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苯三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法的研究
1
作者 尚博扬 王宁 翟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039-1041,1046,共4页
通过干扰实验建立间苯三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为替代热原检查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第四部及相关规定,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本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结... 通过干扰实验建立间苯三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为替代热原检查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第四部及相关规定,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本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结果 将间苯三酚注射液经过30倍稀释,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检测,结果符合规定。结论 建立的细菌内毒素凝胶法替代热原法对本品进行安全性检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凝胶法 干扰实验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的蒙古黄芪与对照药材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尚博扬 董琪 +7 位作者 夏秀萍 冯军 王建寰 张霞 雍婧姣 高晓娟 王汉卿 赵建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基于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评价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栽培蒙古黄芪质量。方法建立宁夏固原市隆德县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分别比较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 目的基于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评价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栽培蒙古黄芪质量。方法建立宁夏固原市隆德县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及对照药材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分别比较HPLC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对12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及近红外指纹图谱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2批栽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分别大于0.955和0.989,且二者共有峰面积(近红外为吸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研究所用的12批蒙古黄芪药材与对照药材一致性较高。结论本研究基于综合性较强的两种检测手段的比较研究并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分析结果,避免了仅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阈值限定不明确引起的误判,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指纹图谱 近红外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宁夏产苦豆子不同器官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博扬 马玲 +1 位作者 冷晓红 王英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用HPLC指纹图谱的方式研究苦豆子不同器官中各生物碱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检测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ge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ml/L三乙胺),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 目的用HPLC指纹图谱的方式研究苦豆子不同器官中各生物碱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检测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ge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0ml/L三乙胺),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结果 10批不同器官的苦豆子样品得到7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较,2、3、5、6、7号峰确定为野靛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结论该指纹图谱的分析体现了不同器官的苦豆子样品所含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器官 生物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宁夏栽培银柴胡质量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尚博扬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考察宁夏栽培银柴胡的质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α-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 nm的波长处进行总甾醇测定。结果 3年生银柴胡含α-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及总甾醇最高。结论宁夏规范化种植3年的银柴胡... 目的考察宁夏栽培银柴胡的质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α-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 nm的波长处进行总甾醇测定。结果 3年生银柴胡含α-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及总甾醇最高。结论宁夏规范化种植3年的银柴胡质量较好,所测成分与野生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α-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 总甾醇 质量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对阿苯达唑片进行一致性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尚博扬 石思佳 +2 位作者 翟宇 黄钰馨 马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建立阿苯达唑片参比制剂近红外一致性模型,快速考察和评估阿苯达唑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似性。方法建立6批参比制剂的一致性检验模型,用3个仿制厂家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作为验证光谱比对分析相似性,并采用体外4条溶出曲线进行比对... 目的建立阿苯达唑片参比制剂近红外一致性模型,快速考察和评估阿苯达唑片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似性。方法建立6批参比制剂的一致性检验模型,用3个仿制厂家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作为验证光谱比对分析相似性,并采用体外4条溶出曲线进行比对验证。结果建立的阿苯达唑片参比制剂近红外一致性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应用所建立的一致性检验模型预测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差异,结果与体外溶出曲线的结果相对应。结论所建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区分参比制剂与仿制制剂,也可用于仿制药品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快速比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阿苯达唑片 快检模型 溶出曲线 一致性评价
下载PDF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鉴别(1)与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尚博扬 彭福林 +1 位作者 马玲 王坤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盐酸金刚烷胺颗粒鉴别(1)和含量测定项的方法。方法将鉴别反应样品前处理取样量改为"相当于盐酸金刚烷胺0.01g,加水5m l溶解";含量测定改为HPLC-ELSD法,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 目的改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盐酸金刚烷胺颗粒鉴别(1)和含量测定项的方法。方法将鉴别反应样品前处理取样量改为"相当于盐酸金刚烷胺0.01g,加水5m l溶解";含量测定改为HPLC-ELSD法,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6%的三氟乙酸(20:80),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 l/m in;检测器为ELSD,漂移管温度为55℃,雾化气体为空气。结果改进后的鉴别方法易过滤,简便、现象明显;HPLC-ELSD法盐酸金刚烷胺的线性范围为80.48-281.68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34%(RSD=0.92%)。结论改进后的鉴别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含量测定法(HPLC-ELSD)较标准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适合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金刚烷胺颗粒 鉴别 电位滴定法 HPLC-ELSD法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尚博扬 翟宇 +2 位作者 薛瑞 王庆 马锦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预试验及干扰试验,建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经过30、40、50、60倍稀释,通过试验最终判定...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预试验及干扰试验,建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经过30、40、50、60倍稀释,通过试验最终判定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60倍稀释时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试验,供试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建立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干扰试验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的苯酚和氢醌 被引量:7
