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叶帅 陈永红 +8 位作者 张斌 季红霞 夏晴 宋炳炎 吴娟 朱俊勇 孟琦 刘蓓丽 徐夏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扎司琼)和研究组(艾司氯氨酮+舒芬太尼+阿扎司琼),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扎司琼)和研究组(艾司氯氨酮+舒芬太尼+阿扎司琼),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前及术后3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点舒芬太尼用量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贝克抑郁量表(BD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前及术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6、24、48 h,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小于对照组,两组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镇痛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BDI评分低于术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两组组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艾司氯氨酮应用于PCIA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艾司氯氨酮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钱衡 王亚琴 +2 位作者 毛天 宋炳炎 戴体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75-175,共1页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由腹腔注射羟丁酸钠(实验组),另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用序贯法测定、比较2组小鼠的惊厥ED50。...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由腹腔注射羟丁酸钠(实验组),另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用序贯法测定、比较2组小鼠的惊厥ED50。结果实验组普鲁卡因惊厥ED50(326.8 mg/kg)大于对照组(163.5 mg/kg,P<0.01)。结论羟丁酸钠对普鲁卡因引起的惊厥的毒性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钠 普鲁卡因 惊厥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研讨
3
作者 刘蓓丽 叶帅 +2 位作者 张斌 季红霞 宋炳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55-0057,共3页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选用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 纳入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麻醉前以生理氯化钠溶液预处理者40例为对照组,麻醉前以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者40例为观察组。结果 血流指标:观察组T2、T3时间段心率低于对照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选用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 纳入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麻醉前以生理氯化钠溶液预处理者40例为对照组,麻醉前以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者40例为观察组。结果 血流指标:观察组T2、T3时间段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麻醉后观察组TNF-α、IL-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预处理中可行性较高,可降低其炎症反应,亦可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麻醉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麻醉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叶帅 陈永红 +2 位作者 张斌 季红霞 宋炳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32-0035,共4页
该研究旨在调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从2023年1月开始,结束时间为2023年6月。选择了60例符合条件的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计算机录入并... 该研究旨在调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从2023年1月开始,结束时间为2023年6月。选择了60例符合条件的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计算机录入并进行分析,然后使用分组软件按照一定的序列编排将患者划分为两组。研究组的30例患者在全麻诱导前的10分钟内持续泵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而参照组的30例患者则接受了0.9%氯化钠注射液。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分析了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相关情况和影响,并记录了数据内容,包括入室时、插管前1分钟、插管即刻、插管后2分钟、拔管前1分钟、拔管后2分钟分别表示为T0-T5。记录了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镇静评分,并记录了任何不良反应。结果 该研究观察了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研究组在各个时间节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T0阶段相比都有改善,并且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而参照组的T1阶段相对于T0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所下降,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T2至T5阶段,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又有所上升,并且与T0阶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T0和T1阶段外,两组患者在其他时间节点上,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在T1至T5阶段的RASS镇静评分也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研究表明在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还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高血压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腹横纹肌阻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丽娟 宋炳炎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e precise hepatectomy,LPH)联合腹横纹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TAPB)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laparoscope precise hepatectomy,LPH)联合腹横纹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TAPB)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50例,采用LPH联合TAPB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外,其余围术期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2组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复发或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4%)(P<0.05)。结论LPH联合TAPB治疗PLC的疗效显著,不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而且具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 腹横纹肌平面阻滞 原发性肝癌 血清学指标 预后
下载PDF
B超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张斌 陈永红 +2 位作者 厉传艺 宋炳炎 夏晴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B超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4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n=...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B超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4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n=46)采取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n=48)采取单纯全身麻醉。分别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对比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术后患者2、12、24、48 h VAS评分、舒适度及镇静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增加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内,试验组患者术后静脉自控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卧床、活动2、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 h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B超引导 镇痛药物使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季红霞 陈永红 +1 位作者 宋炳炎 吴娟 《大医生》 2020年第2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 h在静息和运动状态下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效果显著,且能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
8
作者 张斌 陈永红 +4 位作者 叶帅 季红霞 夏晴 宋炳炎 吴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高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前24 h、...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高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前24 h、术后24 h、48 h、72 h、7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患者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术后24 h(39.71±5.67分)、48 h(40.12±3.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DS评分术后24 h(48.52±3.34分)、48 h(46.26±3.21分)、72 h(45.98±2.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12 h(2.25±0.52分)、24 h(2.09±1.12分)、48 h(3.02±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不仅镇痛效果良好,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情绪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