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CT分级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梅 尉从新 +2 位作者 杨贵华 史兆娟 朱建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97-219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CT分级在肝癌(HCC)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LRF)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52例,在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肝脏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术前所有患者行肝硬化CT分级,并于术前和术后... 目的探讨肝硬化CT分级在肝癌(HCC)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LRF)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52例,在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肝脏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术前所有患者行肝硬化CT分级,并于术前和术后行肝脏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进行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分级比较,评价所有患者术后1年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肝硬化CT分级中,Ⅰ、Ⅱ、Ⅲ、Ⅳ级患者术后AST、AL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以Ⅱ级以上降低明显(P<0.05),肝硬化CT分级越高,AST、ALT水平增高越明显(P<0.05);术前患者肝硬化CT分级中,Ⅰ级、Ⅱ级患者术后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分级以A、B级例数较多,Ⅲ级、Ⅳ级患者以C级例数较多;Ⅰ、Ⅱ、Ⅲ、Ⅳ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14、13.42、5.27、2.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41.18%、35.71%、22.22%,不同CT分级患者之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CT分级越高,其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损伤越明显,LRF越差,其生存时间越短,生存率越低,对于评价肝癌介入治疗LRF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 肝硬化CT分级 肝储备功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测成人窦房结动脉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德新 毛建军 +3 位作者 李传福 尉从新 修建军 张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检测窦房结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23 例窦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窦房结动脉的直径、长度、窦房结动脉起点与其起源的右冠状动脉起点之间的距离(S -O间距)、左侧窦房结动脉起点与旋支起点之...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检测窦房结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23 例窦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窦房结动脉的直径、长度、窦房结动脉起点与其起源的右冠状动脉起点之间的距离(S -O间距)、左侧窦房结动脉起点与旋支起点之间的距离(LO -O间距)、窦房结动脉起始段与其起点近端冠状动脉之间的夹角(S- C夹角)以及窦房结动脉的开口以前的冠状动脉壁上钙化、软斑块或管腔狭窄的数目(S- O病变),并将以上结果与对照组同样的检测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窦房结动脉的位置和形态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对测得的窦房结动脉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和病变组的窦房结动脉的长度和S O病变数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检测窦房结动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动脉 窦性心律失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夏海泓 张鸣 尉从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支气管囊肿患者资料,讨论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4例中,位于左肾上腺区3例,左肾中下极后方1例。长径2.7~6.5 cm,短径1.2~4.9 cm,平均最大径4.5 cm。... 目的: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支气管囊肿患者资料,讨论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4例中,位于左肾上腺区3例,左肾中下极后方1例。长径2.7~6.5 cm,短径1.2~4.9 cm,平均最大径4.5 cm。3例呈椭圆形或类圆形,1例呈分叶状。在CT上呈等高密度影或囊实性密度影,均无强化。结论: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位于左肾上腺区,CT有助于病灶定位,明确病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腹膜后间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轴位CT和三维后处理图像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笃民 崔凤玉 +4 位作者 尉从新 闫华 尚东平 姜保东 马祥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其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并对其图像进行VR、MPR和CTVE后处理。结果:①7例肿瘤均位于主支气...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其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并对其图像进行VR、MPR和CTVE后处理。结果:①7例肿瘤均位于主支气管,表现为突入气管腔的类圆形、椭圆形肿块2例,不规则分叶状肿块3例;管壁局部不规则增厚2例。增强扫描肿瘤不同程度强化。4例浸润邻近组织;3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阻塞性肺不张。②MPR矢状位图像可沿气管长轴观察肿块与气管壁的关系,判断肿块距气管隆突的距离。VR可显示肿瘤基底的范围和光滑度等情况;可从三维角度观察肿块与气管壁连接的形态。CTVE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肿瘤表面情况及气管狭窄程度。结论:CT检查对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检出和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原发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部假性动脉瘤的CT和造影对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庆伟 崔允峰 +2 位作者 韩庆森 尉从新 赵磊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评价CT对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性。方法 :对 9例临床怀疑腹部假性动脉瘤的病例行增强CT扫描及主动脉造影 ,双盲法评价CT和造影结果。结果 :9例中CT阳性 7例 ,阴性 2例 ;7例CT阳性的造影结果 6例阳性 ,1例阴性 ;2例CT阴性的造... 目的 :评价CT对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性。方法 :对 9例临床怀疑腹部假性动脉瘤的病例行增强CT扫描及主动脉造影 ,双盲法评价CT和造影结果。结果 :9例中CT阳性 7例 ,阴性 2例 ;7例CT阳性的造影结果 6例阳性 ,1例阴性 ;2例CT阴性的造影结果也为阴性。CT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 10 0 %。结论 :CT可作为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假性动脉瘤 CT 主动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腹茧症1例报告
6