8
作者 翟宇 尚博扬 +1 位作者 黄青 杨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苯酚和氢醌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微孔滤膜过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法测定。结果苯酚和氢醌在10~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检出限为氢醌0.01mg&#... 目的建立测定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苯酚和氢醌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微孔滤膜过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法测定。结果苯酚和氢醌在10~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检出限为氢醌0.01mg·kg^(-1)、苯酚0.03mg·kg^(-1),平均回收率为88.7%~104.6%,RSD为2.15%~4.0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苯酚和氢醌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氢醌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妆品
下载PDF
HPLC法不同色谱柱测定苦参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薛瑞 尚博扬 +1 位作者 狄天云 侯延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518-519,F0003,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用C18键合硅胶柱和氨基键合硅胶柱对苦参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进行比较。方法(1)用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含磷酸2mlL)-甲醇-高氯酸(850ml∶150ml∶20g)为流动相[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用C18键合硅胶柱和氨基键合硅胶柱对苦参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进行比较。方法(1)用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含磷酸2mlL)-甲醇-高氯酸(850ml∶150ml∶20g)为流动相[1];(2)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1%磷酸水溶液(80∶8∶12)为流动相[2],于220nm波长处检测。结果方法1的线性范围为49.82-270.08mgL(r=0.9999),检测限为10ng,方法2的线性范围为44.64-223.2mgL(r=0.9998),检测限为10ng。结论C18键合硅胶柱和氨基键合硅胶柱均可对苦参碱原料药的含量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C18键合硅胶柱 氨基键合硅胶柱
下载PDF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10
作者 尚博扬 张静微 +3 位作者 翟宇 王宁 赵娟娟 李震全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建立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43对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经过4、6、8、10、12倍稀释,通过试验最终... 目的通过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建立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43对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经过4、6、8、10、12倍稀释,通过试验最终判定本品在10倍稀释时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确立的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下载PDF
柴胡皂苷a、d在宁夏栽培与野生柴胡中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佩 尚博扬 +2 位作者 马玲 张芦燕 王英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33-435,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宁夏栽培与野生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Agilent ELSD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宁夏栽培与野生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Agilent ELSD 2000ES检测器,漂移管温度:97℃,气速:2.6 L/min。结果柴胡皂苷a、d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002-8.008μg(r=0.999 5),0.261-10.45μg(r=0.998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7.5%;RSD分别为1.5%、2.5%。宁夏栽培与野生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之和范围在0.92%-1.61%。结论宁夏栽培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之和与野生柴胡基本一致。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柴胡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栽培 野生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下载PDF
胎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珍 薛瑞 +2 位作者 尚博扬 邢永春 狄天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为降低检验成本 ,提高检验方法的灵敏度 ,拟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二部附录 ,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胎脑注射液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胎脑 (沙赛普肽 )注射液L值为 15EU/ml,3... 目的 为降低检验成本 ,提高检验方法的灵敏度 ,拟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二部附录 ,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胎脑注射液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胎脑 (沙赛普肽 )注射液L值为 15EU/ml,3批供试品经 30倍稀释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 ,结果均无干扰作用 ,而且干扰试验的结果与灵敏度复核的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胎脑注射液的细菌对毒素检查可采用 30倍稀释 ,灵敏度为 0 .5EU/ml的鲎试剂检查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检查方法 实验研究 生化制剂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素中的有关物质及方法学研究
13
作者 翟宇 尚博扬 黄青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素中有关物质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PLATI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为3.5):甲醇(82∶18),流速1.0mL·min^(-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素中有关物质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PLATI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为3.5):甲醇(82∶1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5nm,柱温30℃。结果氧化槐果碱在2.09~12.54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0.7%)。结论本HPLC法测定注射用苦参素中的有关物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苦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氧化槐果碱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瑞 尚博扬 +1 位作者 王静珍 狄天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建立苦参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1]对苦参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经80倍稀释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用0.25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 目的建立苦参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1]对苦参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经80倍稀释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用0.25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实验
下载PDF
