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红宝石结构的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
1
作者 于宏伟 柴嘉欣 +3 位作者 吉一帆 宗雪晴 张泽旺 吴雨靓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利用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天然红宝石的结构,发现红宝石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α-Al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Al^(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α-Al_(2)O_(3)-O-Al))、Cr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Cr^(3+)位移对应... 利用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天然红宝石的结构,发现红宝石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α-Al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Al^(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α-Al_(2)O_(3)-O-Al))、Cr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Cr^(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Cr_(2)O_(3)-O-Cr))、Fe_(2)O_(3)分子中O_(2)−对静止Fe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Fe_(2)O_(3)-O-Fe))、α-Al_(2)O_(3)分子中Al^(3+)之间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α-Al_(2)O_(3)-Al-Al))及锌尖晶石特征红外吸收模式(νZnAl_(2)O4);红宝石的主要结构包括:α-Al_(2)O_(3)、Cr_(2)O_(3)、Fe_(2)O_(3)及少量共生锌尖晶石。采用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小颗粒红宝石类矿物结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宝石 原位漫反射 红外光谱 α-Al_(2)O_(3) Cr_(2)O_(3) Fe_(2)O_(3) 锌尖晶石
下载PDF
乙纶分子结构及热变性三级长波近红外-中红外光谱研究
2
作者 柴嘉欣 吉一帆 +5 位作者 李雨情 宗鹤宸 宗雪晴 王静伟 常美玲 于宏伟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长波近红外-中红外(LW-NIR-MIR)光谱开展乙纶分子结构研究。红外模式主要包括:2ν_(asCH3-去卷积-乙纶)、2ν_(asCH2-去卷积-乙纶)、2ν_(sCH3-去卷积-乙纶)、2ν_(sCH2-去卷积-乙纶)、(ν_(asCH2-去卷积-乙纶)+ν_(CH-去卷积-乙纶))、(... 长波近红外-中红外(LW-NIR-MIR)光谱开展乙纶分子结构研究。红外模式主要包括:2ν_(asCH3-去卷积-乙纶)、2ν_(asCH2-去卷积-乙纶)、2ν_(sCH3-去卷积-乙纶)、2ν_(sCH2-去卷积-乙纶)、(ν_(asCH2-去卷积-乙纶)+ν_(CH-去卷积-乙纶))、(ν_(asCH2-去卷积-乙纶)+ν_(sCH2-去卷积-乙纶))、ν_(asCH3-去卷积-乙纶)、ν_(sCH3-去卷积-乙纶)、ν_(asCH2-去卷积-乙纶)、ν_(sCH2-去卷积-乙纶)、δ_(CH2-去卷积-乙纶)和ρ_(CH2-去卷积-乙纶)。进一步开展了变温LW-NIR-MIR光谱研究。在303 K~393 K的温度范围内,结构官能团(2ν_(sCH2-去卷积-乙纶),ν_(asCH2-去卷积-乙纶)和ρ_(CH2-去卷积-乙纶))对应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改变。最后开展二维LW-NIR-MIR光谱研究。LW-NIR区间,5835 cm^(-1)(2ν_(asCH2-2-二维-乙纶))>5700 cm^(-1)(2ν_(sCH2-二维-乙纶))>5867 cm^(-1)(2ν_(asCH2-1-二维-乙纶))>5800 cm^(-1)(ν_(asCH2-二维-乙纶)+ν_(CH-二维-乙纶))>5762 cm^(-1)(ν_(asCH2-二维-乙纶)+ν_(sCH2-二维-乙纶))>5894 cm^(-1)(2ν_(asCH3-二维-乙纶))。MIR区间,2915 cm^(-1)(ν_(asCH2-二维))>2845 cm^(-1)(ν_(sCH2-二维-乙纶))>2945 cm^(-1)(ν_(asCH3-二维-乙纶))>2885 cm^(-1)(ν_(sCH3-二维-乙纶))。1452 cm^(-1)(δ_(CH2-2-二维-乙纶))>1475 cm^(-1)(δ_(CH2-1-二维-乙纶))。LW-NIR-MIR区间,5835 cm^(-1)(2ν_(asCH2-2-二维-乙纶))>2915 cm^(-1)(ν_(asCH2-二维-乙纶))>2845 cm^(-1)(ν_(sCH2-二维-乙纶))>5894 cm^(-1)(2ν_(asCH3-二维-乙纶))。乙纶分子结构主要官能团对热的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研究拓展了三级LW-NIR-MIR谱在乙纶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纶 长波近红外-中红外光谱 结构 热变性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在氢氧化钠杂质分析的应用
3
作者 张美环 李雨情 +3 位作者 宗鹤宸 王静伟 宗雪晴 于宏伟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1期28-32,36,共6页
对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开展了氢氧化钠杂质研究。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杂质主要包括:少量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分子主要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C=O基团伸缩振动模式(νC=O-Na_(2)CO_(3))和CO_(3)基团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_(3)-Na_(2)CO_(3))... 对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开展了氢氧化钠杂质研究。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杂质主要包括:少量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分子主要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C=O基团伸缩振动模式(νC=O-Na_(2)CO_(3))和CO_(3)基团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_(3)-Na_(2)CO_(3))的合频峰(νC=O-Na_(2)CO_(3)+βCO_(3)-Na_(2)CO_(3));C=O基团伸缩振动模式(νC=O-Na_(2)CO_(3));CO_(3)基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O_(3)-Na_(2)CO_(3));CO_(3)基团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O_(3)-Na_(2)CO_(3));CO_(3)基团面外弯曲振动模式(rCO_(3)-Na_(2)CO_(3))及CO_(3)基团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βCO_(3)-Na_(2)CO_(3));水分子主要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OH基团伸缩振动模式(νOH-H_(2)O)。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在氢氧化钠杂质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 杂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下载PDF
