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熏蒸对三七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豪吉 陈鹏崟 +4 位作者 王勇 魏富刚 杨绍周 官会林 徐武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用氯化苦熏蒸三七连作土壤,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并与林下健康三七种植土壤相比较,探究氯化苦熏蒸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三七种植18个月后,试验组三七存活率为63.0%,而对照组三七存活率仅为2.0%.高通量测序与生信分... 用氯化苦熏蒸三七连作土壤,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并与林下健康三七种植土壤相比较,探究氯化苦熏蒸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三七种植18个月后,试验组三七存活率为63.0%,而对照组三七存活率仅为2.0%.高通量测序与生信分析表明:与林下健康三七种植土壤相比,田间三七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P<0.05),镰刀菌属(Fusarium)、癣囊腔菌属(Plectosphaerell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潜在病原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等潜在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氯化苦熏蒸可有效降低三七连作土壤中病原菌群的相对丰度(P<0.05),调节微生物群落,显著提高连作三七存活率,是消减三七连作障碍,促进三七可持续栽培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氯化苦 熏蒸 微生物群落 连作障碍
下载PDF
轮作滇重楼与滇黄精对三七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佳 官会林 +5 位作者 王豪吉 魏富刚 杨绍周 李相川 王勇 徐武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轮作是应对药用植物三七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而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调节效应还鲜见报道.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轮作滇重楼和滇黄精两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了定量分析,对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新地和连... 轮作是应对药用植物三七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而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调节效应还鲜见报道.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轮作滇重楼和滇黄精两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了定量分析,对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新地和连作地三七根际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七连作导致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癣囊腔菌属(Plectosphaerella)等潜在病原菌群相对丰度大幅升高,可能是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与连作三七相比较,轮作滇重楼和滇黄精根际真菌多样性显著升高,癣囊腔菌属相对丰度分别降低27.76%和33.33%,而潜在有益菌群木霉属(Trichoderma)相对丰度分别升高433.06%和2 353.32%;此外,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轮作滇黄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较非连作三七更为相似,且与连作三七根际土壤相比,磷酸酶与蔗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轮作滇重楼与滇黄精生长状况良好,受三七种植的影响较小.因此,轮作滇重楼与滇黄精对三七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均具有良好的调节效应,有望成为应对三七连作障碍、缩短轮作年限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轮作 真菌群落
下载PDF
观赏性富集植物修复土壤镉污染效果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徐兰兰 浦江 +7 位作者 刘彦红 严崧 徐锐 孙世中 黄益宗 官会林 宋洪川 黄晶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为探究观赏性镉(Cd)富集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的效果,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在Cd浓度为2.5 mg·kg^(-1)的农田中分别种植孔雀草、忍冬、紫茉莉和万寿菊4种观赏植物,探究了不同观赏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观赏植物植... 为探究观赏性镉(Cd)富集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的效果,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在Cd浓度为2.5 mg·kg^(-1)的农田中分别种植孔雀草、忍冬、紫茉莉和万寿菊4种观赏植物,探究了不同观赏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观赏植物植株Cd含量和积累量表现为万寿菊>孔雀草>紫茉莉>忍冬;万寿菊和孔雀草地上部Cd含量和积累量大于地下部分,紫茉莉和忍冬地上部Cd含量和积累量小于地下部分;万寿菊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最大,地上富集系数达到2.48、转运系数达到1.63,对重金属Cd具有最强的吸收和富集性.表明万寿菊在Cd污染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修复土壤Cd污染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污染 植物修复 观赏植物
下载PDF
生物质有机肥对酸性红壤区人参果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豪吉 李彦 +4 位作者 李锐明 陈欧保 杨云 徐武美 官会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是云南特色经济作物.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会导致人参果主产区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和肥力退化等问题,同时作物病害严重、挂果率低等障碍因素突出.研究通过创制生物质有机肥改良人参果种植土壤,试... 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是云南特色经济作物.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会导致人参果主产区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和肥力退化等问题,同时作物病害严重、挂果率低等障碍因素突出.