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苦素单体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尤文挺 王洒 +3 位作者 何龙 李云岳 杨诗奕 潘建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246,共5页
柠檬苦素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大多数文献只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柠檬苦素单体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柠檬苦素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神经保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大多数文献只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柠檬苦素单体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少有报道。该文对柠檬苦素单体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三萜类 抗肿瘤 抗炎 神经保护 抗菌 抗病毒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多酚类化合物抗抑郁及抑郁相关学习记忆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尤文挺 徐英 +4 位作者 朱洁瑾 林蒙蒙 都霞 陈玲 潘建春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51-455,共5页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应激因素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由抑郁症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也越发凸显,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关于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与神经递质紊乱、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和免疫系统抑...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应激因素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由抑郁症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也越发凸显,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关于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与神经递质紊乱、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和免疫系统抑制等多个方面有关。近年有关天然中药提取物防治抑郁症及其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抗抑郁症及抑郁相关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化合物 抑郁症 学习记忆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学志 王赵伟 +3 位作者 李剑敏 张正学 尤文挺 朱洁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69-171,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降,病程缩短,而且恢复较快。脑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略有减轻。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恢复,对EAE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姜黄素 炎症浸润
原文传递
高橙皮中柠檬苦素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尤文挺 江天 +3 位作者 王洒 何龙 杨诗奕 李云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 优化高橙皮中柠檬苦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声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柠檬苦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声强0.255 6 W/cm2,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3... 目的 优化高橙皮中柠檬苦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声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柠檬苦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声强0.255 6 W/cm2,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30∶1,提取时间30 min,柠檬苦素提取率为60.90 mg/100 g.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超声提取高橙皮中柠檬苦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橙皮 柠檬苦素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肝细胞癌相关差异基因及关键途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尤文挺 何龙 王洒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候选基因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GSE19665、GSE41804和GSE84402,通过GEO2R工具和Venn图软件选择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对这些DE...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候选基因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GSE19665、GSE41804和GSE84402,通过GEO2R工具和Venn图软件选择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对这些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生存分析(Kaplan-Meier)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验证。结果:3个数据集中共有139个一致表达的DEG,包括36个上调基因和103个下调基因。28个核心基因中有26个的预后明显较差,且有22个在HCC组织中高表达,4个基因(CCNB1、CDK1、BUB1和PTTG1)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途径。结论:HCC预后不良的4个显著上调的DEG可能是HC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Gly14]-Humanin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洒 余智 +3 位作者 余昊 何龙 尤文挺 江天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31-3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Gly14]-Humanin(HNG)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分析相关的神经功能保护机制。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 目的探讨[Gly14]-Humanin(HNG)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分析相关的神经功能保护机制。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生理盐水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术前3 d给予3μL生理盐水连续3 d尾静脉注射,每日1次;HNG组给予100 nmol/L HNG 5μL,而模型组除正常饲养外术前不接受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检测脑组织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三组大鼠的GSH含量水平及SOD的活性均降低,而MDA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降低,而HNG组大鼠的GSH含量水平及SOD的活性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HNG预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增加脑组织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及GSH含量水平,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Gly14]-Humanin 自由基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减压特号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高文 徐胜 +3 位作者 尤文挺 都霞 朱洁瑾 潘建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1-707,共7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减压特号(Jianyatehao,JYTH)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肾上腺结构功能、免疫系统和单胺递质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JYTH(低、中、高)剂量组及丙咪嗪组。建立大鼠慢性应...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减压特号(Jianyatehao,JYTH)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肾上腺结构功能、免疫系统和单胺递质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JYTH(低、中、高)剂量组及丙咪嗪组。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模型,测定应激大鼠的开野行为和糖水消耗量。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酮、IL-1β和IL-6的水平,HPLC测定应激大鼠不同脑区的单胺递质水平。结果与慢性应激组相比,JYTH低、中、高剂量组明显增加大鼠在开野箱中的活动性,并增加其对糖水的偏爱性,明显降低血清皮质酮、IL-1β和IL-6的水平,明显增加不同脑区单胺递质含量。结论 JYTH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保护肾上腺结构完整、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脑内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特号 慢性应激 皮质酮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单胺递质
