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油气井RFID扶正器激活的阅读器共形天线设计
1
作者 尹宜勇 朱文佳 +5 位作者 曲从锋 王岩 王立琰 龚振 崔明轩 王国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基于油气井井下环境的特点,为实现井下扶正器的远程控制,同时改正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天线电磁波强度衰减过大、辐射性能差等缺陷,设计一种共形于井下管道的RFID扶正器阅读器偶极子天线。依据天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利用天线弯折技术,将... 基于油气井井下环境的特点,为实现井下扶正器的远程控制,同时改正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天线电磁波强度衰减过大、辐射性能差等缺陷,设计一种共形于井下管道的RFID扶正器阅读器偶极子天线。依据天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利用天线弯折技术,将该天线结构设计为倒“U”型,实现与套管相共形;通过仿真扫频分析优化天线参数,分析天线主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最终的中心频率为860 MHz,在该频率下天线输入端口反射系数为-21.05 dB,增益为2.2 dB,天线尺寸为11 mm×148.44 mm,天线的性能满足设计需求,可用于套管扶正器等井下工具的无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扶正器 射频识别 共形偶极子天线 增益
下载PDF
基于动力吸振器的微耕机扶手架减振设计
2
作者 刘欢 尹宜勇 +5 位作者 王通 王国强 朱文佳 齐林山 李浩 张伯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微耕机的扶手架结构较为简单,在田间作业时会造成扶手架的强烈振动,长时间的强烈振动会给操作者身心带来不适甚至严重伤害,针对此问题,对微耕机扶手架进行了减振设计。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构件,振动问题大多是由于主振动系统自身结构阻... 微耕机的扶手架结构较为简单,在田间作业时会造成扶手架的强烈振动,长时间的强烈振动会给操作者身心带来不适甚至严重伤害,针对此问题,对微耕机扶手架进行了减振设计。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构件,振动问题大多是由于主振动系统自身结构阻尼的不足导致的。为此,结合微耕机实际情况,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微耕机扶手架上,对动力吸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并试制样件。最后,对动力吸振器样件的减振效果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安装动力吸振器样件后,其手把处的振动强度在空挡和耕作状态下分别降低了13.9%和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耕机 扶手架 减振设计 动力吸振器
下载PDF
双丝杠与直线导轨结合部静刚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尹宜勇 祝莉平 +1 位作者 贾志新 赵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206,共5页
基于弹性力学赫兹接触理论,对主轴箱在z轴不同位置时双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和直线导轨副线刚度进行分析,建立了静刚度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得出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法向力对机床刀具点的变形。仿真结... 基于弹性力学赫兹接触理论,对主轴箱在z轴不同位置时双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和直线导轨副线刚度进行分析,建立了静刚度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得出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法向力对机床刀具点的变形。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吻合很好,验证了静刚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滚珠丝杠 直线导轨结合部 静刚度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法向力对机床结构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宜勇 祝莉平 +1 位作者 贾志新 赵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9-223,共5页
在建立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驱动结构机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运动部件在不同位置时法向力变化对龙门结构横梁变形的影响,得出横梁在y轴方向的变形曲线。实验测得横梁背面变形,并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电动机定子磁场对应... 在建立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驱动结构机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运动部件在不同位置时法向力变化对龙门结构横梁变形的影响,得出横梁在y轴方向的变形曲线。实验测得横梁背面变形,并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电动机定子磁场对应的法向力。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法向力 结构变形 机床
下载PDF
高档数控机床中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宜勇 贾志新 李威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9-90,107,共3页
直线电机驱动系统具有高推力、高速、高精度、平滑进给运动等特性,在高档数控机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高档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运动精度。分析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在高档数控机床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驱动系统
下载PDF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宜勇 贾志新 李威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37-138,共2页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受机械传动精度影响很大。基于直线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驱动结构。详细阐述了这种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并分析了结构设计的优点。
