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OF-11(Co)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废水中的罗丹明B和Cu^(2+)
1
作者 张霞玲 苏冰琴 +3 位作者 宋鑫峂 赵文博 林嘉伟 卫月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5-767,共13页
采用Bio-MOF-11(Co)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同步去除废水中的罗丹明B(RhB)和Cu^(2+).考察了Bio-MOF-11(Co)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RhB初始浓度和Cu^(2+)浓度对RhB降解和Cu^(2+)去除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降解RhB... 采用Bio-MOF-11(Co)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同步去除废水中的罗丹明B(RhB)和Cu^(2+).考察了Bio-MOF-11(Co)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RhB初始浓度和Cu^(2+)浓度对RhB降解和Cu^(2+)去除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降解RhB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RhB的降解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Cu^(2+)最大吸附量为22.98mg/g.在RhB初始浓度为20mg/L、Cu^(2+)浓度为2.5mg/L、Bio-MOF-11(Co)浓度为80mg/L、PMS浓度为1.0mmol/L、初始pH值为7的条件下,反应15min后,RhB降解率达到98.72%,Cu^(2+)去除率为73.53%,.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RhB的降解通过非自由基(~1O_(2))和自由基(SO_(4)^(-)·、·O_(2)^(-)和·OH)氧化的途径共同完成,Cu^(2+)主要通过Bio-MOF-11(Co)的吸附作用被去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推测了RhB可能的降解路径.Bio-MOF-11(Co)活化PMS高级氧化工艺可实现同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F-11(Co) 过一硫酸盐 罗丹明B 铜离子 反应机制
下载PDF
NTA-Fe@PDA/H_(2)O_(2)氧化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
2
作者 林嘉伟 苏冰琴 +5 位作者 李兴发 卫月星 郑晓晓 张霞玲 宋鑫峂 赵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2024年第5期2680-2692,共13页
利用聚多巴胺(PDA)与氮川三乙酸(NTA)接枝并螯合Fe^(3+),形成以PDA为载体、NTA为Fe^(3+)螯合剂的芬顿催化剂NTA-Fe@PDA,采用NTA-Fe@PDA/H_(2)O_(2)芬顿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OTC).材料表征结果发现,NTA-Fe@PDA属于典型的介孔结构... 利用聚多巴胺(PDA)与氮川三乙酸(NTA)接枝并螯合Fe^(3+),形成以PDA为载体、NTA为Fe^(3+)螯合剂的芬顿催化剂NTA-Fe@PDA,采用NTA-Fe@PDA/H_(2)O_(2)芬顿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盐酸土霉素(OTC).材料表征结果发现,NTA-Fe@PDA属于典型的介孔结构,Fe元素与有机配体成功螯合,PDA的聚合效果良好.探讨了H_(2)O_(2)投加量、NTA-Fe@PDA投加量和初始pH值对OTC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TA-Fe@PDA浓度为200mg/L,H_(2)O_(2)浓度为5mmol/L,初始pH值为4.85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20mg/L OTC的降解率达到96.23%.自由基鉴定实验表明,·OH是OTC降解过程中的主要自由基.通过LC-MS分析结果推测了OTC降解的中间产物和可能的降解路径.NTA-Fe@PDA在反应体系中重复利用8次以后,OTC的降解率仍在86.80%以上.NTA-Fe@PDA/H_(2)O_(2)芬顿法为抗生素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Fe^(3+)螯合剂 芬顿氧化 盐酸土霉素 降解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