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宣恒报 李玉峰 +6 位作者 曹维克 李元媛 衡春 邓之奎 丁帮和 朱家斌 陈侃侃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78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1.0%,其中CD13阳性率29.3%,CD33阳性率13.8%,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率差...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78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1.0%,其中CD13阳性率29.3%,CD33阳性率13.8%,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78.6%明显高于CD34阴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20%(P<0.01)。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My+ALL)的完全缓解(CR)率33.3%明显低于My-ALL的CR率82.5%(P<0.01)。(2)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 15%,CD19 10%,CD22 5%,CD7主要分布在AML-M1和AML-M2亚型中。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6.6%与9.1%,P<0.05)。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的CR率低于Ly-AML的CR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与71.4%,P>0.05)。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与治疗缓解率负相关;ALCD34的表达率与抗原错译表达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抗原 免疫表型 错译表达
下载PDF
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宣恒报 李玉峰 +4 位作者 曹维克 邓之奎 李元媛 衡春 刘小宁 《现代医学》 2008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报告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369例AL中有2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1例诊断为AML-M7,1例诊断为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5例诊断... 目的报告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369例AL中有2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1例诊断为AML-M7,1例诊断为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5例诊断为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2例诊断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结论AML-M0、AML-M7、HAL、AUL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等特殊类型AL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诊断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产生及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傅广波 钱立新 +4 位作者 崔毓桂 徐宗源 宣恒报 朱佳庚 张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88-991,共4页
目的:监测单侧睾丸扭转患者患侧睾丸切除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生殖激素及抑制素B(INHB)动态变化,探讨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以及对健侧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组10例患者,16~45岁,平均19.6岁;... 目的:监测单侧睾丸扭转患者患侧睾丸切除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生殖激素及抑制素B(INHB)动态变化,探讨睾丸扭转诱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以及对健侧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组10例患者,16~45岁,平均19.6岁;睾丸扭转病程3—6d,平均4.7d;左侧9例,右侧1例,全部行患侧睾丸切除术。ELISA法定量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3、6、12、26周血清中3种AsAb(IgG、IgM、IgA)和INHB的浓度;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FSH、LH、T值。结果:血清中3种AsAb均可检出,术后3~6周升高明显,然后逐步下降;以IgM型AsAb最多,IgA型AsAb最少。INHB术后3周水平最低,术后第12周后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3、6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6周血LH和INHB水平相对术后6周时显著升高。结论:睾丸损伤发生后,AsAb水平升高,并持续相当长时间。患侧睾丸切除后,健侧睾丸有一个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并部分代偿。INHB变化能反映睾丸损伤和修复程度。所以,睾丸损伤后,测定AsAb、INHB对于监测患者睾丸功能和生育力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抗精子抗体 抑制素B
下载PDF
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勇 刘扬清 +4 位作者 易竹筠 李元媛 宣恒报 万一元 徐丽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伊立替康(CPT-11)、奥沙利铂(L-OHP)及氟尿嘧啶(5-FU)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上述药物单药应用、两药及三药同时或序贯联合应用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伊立替康(CPT-11)、奥沙利铂(L-OHP)及氟尿嘧啶(5-FU)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上述药物单药应用、两药及三药同时或序贯联合应用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单药应用、两药联合及三药联合应用均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两药联合应用均优于各自单药的抑制效果,CPT-11联合L-OHP弱于CPT-11或L-OHP与5-FU联合的抑制效果(P<0.05),由L-OHP到CPT-11小剂量序贯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三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P<0.05),由5-FU+L-OHP到5-FU+CPT-11的序贯联合应用与三药同步联合应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由5-FU+CPT-11到5-FU+L-OHP序贯应用时明显低于三药同步应用的效果(P<0.05),且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由5-FU+L-OHP到5-FU+CPT-11的小剂量序贯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可为临床难治性和复发性大肠癌患者的化疗及小剂量序贯化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大肠肿瘤 细胞株LoVo MTT比色法
下载PDF
霉酚酸对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释放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定雷 李元媛 +4 位作者 王慧娟 宣恒报 郑绍同 李玉峰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平衡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SLE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培养48 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1L-12和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 目的:研究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平衡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SLE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培养48 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1L-12和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4+IFN-γ+IL-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IL-10+T细胞百分率。结果: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MPA可使SLE患者PBMCs自发产生或PHA刺激产生的IL-10、IL-12和IFN-γ的水平显著降低;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和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增高,而MPA可导致用或未用PHA刺激培养的PBMCs中CD4+IFN-γ+IL-γ+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IL-10+T细胞阳性率下降,尤其是可使SLE异常升高的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和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降低。