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研究/C反应蛋白
1
作者 李昌生 寇晨光 张晶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研究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值[Lymphocyte(/μL)/C-reactive protein(mg/dL)ratio,LCR]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意义。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RC根治术患者为对象行回顾性研究,比... 研究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值[Lymphocyte(/μL)/C-reactive protein(mg/dL)ratio,LCR]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意义。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RC根治术患者为对象行回顾性研究,比较炎症标志物对CRC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CRP比率(lymphocyte count/CRP ratio,LCR)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LCR≤12450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LCR≤12450、CRP/白蛋白比率(CRP/albumin ratio,CAR)>0.27是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N分期阳性是RFS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发现,术前外周血LCR是预测CRC根治术后并发症、OS和RFS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根治术 外周血 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比值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寇晨光 李彩英 +1 位作者 宋彦芳 马毓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3,共2页
1病例简介男,30岁,主诉:全程肉眼血尿15 d,伴头晕及全身乏力3 d。体格检查:血压90/45 mm Hg,耻骨上膀胱区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膀胱冲洗液呈淡红色,偶有血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1.95×1012/L,血红蛋白53 g/L,红细胞压积17.1... 1病例简介男,30岁,主诉:全程肉眼血尿15 d,伴头晕及全身乏力3 d。体格检查:血压90/45 mm Hg,耻骨上膀胱区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膀胱冲洗液呈淡红色,偶有血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1.95×1012/L,血红蛋白53 g/L,红细胞压积17.1%。CT检查(图1)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考虑间叶来源肿瘤,伴膀胱内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寇晨光 李彩英 +3 位作者 贾芳莹 卓利勇 袁迎芳 田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房颤组患者的心周脂肪组织体积(PATV)。进一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EATV大于窦性心率组[(138.94±37.93)ml vs(93.55±34.79)ml,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142.20±40.86)ml vs (137.07±36.53)ml]、PATV[(230.67±60.83)mlvs(223.56±60.62)ml]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的EATV与PATV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是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143,95%CI:1.027~1.158),P=0.00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PATV显著相关,EATV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周脂肪组织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寇晨光 李昌生 谭志军 《大医生》 2021年第12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予以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单纯腹腔镜微创根治术,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血清TGF-β1及Perios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微创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并且可以使其血清TGF-β1、Periostin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根治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老年结直肠癌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共同培养对两者功能和形态影响
5
作者 寇晨光 曹成波 +2 位作者 燕晓雯 罗兵 周岩冰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39-341,34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共同培养时对两者生长、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二步Ⅳ型胶原灌注法、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Wistar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将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按6∶1比例共同... 目的观察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共同培养时对两者生长、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二步Ⅳ型胶原灌注法、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Wistar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将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按6∶1比例共同培养。观察不同情况下肝细胞生存时间和形态,每隔24 h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清蛋白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并在培养36 h用放免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单独培养组肝细胞的生长、增殖迅速,并向正常肝细胞的形态演变,肝细胞可培养存活至15 d;共同培养组肝细胞生长增殖缓慢,细胞可培养存活至10 d。共同培养组上清液中清蛋白水平在24、36、48、60 h比单独培养组低(t=2.551~3.139,P〈0.05);ALT、AST水平在24、36、48、60 h比单独培养组高(t=2.446~3.108,P〈0.05);共同培养组Kupffer细胞保持IL-1I、L-6、TNF-α分泌功能,而单独培养组未检测到IL-1I、L-6、TNF-α。结论大鼠Kupffer细胞和肝实质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进行共同培养,二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分泌功能,可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枯否细胞 共同培养技术 清蛋白类 细胞因子类 大鼠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丹 李彩英 +3 位作者 高不郎 贾芳莹 寇晨光 王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流和血流量等影响因素对动脉壁作用机制的学科。颅内动脉瘤是非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很重要。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和流体力学软件发展,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流和血流量等影响因素对动脉壁作用机制的学科。颅内动脉瘤是非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很重要。