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显示双椎动脉变异二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殿行 刘磊 +3 位作者 庞闽厦 郭秀琴 杨新国 周晓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CTA检查 椎动脉变异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右侧颈总动脉 左侧椎动脉 左侧肢体无力 神经系统查体 右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肠系膜上动、静脉成像诊断小肠扭转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磊 寇如刚 +3 位作者 杨可乐 庞闽厦 杨新国 宋殿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肠系膜上动、静脉CT血管造影(CTA)对小肠扭转(SBV)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6例经临床及CT平扫拟诊SBV的患者行肠系膜上动、静脉CTA检查。肠系膜上动、静脉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以... 目的前瞻性研究肠系膜上动、静脉CT血管造影(CTA)对小肠扭转(SBV)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6例经临床及CT平扫拟诊SBV的患者行肠系膜上动、静脉CTA检查。肠系膜上动、静脉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以手术或随访作为参考标准,分析CTA对SBV的诊断价值。结果16例中,有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远段的反折,其中1例见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反折;3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不同属支的反折,其中1例见肠系膜上静脉主干的轴向扭曲;走行异常的血管均与扩张小肠袢位置相吻合。10例CTA诊断为非SBV。5例SBV均经手术证实,CT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5/5)、90.9%(10/11)、83.3%(5/6)、100%(10/10)、93.8%(15/16)。结论肠系膜上动、静脉CTA是诊断SBV的有价值的检查技术,肠系膜上静脉或其属支的反折为SBV主要的CTA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扭转 CT血管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下载PDF
颈脑动脉联合CTA与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磊 庞闽厦 +3 位作者 杨新国 宋殿行 周晓明 郭秀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D)的病变血管既可发生于脑动脉,也可发生于颈部,全面评价颈脑动脉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血管狭窄的无创性检查,以往受CT机软硬件因素的限制,只能分别...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D)的病变血管既可发生于脑动脉,也可发生于颈部,全面评价颈脑动脉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血管狭窄的无创性检查,以往受CT机软硬件因素的限制,只能分别进行颈或脑动脉成像。目前,多层螺旋CT可在短时间内行大范围薄层扫描,使得头颈部动脉联合成像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比较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CTA与常规DSA在诊断ICD患者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学减影
下载PDF
粘连性小肠梗阻肠系膜血管CTA表现:基于治愈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磊 宋殿行 +4 位作者 杨新国 庞闽厦 郭秀琴 周晓明 张凡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肠系膜血管的CTA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肠系膜血管CTA图像。依据治愈方式分为非手术治愈组和手术治愈组,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有无聚集、移位、狭窄、扩张、充盈缺损。结果... 目的初步分析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肠系膜血管的CTA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肠系膜血管CTA图像。依据治愈方式分为非手术治愈组和手术治愈组,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有无聚集、移位、狭窄、扩张、充盈缺损。结果非手术治愈的9例中,3例见多支空肠或回肠血管呈束状聚集,1例见回结肠动静脉顺时针移位,1例见回结肠动脉逆时针移位,2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2例未见明显异常走行血管。经手术治愈的3例中,1例见空肠动脉右移,末段回肠动脉略聚集;1例仅见末段回肠血管聚集,1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所有病例均未见肠系膜血管的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结论肠系膜血管聚集、移位为粘连性小肠梗阻主要的CTA表现,少数患者CTA无异常或呈现既往手术后改变。经手术治愈的粘连性小肠梗阻,仅见轻微的肠系膜血管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粘连 血管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静脉
下载PDF
肺原发性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 被引量:7
5
作者 岳振营 宋殿行 +3 位作者 王慧 徐滨 李文雪 魏建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EWS)/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是一类显示不同程度神经外胚层分化的小圆形细胞肿瘤,同属于PNET肿瘤家族。
关键词 尤文肉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免疫组化 小圆细胞肿瘤
原文传递
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成像的技术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庞闽厦 刘磊 +5 位作者 杨新国 郭秀琴 周晓明 宋殿行 张凡涛 王玉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SiemensSensation16层螺旋CT行颈脑动脉联合CTA检查。扫描准直16×0.75mm,Pitch值0.8~1.0,球管旋转时间0.5s/r。采用对比剂自...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颈脑动脉联合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SiemensSensation16层螺旋CT行颈脑动脉联合CTA检查。扫描准直16×0.75mm,Pitch值0.8~1.0,球管旋转时间0.5s/r。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对比剂使用Ultravist(370mgI/ml)100ml和30~40ml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流率3.5ml/s。