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宋茂民 王丕琳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 治疗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急腹症诊疗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宋茂民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7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急腹症 诊断 B超 CT MRI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3
作者 宋茂民 朴永哲 +3 位作者 张士浦 何三光 田雨霖 沈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6-298,303,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K 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9例手术切除的慢性胰腺炎的石蜡标本 ,用微解剖法分离慢性胰腺炎的胰导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灶 ,提取、扩增DNA ,用ASO斑点杂交检测K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对 9例接...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K ras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9例手术切除的慢性胰腺炎的石蜡标本 ,用微解剖法分离慢性胰腺炎的胰导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灶 ,提取、扩增DNA ,用ASO斑点杂交检测K ras基因第 12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对 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9例慢性胰腺炎中 4例有明显的胰导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 ,其中 2例被检出GAT型突变 ,分别占全组和有胰管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的 2 2 %和 5 0 %。两个突变病例分别是接受了胰体尾切除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术后分别随访 17年和 10年 ,没有发现任何恶变迹象。结论 :慢性胰腺炎可以检出K ras基因突变 ;发生了K ras基因突变的慢性胰腺炎上皮粘液细胞增生灶 ,未必一定发生为胰腺癌 ;胰液、粪便、末梢血液和尿液的检测 ,以及胰腺组织细针穿刺液检出K ras基因突变 ,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但不应视为胰腺癌的确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突变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病理学
下载PDF
抗TNF-α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程石 杨彬 +2 位作者 闫文貌 史敬东 宋茂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抗TNF-α抗体治疗组。每组再分为术后1,3,6,12h4个时相组,每时相6只。逆行...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抗TNF-α抗体治疗组。每组再分为术后1,3,6,12h4个时相组,每时相6只。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获取AM,检测AM分泌TNF-α水平,并检测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RT-PCR法测定AM TNF-αmRNA的表达。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NF-κB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肺组织较少有NF-κB活化的AM,SAP各组肺组织均可见NF-κB活化,且随时间进展NF-κB由细胞质逐渐进入细胞核。TNF-α抗体治疗组仍有少量NF-κB活化。ANP大鼠肺损伤随病情进展而加重。肺组织MPO及BALF蛋白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升高,12h达最高值,分别为(10.78±0.58)U/g和(2011.0±105.5)μg/mL。AM分泌TNF-α水平也逐渐升高,至6h达高峰[(1624.2±149.2)pg/mL],12h回落。TNF-αmRNA的表达与TNF-α的变化趋势相似。SAP大鼠上述各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抗体治疗组各指标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低于SAP组(P<0.05)。AM分泌TNF-α活性与MPO及BALF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65,0.76,P<0.01)。结论抗TNF-α治疗可抑制SAP大鼠的TNF-α对AM NF-κB活化的反馈激活作用,并可直接减少TNF-α,进而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巨噬细胞 肺泡 肿瘤坏死因子 核因子ΚB 肺损伤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0
5
作者 贾玉龙 程石 +2 位作者 汪岩 李娜 宋茂民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变化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缓解,治疗前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第一天D-二聚体明显增高...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变化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缓解,治疗前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第一天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入院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2周呈逐渐下降,与入院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D-二聚体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下肢血管彩超证实混合型中2例全部再通,15例部分再通,中央型中5例再通,11例部分再通,周围型7例再通,部分再通11例。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急性DVT的特异性指标,监测D-二聚体可以指导治疗用药,根据D-二聚体的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监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20
6
作者 尹子毅 王丕琳 +1 位作者 张铁 宋茂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9-4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C)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分别接受ET 3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PTX静脉滴注175 mg/m^2,第2天,21d为1个周期)和ED三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DOC静脉滴注75 mg/m^2,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4周期后,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其中ED组有效率为92.9%0,高于ET组的83.5%,但差异无显著性(P=0.253)。而达到pCR的病例,ED组(8例)明显高于ET组(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33)。ED组(24例)化疗后病理评价达Ⅳ/Ⅴ级的患者高于ET组(2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7)。两组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在ET组发生率较高(P=0.002),白细胞下降、皮疹、静脉炎ED组发生率较高,其中白细胞下降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有较好的疗效。ET与ED 3周方案疗效相近,但含DOC的ED方案pCR患者明显高于含ET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在周围神经毒性和白细胞下降方面显示出差异,所有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表柔比星 紫杉醇 多西他赛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p53和Ki-67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子毅 刘晖 +3 位作者 李洪利 王丕琳 张铁 宋茂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目的:对照观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变化,分析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对70例经ET方案(表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IHC法分别测定化疗前后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与化... 目的:对照观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变化,分析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对70例经ET方案(表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IHC法分别测定化疗前后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相对照。结果:本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率为87.1%(61/70);p53化疗前后的表达分别为40%(28/70)和39.7%(25/63),Ki-67化疗前后的表达率分别为67.1%(47/70)和23.8%(15/63);p53阳性表达,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13;Ki-67阳性表达者,化疗效果明显优于阴性表达者,P=0.021;Ki-67阳性表达率经新辅助化疗后明显降低(P=0.000),p53无明显变化。