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脂/纳他霉素抗菌膜的性能表征及应用评价
1
作者 宋雪健 王欣卉 +6 位作者 王春圻 王洪江 曹家宝 张东杰 李志江 徐玮东 文昌典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该研究采用纳他霉素与琼脂进行复配制备抗菌保鲜膜,探究不同湿度对抗菌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的影响,并评价了抗菌膜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得出以下结果,随着纳他霉素含量的增加,抗菌膜对黑曲霉和酿酒酵母的抑菌直径从0mm增加到约28 m... 该研究采用纳他霉素与琼脂进行复配制备抗菌保鲜膜,探究不同湿度对抗菌膜的力学性能及阻隔性的影响,并评价了抗菌膜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得出以下结果,随着纳他霉素含量的增加,抗菌膜对黑曲霉和酿酒酵母的抑菌直径从0mm增加到约28 mm。在20%、50%及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随着纳他霉素含量的增加,抗菌膜的透氧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纳他霉素含量为0.66%(m/m),抗菌膜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4.20、17.05、5.73MPa,将该抗菌膜结合包装设计对鲜切哈密瓜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在4℃和20℃的条件下,当储藏14d和72h时,抗菌膜组的菌落数为9.26lgCFU/g和9.12lgCFU/g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并且能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及硬度的降低速率。因此,试验制备的包装膜具有一定的抑菌功能并且能延长鲜切哈密瓜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琼脂 抗菌膜 鲜切哈密瓜
下载PDF
脂质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欣卉 宋雪健 +1 位作者 张东杰 李志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0-297,共8页
脂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作为一类复杂的生物分子,在不同的生物分子加工过程中发挥着许多关键作用,脂质也影响着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安全,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脂质组学作为组学技术中的新兴学科,被广泛应用于食... 脂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作为一类复杂的生物分子,在不同的生物分子加工过程中发挥着许多关键作用,脂质也影响着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安全,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脂质组学作为组学技术中的新兴学科,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等重要领域,随着检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脂质组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质分类和功能与脂质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脂质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功能特性 脂质组学 食品科学
下载PDF
多糖基广谱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明 文昌典 +2 位作者 魏甜甜 宋雪健 张东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2,共9页
目的:开发具有优良抗菌、理化性能的多糖基复合抗菌薄膜,提高食品的货架期。方法:以卡拉胶、琼脂、魔芋胶及果胶为成膜基材,纳他霉素、纳米MgO为抗菌剂,考察抗菌剂对薄膜物理、力学、抗菌等性能及葡萄保鲜的影响。结果:加入抗菌剂后,薄... 目的:开发具有优良抗菌、理化性能的多糖基复合抗菌薄膜,提高食品的货架期。方法:以卡拉胶、琼脂、魔芋胶及果胶为成膜基材,纳他霉素、纳米MgO为抗菌剂,考察抗菌剂对薄膜物理、力学、抗菌等性能及葡萄保鲜的影响。结果:加入抗菌剂后,薄膜厚度、拉伸强度、雾度增大,透气性升高,断裂伸长率降低;水溶性、溶胀度、透湿性下降;透光率及光泽度降低,颜色趋向黄绿色;与薄膜填料间相容良好;能有效抑制毛霉、根霉、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其中各指标良好的卡拉胶/纳他霉素/纳米MgO复合薄膜(CNM)、琼脂/纳他霉素/纳米MgO复合薄膜(ANM)均能延缓葡萄的失水速率、改善硬度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的状况,保证葡萄的外观及营养品质。结论:ANM膜和CNM膜适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抗菌包装材料,可开发成具备抗菌保鲜功能的果蔬保鲜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包装膜 多糖基材 纳他霉素 纳米MgO 葡萄 保鲜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杂粮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欣卉 文昌典 +3 位作者 宋雪健 李志江 钱丽丽 张东杰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0-266,共7页
杂粮在精准加工过程中,明确营养组分含量是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杂粮的产地、品种等指标对杂粮的品牌保护极为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无损的技术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近... 杂粮在精准加工过程中,明确营养组分含量是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杂粮的产地、品种等指标对杂粮的品牌保护极为重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无损的技术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及电子鼻/舌技术的检测原理及优缺点,并重点表达了对杂粮组分、产地判别及品种鉴定等方向的研究进展及存在不足,同时也对无损检测技术在杂粮领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研究目标及方向,旨在为杂粮的精准加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无损检测 营养 产地
下载PDF
发芽对杂粮营养品质及功能特性改善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欣卉 宋雪健 +3 位作者 张东杰 李志江 李志明 邰振甲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2,共8页
杂粮种子的发芽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物质转化,具有独特的生理效应,一些营养成分、功能因子的含量会在多种复合酶的作用下逐渐提升,而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对杂粮进行发芽处理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对利用微波、超声、... 杂粮种子的发芽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物质转化,具有独特的生理效应,一些营养成分、功能因子的含量会在多种复合酶的作用下逐渐提升,而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对杂粮进行发芽处理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对利用微波、超声、高压脉冲电场等诱导杂粮发芽技术进行分析,重点综述了发芽绿豆、黑豆、红小豆、荞麦、粟等杂粮谷物,总结其发芽前后多酚、黄酮、γ-氨基丁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及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综述发芽杂粮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抗氧化活性及抗炎活性的功能效果。发芽后的杂粮种子作为主/辅料在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的活性成分变化机理及对食品加工有何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杂粮经过适当的发芽后,其生理活性成分朝着有益的方向变化,有望成为发芽食品功能性膳食补充剂,赋予其多种健康益处和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发芽 功能活性 营养品质
下载PDF