于Wizard工作站参考DSA造影的操作顺序和投照角度,行颈脑动脉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图像重建及容积再现CTA图像。技术分析包括扫描延迟时间及数据采集时间,分析图像质量。结果:134例CTA扫描延迟时间最快17.1s,最迟37.2s,平均21.5s,<20s者26例,20-30s者87例,>30s者21例;数据采集时间最少者13.1s,最多者为17.5s,平均15.6s,<15s者30例,>15s者104例。134例脑动脉CTA图像质量优者113例,质量好者16例,质量中等者5例,质量差者0例,无局部伪影病例,所有病例图像均满足诊断需要;颈动脉CTA图像,除11例患者存在局部伪影外,余123例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可以在20s内完成颈部与脑动脉的一次性扫描,此技术是可行的;其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颈动脉 脑动脉 椎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岳振营 吴秀贞 +5 位作者 田昭俭 宋殿行 魏建国 李文雪 王慧 董艳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 follicular renal cell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资料,将肿瘤标本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讨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 follicular renal cell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资料,将肿瘤标本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5、68岁,临床均以体检时发现肾脏肿块就诊。肿瘤位于肾脏实质内,边界较清楚。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滤泡样结构组成,滤泡腔内含嗜酸性胶质样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广谱、CK7、EMA弥漫强阳性,CD10散在弱阳性,RCC、TTF-1、TG、AMACR、NSE、Syn和Cg A均阴性。结论肾脏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肾上皮来源的肿瘤,WHO(2016)将其列为肾细胞癌的暂定亚型。确诊主要依赖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内含胶质样物的滤泡结构),预后可能有别于其他肾细胞癌类型。临床病理医师应提高认识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胼胝体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岳振营 庞闽厦 +5 位作者 田昭俭 吕海莲 宋殿行 董艳光 王慧 徐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胼胝体原发性EMC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临床表现为进... 目的探讨胼胝体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胼胝体原发性EMC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0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疼加重伴恶心呕吐,MRI示胼胝体见团块状实性占位,并见片状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呈分叶状和结节状结构,结节之间为宽窄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结节由瘤细胞和黏液样基质组成。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卵圆形、上皮样、横纹肌样(或浆细胞样)。胞质少到中等,胞质淡染,部分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胞质内空泡或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2个/10HPF),可见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vimentin,弱阳性表达CD99、NSE,灶状表达S-100,不表达CK广谱、EMA、CD99、Myo D1、GFAP、Olig-2等,Ki-67增殖指数约25%。细胞遗传学表现为t(9;22)(q22;q12)易位,检测到EWSR1-NR4A3融合性基因。结论胼胝体原发性EMC罕见,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必要时分子病理学检查有帮助。临床及病理均需与脊索瘤、肌上皮瘤/肌上皮癌、脊索样脑膜瘤、伴有黏液背景的胶质肉瘤等肿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肿瘤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与局部扫描CT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新国 刘磊 +2 位作者 庞闽厦 宋殿行 周晓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比较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和局部扫描CTA的图像质量。方法:使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20例拟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由颅顶至足跟的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扫描准值128×0.625mm,螺距0.601,球管转速0.75s。每例患者的评价动脉包括1... 目的:比较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和局部扫描CTA的图像质量。方法:使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20例拟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由颅顶至足跟的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扫描准值128×0.625mm,螺距0.601,球管转速0.75s。每例患者的评价动脉包括16支颈脑动脉、10支胸腹部动脉和14支下肢动脉,共40支。测量每支动脉的CT值,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3级量化评分。对照组包括行颈脑部、胸腹部和下肢部局部扫描CTA者各20例。两组间每支动脉的CT值比较采用t检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全身扫描CTA的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CT值低于下肢部局部扫描CTA[分别为(314.2±47.8)HU vs(386.8±30.4)HU,(293.7±65.3)HU vs(365.2±25.4)HU,(294.9±84.8)HU vs(384.5±28.5)HU],其余动脉的CT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全身扫描CTA组中,除2支肠系膜下动脉外,其余动脉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但肠系膜下动脉、髂外动脉和股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局部扫描CTA组。结论:一次扫描全身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在绝大多数血管能够满足诊断,且并不比局部扫描CTA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振营 成波 +2 位作者 董艳光 王慧 宋殿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719-720,共2页