研究通过创制生物质有机肥改良人参果种植土壤,试验施用量分别为9、12、15 t/hm^(2)和18 t/hm^(2),以传统单施尿素150 kg/hm^(2)为对照(CK),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调查了不同处理下人参果枯叶病发病率和产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pH、电导率(EC)、阳离子代换量(CEC)、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P<0.05),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磷酸酶、脲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且活性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施用生物质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特征和增加土壤酶活性,从而提高人参果产量,且其解释率为87.40%.施加生物质有机肥降低了人参果枯叶病发病率(P<0.05),且其与产量的关联性符合对数曲线模型(R^(2)=0.794,P<0.01).与非种植障碍区相比,生物质有机肥以15~18 t/hm^(2)的施用量处理即可获得较高产量.因此,施用生物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有效改良酸性红壤区土壤质量和缓减人参果病害,从而提高作物种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酸性红壤 生物质有机肥 枯叶病
下载PDF
刈割方式对鬼针草修复土壤镉污染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徐兰兰 熊明月 +6 位作者 史应仙 聂有富 兰树华 宋洪川 黄益宗 官会林 黄晶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探究不同刈割方式对鬼针草修复土壤镉(Cd)污染的作用.在鬼针草一个完整的生长季内,对比了持续种植处理(种植持续整个生长季,CK)、重新种植处理(生长季内种植2轮,每轮半个生长季,X1)、刈割老叶处理(X2)、距根部30 cm刈割(X3)、刈割顶... 为探究不同刈割方式对鬼针草修复土壤镉(Cd)污染的作用.在鬼针草一个完整的生长季内,对比了持续种植处理(种植持续整个生长季,CK)、重新种植处理(生长季内种植2轮,每轮半个生长季,X1)、刈割老叶处理(X2)、距根部30 cm刈割(X3)、刈割顶端顶芽(X4)对鬼针草生长、生物量及Cd富集能力的影响.与CK相比,X1处理鬼针草株高、直径、侧芽数和平均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X3处理再生长速度和平均生长速度显著提高了34.88%、16.16%(P<0.05);X3和X4处理株高、侧芽数和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了62.16%、58.11%;X3、X4地上部Cd富集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3.25%、77.64%(P<0.05),X3处理富集系数达到最大值2.61,因此距根部30 cm刈割对增强鬼针草提取土壤中Cd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污染 鬼针草 刈割 土壤修复
下载PDF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旱地红壤保水性与细菌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周瑞春 官会林 +4 位作者 刘奎 王豪吉 赵芳 陈鹏崟 徐武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0,共8页
土壤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瓶颈。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然而,其对旱地红壤保水性与细菌群落的影响还鲜见报道。通过室内土培试验,持续观测生物有机肥不同施加量处理的土壤含... 土壤干旱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瓶颈。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然而,其对旱地红壤保水性与细菌群落的影响还鲜见报道。通过室内土培试验,持续观测生物有机肥不同施加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群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保水性的影响因施肥量与模拟干旱时间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施加量为1%、模拟干旱为31d时,土壤含水量是对照组(CK)的1.8倍。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与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其随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此外,施加生物有机肥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与CK相比,施加生物有机肥的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较低,且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干旱环境下土壤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Ramli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施肥导致的细菌生境变化有关。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含量,还能在持续干旱环境下显著提升土壤保水性与细菌多样性,是应对季节性土壤干旱、调节细菌群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 细菌群落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下鬼针草与龙葵修复土壤镉污染的效应研究
7
作者 刘梦瑶 陈春 +5 位作者 沈蕊 史任芬 资静云 官会林 黄益宗 黄晶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鬼针草与龙葵对土壤镉(Cd)污染的修复效果,设置鬼针草单作、龙葵单作、鬼针草与龙葵间作、鬼针草与龙葵混作4种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对土壤Cd污染修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鬼针草与龙葵对土壤镉(Cd)污染的修复效果,设置鬼针草单作、龙葵单作、鬼针草与龙葵间作、鬼针草与龙葵混作4种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对土壤Cd污染修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两种植物的株高、根长、茎基直径无显著性差异,间作会显著降低龙葵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下部的生物量干重.间作与混作会降低土壤pH的大小,显著提高鬼针草茎与叶以及龙葵根与果实中的Cd含量,显著提高鬼针草地上部与龙葵地上、地下部的富集系数以及鬼针草的转运系数.但是间作与混作处理下每盆植物吸收Cd的总量与鬼针草单作处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鬼针草、龙葵间作与混作并没有提高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龙葵 间作 混作 Cd污染修复
下载PDF
施用烟杆炭对三七连作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王贞玉 罗春艳 +4 位作者 唐振亚 李曦同 樊芳玲 黄益宗 官会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烟杆炭对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PLFA)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烟杆炭可显著提高三七连作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缓解连作障碍.
