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驻极体诱导3T3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宋诚荣 江键1 +4 位作者 王小平 宋茂海 李蕾 张玲珍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 3T3细胞内游离 Ca2 +浓度变化的影响 ,探讨驻极体诱导 3T3细胞凋亡与游离 Ca2 +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 - 30 0 V和 - 5 0 0 V驻极体作用 3T3细胞 48h,即时依次加入 Ca Cl2 、A2 31 87、EDTA ,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 3T3细胞内游离 Ca2 +浓度变化的影响 ,探讨驻极体诱导 3T3细胞凋亡与游离 Ca2 +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 - 30 0 V和 - 5 0 0 V驻极体作用 3T3细胞 48h,即时依次加入 Ca Cl2 、A2 31 87、EDTA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 Ca2 + 浓度的变化和 3T3细胞的凋亡量。结果 :(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 3T3细胞后 ,3T3细胞出现 10 %的凋亡量 ;(2 )驻极体作用 3T3细胞以后 ,细胞质游离 Ca2 +浓度升高 ,Ca2 +浓度的升高不是由于细胞内钙池的释放 ,而是由于细胞外 Ca2 +内流所引起。 结论 :驻极体诱导 3T3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细胞外 Ca2 + 内流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流式细胞术 钙离子 细胞凋亡 3T3细胞
下载PDF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诚荣 江键 +4 位作者 崔黎丽 李莉 张玲珍 方影 王小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30-632,共3页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通过二维点图研究聚四氟乙烯( P T F 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3 T3)生长周期的时相参数的影响。结果: (1)负极性 P T F E驻极体作用...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通过二维点图研究聚四氟乙烯( P T F 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3 T3)生长周期的时相参数的影响。结果: (1)负极性 P T F E驻极体作用于3 T3 细胞24 h 后, S期内的细胞数明显增加。(2)负极性驻极体在促进细胞生长的同时对部分细胞有促进其凋亡的作用。(3)正极性驻极体作用于3 T3 细胞24 h 后, G1 期内的细胞数增加, G2 期和 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 3 T3 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驻极体促进水杨酸甲酯的体外透皮释药 被引量:16
3
作者 崔黎丽 江键 +3 位作者 张利 宋诚荣 赵卫权 林锦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 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通过离体小鼠皮肤的通透流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负极性驻极体组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流量增加 1.5 5倍 ,且... 目的 :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 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通过离体小鼠皮肤的通透流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负极性驻极体组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流量增加 1.5 5倍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对水杨酸甲酯的透皮扩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透皮扩散 水杨酸甲酯 通透流量 体外透皮释药
下载PDF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钟纪根 龚肖崎 +3 位作者 张亚霏 江键 宋诚荣 王振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极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烫伤 微循环 血液粘度
下载PDF
HP-A内镜热极治疗仪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小平 江键 +2 位作者 宋茂海 宋诚荣 吴树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6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研制1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和兼容性好的便携式内镜热疗装置。方法:采用快速发热元件、高绝缘、高导热和耐高温材料以及微型化、防粘连、恒温控制等工艺。结果:10s内可使外径2.4mm、长度8mm的热极加热到预置值,其最高温... 目的:研制1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和兼容性好的便携式内镜热疗装置。方法:采用快速发热元件、高绝缘、高导热和耐高温材料以及微型化、防粘连、恒温控制等工艺。结果:10s内可使外径2.4mm、长度8mm的热极加热到预置值,其最高温度为250°C,输出功率4.5~6.5W。结论:热极可方便地进入各种型号胃肠镜钳道,用于上消化道止血、小型息肉和糜烂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极(热探头) 内镜 热凝 兼容性
下载PDF
负极性聚四氟乙烯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4 位作者 崔黎丽 王小平 方影 李莉 叶熙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负电晕充电的聚四氟乙烯 (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用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 PTFE驻极体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成纤... 目的 :研究负电晕充电的聚四氟乙烯 (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选用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 PTFE驻极体作用于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 30 0、- 5 0 0和 - 10 0 0 V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以后 ,与对照组相比 ,成纤维细胞的凋亡量从 0 .5 %增至 10 % (部分可达 15 % ) ;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 48~ 72 h,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 ,即 :细胞异染色质边集 ,细胞裂解 ,可见凋亡小体。驻极体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效应与作用时间和场强呈正相关性 (P<0 .0 5 )。 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负极性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驻极体改善小鼠皮肤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江键 王振中 +2 位作者 宋诚荣 钟纪根 张亚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简要讨论了聚丙烯(PP)驻极体充电后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组织液和不同的环境湿度)的电荷贮存寿命问题。用显微镜观察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驻极体组。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连续6小时观察微动脉和... 本文简要讨论了聚丙烯(PP)驻极体充电后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组织液和不同的环境湿度)的电荷贮存寿命问题。用显微镜观察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的影响,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驻极体组。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连续6小时观察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血管口径的变化无明显差异。驻极体实验组,连续观察6小时微动脉无明显扩张,但驻极体能使微静脉持续扩张(P<0.001),并且使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及微动脉血流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改善局部皮肤微循环的驻极体的最佳注极电位在700伏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聚丙烯 皮肤微循环
