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74
1
作者 官景渠 李济生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5,共5页
简述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测试方法、降解过程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各类表面活性剂结构与降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了评价。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以苯并杂环为端基的非环多醚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5
2
作者 官景渠 石明理 +2 位作者 邹志琛 任冰清 朱静馥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由于非环多醚化合物分子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柔曲性,因而可能选择性地络合具有不同离子半径的金属离子。而其柔曲程度则完全依赖于端基、氧乙烯单元数目及端基与氧乙烯链的结合方式。已证明甲巯咪唑为端基的非环多醚对... 由于非环多醚化合物分子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柔曲性,因而可能选择性地络合具有不同离子半径的金属离子。而其柔曲程度则完全依赖于端基、氧乙烯单元数目及端基与氧乙烯链的结合方式。已证明甲巯咪唑为端基的非环多醚对Au3+、UO22+离子的配位能力极强,但对苯并唑类杂环为端基的非环多醚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唑类化合物对过渡金属离子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因此我们选择2(3H)—苯并噁唑酮和苯并三唑为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环多醚 苯并杂环 端基 合成
下载PDF
新型配体氧杂烷酰基双苯并三唑铀酰配合物的合成与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官景渠 石明理 邹志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合成了新型配体氧杂烷酰基双苯并三唑及其与铀酰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1R、UV及HNMR分析,并对其组成、结构及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铀酰离子 络合物 配体 双苯并三唑
下载PDF
非环多醚化合物质谱碎片的连续重排
4
作者 官景渠 邹志琛 +1 位作者 邴建生 严庆彬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0-62,共3页
研究了以2(3H)-苯并唑酮为端基、具有酰脲结构的非环多醚化合物的质谱。各化合物呈现出相似的质谱峰。M+1离子可以进行McLafferty重排,其碎片离子(m/z207)也可以进行McLafferty重排.此外,碎片... 研究了以2(3H)-苯并唑酮为端基、具有酰脲结构的非环多醚化合物的质谱。各化合物呈现出相似的质谱峰。M+1离子可以进行McLafferty重排,其碎片离子(m/z207)也可以进行McLafferty重排.此外,碎片离子(m/z207)的McLafferty重排产物(m/z177)又进行了新的甲基重排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环多醚 质谱 甲基重排 酰脲 苯并恶唑酮
下载PDF
增产胺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思成 邹志琛 +2 位作者 官景渠 傅金民 孙学振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3,4-二氯苯酚和二乙氨基乙基溴合成增产胺,产率达94%。田间实验表明,增产胺促进棉花早发,增花增蕾,提高成铃率,从而使皮棉亩产增加了33.56%。
关键词 增产胺 二氯苯氧 乙基二乙胺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增产胺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思成 邹志琛 +2 位作者 官景渠 李希友 傅金民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7,共2页
在相转移条件下合成了增产胺,产率达94%。田间实验表明,增产胺对大豆具有增加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花增荚,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作用。大豆亩产增加31.4%;大豆的质量明显改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15.34%和6.5... 在相转移条件下合成了增产胺,产率达94%。田间实验表明,增产胺对大豆具有增加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花增荚,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作用。大豆亩产增加31.4%;大豆的质量明显改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15.34%和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胺 合成 生物效应 大豆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甲硫基乙醛肟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希友 邹志琛 官景渠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6-7,共2页
本文研究了以乙醛肟为原料合成甲硫基乙醛肟的工艺。对各种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工业性试验,证明本工艺安全可靠,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甲硫基乙醛肟 合成 杀虫剂 乙醛肟
下载PDF
微反应器控制的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骊珠 张丽萍 +7 位作者 李红茹 仪修禹 宋恺 徐明苑振宇 官景渠 应允明 王红伟 佟振合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2000年第4期348-356,共9页
