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联合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应用
1
作者 段茜婷 王关顺 +3 位作者 丁荣 王娜 寸红丽 杨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后短期疗效(6个月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TACE联合索... 目的 探讨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后短期疗效(6个月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CT图像,根据改良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对介入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进行评估。提取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根据术前一般临床危险因素、基本影像特征,建立术前临床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加入术前临床模型,组成联合模型。分别绘制3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分别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从1 70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共筛选出11个影像组学特征值建立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模型AUC分为0.945、0.918。临床因素除了肿瘤最大径线和肿瘤数目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构建的临床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11、0.857。联合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AUC分别为0.958、0.95。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是预测TACE联合索拉菲尼短期疗效的一个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能明显提高术前临床模型的预测能力,可在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前筛选出进展危险性较高的患者,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及随访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影像组学 索拉菲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双能CT影像组学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寸红丽 李华秀 +3 位作者 张大福 石磊 王娜 王关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9-672,68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中定量碘浓度(IC)、肿瘤标志物及影像组学特征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术前接受DECT扫描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静脉期病灶IC和标准化碘浓度(NIC),并...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中定量碘浓度(IC)、肿瘤标志物及影像组学特征在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术前接受DECT扫描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静脉期病灶IC和标准化碘浓度(NIC),并记录CA125、CA153、CA19-9、CA242、CA72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分化良好组23例与分化不良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胃癌IC、NIC及各肿瘤标志物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效能。采用西门子syngo.via Frontier Radiomics软件的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1︰1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ROC曲线评价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价值。结果86例分化不良组患者IC及NIC分别为(2.88±0.79)mg/ml和(0.60±0.18)mg/ml,均高于分化良好组的(1.94±0.46)mg/ml、(0.41±0.10)mg/ml;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组学训练集和验证集诊断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57。两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的IC、NIC及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诊断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可为术前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影像组学 生物学标记 碘浓度
下载PDF
影像新技术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娜 李振辉 +3 位作者 李华秀 寸红丽 张大福 王关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精准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影像新技术可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一些基于常规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如双能CT、CT灌注、DWI、IVIM...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精准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影像新技术可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一些基于常规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如双能CT、CT灌注、DWI、IVIM、PET/CT、PET/MRI等,能为其提供更多分子、基因、病理等方面的信息。随着精准医学的提出,影像组学和影像基因组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即将在胃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判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能CT CT灌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下载PDF
卵巢恶性苗勒管混合瘤1例
4
作者 王娜 李华秀 +1 位作者 寸红丽 王关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907-908,共2页
病例女,34岁,因“腹胀半月余”就诊。外院CT提示:下腹部多发肿块影伴腹腔积液。下列肿瘤标志物升高,CA125:1730 kU/L,CA153:53.33 kU/L,HE4(人附睾蛋白):121.90 pmol/L,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61.45μg/L。患者一年前曾因“双侧附... 病例女,34岁,因“腹胀半月余”就诊。外院CT提示:下腹部多发肿块影伴腹腔积液。下列肿瘤标志物升高,CA125:1730 kU/L,CA153:53.33 kU/L,HE4(人附睾蛋白):121.90 pmol/L,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61.45μg/L。患者一年前曾因“双侧附件囊肿、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囊肿、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疗效评价的影像学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寸红丽 李振辉 王关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567-1569,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一类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在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术后复发率比较高,需要继续行靶向治疗。因为要及时地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所以要了解胃肠道间质... 胃肠道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一类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在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术后复发率比较高,需要继续行靶向治疗。因为要及时地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所以要了解胃肠道间质瘤对靶向治疗的反应,此时影像学的各种检查就显得特别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PET-CT、PET-MRI、影像组学、双能量CT等等。本文针对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疗效评价的影像学进展方面作一综述,期待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及研究能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靶向治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双源双能CT测量碘含量在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寸红丽 张大福 +3 位作者 李华秀 王娜 张治平 王关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double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中的定量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对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5例胃...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double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中的定量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对T1-3/T4a期胃癌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使用DECT检查,并在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图像中病灶轴位最大层面上分别测量肿瘤的定量碘浓度(IC)和标准化碘浓度(nIC)、与肿瘤毗邻最近和最远的胃周脂肪的IC。患者随后接受根治术,并将术后病理学分期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估DECT对T1-3/T4a期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共43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3例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T1-3 (A组),20例为T4a (B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灶位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方式和病理组织学亚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5、0.03)。2组在AP和VP图像中病灶IC和n IC以及与病灶相邻最近和最远脂肪间隙的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论是AP还是VP肿瘤毗邻最近脂肪组织中的AUC值均大于最远的胃周脂肪的AUC值。在动脉期肿瘤毗邻最近和最远脂肪组织中的IC之差的AUC为0.73,说明对于胃癌是否侵犯浆膜层的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DECT定量病灶以及胃周脂肪组织中的IC是一种用于区分胃癌浆膜层是否受侵犯的方法,可用于胃癌分期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能CT 碘含量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华秀 李振辉 +5 位作者 李鹍 寸红丽 王娜 张大福 张治平 王关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收集治疗前临床及CT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分组。采用A.K.软件提取CT影像组学...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收集治疗前临床及CT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分组。采用A.K.软件提取CT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疗效预测因子并构建诺莫图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校准度评价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结果每例患者各提取了396个CT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6个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高度相关的特征。联合独立预测因子影像组学标签、癌胚抗原≥3.4 ng/ml和临床T分期(cT4)构建的诺莫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81)高于影像组学标签(0.791),且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内部验证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P>0.05)。结论基于治疗前CT及临床资料构建的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影像组学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化学疗法 辅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癌胚抗原 肿瘤分期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