关键词 三七 烟杆炭 酶活性 磷脂脂肪酸 连作障碍
下载PDF
烟秆炭与尿素配施对酸性红壤理化特征与作物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何翰宇 周瑞春 +3 位作者 王豪吉 程圆钦 官会林 徐武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为研究生物炭与氮素配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向酸性红壤中添加2%的烟秆炭,尿素添加量为20、40 mg·kg^(-1)与60 mg·kg^(-1)(以氮素计,标记为T1、T2和T3),以不施用尿素为对照(CK),以广泛食用的青菜(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 为研究生物炭与氮素配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向酸性红壤中添加2%的烟秆炭,尿素添加量为20、40 mg·kg^(-1)与60 mg·kg^(-1)(以氮素计,标记为T1、T2和T3),以不施用尿素为对照(CK),以广泛食用的青菜(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为试验作物,种植80 d后采收,并采集土样用于理化性质与脲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菜产量随施氮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T1、T2和T3处理下青菜产量较CK分别增加了53%、75%与103%.随着尿素施加量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与电导率显著升高,而pH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速效氮含量是影响青菜产量的关键因素(R^(2)=51.1%),且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青菜叶片中氮含量升高(P<0.05),表明作物氮素营养得到了有效改善.因此,向施炭的酸性红壤中添加速效氮,是促进作物生长与产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炭 铵态氮 硝态氮 作物产量 酸性红壤
下载PDF
Ni/Co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可控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南剑 刘鑫宇 +3 位作者 田林 徐锐 官会林 张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掺杂不同金属元素的片状TiO2纳米材料,对掺杂金属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质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条件及对有机污染物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应用进行研究,进而选择最佳掺杂金属元素的TiO2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 采用水热法合成掺杂不同金属元素的片状TiO2纳米材料,对掺杂金属元素的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质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条件及对有机污染物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应用进行研究,进而选择最佳掺杂金属元素的TiO2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结果表明,Ni/Co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甲基橙效果最佳,能在短时间内对有机染料进行有效降解,在紫外光照下其降解效率约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掺杂 甲基橙 甲基橙降解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连作三七根际真菌群落与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林艳 徐武美 +4 位作者 王豪吉 王昆艳 魏富刚 杨绍周 官会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9-227,共9页
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是反映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生物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10年三七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生物炭施加量为0、12与15 t/ha(T0、T1与T2),在三七移栽18个月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 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是反映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探究生物炭对三七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10年三七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生物炭施加量为0、12与15 t/ha(T0、T1与T2),在三七移栽18个月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下三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病原尖孢镰刀菌丰度,探索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真菌群落变化的关联性,以及生物炭对连作三七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三七根际土壤pH、NO_(3)^(-)-N和有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6.5%、13.6%和40.3%,NH_(4)^(+)-N含量降低了21.2%,真菌α多样性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相比较,群落呈明显分化格局。在门分类水平上,T2处理下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在属分类水平上,被孢霉属(Mortierell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丰度(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较,T2处理下三七存活率提高了24.0%,且其与土壤pH、真菌α多样性和被孢霉属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NH_(4)^(+)-N含量和尖孢镰刀菌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施用生物炭通过改良三七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有益真菌丰度,降低病原尖孢镰刀菌丰度,调节真菌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三七存活率,是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土壤养分 根际微生物 尖孢镰刀菌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三七连作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海航 官会林 +5 位作者 王旭 王童 李泓霖 彭文洁 刘柏桢 樊芳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研究生物炭对三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三七连作土壤状况,为土壤改良及三七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该研究选取烟杆炭TB,稻壳炭RB为试验材料,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通过高... 