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和流体力学软件发展,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病因研究成为可能。该文就国内外颅内动脉瘤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因素作一综述,阐述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胎儿颅内出血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立霞 寇晨光 +3 位作者 卜静英 高铎 李彩英 耿左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MRI在胎儿颅内出血(FICH)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诊断的41例FICH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出血部位、信号特征及颅内伴随异常。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后临床资料,分析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PVH/IVH)分级与... 目的探讨产前MRI在胎儿颅内出血(FICH)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诊断的41例FICH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出血部位、信号特征及颅内伴随异常。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后临床资料,分析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PVH/IVH)分级与出生结局的相关性及胎儿期危险因素。结果 MRI检查示41例胎儿颅内出血,其中多灶性脑出血23例,单灶脑出血18例。出血部位:PVH/IVH 33例,大脑半球近皮层区脑实质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36例为亚急性期出血,5例为慢性期出血或形成脑软化灶。FICH伴随改变包括脑室扩大、血管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小脑下蚓部发育不全等。随访结果示25例引产(其中3例行引产后尸检),16例新生儿出生后进行随访,其中1例PVH/IVH II级新生儿出生后左耳听力低下,1例PVH/IVH II级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发现运动障碍,1例PVH/IVH IV级新生儿出生后存在单侧肢体运动障碍,13例新生儿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PVH/IVH分级与出生结局呈正相关(r=0.689,P<0.05)。结论产前MRI能评估胎儿期脑出血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胎儿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岑 李彩英 +3 位作者 寇晨光 刘晓伟 贾芳莹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测量,为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及射频消融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房颤患者(房颤组) 94例及冠状动脉检查...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心脏成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与毗邻结构的定量测量,为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及射频消融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房颤患者(房颤组) 94例及冠状动脉检查正常并可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80例,两组均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对左心耳进行重建,统计左心耳嵴部的分型,并测量左心耳到左上肺静脉、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左心耳嵴部的嵴长、嵴上缘、中部、下缘的宽度,以及左心耳开口至左上肺静脉开口、二尖瓣的距离,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房颤组体重较对照组增加(P<0.05);(2)房颤组左心耳嵴部分型中AⅠ型、AⅡ型及C型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B型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增高;(3)房颤组较对照组左心耳到左回旋支的最短距离、左心耳嵴部长、嵴上缘宽减小,(P<0.05),左心耳开口到二尖瓣环的距离、嵴中部宽增大(P<0.05)。因两组体重有统计学差异,故对该部分数据分别进行体表标化,标化后房颤组较对照组左心耳开口至二尖瓣环的距离增大(P<0.05),左心耳至左上肺静脉、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左心耳开口至左上肺静脉开口的距离及左心耳嵴部长、嵴上缘宽均减小(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左心耳嵴部的分型同正常人有明显差异,房颤患者左心耳到左回旋支的最小距离较近,研究结果可客观了解房颤患者左心耳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左心耳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 解剖结构
下载PDF
超双低剂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256层冠状动脉CTA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尹兰英 王岑 +4 位作者 李彩英 寇晨光 张丹 屈长强 黄亚飞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体外模型,在保证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采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 目的通过建立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体外模型,在保证冠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采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其浓度为3.24、4.32、5.40、6.48、7.56、8.64、9.72 mg I/ml,以上液体分别置于7支相同长度的输液管内,按碘溶液浓度由低至高进行编号(1~7)。每次将3支输液管固定在鲜猪心上,模仿三支冠脉走行。采用256层螺旋CT将管电压设为80 k V,电流采用105、210、315 m A,再固定电流105 m A时变换不同电压80、100及120 k V,记录输液管中CT值、噪声值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管电压固定80 k 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 A),CT值、SD、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DI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 m A较210 m A及315 m A ED分别降低了50.62%和67.01%。管电压固定105 m A时,改变管电流(80、100、120 k V),3组不同管电压间图像质量评分及SD、SNR、CNR无明显差异(P〉0.05);而其管内CT值、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 V较100 k V及120 k V ED分别降低了47.80%和65.84%。管电压固定80 k 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 A),或当管电流固定105 m A时,改变管电压(80、100、120 k V),碘溶液组(1~7)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对冠脉体模扫描表明,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低剂量CT扫描参数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冠脉CTA成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迭代重建 低浓度对比剂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对比剂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兰英 李梦雅 +3 位作者 李彩英 寇晨光 王岑 黄亚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碘浓度300mgI/mL,B组30例采用碘浓度320mgI/m...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碘浓度300mgI/mL,B组30例采用碘浓度320mgI/mL,C组30例采用碘浓度350mgI/mL,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的用量(0.8mL/kg),比较3组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图像载噪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 A组显示冠状动脉371段,B组显示冠状动脉368段,C组显示冠状动脉365段。