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何帅 宋雪健 +1 位作者 王大鹏 高思亮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文章研究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中的应用,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领域中的应用意义,并以杭州某具体案例为依托,重点阐述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选取建模软件、算量模型契合算量规范、模型拆分对应工程量分项、模型转换... 文章研究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中的应用,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领域中的应用意义,并以杭州某具体案例为依托,重点阐述了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选取建模软件、算量模型契合算量规范、模型拆分对应工程量分项、模型转换等,着重分析了BIM软件的兼容问题。通过上述分析,论证了BIM技术与工程算量体系的融合实现了一模多用、数据积累的目标,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工程算量 建模软件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多年际建三江、五常大米产地溯源 被引量:26
7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3 位作者 张东杰 张丽媛 阮长青 鹿保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21-327,共7页
研究多年际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判别技术,保护地理标志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试验田样品进行与产地有关的特征波段筛选,并在其范围内对2013—2015年来自建三江地区及五常地区的2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 研究多年际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判别技术,保护地理标志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试验田样品进行与产地有关的特征波段筛选,并在其范围内对2013—2015年来自建三江地区及五常地区的2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田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cm^(-1)范围内产地因素差异显著。在此范围内利用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模型对建三江大米及五常大米的正确判别率均高于97.00%。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对两地区大米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5.83%、94.00%。因此,应用该技术对多年份大米的产地溯源进行判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溯源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 因子化法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漫反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年份的大米产地溯源检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雪健 钱丽丽 +4 位作者 张东杰 王欣卉 于果 于金池 周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6-291,共6页
通过对试验田大米样品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后,在其范围内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来自2014、2015年的地理标志产品查哈阳大米和五常大米进行产地溯源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米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通过对试验田大米样品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后,在其范围内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来自2014、2015年的地理标志产品查哈阳大米和五常大米进行产地溯源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米样品在波段为5 136~5 501 cm^(-1)处均有显著差异。利用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对2014年查哈阳及五常大米的正确预测率均为100%,对2015年两地区样品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91.67%。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2014年两地区的样品正确预测率为90.90%、95.83%,对2015年两地区的样品正确预测率为91.67%、8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 大米 产地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鉴别五常大米 被引量:11
9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4 位作者 张东杰 左锋 鹿保鑫 迟晓星 赵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1-236,共6页
为保护五常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ouriertransform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TNI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对来自五常地区和非五常地区共计1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化法结合FTNIS技术所... 为保护五常大米的品牌效益,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ouriertransform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TNI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法对来自五常地区和非五常地区共计191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化法结合FTNIS技术所建立的鉴别分析模型对五常地区大米的鉴别正确率为100%,非五常地域的大米鉴别正确率为97.50%;利用聚类分析模型判别,对五常大米的判别正确率为100%,非五常大米判别正确率为100%。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FTNIS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五常大米判别正确率为95.83%,非五常大米判别正确率为95.00%。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知FTNIS法对五常大米产地鉴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鉴别 定性分析 聚类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小米产地溯源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宋雪健 钱丽丽 +3 位作者 周义 于果 于金池 张东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为建立小米产地溯源的快速检测技术,更好的维护地方名优小米品牌效益,试验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不同状态小米进行产地溯源鉴别,试验分别选取来自肇源和肇州两个小米主产区的144份小米样品,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 为建立小米产地溯源的快速检测技术,更好的维护地方名优小米品牌效益,试验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不同状态小米进行产地溯源鉴别,试验分别选取来自肇源和肇州两个小米主产区的144份小米样品,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状态下的小米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波长范围内采用因子化法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和在特征波段范围内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肇源、肇州两个小米主产区的小米籽粒和小米粉末的正确鉴别率均在90%以上,其中小米粉末的模型正确预测率要高于小米籽粒。因此,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不同状态小米产地溯源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 小米 因子化法 偏最小二乘法(PLS) 产地溯源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黑龙江地理标志大米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4 位作者 张东杰 张爱武 曹冬梅 迟晓星 宋春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190,196,共7页
