对挂果期的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达到73.7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的处理(69.97%),与对照药剂68%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900倍液的处理防效(74.95%)相近。该新杀菌剂已登记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可进一步试验示范或推广应用该新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炔酰菌胺 杀菌剂 荔枝 霜疫霉病
下载PDF
利用虫生真菌生物防治柑橘木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程保平 陈霞 凌金锋 张炼辉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虫媒。目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尚缺有效的药剂和抗病品种,加强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对控制柑橘黄龙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治柑橘木虱多采用化学防治,杀虫剂的频繁使用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虫媒。目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尚缺有效的药剂和抗病品种,加强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对控制柑橘黄龙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治柑橘木虱多采用化学防治,杀虫剂的频繁使用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诸多问题,生物防治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昆虫病原真菌能侵入昆虫寄主体内,导致昆虫发病死亡,具有良好的病害流行潜力及生产应用便利性,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柑橘木虱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总结了用于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虫生真菌种类,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球孢白僵菌、玫烟色棒束孢、淡紫紫孢菌、宛氏拟青霉、蜡蚧菌等虫生真菌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应用,并对虫生真菌防治柑橘木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虫生真菌 生物防治 柑橘黄龙病
下载PDF
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2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崔一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7-25,共9页
昆虫病原真菌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业害虫具有不易产生抗性、易造成昆虫病害流行、生态安全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害虫是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真菌基因组学的研... 昆虫病原真菌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业害虫具有不易产生抗性、易造成昆虫病害流行、生态安全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害虫是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在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文章就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冬虫夏草菌、蛹虫草菌等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涉及利用基因组学及多组学联合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的种内或物种间的进化、寄主范围改变、侵染过程效应蛋白鉴定、真菌代谢产物合成,以及真菌侵染机制、昆虫免疫机制、真菌-昆虫互作机制等方面,并探讨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农业害虫生物控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基因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克菌丹·啶氧菌酯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崔一平 程保平 陈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257,共4页
为筛选防治柑橘沙皮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对该药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 为筛选防治柑橘沙皮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对该药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25 mg/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8年药剂处理两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46%和76.84%,2019年药剂处理两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79%和75.5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00 mg/kg的处理,优于对照药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50 mg/kg的处理。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柑橘安全,值得应用于柑橘沙皮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菌丹·啶氧菌酯 柑橘沙皮病菌 药剂防治 评价
下载PDF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程保平 周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5-237,共3页
香蕉叶鞘腐烂病是近几年的新发病害,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药剂,2012-2013年进行了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是抑制香蕉叶鞘腐烂病的较好药剂,336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叶鞘... 香蕉叶鞘腐烂病是近几年的新发病害,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药剂,2012-2013年进行了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是抑制香蕉叶鞘腐烂病的较好药剂,336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叶鞘腐烂病防治效果达到63.16%、66.1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48倍液施药4次后的防效,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异氰尿酸 香蕉叶鞘腐烂病 成团泛菌 抑制效果
下载PDF
18份广东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2 位作者 凌金锋 陈霞 周娟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3期218-221,共4页
【背景】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尚无有效药剂防控,筛选抗病品种是目前理想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培苗伤根接种法,研究了18份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并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性分级。【结果】在... 【背景】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尚无有效药剂防控,筛选抗病品种是目前理想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组培苗伤根接种法,研究了18份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并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性分级。【结果】在供试的18份香蕉种质中,2份(东莞大蕉、抗枯5号)高抗,2份(碧盛、大丰)抗病,3份(抗枯1号、粉杂、农科1号)中抗,7份(粤优抗1号、广东-741、泰国B9、大蕉、台湾8号、海贡蕉、威廉斯8818)感病,4份(巴西、广东2号、广粉1号、粉蕉)高感。【结论与意义】不同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初步筛选出7份抗枯萎病的香蕉种质,为香蕉枯萎病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为病区种植香蕉品种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种质 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 抗病评价
下载PDF
广东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2 位作者 彭埃天 凌金锋 陈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1324,共4页
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敏感种群与田间种群对广东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甲维盐6种药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敏感种群与田间种群对广东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甲维盐6种药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处于低水平抗药性,LC_(50)抗性倍数分别为5.89倍、8.53倍和9.86倍;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推荐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措施,以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抗药性 浸叶法 杀虫剂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啶氧菌酯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凌金锋 殷瑜 陈霞 李子力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业的重要病害,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于2015—2016年连续2年开展香蕉叶斑病的田间化学防治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新型杀菌剂啶氧菌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25、150... 【目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业的重要病害,化学防治仍然是当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于2015—2016年连续2年开展香蕉叶斑病的田间化学防治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新型杀菌剂啶氧菌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设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25、150和187.5 mg·kg^(-1),对照药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125 mg·kg^(-1),以及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3次药后第12或13天调查正常叶数、病叶数及病级,计算平均病指及平均防效。【结果】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25、150和187.5 mg·kg^(-1))2015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70%、68.16%和71.29%,2016年防治效果分别为68.44%、72.36%和76.29%。此外,在试验期间香蕉嫩叶未见药害现象,叶片生长均正常。【结论】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是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良药剂,对香蕉比较安全,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氧菌酯 香蕉叶斑病 杀菌剂 田间试验 药效评价
下载PDF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4 位作者 何锦洪 谭耀华 姚燕球 李荣俭 李健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3,共3页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苯醚甲环唑 炭疽病 药效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