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节段可评价率及优良率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CNR和主动脉CT值高于A组和B组,B组CNR高于A组(P<0.05)。3组间SNR和主动脉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碘用量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256层前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保证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纳米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汇明 马荣梅 +3 位作者 丁洪华 于素芹 寇晨光 刘翠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将30例胃癌患者术前局部注射纳米炭行胃癌根治术作为实验组,30例胃癌患者行常规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对切除微小淋巴结的数量及阳性微小淋巴结的数量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切除的N1、N2、N3、N3+PAL的微小淋巴结的数量:(5.0... 将30例胃癌患者术前局部注射纳米炭行胃癌根治术作为实验组,30例胃癌患者行常规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对切除微小淋巴结的数量及阳性微小淋巴结的数量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切除的N1、N2、N3、N3+PAL的微小淋巴结的数量:(5.01+0.495)和(2.88+0.255)、(3.84+0.365)和(1.76+0.253)、(1.95+0.221)和(0.58+0.055)、(1.31+0.124)和(0.44+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切除的转移微小淋巴结N1、N2、N3的数量:(1.11+0.088)和(0.46+0.041)、(0.56+0.049)和(0.33+0.021)、(0.39+0.036)和(0.11+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3+PAL的数量:(0.17+0.020)和(0.04+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注射纳米炭不仅可以清除更多微小淋巴结,而且可以清除更多转移的阳性微小淋巴结,从而提高了根治程度,对患者术后分期及术后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胃肿瘤 微小淋巴结清除
下载PDF
具有自适应压缩机制的STL网格模型切片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亚萍 寇晨光 +2 位作者 葛江华 隋秀凛 王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针对切片后二维平面数据量过多及错误数据存在,影响快速成型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厚分层切片后基于小波系数变换的数据自适应压缩方法,将切片后的二维平面数据以小波变换作为依据进行优化,利用小波系数峰值,自适应地保留能反映目标... 针对切片后二维平面数据量过多及错误数据存在,影响快速成型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厚分层切片后基于小波系数变换的数据自适应压缩方法,将切片后的二维平面数据以小波变换作为依据进行优化,利用小波系数峰值,自适应地保留能反映目标特征和细节信息的点,实现对切片后二维数据的压缩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等厚分层完成对STL模型切片的基础上,以小波系数峰值的变化为依据实现对二维平面数据的自适应压缩,并最大限度的保留特征信息,从而解决因STL文件格式缺陷而影响快速成型精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厚切片 二维平面数据 小波变换 自适应压缩
下载PDF
面向再制造的零件缺损部分模型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萍 周蓓 +2 位作者 张彤 崔巍 寇晨光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破损零件进行修复是实现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针对破损零件再制造时缺损部位重建精度及效率较低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自适应八叉树法分割点云模型,并通过点云模型法向量的估算和调整,快速提取点云模型及修补破损处特征点... 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破损零件进行修复是实现再制造的重要手段。针对破损零件再制造时缺损部位重建精度及效率较低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自适应八叉树法分割点云模型,并通过点云模型法向量的估算和调整,快速提取点云模型及修补破损处特征点;提出了分治区域增长的曲面重建方法,通过设计三角形评价函数建立评价准则,提高曲面重建速度;运用等厚分层切片的方法对网格模型进行分层切片,使切片后的截面轮廓更能精确的表示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缺损零件修复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提高,为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八叉树 区域增长法 等厚分层切片 再制造
下载PDF
采用256iCT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卓利勇 李彩英 +2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刘晓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形态分型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我院接受冠脉CTA扫描的房颤患者236例(男性141例,女性95例)、非房颤患者382例(男性215例,女性... 目的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形态分型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我院接受冠脉CTA扫描的房颤患者236例(男性141例,女性95例)、非房颤患者382例(男性215例,女性167例),并记录临床信息。选择原始图像行75%期相重建后传至Philips EBW 4.5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MPR)等后处理方法对左心耳进行形态学分类,对房颤组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左心耳形态及与性别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房颤组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0);2)房颤组较对照组形态学分型一致。房颤组Type2c分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房颤组Type2d、Type1a所占比例小于对照组(P=0.000);3)房颤组与对照组形态学分型与性别均无相关性,并且不同分型间无性别差异。(对照组r=0.167,P=0.365,房颤组r=0.271,P=0.011);4)房颤组中不同年龄组间三种形态类型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8),对照组Type2c分型在年龄<50的年龄组中所占比例少于其它三个年龄组(P=0.000)。结论本文对房颤患者及非房颤患者LAA形态进行初步分析及对比,为临床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相关手术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形态学 房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青年人心周脂肪体积和体重指数与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琦彬 李彩英 +5 位作者 潘彤 张丹 寇晨光 王岑 贾芳莹 郑彩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定量测量心周脂肪体积,评价心周脂肪体积及体重指数与青年人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的45岁以下冠状动脉主支存在重度狭窄患者75例为病变组,75例冠状动...