为建立地理标志大米的快速检测技术,更好地维护地方名优大米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性分析(鉴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黑龙江省3个水稻主产区的地理标志大米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鉴别分析和聚类... 为建立地理标志大米的快速检测技术,更好地维护地方名优大米品牌效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性分析(鉴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黑龙江省3个水稻主产区的地理标志大米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鉴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的模型对建三江、五常地域预测正确率为100%,响水地域预测正确率为95.83%;五常、响水地域判别正确率为100%,建三江地域判别正确率为95.83%。采用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建三江、五常、响水三个地域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83%、100%、95.83%。通过鉴定及检测结果可知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黑龙江地理标志大米进行产地保护,且产地预测正确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大米 产地溯源 定性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查哈阳大米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4 位作者 张东杰 左锋 赵海燕 鹿保鑫 迟晓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2-227,共6页
查哈阳大米为黑龙江特色品牌大米,为保护查哈阳大米品牌,实现查哈阳大米原产地快速真伪鉴别。通过构建不同地域和品种水稻试验田,收获期内对试验田大米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全波长扫描,筛选与产地相关特征波段。在特征波段处对来自查哈阳地... 查哈阳大米为黑龙江特色品牌大米,为保护查哈阳大米品牌,实现查哈阳大米原产地快速真伪鉴别。通过构建不同地域和品种水稻试验田,收获期内对试验田大米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全波长扫描,筛选与产地相关特征波段。在特征波段处对来自查哈阳地区及非查哈阳地区的233份大米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产地因素主要相关的波长为5 136~5 501 cm^(-1),利用此波段采用因子化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对查哈阳大米正确鉴别率为10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查哈阳大米正确判别率为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近红外光谱技术 产地 品种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宋雪健 钱丽丽 +3 位作者 张东杰 王欣卉 于果 周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食品产地溯源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一些制售假冒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急需对食品产地溯源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近红外光谱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等,其中... 食品产地溯源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一些制售假冒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急需对食品产地溯源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近红外光谱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等,其中近红外光谱技术(NIR)因具有高效、快速、无损、无污染及低成本检测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的研究中。主要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并通过列举了其在肉类、水果、谷物的产地溯源研究中的方法手段和结论等,得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检测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同时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中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其在食品产地溯源方面的研究展望,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追溯体系分析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产地溯源 食品 检测
下载PDF
天然生物抗菌剂纳他霉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宋雪健 张东杰 +2 位作者 王洪江 李志江 于金池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35,共7页
纳他霉素具有多烯大环内酯结构,是一种天然生物抗菌剂,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等真菌,具有高效、无毒、安全、广谱等特性,可替代传统化学抗菌剂。文章主要概述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机制和安全性... 纳他霉素具有多烯大环内酯结构,是一种天然生物抗菌剂,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等真菌,具有高效、无毒、安全、广谱等特性,可替代传统化学抗菌剂。文章主要概述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机制和安全性,总结其在乳制品、肉及其制品、焙烤食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论述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纳他霉素在以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纳他霉素在食品及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应用参考和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真菌 抗菌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加工精度对大米矿质元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丽丽 宋雪健 +5 位作者 宋春蕾 赵海燕 张爱武 曹冬梅 姚笛 张东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167,共7页
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已逐渐被应用到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大米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不仅与环境(产地和年份)、品种密切相关,还受加工方式的影响。为研究大米中矿物元素在不同加工等级间的差异,筛选出受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元素,以水稻品种龙... 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已逐渐被应用到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大米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不仅与环境(产地和年份)、品种密切相关,还受加工方式的影响。为研究大米中矿物元素在不同加工等级间的差异,筛选出受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元素,以水稻品种龙粳40作为模式生物,加工成5个等级,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不同等级大米中5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龙粳40水稻籽粒颖果外表面、近表面、近米中部和米中部的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精度间Na,Mg,Al,Ca,V,Cr,Mn,Fe,Co,Cu,Zn,Rb,Sr,Mo,Cs和Ba元素含量差异显著。