结论: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p53和Ki-6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后Ki-67阳性表达呈下降趋势,p53无明显变化;p53阴性,Ki-67阳性表达者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经新辅助化疗后Ki-67下降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蛋白质P53 KI-67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葛春林 郭克建 +5 位作者 宋茂民 许元鸿 王晓松 郭仁宣 田雨霖 何三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10 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 (n =5 2 )和对照组 (n =5 0 ) ,对两组之间胰腺囊肿、胰腺脓肿、胰瘘、肠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及住...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10 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 (n =5 2 )和对照组 (n =5 0 ) ,对两组之间胰腺囊肿、胰腺脓肿、胰瘘、肠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及住院天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生长抑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死率 ,缩短住院时间 ,而且生长抑素使用的早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疗也有重要的影响。结论 :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贾玉龙 李娜 +2 位作者 汪岩 程石 宋茂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21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998年2002年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该病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21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998年2002年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该病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的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大部分患者下肢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一个月复查时活动均无障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下肢深静脉损伤发生。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切口少、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仍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 高位结扎 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艳 王丕琳 +1 位作者 宋茂民 尹子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17,共5页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全脑放射治疗(WBRT)为脑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发展,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 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全脑放射治疗(WBRT)为脑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发展,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乳癌脑转移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脑转移 放射治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新生鼠胰岛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日星 田井琦 +4 位作者 张海燕 李卫红 孙立波 张德恒 宋茂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 探索新生鼠胰岛干细胞体外分离鉴定、培养以及体外分化的方法。方法 用胶原酶消化新生大鼠胰腺 ,将消化的组织碎片在pH7.4~ 7.6条件下经含血清RPMI 164 0及无血清RPMI164 0 (添加bFGF ,EGF ,N 2 )培养液中培养 ,观察形成类胰岛... 目的 探索新生鼠胰岛干细胞体外分离鉴定、培养以及体外分化的方法。方法 用胶原酶消化新生大鼠胰腺 ,将消化的组织碎片在pH7.4~ 7.6条件下经含血清RPMI 164 0及无血清RPMI164 0 (添加bFGF ,EGF ,N 2 )培养液中培养 ,观察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的全过程。用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 ,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 胰腺消化碎片培养 3 6h内 ,可见nestin阳性细胞贴壁 ,添加bFGF ,EGF ,N2后nestin阳性细胞快速增长 ,18~ 2 4d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 ,并可表达胰岛素。结论 胰腺细胞中nestin阳性细胞具有胰岛干细胞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细胞分离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有国 宋茂民 +2 位作者 白日星 郑建伟 袁辉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特征、CT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全部6例均表现为肠梗阻。腹部X线平... 目的研究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特征、CT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全部6例均表现为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可见小肠扩张积气肠袢及液气平面。腹部CT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聚集成团,其周围似可见增厚的包膜包裹。腹部B超检查均发现小肠肠管部分扩张,4例可见少量腹水。5例进行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回肠远端钡剂通过缓慢,其中1例提示回肠远端狭窄,另1例造影后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均显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大网膜缺如。均行部分纤维膜剥除、粘连松解术等,1例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6例全部治愈。结论消化道造影和腹部CT检查对于原发性腹茧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腹膜疾病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的B超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强 张越巍 宋茂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20-1321,共2页
目的:制定合理的B超对脾破裂的诊断方法,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72例脾破裂的临床治疗资料。我们将脾破裂的B超影像分为4个类型:(1)脾包膜下破裂。(2)脾中央性破裂。(3)脾真性破裂。(4)脾蒂撕裂。结果:本组病人B... 目的:制定合理的B超对脾破裂的诊断方法,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72例脾破裂的临床治疗资料。我们将脾破裂的B超影像分为4个类型:(1)脾包膜下破裂。(2)脾中央性破裂。(3)脾真性破裂。(4)脾蒂撕裂。结果:本组病人B超诊断符合率为98.6%。全部病人中行脾切除术126例,脾修补术12例,脾动脉结扎7例,脾部分切除3例。死亡5例,为严重多发伤或脑疝病人。非手术治疗24例,全部治愈。结论:B超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指标。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中,要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脾切除术具有肯定的疗效而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B超诊断 脾包膜下破裂 并发症发生率 脾切除术 中央性破裂 诊断符合率 脾动脉结扎 脾部分切除 严重多发伤 非手术治疗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临床治疗 B超影像 真性破裂 脾修补术 检查指标 随访观察 抢救生命
下载PDF
氯化钆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程石 宋茂民 史敬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钆(Gdcl3)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9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ANP组、Gdcl3处理正常对照组(C+Gdcl3组)、ANPGdcl3预处理组、ANPGdcl3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大鼠均... 目的探讨氯化钆(Gdcl3)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9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ANP组、Gdcl3处理正常对照组(C+Gdcl3组)、ANPGdcl3预处理组、ANPGdcl3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大鼠均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AM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分析;行血气分析,检测肺湿/干重比值,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Gdcl3组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NPGdcl3预处理组和ANPGdcl3治疗组除动脉血氧分压外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ANP组相比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化钆可抑制ANP大鼠AM分泌炎症介质,并减轻ANP所致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钆 胰腺炎/病理学 巨噬细胞 肺泡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林 王丕琳 +1 位作者 宋茂民 刘均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治疗后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功能指数评分(APGAR)问卷对245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信息、家庭功能指数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家庭功能的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AP... 