患者男性,79岁。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盆腔段占位并肾积水。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隆起、压痛及叩击痛。查尿常规:潜血(卅)。B超示左肾重度积水,输尿管盆腔段梗阻可能。CT检查示左侧输尿管盆腔段... 患者男性,79岁。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盆腔段占位并肾积水。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隆起、压痛及叩击痛。查尿常规:潜血(卅)。B超示左肾重度积水,输尿管盆腔段梗阻可能。CT检查示左侧输尿管盆腔段管壁增厚,并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图1),最大截面约2.1 cm×1.6 cm,病灶平扫CT值20Hu,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各期CT值分别为47Hu、86Hu、79Hu、71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免疫组化 输尿管肿瘤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囊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秀琴 庞闽厦 +1 位作者 张国滨 宋殿行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表现。2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20S-25S和60S-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 胆囊癌的主要CT...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表现。2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20S-25S和60S-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 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①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②胆囊区或胆囊腔内肿块16例;③合并胆囊结石6例;④直接侵犯肝脏11例.肝内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9例;⑤肝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11例。结论 中晚期胆囊癌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80%以上的病人术前可以确诊。CT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分型及扩散范围,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早期发现仍存在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胆囊癌 诊断
下载PDF
CT引导穿刺抽液并无水乙醇多次冲洗治疗肝肾囊肿6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庞闽厦 周晓明 +3 位作者 杨新国 刘磊 郭秀琴 宋殿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肝肾囊肿 冲洗治疗 无水乙醇 穿刺抽液 CT引导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1例
13
作者 岳振营 吴秀贞 +4 位作者 宋殿行 张龙云 李文雪 王慧 董艳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12-314,共3页
患者女性,68岁。体检时超声发现右肾占位。既往体健,无腰痛、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超声显示右。肾下极高回声结节,考虑为肾癌可能。余脏器及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腹腔CT示右肾下极类圆形软组织结节,突出肾轮廓(图1),大小3.5... 患者女性,68岁。体检时超声发现右肾占位。既往体健,无腰痛、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超声显示右。肾下极高回声结节,考虑为肾癌可能。余脏器及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腹腔CT示右肾下极类圆形软组织结节,突出肾轮廓(图1),大小3.5cm×2.5cm,CT值37Hu,增强扫描皮质期明显强化,CT值108Hu,髓质期强化减低,CT值87Hu,排泄期CT值83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样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DWI术前评价直肠腺癌侵袭能力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寇如刚 卢俊 +4 位作者 宋殿行 张凡涛 杨新国 华广美 尹化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94-69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直肠腺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术前评价直肠腺癌侵袭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 目的通过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直肠腺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术前评价直肠腺癌侵袭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8例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肠镜活检证实为直肠腺癌并手术治疗。术前均行MRI常规及DWI检查,并测量肿瘤组织ADC值。分析直肠腺癌不同病理学特征(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淋巴结外肿瘤种植,脉管癌栓,直肠系膜筋膜状态、增值指数Ki-67)与ADC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直肠腺癌在不同分化程度、T3期固有肌层外浸润深度及有无结外肿瘤种植的ADC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于不同T分期、N分期、有无脉管癌栓、直肠系膜筋膜状态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越低,直肠腺癌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深度越大,越有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或直肠系膜筋膜阳性。ADC值与T3期固有肌层外浸润深度、增值指数Ki-67均呈负相关(r=-0.577,P=0.001;r=-0.630,P=0.000)。结论 ADC值与直肠腺癌分化程度、T3期固有肌层外浸润深度、结外肿瘤种植及ki67均有一定相关性。ADC值越低,反映了肿瘤的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ADC值有利于对术前评价直肠腺癌侵袭性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甲下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1例
15
作者 张明伟 岳振营 +4 位作者 苗杰 宋殿行 董艳光 王慧 李文雪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94-795,共2页