Na,Ca,Fe元素在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差异,颖果表面Na,K,Ca,Fe含量较高,近米中部和米中部含量较低,说明在颖果中Na,K,Ca,Fe等元素主要富集在糙米籽粒的外最层(主要是糠层和外胚乳层),加工精度是稻米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研究中应考虑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元素 质量控制 大米 加工精度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法对黑龙江大米产地溯源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丽丽 冷候喜 +4 位作者 张爱武 宋雪健 曹冬梅 汤华成 张东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为了探索大米产地鉴别可行性,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研究采用Fisher判别法(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费希尔判别法)进行建模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015年黑龙江5个水稻主产区(五常、佳木斯、齐齐哈尔、双鸭山、牡丹江)... 为了探索大米产地鉴别可行性,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研究采用Fisher判别法(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费希尔判别法)进行建模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015年黑龙江5个水稻主产区(五常、佳木斯、齐齐哈尔、双鸭山、牡丹江)的118份大米粉末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的扫描,光谱预处理方法为9点二阶求导结合5点平滑,建模波长为全波长。对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和预测样本集进行验证,5个地域的验证结果分别为94.4%、94.4%、91.7%、91.7%、94.4%和87.5%、87.5%、87.5%、100%、100%。预测结果达到80%以上,初步认定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技术可用于黑龙江大米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溯源 近红外光谱 Fisher判别法
下载PDF
鲜食水稻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义 张新宇 +4 位作者 李丹 张东杰 宋雪健 李超楠 曲鹏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9期77-83,共7页
为促进稻米深加工的进程,分别对乳熟(前、中、后)期、蜡熟期、完熟期五个不同时期鲜食水稻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以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乳熟中期为实验原料,进行鲜食水稻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液料比、pH、提... 为促进稻米深加工的进程,分别对乳熟(前、中、后)期、蜡熟期、完熟期五个不同时期鲜食水稻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以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乳熟中期为实验原料,进行鲜食水稻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液料比、pH、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鲜食水稻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鲜食水稻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8∶1、pH 9、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118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的理论最大值为69.51%,实验验证值为69.82%,得到的鲜食水稻蛋白质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经红外测得鲜食水稻蛋白质与其他大米蛋白质结构基本一致,为鲜食水稻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水稻 蛋白质提取 响应面法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建三江大米快速检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雪健 钱丽丽 +1 位作者 于金池 张东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8-143,共6页
为实现建三江大米的真假快速鉴别,应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来自建三江及非建三江地区的150份大米样品,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因子化法进行鉴别分析,最大合格性索引法进行合格性检测分析,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 为实现建三江大米的真假快速鉴别,应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来自建三江及非建三江地区的150份大米样品,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因子化法进行鉴别分析,最大合格性索引法进行合格性检测分析,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建三江地区的大米正确判别率均在90.00%以上。因此,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建三江大米真假鉴别研究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近红外光谱(NIR) 鉴别分析 合格性测试 偏最小二乘法(PLS)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及不同算法对泰来绿豆的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爱武 宋雪健 +5 位作者 王欣卉 李殿威 钱丽丽 张东杰 张桂芳 关海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为实现泰来绿豆产地溯源研究,筛选适宜算法与样品形态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与应用,实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来自泰来绿豆和非泰来绿豆共计253份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豆粉末状态建模效果要优于籽粒状态,... 为实现泰来绿豆产地溯源研究,筛选适宜算法与样品形态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与应用,实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来自泰来绿豆和非泰来绿豆共计253份样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豆粉末状态建模效果要优于籽粒状态,对绿豆粉末鉴别研究中,运用因子化法建模的检测精度要优于标准算法,该法结合一阶导数+5点平滑的预处理方式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及采用Ward’s algorithm聚类算法结合二阶导数+SNV+5点平滑的预处理方式建立的聚类分析模型分别对粉末状泰来绿豆的正确鉴别率为96.15%和92.30%。对绿豆籽粒鉴别研究中,采用PLS法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其RMSECV为0.129,R^(2)为98.06,RPD为7.18,RMSEP为0.123,对泰来绿豆正确识别率为88.46%,要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因此,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泰来绿豆进行产地判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算法 绿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食品包装用CO_2吸收衬垫的制备及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江 宋雪健 +1 位作者 孟令伟 李志江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以猪肉、纸浆和棉花为基材,以碳酸钠、甘氨酸钠为CO_2吸收剂,制备出能够用于食品包装的CO_2吸收衬垫,并对其CO_2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衬垫都具有一定的CO_2和水蒸气吸收能力,不同材质碳酸钠衬垫的CO_2吸收... 以猪肉、纸浆和棉花为基材,以碳酸钠、甘氨酸钠为CO_2吸收剂,制备出能够用于食品包装的CO_2吸收衬垫,并对其CO_2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衬垫都具有一定的CO_2和水蒸气吸收能力,不同材质碳酸钠衬垫的CO_2吸收能力强于所对应的甘氨酸钠衬垫。纸浆-碳酸钠衬垫具有最高的CO_2吸收速率和容量,猪肉-甘氨酸钠衬垫具有最高的水蒸气吸收能力。所制备的CO_2吸附衬垫为保藏不同呼吸强度的敏感果蔬提供了包装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碳酸钠 甘氨酸钠 二氧化碳吸附衬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