下载PDF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表面电荷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4 位作者 王小平 崔黎丽 宋茂海 方影 孙庆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 30 0V和± 10 0 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 目的 :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 30 0V和± 10 0 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 2 4、48和 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和细胞表面电荷。结果 :(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细胞的电泳率和 S期内的细胞数显著增加。 (2 )成纤维细胞表面负电荷和 S期内细胞数的增加量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 (3)负极性驻极体能减少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 (4)正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 G2 和 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 ,同时减少了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数量。结论 :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量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和降低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作用。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较正常细胞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表面电荷
下载PDF
紫外消毒对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小平 宋茂海 +2 位作者 江键 贾国良 宋诚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 :研究紫外消毒对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用常温恒压电晕充电系统将聚四氟乙烯 (PTFE)和聚丙烯 (PP)两种材料极化制备成驻极体 ;用补偿法测量不同剂量的紫外照射后驻极体的表面电势。 结果 :在相对湿度不高于70 %、紫... 目的 :研究紫外消毒对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用常温恒压电晕充电系统将聚四氟乙烯 (PTFE)和聚丙烯 (PP)两种材料极化制备成驻极体 ;用补偿法测量不同剂量的紫外照射后驻极体的表面电势。 结果 :在相对湿度不高于70 %、紫外强度在 1 2 0~ 6 0 0 μW/ cm2之间和照射剂量在 1 0 6 μW· s/ cm2数量级下 ,两种驻极体的表面电势均保持在初始值的90 %以上 ;增大照射强度 ,或者在高湿度环境下照射 ,都将加快两种材料表面电势的衰减。 结论 :在临床紫外消毒强度和消毒剂量照射下 ,PTFE和 PP均表现出良好的电荷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消毒 驻极体 电荷储存稳定性 表面电势
下载PDF
腺苷对噪声暴露豚鼠耳蜗谷氨酸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岚 王小平 +2 位作者 宋诚荣 宋茂海 江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腺苷在急性噪声性声损伤中对耳蜗谷氨酸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豚鼠暴露于白噪声118 dBSPL(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水平) 30 min,同时耳蜗灌流单纯或含不同浓度(0.1、1或5 mmol/L)腺苷的人工外淋巴液,高效液相色谱检... 目的:研究腺苷在急性噪声性声损伤中对耳蜗谷氨酸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豚鼠暴露于白噪声118 dBSPL(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水平) 30 min,同时耳蜗灌流单纯或含不同浓度(0.1、1或5 mmol/L)腺苷的人工外淋巴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噪声暴露前、后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结果: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给予1 mmol/L 和5 mmol/L腺苷可以抑制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噪声暴露后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增大, 同时给予腺苷灌流组阈移减小。结论:腺苷可使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明显降低, 复合动作电位阈移值减小,提示腺苷对急性声损伤耳蜗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谷氨酸 噪声 外淋巴灌流
下载PDF
驻极体改善烫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健 王振中 +4 位作者 宋诚荣 祝国强 钟纪根 龚肖崎 张亚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12-16,共5页
本实验用自制模型造成大鼠局部烫伤,用锥板粘度计测定大鼠烫伤早期和应用驻极体治疗后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对红细胞的聚集和变形性能等参量作了相应的讨论。结果表明,烫伤后大鼠的全血表现粘度、血浆粘度及... 本实验用自制模型造成大鼠局部烫伤,用锥板粘度计测定大鼠烫伤早期和应用驻极体治疗后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对红细胞的聚集和变形性能等参量作了相应的讨论。结果表明,烫伤后大鼠的全血表现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呈显著性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加,变形能力下降。应用驻极体治疗后,烫伤动物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烫伤后有明显下降(P<0.00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聚集性能得到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烫伤 血液流变学 大鼠 烧伤
下载PDF