结论:MPA治疗SLE的疗效作用可能与抑制1L-10、IL-12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异常释放及抑制CD4+IFN-γ+IL-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1L-10+T细胞亚群的活化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霉酚酸 TH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释放 MPA SLE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霉酚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及Th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定雷 李元媛 +4 位作者 王慧娟 宣恒报 衡春 李玉峰 季晓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细胞因子分泌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MPA或对照药物地塞米...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细胞因子分泌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MPA或对照药物地塞米松(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4+IFN-γ+IL-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IL-10+T细胞百分率。结果①MPA可使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分泌显著降低,而DEX却使IL-10分泌水平增高。②MPA可降低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4+IFN-γ+IL-10-T、CD4+IFN-γ-IL-10+T及CD4+IFN-γ+IL-10+T细胞比率,而DEX在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比率增高的同时,却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的比率降低。结论MPA可抑制SLE患者PBMCs细胞因子分泌,并降低SLE患者外周血培养的PBMCs中Th亚群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霉酚酸(MPA) 地塞米松(DEX) TH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春 袁玉芳 +4 位作者 张荣荣 杨丽娟 马毓苓 宣恒报 邓之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69-1470,共2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及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细菌性感染新生儿病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根据血培...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及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细菌性感染新生儿病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根据血培养阳性与否,将感染病例分为2组,血培养阳性组(23例)和血培养阴性组(30例);并与非感染对照组(23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及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感染组CD6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血培养阳性感染组与血培养阴性感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64和CRP间呈正相关(P<0.000 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培养 CD64
原文传递
霉酚酸及地塞米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元媛 苏定雷 +4 位作者 宣恒报 王慧娟 衡春 李玉峰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以地塞米松(DEX)为对照,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12例SLE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sFa... 目的:以地塞米松(DEX)为对照,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12例SLE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sFas与sFasL的水平,用AV鄄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测PBMCs的凋亡率。结果: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L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而MPA及DEX均可使其分泌的sFas及sFasL水平显著下降,且MPA使sFasL降低的程度较sFas更显著,而DEX却正相反。SLE患者培养的PBMCs凋亡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MPA及DEX均可使凋亡率进一步增加,而DEX较MPA对凋亡的诱导作用更加显著。结论:MPA及DEX对SLE患者PBMCs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可能并非通过Fas鄄FasL途径;而且,在诱导凋亡方面,MPA与DEX的作用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霉酚酸 凋亡 SFAS SFASL
下载PDF
毛细胞白血病4例及其相关实验室诊断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元媛 邓之奎 +3 位作者 曹维克 刘小宁 宣恒报 于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特征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4例H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髓病理、组织细胞化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电镜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病理、组织细胞化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电镜在HCL的诊...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特征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4例H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髓病理、组织细胞化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电镜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病理、组织细胞化学、白血病免疫分型、电镜在HCL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HCL的鉴别诊断须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白血病 实验室诊断 分析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患者骨髓细胞P-gp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峰 郑绍同 宣恒报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4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变 骨髓细胞 bcl-2蛋白 P-GP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髓涂片组化染色法测定p170和Bcl-2蛋白
11
作者 郑绍同 崔建和 +1 位作者 宣恒报 李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骨髓涂片 免疫组化染色 抗多药耐药相关糖蛋白Pgp P170 BCL-2 白血病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绍同 宣恒报 《江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比浊法 多功能智能血凝仪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对食管癌 胃癌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杨晓钟 宣恒报 王琼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8期738-739,共2页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诊断价值 食管癌 胃癌 DNA含量 细胞增殖周期 消化道肿瘤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0^+CD4^+、CCR5^+CD4^+及其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刘兴祥 宣恒报 潘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7期964-966,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拉米夫定治疗 细胞因子表达 外周血 Th2细胞 核苷酸类似物 表面标记物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骨髓瘤细胞效应
15
