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介电片状FeNi吸波剂的山嵛酸辅助制备及其织构行为
1
作者 王睿 王峰 +2 位作者 徐逸凡 官建国 陈志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72,共11页
目的在吸波剂表面化学吸附一层绝缘小分子,制备低介电常数且耐腐蚀的低频吸波剂。方法通过机械化学处理活化合金粒子表面,增强山嵛酸与合金粒子间形成的化学吸附,从而制备具有低介电常数、光滑表面、高晶粒取向度和耐腐蚀的片状Fe50Ni50... 目的在吸波剂表面化学吸附一层绝缘小分子,制备低介电常数且耐腐蚀的低频吸波剂。方法通过机械化学处理活化合金粒子表面,增强山嵛酸与合金粒子间形成的化学吸附,从而制备具有低介电常数、光滑表面、高晶粒取向度和耐腐蚀的片状Fe50Ni50@山嵛酸吸波剂。结果形成的山嵛酸包覆层可调控球磨过程中粉体间的冷焊效应和粉体受到的外界载荷,诱导Fe50Ni50粉体沿{111}晶面的滑移,促使粉体内形成{001}面织构。同时,绝缘且疏水的山嵛酸包覆层可阻碍粉体间导电网络的形成,降低片状Fe50Ni50吸波剂的介电常数,使粉体兼具低介电常数、高磁导率和耐腐蚀能力。结论Fe50Ni50@山嵛酸吸波剂粒子展现出良好的低频吸波性能和耐腐蚀能力,为发展兼具优良耐环境性能和低频强吸收能力的新型吸波材料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吸波材料 机械化学改性 脂肪酸 低频 耐腐蚀
下载PDF
导热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孟奇 李维 +2 位作者 崔正明 陈志宏 官建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5-1474,共10页
针对电子和通讯设备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带来的散热和电磁兼容困难问题,本文分析了导热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从单一的导热功能材料和吸波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出发,归纳了导热机理与吸波机理以及影响导热和吸波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针对电子和通讯设备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带来的散热和电磁兼容困难问题,本文分析了导热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从单一的导热功能材料和吸波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出发,归纳了导热机理与吸波机理以及影响导热和吸波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提高导热吸波综合性能的方法及其设计制备方法,在总结现有导热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当前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导热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包括制备高热导率的聚合物基体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和增强导热吸波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研究。通过此研究,旨在为制备高性能导热吸波材料提供参考,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开发出兼具高导热和电磁波吸收功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吸波材料 导热机理 吸波机理 设计方法 制备方法 导热性能 吸波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初步评价表面PVP修饰磁纳米颗粒的生物安全性
3
作者 朱欧陵 齐泉 +4 位作者 张迪 牟方志 张方辉 官建国 李智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4,104,共7页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以Fe_(3)O_(4)NPs@PVP表示)的生物安全性,为磁纳米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Fe_(3)O_(4)NPs@PVP以0.25、0.5、0.75和1 mg/ml的终浓度加入含有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使用Alarma b...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的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以Fe_(3)O_(4)NPs@PVP表示)的生物安全性,为磁纳米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Fe_(3)O_(4)NPs@PVP以0.25、0.5、0.75和1 mg/ml的终浓度加入含有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使用Alarma 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将直径130 nm的Fe_(3)O_(4)NPs@PVP配置等体积,浓度分别为2、5、10和25 mg/kg的混悬液备用,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极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其他组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0.2 ml浓度为2、5、10和25 mg/kg的Fe_(3)O_(4)NPs@PVP混悬液,注射完毕后连续观察14天。实验周期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评估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对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实质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将Fe_(3)O_(4)NPs@PVP分别以不同终浓度作用于大鼠成纤维细胞,随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正比下降;当Fe_(3)O_(4)NPs@PVP终浓度为1 mg/ml时,大鼠成纤维细胞活力值仍有8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体内AST水平,极高剂量组大鼠体内AST、BUN、LDH水平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极高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的ALT水平,中剂量组大鼠的LDH水平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的IgG水平较低(P<0.05)。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各实质器官均保持良好完整性,无明显病变。其他组心肌细胞无肥大、坏死及纤维化;肝小叶结构正常,肝血管无狭窄及堵塞;中剂量组的部分大鼠脾脏切片发现脾脏红髓增生,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极高剂量组脾细胞无坏死、炎症、纤维化,脾小结结构正常;肺泡壁无炎症、纤维化等异常情况,肺泡结构正常,肺间质未见弥漫性水肿;肾小球无纤维化,肾小管的结构正常。结论Fe_(3)O_(4)NPs@PVP经静脉注射进入大鼠体内后,大鼠在14天内正常存活,各器官均无明显病变,在极高剂量下仍未产生对大鼠致命性的毒性。该结果表明Fe_(3)O_(4)NPs@PV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为后续临床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体内毒性 生物安全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