患者男性,60岁。体检发现左手小指甲下黑色斑片1周余。患者1周前偶然发现左手小指甲下黑色斑片,最大直径0.8cm,无特殊不适。患者既往有肾癌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超声检查示右侧肾缺如,左侧肾、肝、... 患者男性,60岁。体检发现左手小指甲下黑色斑片1周余。患者1周前偶然发现左手小指甲下黑色斑片,最大直径0.8cm,无特殊不适。患者既往有肾癌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超声检查示右侧肾缺如,左侧肾、肝、胆囊、脾未见明显异常。查体:左手小指甲下见一灰黑色斑块,边界模糊,指甲无明显隆起,考虑恶性黑色素瘤可能。临床在局麻下行甲下肿物切除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甲下转移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CV模型优化的肝脏MRI图像分割法
16
作者 李基臣 杨斐 +1 位作者 宋殿行 刘坤 《现代科学仪器》 202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为解决肝脏病灶边缘变化不明显的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边缘主动轮廓(CV)模型的优化图像分割方法对病灶区图像进行分割。方法:首先通过传统CV模型与用新边缘函数优化CV模型进行分割,再分别采用Jaccard、Dic... 目的:为解决肝脏病灶边缘变化不明显的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边缘主动轮廓(CV)模型的优化图像分割方法对病灶区图像进行分割。方法:首先通过传统CV模型与用新边缘函数优化CV模型进行分割,再分别采用Jaccard、Dice系数对图像分割结果定量评价,并对两种模型的分割时间、迭代次数进行分析。结果:传统CV模型的肝脏图像变化不均匀,部分区域存在伪影表现。优化CV模型图像边缘较清晰,无明显伪影;优化CV模型分割时间、迭代次数及Jaccard、Dice系数均低于传统CV模型(P<0.05)。结论:优化后CV模型分割法应用于肝脏MRI图像分割边缘较清晰,分割时间更短,迭代次数减少,分割精确度更高,是理想分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模型优化 肝脏MRI 图像分割
下载PDF
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殿行 岳振营 +4 位作者 郭鹏 杨新国 庞闽厦 卜庆敖 孙勇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CT表现。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DF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小肠系膜、回结肠系膜、大弯侧胃壁、肝脏... 目的探讨腹内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CT表现。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DF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小肠系膜、回结肠系膜、大弯侧胃壁、肝脏;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轮廓清晰,体积较大,最大径线8.0~15.0 cm,平均10.3 cm;平扫时3例相对骨骼肌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渐进性、不均质、轻-中度强化;1例相对肝实质呈混杂略低密度,内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动脉期片絮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持续强化,强化范围逐步扩大,强化区密度均匀,夹杂有裂隙状低密度区。结论腹内型D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小儿塑形性支气管炎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殿行 郭鹏 +2 位作者 杨新国 崔永胜 公维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55-1856,共2页
患儿男,4岁。咳嗽2天,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体检:呼吸平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无脓栓,颈软,气管居中,左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9×109/L,... 患儿男,4岁。咳嗽2天,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体检:呼吸平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无脓栓,颈软,气管居中,左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89.4%。影像检查:入院第二天胸部正位片示左肺野呈均匀一致密度增高影,气管略左偏,左侧肋间隙无明确变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呼吸音 影像检查 咽部充血 胸部正位片 湿啰音 肺体积 致密度 支气管感染 肋间隙 支气管哮喘
原文传递
冠状静脉窦闭锁伴房间隔内侧支及永存左上腔静脉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殿行 郭鹏 +2 位作者 杨新国 王玉琦 庞闽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2,共2页
患者男,76岁,近1月活动后胸闷就诊。体检:心脏听诊未及杂音。心电图提示为Ⅱ°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起源无异常,分布左优势型,前降支近段见节段性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钝缘支见弥漫... 患者男,76岁,近1月活动后胸闷就诊。体检:心脏听诊未及杂音。心电图提示为Ⅱ°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起源无异常,分布左优势型,前降支近段见节段性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钝缘支见弥漫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其余冠状动脉节段未见有意义狭窄(〉50%)。心小静脉纤细,汇入右心房;心大、中静脉增宽,汇入冠状静脉窦,冠状静脉窦膨大,直径约16 mm,未汇入右心房(图1),闭锁段约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左上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闭锁 冠状动脉CTA 房间隔 Ⅱ°房室传导阻滞 侧支 ST-T改变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殿行 杨新国 +3 位作者 郭鹏 刘磊 张晓飞 隋守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影像学诊断的3例颈内动脉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特点。结果 3例颈内动脉发育异常均位于左侧,2例为颈内动脉发育不全,表现为颈内动脉相应节段的缺如,1例合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影像学诊断的3例颈内动脉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特点。结果 3例颈内动脉发育异常均位于左侧,2例为颈内动脉发育不全,表现为颈内动脉相应节段的缺如,1例合并颈动脉管未发育,另1例颈动脉管正常;1例为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显示颈内动脉及颈动脉管纤细。1例合并颅内多发动脉瘤。3例均显示相应侧支血管。结论颈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可合并多种颅外内血管异常,诊断需要结合颈内动脉及颈动脉管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发育障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