研究利用分子筛、Nafion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和囊泡作为微反应器控制有机光化学反应的方向 ,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可能性 .在NaY沸石或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 ,带有长烷基链或醚链的二芳基化合物光二聚只生成分子内的加成产物 ,而不生成... 研究利用分子筛、Nafion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和囊泡作为微反应器控制有机光化学反应的方向 ,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可能性 .在NaY沸石或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 ,带有长烷基链或醚链的二芳基化合物光二聚只生成分子内的加成产物 ,而不生成分子间的加成产物 ,从而在底物浓度很大的情况下 ,高选择性地合成了大环化合物 .通过控制底物和敏化剂分子在ZSM 5沸石、Nafion薄膜和囊泡中的分布高选择性地控制烯烃光敏氧化反应的方向 ,单一地生成单重态氧的氧化产物或超氧负离子的氧化产物 .利用Nafion薄膜作为介质进行光诱导电子转移 ,得到超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大环化合物 合成 有机光化学反应
下载PDF
5,6-二亚甲基双环[2.2.1]庚-2-醇及其衍生物的旋光与构型
9
作者 邹志琛 李希友 官景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040-1043,共4页
从(—)-(1S,2R,4S)-5,6-二亚甲基双环[2.2.1]庚-2-醇(1)和(—)-(1S,2S,4S)-5,6-二亚甲基双环[2.2.1)庚-2-醇(Ⅱ)出发,合成了它们的醚类和取代苯甲酸酯类光学纯的衍生物。通过[α]_D。测定和构型分析,发现它们是含有3个手性碳(C_1,C_2和C... 从(—)-(1S,2R,4S)-5,6-二亚甲基双环[2.2.1]庚-2-醇(1)和(—)-(1S,2S,4S)-5,6-二亚甲基双环[2.2.1)庚-2-醇(Ⅱ)出发,合成了它们的醚类和取代苯甲酸酯类光学纯的衍生物。通过[α]_D。测定和构型分析,发现它们是含有3个手性碳(C_1,C_2和C_4)的桥环化合物,其旋光性与构型的关系均符合可极化度多级圆球不对称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环化合物 旋光 构型 不对称性模型
下载PDF
选择性分子识别在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官景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98-104,79,共8页
本文综述了“选择性分子识别”在识别一般分子、不对称合成、消旋体的拆分、有机催化反应以及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化学 分子 识别 选择性 环状化合物
下载PDF
酰脲型非环多醚的合成
11
作者 官景渠 王洪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酰脲 非环多醚 合成
下载PDF
有机化学中的电不对称合成
12
作者 官景渠 朱思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不对称合成 电不对称合成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制作高效灭火剂方面的应用
13
作者 李济生 官景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50-55,共6页
表面活性剂已大量用作灭火剂的添加剂,从而大大改进与提高了灭火剂的灭火性能。本文对这些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配方等作了评介。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
下载PDF
Microviscosity in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s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probes
14
作者 官景渠 佟振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2-329,共8页
Sodium or quaternary ammonium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s in forms of Nafion-Na+, Nafion-NMe+4:, Nafion-NEt+4 and Nafion-NBu+4: have bean prepared by neutralizing Nafion-H+ membrane with NaOH or tetraalkylammonium hydro... Sodium or quaternary ammonium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s in forms of Nafion-Na+, Nafion-NMe+4:, Nafion-NEt+4 and Nafion-NBu+4: have bean prepared by neutralizing Nafion-H+ membrane with NaOH or tetraalkylammon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Intramolecular excimer formation and fluorescence polarisation methods using 1,3-di(1-pyrenyl)propane and acridine orange-as probes respectively have been employed for measurements of the microviscosity within those modified Nafion membran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es are located in the fluorocarbon/water interface in the cluster of the membranes and the microviscosities around the probe molecules an in the range of ca. 120–1200 cp and increase in the order of Nafion-Na+ <Nafion-NMe+4<Nafion-NEt+4<Nafion-NBu+4. Furthermore, the microviscosity values of these membranes in dry form an higher than those in wet 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Nafion MICROVISCOSITY excimer formation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