下载PDF
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运动的增强策略
4
作者 张铭辉 魏敬武 +1 位作者 许蕾蕾 官建国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铂基微纳米马达制备简单,组成稳定,多作为典型体系开展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的相关研究。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易受提供驱动力的化学反应的制约,很难在不改变燃料浓度的情况下实现运动速度的提升。将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作为研究对象... 铂基微纳米马达制备简单,组成稳定,多作为典型体系开展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的相关研究。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易受提供驱动力的化学反应的制约,很难在不改变燃料浓度的情况下实现运动速度的提升。将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运动增强策略;通过引入过渡金属氧化物层构建异质结,在聚苯乙烯微球(PS)@过渡金属氧化物(CuO或WO_(3))核壳粒子表面半包覆铂,构建PS@过渡金属氧化物-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异质结,H_(2)O_(2)的催化转化速率得到提升,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的运动速度从22μm/s提升至35μm/s,实现铂基双面神微纳米马达的运动增强,运动速度的提升取决于铂与过渡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电子迁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化学驱动 异质结 运动增强
下载PDF
纳米载体在大鼠深静脉急性血栓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耀宇 杨满义 +5 位作者 牟方志 秦佳军 曹川 于玲霞 官建国 李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探索新型溶栓方式——使用纳米级载体辅助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并与t-PA治疗比较溶栓效率。方法 30只SD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0.1 mL)、单纯溶栓药物组(t-PA 0.1 mL)和载药纳米载体组(载... 目的 探索新型溶栓方式——使用纳米级载体辅助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并与t-PA治疗比较溶栓效率。方法 30只SD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0.1 mL)、单纯溶栓药物组(t-PA 0.1 mL)和载药纳米载体组(载有t-PA的载体)。采用麻醉动物、手术切开、三氯化铁浸润建立大鼠股静脉急性血栓模型,在氯化铁处理20 min后从远端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时间均为4 h,每间隔1 h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股静脉血流状态。绘制每组样本相对血流量变化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理盐水组、单纯溶栓药物组、载药纳米载体组的血流灌注恢复率分别为-7.80%、21.36%、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载药纳米载体组中样本治疗后血流量恢复明显升高。结论 与传统溶栓药物治疗t-PA组相比,载药载体组溶栓效率更高,该载体可在血栓治疗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体 股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以胶体粒子为模板制备核壳纳米复合粒子 被引量:22
6
作者 官建国 邓惠勇 +1 位作者 王维 任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的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 ,是构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组元 ,在光子带隙材料、微波吸收材料、电磁流变液、催化剂和生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从控制核壳复合粒子的...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的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 ,是构筑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组元 ,在光子带隙材料、微波吸收材料、电磁流变液、催化剂和生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从控制核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及壳层均匀性与厚度的角度 ,详细评述了目前以胶体粒子为模板制备粒径从纳米到微米尺度的核壳复合粒子的方法。指出利用胶体粒子模板表面与壳层物质或其前驱物间的特殊相互作用 (包括静电和化学相互作用 ) ,是完善现有制备方法和发展新方法来制备具有设定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核壳复合粒子的关键 ,同时也是将来的粒子表面纳米工程和获取有序的、先进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粒子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 定向聚合 定向沉积 逐层组装法
下载PDF
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官建国 何平 谢洪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14-519,共6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以高分子乳化剂与低分子乳化剂复配作为乳化系统,合成了稳定的高固含量的油包水型(W/O)聚丙烯酸胶乳。详细讨论了乳化剂性质及用量、丙烯酸的浓度及其共聚单体丙烯酰胺的用量、水相的pH值、油相体积分数... 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以高分子乳化剂与低分子乳化剂复配作为乳化系统,合成了稳定的高固含量的油包水型(W/O)聚丙烯酸胶乳。详细讨论了乳化剂性质及用量、丙烯酸的浓度及其共聚单体丙烯酰胺的用量、水相的pH值、油相体积分数和聚合工艺等因素对单体乳液及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 胶乳 稳定性
下载PDF
聚合条件对聚丙烯酸胶乳增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官建国 何平 +1 位作者 过俊石 谢洪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27-531,共5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对水增稠性能好的交联聚丙烯酸胶乳。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水相的pH值、共聚单体内烯酰胺(AM)的用量、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胶乳增稠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控制水相的... 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对水增稠性能好的交联聚丙烯酸胶乳。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水相的pH值、共聚单体内烯酰胺(AM)的用量、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胶乳增稠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控制水相的pH值和引入非离子型亲水性单体如AM的方法,可提高聚丙烯酸胶乳增稠剂的耐电解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 胶乳