研究生物炭对三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三七连作土壤状况,为土壤改良及三七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该研究选取烟杆炭TB,稻壳炭RB为试验材料,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两种生物炭对两年生三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施加生物炭能提高三七的存活率,p H值、土壤有效磷、微生物量碳及有效钾对三七成活率具有促进作用,铵态氮对三七成活率具有抑制作用,土壤p H值对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具有正贡献,而对蔗糖酶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施加两种生物炭均显著改善了三七连作地的真菌群落结构,提高三七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不同处理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分化,施加生物炭后均显著提升Ascomycota(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及Mortierellomycota(被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与CK相比,施加生物炭后Fusarium(镰刀菌属)、Aspergillus(曲霉菌属)和Alternaria(链格孢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Botryotinia的丰度显著升高(P<0.01)。冗余分析表明,pH值、硝态氮、有效磷及有效钾是造成三七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微生物量碳等含量及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病原菌丰度,从而提高三七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生物炭 根际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消减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梦馨 刘莹 +2 位作者 官会林 王豪吉 徐武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9期2013-2019,共7页
化感自毒作用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阐述了化感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机制,如影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水和矿质元素吸收、细胞结构、土壤酶活性... 化感自毒作用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阐述了化感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机制,如影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水和矿质元素吸收、细胞结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等;提出选育优良栽培品种、合理施用有机类肥料及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等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防治措施,为消减化感自毒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物质 自毒作用 消减措施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我国三七潜在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鹏崟 官会林 +5 位作者 王勇 魏富刚 杨绍周 王豪吉 赵林艳 徐武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1-16,共6页
目的预测当前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七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为三七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七在我国的样点分布信息,综合22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未来(2030、207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S... 目的预测当前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七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为三七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七在我国的样点分布信息,综合22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未来(2030、207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SSP1-2.6、SSP5-8.5)影响三七分布的环境因子,计算适生区变化情况。结果影响三七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干季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气温季节性变化和海拔。当前三七在我国总适生区面积约56.77×10^(4)km^(2),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七潜在分布面积有不同程度缩小,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SSP5-8.5),预测到2070年三七适生区面积将减少40%。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三七田间栽培、仿野生种植、野外回归及种群重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最大熵模型 适宜分布区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脱落酸对蜈蚣草生理特性及砷积累的影响
15
作者 王润 王豪吉 +5 位作者 赵林艳 李思民 宋洪川 孙世中 官会林 徐武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探索植物激素脱落酸对砷(As)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生理特性及砷积累的影响,作者在As含量为50 mg/kg的土壤中种植蜈蚣草,并向蜈蚣草叶面分别喷施0(T0)、15(T1)、30(T2)、45(T3)mg/L的脱落酸(ABA),每株每次施用量为30 mL,共计喷施4次,并对... 为探索植物激素脱落酸对砷(As)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生理特性及砷积累的影响,作者在As含量为50 mg/kg的土壤中种植蜈蚣草,并向蜈蚣草叶面分别喷施0(T0)、15(T1)、30(T2)、45(T3)mg/L的脱落酸(ABA),每株每次施用量为30 mL,共计喷施4次,并对蜈蚣草叶片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与As积累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1处理能显著提高蜈蚣草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SPAD值(p<0.05);此外,T1处理下蜈蚣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且地上部分As含量和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而T2、T3处理下蜈蚣草As含量和积累量降低(p<0.05)。这说明适量喷施ABA可提高蜈蚣草叶片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与As积累,是强化蜈蚣草修复As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草 脱落酸 生理特性 砷积累
原文传递
