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预适应延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时间窗的研究及ROS/TXNIP/NLRP3通路参与机制的探讨
1
作者 隆昱洲 柳华 +5 位作者 张云茜 李兴统 范云虎 尚正良 宋镇妤 罗丽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65-74,共10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延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鼠模型溶栓时间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IS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组及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大鼠自体血栓构建AIS...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延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鼠模型溶栓时间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IS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组及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大鼠自体血栓构建AIS模型。采用Longa评分对各组大鼠在AIS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观察大鼠脑内细胞凋亡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内活性氧(ROS)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检测脑内丙二醛(MDA)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脑内血红蛋白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OS/TXNIP/NLRP3通路相关ASC、TXNIP、Caspase-1、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在造模后6、7 h干预的大鼠的Longa评分较rt-PA治疗组降低,而且不同干预时间点的脑水肿程度和脑梗死体积改善情况均优于rt-PA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AIS组和rt-PA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t-PA治疗组比较,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在造模后7 h干预的大鼠ROS蛋白水平、MDA水平、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在造模后7、8 h干预的大鼠SOD水平高于rt-PA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治疗组及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在造模后4.5 h干预的大鼠NLRP3、ASC、IL-18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较AIS组下降,而且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在造模后6、7 h的ASC、TXNIP、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t-PA治疗组比较,rt-PA+依达拉奉治疗组在造模后6 h干预的大鼠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造模后7 h的ASC、TXNI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在造模后7、8 h的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可以适当延长AIS大鼠rt-PA治疗的溶栓时间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OS/TXNIP/NLRP3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鼠 脑血栓栓塞 活性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表现为双侧肢体共济失调的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镇妤 武建朝 陈晓虹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外侧神经核团、传导束或结构受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椎动脉或其分支病变引起的延髓外侧区缺血性卒中. ...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外侧神经核团、传导束或结构受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见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椎动脉或其分支病变引起的延髓外侧区缺血性卒中. 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较多,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临床上完全具备典型表现的患者并不多,有些患者仅有其中几项甚至1项表现. 提高对Wallenberg综合征各种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其解剖学机制特别是血管机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预后. 现报道1例表现为双侧肢体共济失调的非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ENBERG综合征 共济失调 双侧肢体 非典型 延髓外侧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临床综合征 小脑后下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