作者 刘军民 李玉峰 +2 位作者 宣恒报 李媛媛 邓之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DC)诱导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特异性免疫杀伤效应。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和TNF-α体外联合诱导生成DC,用DEAE-纤维素提取法自MM患者血清中分离、纯化M蛋白。以... 目的:探讨M蛋白致敏树突状细胞(DC)诱导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特异性免疫杀伤效应。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和TNF-α体外联合诱导生成DC,用DEAE-纤维素提取法自MM患者血清中分离、纯化M蛋白。以M蛋白冲击致敏DC(同时设未致敏的DC为对照),流式细胞术分析DC免疫表型,并与自体T淋巴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5。1Cr释放法测定T细胞对不同靶细胞(患者骨髓瘤细胞、U26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M蛋白致敏的DC激发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未致敏的DC(P<0.05);同时负载M蛋白DC激活的T细胞杀伤活性也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细胞对U266细胞均无明显杀伤活性。结论:M蛋白致敏DC能有效诱导自体T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急变七例分析
16
作者 彭富根 严海林 +1 位作者 宣恒报 徐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60-660,共1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急变七例分析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彭富根,严海林,宣恒报,徐浩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髓外急变中图法分类R557.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性疾病,是白血病中常见类型之一。慢粒慢性...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急变七例分析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彭富根,严海林,宣恒报,徐浩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髓外急变中图法分类R557.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性疾病,是白血病中常见类型之一。慢粒慢性期经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而对终末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性 髓外急变 病例分析
下载PDF
CSA、ATG、雄激素联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晓春 彭富根 +1 位作者 严海林 宣恒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以前多数用雄激素作为主要药物治疗。其有效率低,尤其对重型再障基本无效。1992年以来我们对再障病人给予环孢霉素A(CS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雄激素联合治疗。现将1987年以来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病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以前多数用雄激素作为主要药物治疗。其有效率低,尤其对重型再障基本无效。1992年以来我们对再障病人给予环孢霉素A(CS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雄激素联合治疗。现将1987年以来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病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诊断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制定的标准。全部病例分为:(1)CSA或/和ATG+雄激素组(联合治疗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岁~12岁,平均年龄7.6岁。其中慢性再障6例,重型再障Ⅰ型(急性再障)4例,重型再障Ⅰ型1例。(2)雄激素组14例,男8例,女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疗法 环孢霉素 ATG 儿童
下载PDF
LONG-TERM EFFECT OF HOMOHARRINGTONINE ON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峰 朱家斌 +4 位作者 王春玲 丁帮和 李元媛 宣恒报 钱墨生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homoharringtonine (HHT) on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CGL)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arly chronic phase CGL receiv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homoharringtonine (HHT) on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CGL)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arly chronic phase CGL received treatment of merely 1.5 mg/m2 daily HHT for induction remission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treatment. The apoptosis rate of bone marrow CD34+ cells induced by HHT was assayed with flow cytometer. Results: 86.8% patients achieved CHR, 13.2% patients PHR and 31.8% patients got cytogenetic response in HHT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longer than 31 (8-54) months in hydroxyurea (HU) group (P<0.05). The effect of apoptosis induction HHT was stronger on CGL-CP patients bone marrow CD34+ cells than on normal person bone marrow CD34+ cells. Conclusion: HHT is a very effective drug for remission induction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treatment in early chronic phase CGL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HARRINGTONINE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Long-term effect CD34+ cells
下载PDF
医院感染的耐药菌分布特点与药物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宣恒报 成玉春 杨士军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2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医院感染的耐药菌分布特点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生物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为962株,检出率为14.70%(962/654... 目的分析我院医院感染的耐药菌分布特点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生物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多重耐药菌的为962株,检出率为14.70%(962/6542);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率为21.74%(962/4425);其中有478株(49.69%)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科室分布主要以普外科(186株,19.33%)最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替考拉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对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细菌耐药的形势严峻,临床应用时要首选敏感度较高的抗生素,以防细菌耐药进一步发生。医院要严格加强防控举措,切实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药菌 抗生素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疗效及血小板抗体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尤建国 宣恒报 +1 位作者 李玉峰 汪承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35-636,共2页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输注大剂量血小板后,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ost-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现象,其部分原因与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有关。我们分析了我院血液病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及其血小板抗体产生情况,结果...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输注大剂量血小板后,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ost-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现象,其部分原因与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有关。我们分析了我院血液病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及其血小板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疗效 新鲜机采血小板 血液病患者 抗体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 抗体产生 大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