胃镜热极止血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储榆德 吴树瑚 宋诚荣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观察评价经内镜热极治疗胃出血的可能性、疗效和操作方法。方法:对狗胃实验性出血灶和胃出血患者采用热极热凝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拘胃所有实验性出血灶经热极止血全部成功;在临床应用中,内镜下热极止血的成功率为95.5... 目的:观察评价经内镜热极治疗胃出血的可能性、疗效和操作方法。方法:对狗胃实验性出血灶和胃出血患者采用热极热凝治疗,并观察其效果。结果:拘胃所有实验性出血灶经热极止血全部成功;在临床应用中,内镜下热极止血的成功率为95.5%(64/67),且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热极治疗胃出血是一种有效而又简便、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出血 热极 止血 内窥镜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驻极体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小平 江键 +2 位作者 宋茂海 李蕾 宋诚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表面电势VS 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open circuit 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 ,TSD)电流以及准静态压电d33系数测量,研究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PTFE多孔膜分别在室温、150℃和... 目的:通过对表面电势VS 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open circuit 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 ,TSD)电流以及准静态压电d33系数测量,研究干热消毒对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PTFE多孔膜分别在室温、150℃和250℃下通过恒压电晕充电制备成驻极体;分别于150℃、250℃中干热消毒150 min;用补偿法、热刺激放电法和准静态法分别测量样品的VS、TSD电流和d33。结果:经150℃和250℃干热消毒150 min, 250℃制备的驻极体保留了初始值的91%和70%,TSD电流谱呈现出与VS 和d33随时间变化类似的实验规律;而以常温制备驻极体的d33分别降至其初始值的48%和15%。结论:高于消毒温度下制备的PTFE多孔膜驻极体具有良好的电荷稳定性,宜采用干热法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消毒 聚四氟乙烯 驻极体 表面电势 压电性
下载PDF
内镜热极在胃肠疾病治疗方面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1 位作者 王小平 储榆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内镜热极 胃肠疾病治疗 动物实验 临床
下载PDF
静电场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键 王小平 +2 位作者 叶广 宋诚荣 崔黎丽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B08期132-133,137,共3页
 将-500V和-1300V聚丙烯驻极体作用于烫伤小鼠3、6和9h,通过细胞电泳仪和比色法测定烫伤小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及唾液酸含量,研究静电场对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①小鼠烫伤后各时段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和唾液...  将-500V和-1300V聚丙烯驻极体作用于烫伤小鼠3、6和9h,通过细胞电泳仪和比色法测定烫伤小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及唾液酸含量,研究静电场对烫伤小鼠红细胞驻极态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①小鼠烫伤后各时段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和唾液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静电场能使烫伤小鼠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密度和唾液酸含量较烫伤组明显上升,且与静电场的大小呈正相关性.静电场通过调控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含量来修复烫伤小鼠红细胞的驻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场 驻极体 驻极态 唾液酸 电荷密度 红细胞 烫伤 小鼠 动物实验 调控机制 修复
下载PDF
驻极体对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和血液流变指标的修复研究
16
作者 邢萱 江键 +2 位作者 宋诚荣 崔黎丽 宋茂海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A05期665-667,共3页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分别测量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大鼠血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的全血粘度较对照...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分别测量对照组、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大鼠血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结果:大鼠烫伤后的全血粘度较对照组呈显著性提高,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负极性驻极体作用烫伤大鼠后,其血液粘度较烫伤组明显下降,而红细胞电泳率和颈动脉血压较烫伤组有明显上升。结论:负极性驻极体不仅对烫伤大鼠的心肌损伤有积极的修复作用,而且能通过修复红细胞的驻极态来改善烫伤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多孔聚四氟乙烯 心肌损伤 全血粘度 红细胞
下载PDF
驻极体改善小鼠皮肤微循环的研究
17
作者 江键 宋诚荣 +4 位作者 王振中 祝国强 钟纪根 张亚霏 龚肖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36-39,41,共5页
本文通过聚丙烯(PP)驻极体对小鼠局部皮肤微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驻极体能使微静脉扩张,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及微动脉血流改善。驻极体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用于改善局部支肤微循环的最佳注极电位在700伏左右。
关键词 驻极体 聚丙烯 发肤微循环
下载PDF
探索提高医用物理学的教学效果
18
作者 邢萱 江键 +3 位作者 杨勇骥 宋茂海 董法杰 宋诚荣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31期46-47,共2页
在探索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生动形象的功能,可以提高医用物理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效果 多媒体 探索
下载PDF
利用微波加快抗-HCV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兴 宋诚荣 +1 位作者 刘喜泰 崔正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利用微波加快抗-HCV的检测王国兴,宋诚荣,刘喜泰,崔正权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微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传染科发现微波能够显著缩短组... 利用微波加快抗-HCV的检测王国兴,宋诚荣,刘喜泰,崔正权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微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数理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传染科发现微波能够显著缩短组织固定、脱水、染色的时间[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微波 抗体
下载PDF
细胞融合电穿孔仪的研制
20
作者 王国兴 杨焱 宋诚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1期4-5,共2页
一、引言近年来,在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研究中,采用一项新技术,即电场诱导细胞融合技术。待融合的细胞放在配制的溶液中,然后通过电极和电穿孔脉冲,造成细胞膜可逆性击穿,进行物质交换,形成新的杂种细胞。改变脉冲参数,可以找出最佳实验... 一、引言近年来,在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研究中,采用一项新技术,即电场诱导细胞融合技术。待融合的细胞放在配制的溶液中,然后通过电极和电穿孔脉冲,造成细胞膜可逆性击穿,进行物质交换,形成新的杂种细胞。改变脉冲参数,可以找出最佳实验条件。曲此可见,电穿孔脉冲在细胞融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脉冲除用于细胞融合外,还可以把外源基因转移到动植物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融合 电穿孔 杂种细胞 外源基因 动植物细胞 孔仪 电场诱导 脉冲参数 实验条件 电时间常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