原文传递
花椒多酚类化合物对衰老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锋 尤文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花椒多酚类化合物总提取物(ZPPC)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模型组,ZPPC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10%D-半乳糖6周建立衰老小鼠模型,ZPPC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ZPPC,正... 目的探讨花椒多酚类化合物总提取物(ZPPC)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模型组,ZPPC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10%D-半乳糖6周建立衰老小鼠模型,ZPPC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ZPPC,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同时灌胃给予维生素E。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灌胃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的ZPPC后,小鼠上述变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ZPPC可改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ZPPC具有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多酚类化合物 D-半乳糖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咪唑斯汀联合H_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尤文挺 陈虎 +1 位作者 李妙海 陈才铭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28-423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试... 目的:系统评价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试验组)对比单用咪唑斯汀(对照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 1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23,95%CI(1.16,1.31),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亚组分析表明咪唑斯汀联合不同H2受体拮抗药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71,1.44),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H2受体拮抗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且安全性相当。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H2受体拮抗药 慢性荨麻疹 META分析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盐酸阿霉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东波 徐金中 +3 位作者 尤文挺 胡利明 陈才铭 尚小广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优化盐酸阿霉素聚乳酸纳米粒(DOX-PLA-N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DOX-PLA-NPs,正交设计优化其处方工艺,对其纳米粒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与载药... 目的优化盐酸阿霉素聚乳酸纳米粒(DOX-PLA-N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DOX-PLA-NPs,正交设计优化其处方工艺,对其纳米粒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与载药量进行测定。以DOX原药为对照组,考察DOX-PLA-NPs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大鼠尾静脉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参数。结果 DOX-PLA-NPs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125.67±3.80)nm、Zeta电位为(-35.97±1.58)m 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23±1.46)%,(10.29±0.63)%。体外释放结果显示,DOX经纳米粒包裹后,具明显的缓释作用。DOX原药和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均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t1/2β分别为(1.15±0.175)h、(6.43±2.12)h,CL分别为(174.76±47.22)h·L^(-1)、(30.68±11.86)h·L^(-1),AUC0→t分别为(6.01±1.61)μg·h·L^(-1)、(36.04±13.72)μg·h·L^(-1)。结论制备的盐酸阿霉素聚乳酸纳米粒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具明显的缓释作用,并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霉素 聚乳酸纳米粒 体外释放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虎 尤文挺 +1 位作者 陈才铭 吴宏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7-569,共3页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Excel软件按季度统计2011年1月-2012年6月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量(DDDs),采用SPSS16.0SPEARMAN相关分析方...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Excel软件按季度统计2011年1月-2012年6月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量(DDDs),采用SPSS16.0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6 09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 122株占18.40%,大肠埃希菌1 022株占16.76%,二者中产ESBLs菌1 219株占56.8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头孢菌素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的用量正相关,对头孢替坦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用量正相关,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单环β-内酰胺类的用量正相关,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与糖肽类的用量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温岭市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慢性病医防中心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志坚 吴旭丽 +2 位作者 沈培红 尤文挺 郑凌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医防融合"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未来医疗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作者以温岭市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4个慢性病专病医防中心实践为例,分析了其在统筹县域优势资源、建立组织架构,并依托信息化实施慢性病... "医防融合"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未来医疗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作者以温岭市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4个慢性病专病医防中心实践为例,分析了其在统筹县域优势资源、建立组织架构,并依托信息化实施慢性病专病防治的做法与经验,提示该模式所构建的"医防融合"体系在优化慢性病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该模式提升了慢性病管理效果和满意度,提高了慢性病的防治效能,实践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共同体 慢性病 医防融合 健康服务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细菌血流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龙 王洒 +2 位作者 尤文挺 胡海娇 周友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49-95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细菌类型血流感染患者和抗菌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的差异,为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的初期用药及预后提供可靠的临床观察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015年1月-2016年12月163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抗菌治疗前及治疗24 ... 目的分析不同细菌类型血流感染患者和抗菌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的差异,为PCT在临床细菌感染的初期用药及预后提供可靠的临床观察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015年1月-2016年12月163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抗菌治疗前及治疗24 h、48 h、72 h后的PCT水平。根据细菌类型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比较抗菌治疗前PCT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PCT变化差异。结果革兰阴性菌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细菌类型抗菌治疗24 h、48 h、72 h后血清PCT变化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细菌类型血流感染患者具有不同的PCT变化规律,比较PCT值可作为血培养阳性预测因子,可指导临床早期感染的经验用药。不同类型细菌血流感染患者抗菌治疗后血清PCT下降程度不同,结合抗菌治疗前后PCT变化率可以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血流感染 细菌类型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