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重组链球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4
作者 宗雪晴 赵贤杰 +8 位作者 胡俊冶 余肇锋 李国潮 何颍欣 黄云飞 马春全 李舜 李亚娟 付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1-620,共10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常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混合感染。为构建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SEZ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PCR扩增PCV2 Cap基因和SEZ疫苗株ST171 Szp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基因(Szp-up、Szp-down),将上述PCR产物分别与pMD19-...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常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混合感染。为构建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SEZ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PCR扩增PCV2 Cap基因和SEZ疫苗株ST171 Szp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基因(Szp-up、Szp-down),将上述PCR产物分别与pMD19-T载体连接,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D19-T-Cap、pMD19-T-Szp-up和pMD19-T-Szp-down。将pMD19-T-Szp-up与pG+host5分别双酶切后构建重组质粒pG+host5-Szp-up;将pMD19-T-Szp-down与pG+host5-Szp-up分别经双酶切后构建重组质粒pG+host5-Szp。上述重组质粒均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经BamH I酶切pG+host5-Szp载体和pMD19-T-Cap载体后构建重组载体pG+host5-PCV2-Cap-Szp,并使PCV2 Cap基因替换Szp基因的166 bp~783 b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该质粒电转化ST171感受态细胞,通过红霉素抗性板筛选重组SEZ PCV2-Cap-Szp/ST171株。通过菌落计数分别绘制PCV2-Cap-Szp/ST171及其亲本菌株ST171的生长曲线;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重组菌株Cap基因以及亲本菌株ST171 Szp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鉴定重组菌株Cap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亲本菌株和重组菌株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重组菌株中Cap基因的转录水平与亲本菌株中Szp基因的转录水平相当,且其中的蛋白肽段与PCV2 Cap蛋白的肽段相符,表明插入Szp基因不影响ST171的生长特性,且重组菌中的Cap基因可以正常转录并能够表达Cap蛋白。分别经小鼠腹腔接种不同剂量的重组菌株及亲本菌株,并采用改良寇氏法(Karber氏法)计算两株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重组菌株及亲本菌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3.21×108 cfu/mL及2.0×10^(7) cfu/mL,虽然前者对小鼠的LD50有所升高,但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并未增强。将重组菌株及亲本菌株灭活乳化后与商品化的PCV2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鼠,0.5 mL/只,二免后14 d采用间接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Cap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亲本菌株及PBS对照小鼠均未产生PCV2 Cap蛋白特异性抗体,而重组菌株刺激小鼠产生的Cap蛋白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PCV2商品化疫苗(P<0.001)。将上述3株菌按照上述方法分别经腹腔免疫小鼠。二免后14 d经腹腔以0.5 mL 1×106 cfu/mL的SEZ C55138株攻击,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将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按照上述方法免疫小鼠,二免14 d后经腹腔接种0.2 mL 1×108拷贝/mL的PCV2。分别于攻毒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qPCR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病毒载量。SEZ C55138株攻毒结果显示,免疫ST171与PCV2-Cap-Szp/ST171的小鼠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和死亡,存活率达100%;而两个阴性对照组小鼠攻菌后均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并相继死亡,死亡率分别为70%和80%。PCV2攻毒实验结果显示,与免疫ST171组小鼠相比,免疫重组菌株的小鼠在攻击PCV2后1 d、3 d和5 d小鼠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均有所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菌株PCV2-Cap-Szp/ST171能够诱导免疫小鼠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致病性SEZ的伤害及减少PCV2攻毒后小鼠血清中的病毒载量,本研究为细菌活载体疫苗及PCV2和SEZ二联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重组菌株
下载PDF
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研究
5
作者 李明航 柴嘉欣 +5 位作者 吉一帆 常利双 宗雪晴 张泽旺 王静伟 徐元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37-144,共8页
金鸡纳碱(Quinine,又名奎宁),是一种用于治疗与预防疟疾的药物。研究金鸡纳碱分子结构。开展了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中红外(M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和■。研究发现,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去卷积MI... 金鸡纳碱(Quinine,又名奎宁),是一种用于治疗与预防疟疾的药物。研究金鸡纳碱分子结构。开展了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中红外(M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和■。研究发现,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的去卷积MIR光谱的谱图分辨能力优于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及四阶导数MIR光谱,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光谱信息。MIR光谱开展了医药(金鸡纳碱)分子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中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中红外光谱 四阶导数中红外光谱 去卷积中红外光谱 金鸡纳碱 分子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