下载PDF
用共混和共聚法改性聚苯胺及其电流变液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官建国 马永梅 +1 位作者 王长胜 谢洪泉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通过共混和表面接枝共聚两种方法改性聚苯胺,制备聚苯胺(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活性较高的电流变(ER)液.研究了PAn复合粒子的结构与ER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An粒子表面涂覆聚乙烯醇或接枝聚丙烯酰胺等与PA... 通过共混和表面接枝共聚两种方法改性聚苯胺,制备聚苯胺(PAn)复合粒子并用它们组成活性较高的电流变(ER)液.研究了PAn复合粒子的结构与ER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An粒子表面涂覆聚乙烯醇或接枝聚丙烯酰胺等与PAn能形成氢键或有化学键连接的绝缘物质可以既提高其ER液的电诱导屈服应力又降低漏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苯胺 复合粒子 共混 PAN ER
下载PDF
用液晶高分子微纤自增强的原位复合材料 被引量:6
10
作者 官建国 马会茹 段华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共7页
刚性棒状的主链型热致液晶聚合物 (TL CP)能自组织形成液晶畴 ,具有各向异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将其加入到热塑性聚合物 (TP)中 ,可明显改善体系的加工特性 ,并能“原位”生成高长径比、高模量和高强度的微纤 ,形成自增强的原位复合材... 刚性棒状的主链型热致液晶聚合物 (TL CP)能自组织形成液晶畴 ,具有各向异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将其加入到热塑性聚合物 (TP)中 ,可明显改善体系的加工特性 ,并能“原位”生成高长径比、高模量和高强度的微纤 ,形成自增强的原位复合材料。本文作者简述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学和微观结构形态 ;详细讨论了 TL CP/ TP原位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 (特别是相容性 ) ,和加工成型参数等因素对 TL CP微纤的“原位”生成及其性能的影响 ;重点阐述了 TL CP/ TP共混体系的增容技术。文中作者首次提出了在加工过程中引入电场协助微纤原位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热致液晶高分子 微纤 相容性 加工流变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合条件对聚甲基丙烯酸盐体系ER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过俊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457-1461,共5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直接合成了具有高电流变(ER)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盐(SPMAA)的悬液。研究了影响ER效应的因素,结果阐明了该体系中的水分在ER效应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甲基丙烯酸盐 乳液聚合
下载PDF
环氧树脂用柔性固化剂Ⅰ的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官建国 王维 龚荣洲 《中国胶粘剂》 CAS 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
利用甲苯 2 ,4-二异氰酸酯与己二醇、乙二胺反应 ,合成端氨基聚氨酯 (ATPU) ,并用它与双酚A环氧树脂配置胶粘剂。研究反应物的投料比与ATPU分子量的关系和ATPU分子量对胶粘剂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ATPU分子量的增加 ,胶粘剂的柔... 利用甲苯 2 ,4-二异氰酸酯与己二醇、乙二胺反应 ,合成端氨基聚氨酯 (ATPU) ,并用它与双酚A环氧树脂配置胶粘剂。研究反应物的投料比与ATPU分子量的关系和ATPU分子量对胶粘剂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ATPU分子量的增加 ,胶粘剂的柔韧性增大 ,附着力降低 ,剥离强度出现最大值。结果表明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一定结构的柔性固化剂能改善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综合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胶粘剂 柔性固化剂 吸波涂层 力学性
原文传递
电场和温度对含水电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官建国 赵素玲 谢洪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测试了聚甲基丙烯酸锂(Li-PMAA)粒子含水量(Q)不同时的Li-PMAA/硅油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s)和电流密度(J)随电场强度(E)和温度(T)的变化,同时分别用幂函数和Ar-rheniu方程拟合了τs、J与E、T的关系,并计... 测试了聚甲基丙烯酸锂(Li-PMAA)粒子含水量(Q)不同时的Li-PMAA/硅油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s)和电流密度(J)随电场强度(E)和温度(T)的变化,同时分别用幂函数和Ar-rheniu方程拟合了τs、J与E、T的关系,并计算了与τs、J有关的两种活化能(Ea、Eb).发现ER液在低电场下,τs∝E2;而在高电场下,τs∝Eb,b与Q有关,随Q增加而增加.当Q较小时,ER液的τs、J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Ea=0.15eV,Eb=0.70eV.作者认为该体系的ER效应主要是由粒子中的可移动离子如Li+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粒子内迁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ER液 电场 聚甲基丙烯酸锂 温度
下载PDF
由聚苯胺粒子组成的电流变液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35,共4页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和应用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导电率相同的PAn粒子,用氨水处理的PAn粒子ε_p较用NaOH液处理的高,前者在σ足够低如σ≤1.0×10 ̄(-7)/cm时,ER液的τ_s随偶极系数的平方(β ̄2)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增加;后者ER液的τ_s随β ̄2的增大出现一最大值.结果表明:由聚苯胺粒子可组成高电流变活性的无水ER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苯胺 悬浮液 导电率 介电常数
下载PDF