吡贝地尔缓释片释放度检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瑞 尚博扬 +1 位作者 狄天云 翟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吡贝地尔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浆法的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1 000 m L释放介质,转速为50 r/min,温度为(37±0.5)℃,含量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吡贝地尔在6.87... 目的建立测定吡贝地尔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浆法的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1 000 m L释放介质,转速为50 r/min,温度为(37±0.5)℃,含量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吡贝地尔在6.87-89.34μg/m L(r=1.00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72%(RSD=0.6%),3批产品在2、4 h和8 h的平均累积释药量分别为32.7%、52.7%和80.0%,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结论溶出度浆法检测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吡贝地尔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贝地尔 缓释片 释放度 检测方法学 溶出曲线
下载PDF
葛根素HA/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瑞 狄天云 +1 位作者 尚博扬 李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928-929,共2页
目的对葛根素进行质量分析研究。方法以透明质酸为表面修饰剂、PEG-PLGA为载体材料,用纳米沉淀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HA/Pue-NP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载药量的测定,并考察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 目的对葛根素进行质量分析研究。方法以透明质酸为表面修饰剂、PEG-PLGA为载体材料,用纳米沉淀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HA/Pue-NP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载药量的测定,并考察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制备出的载药纳米载药量为6.75%,体外释药试验表明,载药纳米粒释药缓慢,24 h的累计释放率为65.8%。结论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质量性质良好,且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透明质酸 PEG-PLGA纳米粒 载药量 体外释药
下载PDF
小檗碱胰岛素增敏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薛瑞 陆文霞 +1 位作者 尚博扬 马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链脲佐菌素(STZ)与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组试药组。阴性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链脲佐菌素(STZ)与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组试药组。阴性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5周,再腹腔单次注射给予50 mg/kg的STZ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72 h后测定空腹血糖,血糖值>16.67 mmol/L的小鼠视为造模成功。其中,3个试药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浓度药物8周,阳性组和阴性组给予相应对照处理。末次给药后,检测血糖,并采用Western Blot、ELISA法等方法测定小鼠胰腺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NF-κB、TNF-α、IL-6、IL-1β的表达。结果小檗碱浓度依赖性增强了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水平,抑制了胰腺AngⅡ的生成(P<0.05),以及TNF-α、IL-6、IL-1β和NF-κB的表达(P<0.05)。结论小檗碱能够显著增强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胰岛素水平,其机制可能与AngⅡ诱导IL-1β/NF-κB通路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胰岛素增敏 血管紧张素Ⅱ 白细胞介素-1Β 自然杀伤细胞-κB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璟 卢有媛 +4 位作者 谢明霞 贺凯 尚博扬 王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92-2102,共11页
天然牛黄价格昂贵,且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前市售牛黄包括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和培植牛黄4种。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citexs AI和C... 天然牛黄价格昂贵,且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前市售牛黄包括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和培植牛黄4种。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citexs AI和CNKI计量可视化开展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而全面、科学阐明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研究进程、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等。研究结果显示,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和3次典型增长阶段,其与天然牛黄代用品的开发研究及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相一致,目前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近年来我国对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研究较为活跃,研究方向涉及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的药理药效、牛黄类药材的质量对比等,但是对于牛黄类药材的药理药效及其机制研究偏少。研究表明,牛黄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研究视角,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逐渐突出,但尚需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揭示牛黄类药材的化学成分构成、药理药效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培植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 人工牛黄 中成药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苦豆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尚博扬 杨萍 +5 位作者 陈丽 高晓娟 雍婧姣 张霞 赵建军 王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7,共8页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苦豆子生物碱潜在的药理作用。收集苦豆子主要生物碱成分,然后进行类药性分析、潜在靶点预测和信号通路筛选;借助DAVID分析工具,结合KEGG数据库对通路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生物... 该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苦豆子生物碱潜在的药理作用。收集苦豆子主要生物碱成分,然后进行类药性分析、潜在靶点预测和信号通路筛选;借助DAVID分析工具,结合KEGG数据库对通路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苦豆子生物碱-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表明,苦豆子的17种生物碱涉及49个靶点蛋白(共170次)、22条重要信号通路,所建网络药理模型中的3个节点交错连接,代谢通路间相互协调、相互调节。苦豆子生物碱可能对癌症、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苦豆子 生物碱 靶点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水类化妆品中的甲醇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宇 尚博扬 黄青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678-1679,168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香水类化妆品中甲醇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采用Agilent 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 25 mm,0. 25μm),程序升温法,即初始温度为50℃,保持5 min,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3 mi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用甲醇... 目的建立测定香水类化妆品中甲醇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采用Agilent 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 25 mm,0. 25μm),程序升温法,即初始温度为50℃,保持5 min,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3 mi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用甲醇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定量离子m/z 31,参考离子m/z 32和29。样品加无水乙醇溶解、定容,涡旋混匀,静置,经0. 22μm有机滤膜过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结果被测物甲醇与乙醇在本实验条件下能得到很好分离,甲醇在5μg/ml^200μg/ml线性良好(r=0. 999 9),检出限为11. 7 mg/kg,回收率为91. 3%~96. 5%,RSD为2. 6%~3. 1%。结论本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香水类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香水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化妆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