三七设施栽培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官会林 杨建忠 +3 位作者 陈煜君 崔秀明 王勇 张云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4,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的定位研究,探讨三七根腐病发病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均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其消涨变化规律与三七根腐病高发期吻合,是... 本研究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的定位研究,探讨三七根腐病发病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均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其消涨变化规律与三七根腐病高发期吻合,是诱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厌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及其种群数量比例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三类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是诱导三七根腐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温度与根腐发病率没有直接的关联作用,但是温度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并导致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发展;根际土壤中好氧细菌数与厌氧细菌数比例及真菌与细菌总数比值可作为三七根腐发病及病害防治的预期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微生物 种群比例 根腐病 相关性
下载PDF
绿肥轮作对植烟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8
17
作者 官会林 郭云周 +2 位作者 张云峰 孙世中 陈晓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6-2371,共6页
为探讨绿肥作物改良土壤的生态作用,试验以冬闲连作地为对照,在云南曲靖和晋宁烟草种植区,研究了小麦轮作收获后留根茬(2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麦-烟),紫花苕子收获后留根茬(3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绿-烟)及豆类轮作(豆-烟)收获... 为探讨绿肥作物改良土壤的生态作用,试验以冬闲连作地为对照,在云南曲靖和晋宁烟草种植区,研究了小麦轮作收获后留根茬(2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麦-烟),紫花苕子收获后留根茬(3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绿-烟)及豆类轮作(豆-烟)收获后根茬及秸秆全部移除地外种植烟草的4种轮作模式,结果表明:绿-烟和豆-烟复种模式下,植烟生长期内根区土壤酶活性(SEA)、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及土壤有机碳(SOC)均高于麦-烟复种及冬闲连作地,并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复种模式的SMBC、SOC及SMBC/SOC间呈显著相关性,对提高土壤SEA、SMBC与SOC质量分数影响为:绿-烟>豆-烟>麦-烟>冬闲地。研究认为,SEA及SMBC/SOC可作为评价轮作模式影响烟地红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轮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碳 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类群动态与根腐病的关系 被引量:34
18
作者 官会林 陈昱君 +2 位作者 刘士清 张无敌 夏朝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6-709,共4页
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定位研究,找出了三七根腐病高发期与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特征的差异,鉴定出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除已报道的细菌中的假单胞细菌有关外,还与霉菌、放线菌及厌氧生长菌有密切关联,这3类菌... 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定位研究,找出了三七根腐病高发期与土壤微生物类群变化特征的差异,鉴定出了主要病原微生物类群。结果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除已报道的细菌中的假单胞细菌有关外,还与霉菌、放线菌及厌氧生长菌有密切关联,这3类菌群在不同季节存活量的高峰期与三七病害高发期相吻合,并且根腐病株土壤中的霉菌、放线菌及厌氧菌数高于健康植株土壤,分别增加3.89 E 4.cfu/g,0.94 E 4.cfu/g,85.10 E 6.cfu/g,说明这3种细菌也是导致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微生物 变化特征 土传病害
下载PDF
紫云英轮作与退化山地红壤肥力恢复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官会林 刘士清 +2 位作者 张无敌 尹芳 段庆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研究了稳定耕作系统下的不同利用方式的高原山地红壤肥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云英冬季旱地轮作的B地与传统耕作利用的C、D地比较,0~20cm土壤体积质量降低0.22~0.33 g/cm3,自然含水量增加3.89~5.00%,>1mm团聚体增加3.22~5.52%,... 研究了稳定耕作系统下的不同利用方式的高原山地红壤肥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云英冬季旱地轮作的B地与传统耕作利用的C、D地比较,0~20cm土壤体积质量降低0.22~0.33 g/cm3,自然含水量增加3.89~5.00%,>1mm团聚体增加3.22~5.52%,有机质增加27.68~30.47 g/kg,HA/FA比值提高1.24~1.41个计数单位,土壤速效N、P、K分别提高66.97~75.87 mg/kg、5.89~7.51mg/kg、67.12~84.54 mg/kg,并对调节土壤PH值、抑制红壤磷素养分退化的作用最为明显。此研究结果,为促进我国南方红壤区冬闲山地的开发利用及改良培肥,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轮作 山地红壤 肥力退化 恢复性能
下载PDF
滇池农田废弃物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官会林 张云峰 +1 位作者 张无敌 刘士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25-628,共4页
以蔬菜根茎及花卉秸秆废弃物、鲜猪粪、有机物腐熟剂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堆肥处理,自然发酵35 d还田试验。通过测定堆沤制备的有机肥品质及还田作物的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含量,优选出相同堆肥期内还田应用的优化堆肥处理,以指导生产... 以蔬菜根茎及花卉秸秆废弃物、鲜猪粪、有机物腐熟剂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堆肥处理,自然发酵35 d还田试验。通过测定堆沤制备的有机肥品质及还田作物的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含量,优选出相同堆肥期内还田应用的优化堆肥处理,以指导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堆沤期内,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与鲜猪粪按34∶配比堆沤,其有机肥品质和还田效果较好;若加大废弃物处理量,短期堆沤不易腐熟分解,还田后影响西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与鲜猪粪堆沤配比大于32∶,还田后容易造成当季作物减产;有机物腐熟剂对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处理和还田利用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固体废弃物 堆沤有机肥 还田肥效 产量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