目的调查乳腺癌治疗后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功能指数评分(APGAR)问卷对245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信息、家庭功能指数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家庭功能的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APGAR为(7.51±1.17)分。其中,家庭功能良好者180例(73.5%),存在中、重度功能障碍者分别有52例(21.2%)和13例(5.3%)。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影响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家庭功能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复发和(或)转移(β=-9.671)、婚姻状况(β=8.29)和是否参加抗癌团体(β=7.402)。结论乳腺癌治疗后患者家庭功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重视。对于复发、转移的患者需给与更多的关注。健康的婚姻和有益的社交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家庭关怀 家庭功能指数 康复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neu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俞巍 谷俊朝 +3 位作者 徐秀红 宋茂民 白庆阳 刘建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检测乳腺癌HER-2/neu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33例女性新发乳腺癌患者进行HER-2/neu基因... 目的探讨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检测乳腺癌HER-2/neu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33例女性新发乳腺癌患者进行HER-2/neu基因检测,分析基因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基因和免疫组化(IHC)法蛋白表达的差别。结果33位受试者中HER-2/neu基因过表达率为39.4%,其过表达与肿瘤大小、绝经与否、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基因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R阴性组高于ER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阴性组与阳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基因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HER-2/neu基因过表达者11例为免疫组化HER-2蛋白强阳性病例;2例为中度阳性病例。结论FISH技术可稳定检测乳腺癌中HER-2/neu基因的表达程度,其过表达与绝经与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P53基因表达成正相关,与ER呈密切负相关。HER-2蛋白高强度表达(3+)与基因扩增有极好的一致性,而中等强度表达(2+)必须进一步行FISH法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NEU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开放式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丕琳 王慧丽 宋茂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开放式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74名。结果有71.6%(53/74)的学生对开放式教学感兴趣,47.3%(35/74)的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认为自己在开...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开放式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74名。结果有71.6%(53/74)的学生对开放式教学感兴趣,47.3%(35/74)的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认为自己在开放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有78.4%(58/74)的学生认为同学参与积极性较高;86.5%(64/74)的学生认为教师案例选择比较好,93.2%(69/74)的学生认为教师开放式教学的带教水平比较高。结论在全科医学概论课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是可行的。但需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以及取得学校及临床教学医院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 全科医学 学生 医科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钟志强 宋茂民 +1 位作者 白日星 程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4期212-215,220,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EN支持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N组)21例,术前3d口服能全力作术前肠道准备,术后12~24h开...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EN支持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N组)21例,术前3d口服能全力作术前肠道准备,术后12~24h开始以能全力进行早期EN支持;对照组(传统方法组)21例,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术后给予禁食、输液-流食-半流食过渡。比较两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的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术前3d)、手术当天清晨(手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术后第8d)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计数(LY)、血红蛋白(Hb)、总蛋白(仰)、清蛋白(ALB)及前清蛋白(PA)等。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LY、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3d时明显升高(P〈0.05);营养支持结束时的LY、Hb、TP、ALB及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及术前3d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前用EN制剂行肠道准备效果好。术后早期EN,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下载PDF
P-gp、GST-π和P53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智迎辉 宋茂民 +1 位作者 龙锦 郭仁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3752-3755,共4页
目的:探讨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术前未经化疗的49例胆囊癌术后标本P-gp、GST-π和P53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 目的:探讨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术前未经化疗的49例胆囊癌术后标本P-gp、GST-π和P53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P-gp、GST-π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37/49)、65.3%(32/49)和69.4%(34/49).P-gp、P5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S4、S5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P53表达率显著高于S1-S3期和淋巴结未转移者(80.0% vs 52.6%,P<0.05).中低分化胆囊癌的GST-π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及乳头状腺癌(均P<0.05).P-gp和P53的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343,P<0.05).P-gp和GST-π表达阳性者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结论:P-gp,GST-π和P53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gp和GST-π的表达对胆囊癌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P-糖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P53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建伟 袁辉生 +1 位作者 宋茂民 俞巍程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30例80岁以上择期3孔法LC,随机分为FTS组及对照组,FTS组接受FTS方案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30例80岁以上择期3孔法LC,随机分为FTS组及对照组,FTS组接受FTS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治疗。比较2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等。结果 FTS组术后排气时间(22.9±5.5)h显著短于对照组(36.1±8.1)h(t=-5.280,P=0.000),FTS组术后住院时间(2.8±2.1)d显著短于对照组(5.6±2.0)d(t=-3.725,P=0.000),FTS组术后住院总费用(9.9±1.8)千元显著少于对照组(12.2±2.1)千元(t=-3.231,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86)。结论对80岁以上患者择期LC应用FTS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高龄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