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定量测量心周脂肪体积,评价心周脂肪体积及体重指数与青年人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的45岁以下冠状动脉主支存在重度狭窄患者75例为病变组,75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并将影像数据传至工作站,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心包膜外脂肪体积及心周脂肪体积,并对心外膜脂肪体积、心包膜外脂肪体积及心周脂肪体积,三者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的体重指数(28.169±2.203)kg/m^2和心周脂肪体积(178.676±55.313)ml明显高于对照组[(24.960±3.041)kg/m2、(99.061±32.31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变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按照性别进一步分组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病变组的心周脂肪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包膜外脂肪体积、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周脂肪体积、心包膜外脂肪体积与心周脂肪体积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分别为r=0.837,P<0.001;r=0.971,P<0.001;r=0.944,P<0.001)。结论:青年人心周脂肪体积及体重指数与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重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彩端 李彩英 +6 位作者 贾芳莹 袁迎芳 张丹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n=55);又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n=32)、45~65岁组(n=33)和≥65岁组(n=30)三组。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优势型)的原始图像选取心动周期舒张期(75%)进行重建,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各测量值与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及46%。(2)男女受试者的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直径及截面积比较;≤45岁组与45~65岁组和≥65岁组受试者比较,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边缘静脉的直径及截面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65岁组与≥65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静脉窦口上下径、冠状静脉窦口面积、冠状静脉窦口直径、冠状静脉窦口前后径,后室间静脉直径、左心室后静脉直径、左边缘静脉直径,后室间静脉面积、左心室后静脉面积、左边缘静脉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5~13.09 mm,61.10~76.94 mm^2,8.54~9.54 mm,8.38~9.35 mm;3.41~3.97 mm,3.10~3.56 mm,2.02~2.45 mm;10.41~14.08 mm2,7.84~10.39 mm^2,3.39~5.04 mm^2。结论:MSCT可客观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冠状静脉截面积,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 心脏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正常人冠状静脉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芳莹 李彩英 +4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袁迎芳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对原始图像选取心脏收缩期(45%时相)、心脏舒张期(75%时相)进行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1)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45%时相数值均较75%时相增大(P<0.05)。(2)心动周期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无差异(P>0.05);按照身高、体重计算截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45%及75%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95%参考范围。结论:采用MSCT显示冠状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分析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其正常参考值提出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冠状静脉 定量测量 心动周期
下载PDF
MSCT对正常成人奇静脉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正广 周艳玲 +3 位作者 郑同同 李彩英 陈怡橙 寇晨光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801-3803,共3页
目的采用MSCT后处理技术定量测量奇静脉的径线,探讨CT扫描定量测量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100例正常成人行胸部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奇静脉弓中点直径、奇静脉弓最大直径、奇静脉干横断面管腔短径及长径;记录CT增强扫描奇静... 目的采用MSCT后处理技术定量测量奇静脉的径线,探讨CT扫描定量测量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100例正常成人行胸部CT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奇静脉弓中点直径、奇静脉弓最大直径、奇静脉干横断面管腔短径及长径;记录CT增强扫描奇静脉反流情况及注药侧信息;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奇静脉定量差异。结果奇静脉弓中点直径、奇静脉弓最大直径、奇静脉干横截面短径、奇静脉干横截面面积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强化扫描奇静脉弓上述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7.15~7.81)mm、(9.97~10.58)mm、(6.20~6.65)mm、(1.54~1.74)cm^(2)。CT增强扫描时,经右上臂注入造影剂较左上臂容易发生反流。结论MSCT可对奇静脉进行定量分析,正常参考值的提出对于判定奇静脉异常扩张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定量测量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胸椎小骨巨细胞性病变1例
19
作者 卓利勇 李彩英 寇晨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3-33,86,共2页
患者男,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两个月,近10天出现双下肢麻木及无力。体格检查:胸4椎体水平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左侧跟腱反射消失。影像学检查:颈胸椎CT平扫:胸1椎体水平可见软组织肿块... 患者男,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两个月,近10天出现双下肢麻木及无力。体格检查:胸4椎体水平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左侧跟腱反射消失。影像学检查:颈胸椎CT平扫:胸1椎体水平可见软组织肿块,椎体及右侧椎弓部分骨质吸收破坏(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小骨巨细胞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粮发酵在清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寇晨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2-75,共4页
利用多粮发酵的方法酿造清香型白酒,是清香型白酒在传统生产工艺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创新。酿酒界有"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糯米产酒绵,大米产酒净"之说。多粮发酵正是利用各种原料的优势,充分汲取其精华,丰富原酒的微量成分。... 利用多粮发酵的方法酿造清香型白酒,是清香型白酒在传统生产工艺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创新。酿酒界有"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糯米产酒绵,大米产酒净"之说。多粮发酵正是利用各种原料的优势,充分汲取其精华,丰富原酒的微量成分。酿酒工艺及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是影响原酒品质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本实验就酿酒生产中原料的配比,原辅料的质量要求,生产过程中润料、装甑、蒸馏、摘酒、入池等指标的工艺参数控制进行了叙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 清香型 发酵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