作者 修建军 崔允峰 +2 位作者 刘庆伟 尉从新 张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腹茧症 诊断 病例报告 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低场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庆伟 徐龙春 +4 位作者 崔允峰 韩庆森 尉从新 李庆国 刘林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在低场强磁共振SE(自旋回波 )序列和GE(梯度回波 )序列上磁共振成像 (MRI)的特点。材料与方法 使用 0 .3T永磁型MR仪检查了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做SE序列 (包括T1加权轴位和左前斜位 ,质子密度/T2 加权轴位 )和GE...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在低场强磁共振SE(自旋回波 )序列和GE(梯度回波 )序列上磁共振成像 (MRI)的特点。材料与方法 使用 0 .3T永磁型MR仪检查了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做SE序列 (包括T1加权轴位和左前斜位 ,质子密度/T2 加权轴位 )和GE序列轴位。盲法分析病变在各序列上的显示情况和MRI表现。结果 各序列均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双腔 (真腔和假腔 ) ,但以T1加权轴位和左前斜位为优 ,后者可显示病变的累及范围 ;显示剥脱的内膜片以GE序列轴位为优 ,且需时短。结论 尽管在显示内膜片破口和假腔内血栓方面不及高场强MR仪 ,低场强MR仪SE序列T1加权轴位和左前斜位 ,结合GE序列轴位也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和病变累及范围 ;可作为检查主动脉夹层的基本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庆伟 崔允峰 +2 位作者 郭卫华 尉从新 刘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 分析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CT ,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 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限局性机化性肺炎 ,9例均行常规CT扫描 ,病灶部位行HRCT扫描 ,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9例病灶最大直径 2~ 4cm (平均 2 .5cm... 目的 分析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CT ,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 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限局性机化性肺炎 ,9例均行常规CT扫描 ,病灶部位行HRCT扫描 ,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9例病灶最大直径 2~ 4cm (平均 2 .5cm)。除 1例位于肺野内距胸膜3cm处外 ,余 8例均邻近胸膜面。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 4例 ,不规则多边结节形 5例 ,6例边缘呈弓形凹陷 ,与病灶中心层面相邻的上下层面多呈不规则形。于肺窗上 4例可见病灶邻近肺野内有不同程度的渗出性病变。结论 限局性机化性肺炎的CT ,特别是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高分辨率CT 诊断
原文传递
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评估胸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刚 马祥兴 +4 位作者 张化一 田本祥 韩武师 于德新 尉从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VE)在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利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双源CT对比剂增强扫描并确诊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VE后处理重建。利用断面图像观测破口是否存在... 目的探讨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VE)在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利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双源CT对比剂增强扫描并确诊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VE后处理重建。利用断面图像观测破口是否存在,利用VE对破口及内膜片成像。为确定对比剂浓度与破口显示情况的关系,测量破口附近真腔的CT值;根据VE对破口的显示情况将本组病例分为VE显示清晰组(n=40)及不清晰组(n=10),观察VE显示的主动脉夹层破口及游离内膜片的形态及特点,分析两组之间测得的CT值的差异。结果 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Stanford A、B型分别为22、28例,其中40例(80%)VE图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10例(20%)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其中4例VE及其他断面图像均未发现破口,6例破口显示不佳;VE图像显示清晰组与不清晰组之间破口附近真腔的CT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清晰组破口周围均可见明显的伪影及噪声。VE图像显示清晰组中破口为梭形或椭圆形16例,其余24例为不规则型。5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VE图像能显示清晰撕裂内膜的为45例(90%),其中包括螺旋型35例,其余10例。结论双源CT仿真内镜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及其破口的三维立体结构,腔内对比剂的浓度并非是导致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仿真内镜 胸主动脉夹层 破口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富血供肝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卫华 李传福 +1 位作者 尉从新 侯金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富血供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富血供肝肿瘤(肝细胞癌26例,海绵状血管瘤12例,富血供转移瘤2例)相继进行MR平扫及3D FAM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包括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观察...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富血供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富血供肝肿瘤(肝细胞癌26例,海绵状血管瘤12例,富血供转移瘤2例)相继进行MR平扫及3D FAME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包括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观察病灶各期的强化特征。并利用动态强化自动分析软件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各种病变的曲线类型。结果富血供肝细胞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速升速降)、Ⅱ型(速升缓降)。26例肝细胞癌中69%(18/26)表现为Ⅰ型曲线类型,31%(8/26)表现Ⅱ型曲线类型。肝血管瘤的动态增强曲线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缓升平坦型)、Ⅱ型(速升平坦型)。12例血管瘤中67%(8/12)表现为Ⅰ型曲线类型,33%(4/12)表现Ⅱ型曲线类型。2例富血供转移瘤表现为早期周边环状强化。结论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富血供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原文传递
SWI及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慢性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何鹏 李传福 +4 位作者 尉从新 曾庆师 侯金文 冯德朝 郑金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慢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T及常规MRI无明显异常DAI慢性期的患者,15例轻度脑外伤复查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高场MR扫描,MRI采用GE Signa EXCITEⅡ磁共...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慢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T及常规MRI无明显异常DAI慢性期的患者,15例轻度脑外伤复查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高场MR扫描,MRI采用GE Signa EXCITEⅡ磁共振扫描系统,序列包括T2*GRE、SWI、DTI,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共同分析MR图像,对出血灶进行计数。在FA图上分别测量脑内多个感兴趣区的FA值。并将发现出血灶的数量及测得分数各向异性(FA)值分别与患者的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DAI中,SWI序列能发现更多的出血灶,与T2*GRE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轻度脑外伤及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微出血灶;DAI组与轻度脑外伤组相比,除了顶叶、丘脑、胼胝体压部,其他感兴趣区的FA值、DA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所有的感兴趣区的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脑外伤组及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DAI患者中,出血灶的数量、胼胝体膝部的FA值与GOS评分相关(r=-0.677 5,P=0.031 4;r=0.836 0,P=0.009 7)。结论SWI及DTI可以更清晰的显示DAI病变,并可以评价其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敏感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观察:附39例分析
12
作者 刘心合 尉从新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8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X线 诊断
原文传递
5例右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玉海 尉从新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0年第3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膈疝 创伤性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优化显影液效能—密度计实测胶片影像密度确定显影参数
14
作者 宋磊 尉从新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0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X线摄影 暗室 显影液 显影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