电流变液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10,共6页
综述了电流变(ER)液及其ER活性和电性能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ER效应与ER液的组成、电场、粒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ER液 悬浮液 宾汉固体 介电常数 电流变液
下载PDF
含聚苯胺粒子的电流变液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官建国 刘承美 +1 位作者 过俊石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分散介质、电场种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工作温度和时间对含聚苯胺(PAn)粒子的电流变(ER)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氯化石腊为分散介质的PAn的ER液的屈服应力(τs)最大;ER液在直流电场比在有效值相同的交流电... 研究了分散介质、电场种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工作温度和时间对含聚苯胺(PAn)粒子的电流变(ER)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氯化石腊为分散介质的PAn的ER液的屈服应力(τs)最大;ER液在直流电场比在有效值相同的交流电场作用下产生的τs大,电流密度(i)小;随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ER液的τs出现最大值,而i和零场屈服应力单调降低。结果表明,无水的PAn的ER液具有高的ER活性、宽的工作温度区间、低的温度系数和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苯胺 半导体聚合物 介电常数
下载PDF
双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盐共聚及导电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官建国 过俊石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在合成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MAPEG)的基础上,通过BMAPEG与甲基丙烯酸盐(MAAM)共聚,制备了离子导电率(σ)在30℃时为4.0×10-6S/cm的单离子传导的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 在合成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MAPEG)的基础上,通过BMAPEG与甲基丙烯酸盐(MAAM)共聚,制备了离子导电率(σ)在30℃时为4.0×10-6S/cm的单离子传导的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ABCPE)。研究了影响ABCPE离子导电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用甲基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可以合成所期望结构的BMAPEG。ABCPE的σ随PEG链段长度和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出现最大值;降低BMAPEG的双键官能度,或升高温度,σ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聚乙二醇 导电性 甲基丙烯酸盐 共聚
下载PDF
双离子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及其电流变液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19,共4页
将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与高氯酸锂络合,分别用溶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合成了双离子AB交联型聚醚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ABCPE2)及其组成的无水电流变(ER)液.研究了ABCPE2本身的离子导电性和含A... 将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与高氯酸锂络合,分别用溶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合成了双离子AB交联型聚醚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ABCPE2)及其组成的无水电流变(ER)液.研究了ABCPE2本身的离子导电性和含ABCPE2的ER液的活性和电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ER液中的粒子.获得了离子导电率高达8.0×10-5S/cm(25℃)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和活性较高的无水ER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AB交联型 聚醚 电流变液 固体电解质
下载PDF
聚合条件对聚丙烯酸乳胶增稠性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官建国 何平 +1 位作者 过俊石 谢洪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3,共3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增稠性好的聚丙烯酸乳胶。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单体浓度、水相pH、聚合温度和油-水相重量比对聚丙烯酸乳胶增稠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水相pH和引入非离了型亲水单体(如丙烯酰胺)可制得耐电... 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增稠性好的聚丙烯酸乳胶。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单体浓度、水相pH、聚合温度和油-水相重量比对聚丙烯酸乳胶增稠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水相pH和引入非离了型亲水单体(如丙烯酰胺)可制得耐电解质性能好的聚丙烯酸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乳胶 增稠性 增稠剂 涂料 聚合条件
下载PDF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官建国 谢洪泉 过俊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65-967,共3页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官建国,谢洪泉,过俊石(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电流变液,聚苯胺,反掺杂,电荷迁移极化电流变液(ERF)是重要的人工智能材料和高效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液体[1].... 高活性聚苯胺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官建国,谢洪泉,过俊石(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电流变液,聚苯胺,反掺杂,电荷迁移极化电流变液(ERF)是重要的人工智能材料和高效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液体[1].目前,研究ERF技术的关键是提高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聚苯胺 反掺杂 ERF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