关键词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直线步进电机 驱动系统
下载PDF
电力振动器激振作用下的套管串振动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尹宜勇 苏义脑 王兆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7,共6页
振动固井是一种能够明显提高固井界面胶结强度的新方法,但推广使用该方法则需要解决水泥浆候凝阶段如何使固井管柱产生井下径向振动的问题。为此,研制了电力振动器。该振动器由高温电机振动组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振动组件通过输... 振动固井是一种能够明显提高固井界面胶结强度的新方法,但推广使用该方法则需要解决水泥浆候凝阶段如何使固井管柱产生井下径向振动的问题。为此,研制了电力振动器。该振动器由高温电机振动组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振动组件通过输出轴带动偏心块旋转形成激振源,对套管串底部产生一个沿轴向方向旋转的激振力;然后运用主坐标分析法,分析激振力在直井套管串产生的振动特性,得出电力振动器振动对套管串产生的动响应模型;最后以某井井身结构设计为依据,分析了不同套管串长度、不同激振力和不同振动频率对套管串最下端的振动幅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套管串长度与套管串最下端的振动幅值呈反比关系;(2)激振力与套管串最下端的振动幅值呈正比关系;(3)振动频率的平方与套管串最下端的振动幅值呈反比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在不同井深和不同振幅需求的固井现场应用振动固井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固井 电力振动器 激振力 动响应 主坐标分析法 井深 振动频率 水泥浆候凝
下载PDF
大型管道系统缩比模型模态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宜勇 张伟杰 白翰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3,109,共5页
大型管道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道内输送介质的流动易造成管道的振动和破坏。针对大型管道全尺寸振动测试实验代价很大的问题,采用量纲分析法并结合教学实验室实际需求,设计大型管道缩比模型模态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力锤... 大型管道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管道内输送介质的流动易造成管道的振动和破坏。针对大型管道全尺寸振动测试实验代价很大的问题,采用量纲分析法并结合教学实验室实际需求,设计大型管道缩比模型模态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力锤移动敲击方法进行模态测试实验,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出缩比模型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以便于避免大型管道结构的共振和疲劳破坏。通过大型管道系统缩比模型模态测试实验和振动数据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振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管道系统 缩比模型 模态测试 实验平台
下载PDF
以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为导向的精度与测量课程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宜勇 刘景云 张伟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7期159-160,共2页
针对精度与测量课程中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符号多,造成近机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精选教学知识基本框架,优化教学案例,搭建在线教学平台,把工程训练和无碳小车中的精度设计问题融入office hour中,激发了学生对精度与测量课程... 针对精度与测量课程中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符号多,造成近机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精选教学知识基本框架,优化教学案例,搭建在线教学平台,把工程训练和无碳小车中的精度设计问题融入office hour中,激发了学生对精度与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与测量 工程实践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缩比和传递矩阵法的水平井基频求解方法
10
作者 尹宜勇 白翰钦 +4 位作者 曲从锋 刘欢 王国强 王通 朱文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8-165,共8页
为提升振动固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固井效率,提出一种水平井套管柱基频的求解方法。基于动力学相似理论推导获得水平井套管柱基频的相似比,通过传递矩阵数值求解方法进行试验模型的基频计算,并通过试验对该方法进行正确性验证分析;依据基... 为提升振动固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固井效率,提出一种水平井套管柱基频的求解方法。基于动力学相似理论推导获得水平井套管柱基频的相似比,通过传递矩阵数值求解方法进行试验模型的基频计算,并通过试验对该方法进行正确性验证分析;依据基频相似比,结合传递矩阵计算方法实现原型水平井的基频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传递矩阵法,能够对水平井缩比模型基频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缩比模型振动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与试验误差小于10%;随着离散质量点数增加,求解精度大幅度增加,误差从114%、89.9%、44.1%缩小至2.3%;成熟的动力学相似理论与经过验证的传递矩阵法相结合,无需实体模型即可实现对原型井基频的求解,通过该方法可缩短技术周期,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相似理论 传递矩阵法 集中质量法 基频
下载PDF
基于田间实测载荷的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雪彦 张青岳 +2 位作者 温昌凯 尹宜勇 宋正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381,共9页
针对拖拉机作业过程中承载幅值大、随机非对称的特点,综合考虑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质量和载荷特性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从相对应力梯度、疲劳损伤区域和实测载荷应力比3方面对传统应力场强法进行优化,获取修正S-N曲线,结合拖拉... 针对拖拉机作业过程中承载幅值大、随机非对称的特点,综合考虑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质量和载荷特性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从相对应力梯度、疲劳损伤区域和实测载荷应力比3方面对传统应力场强法进行优化,获取修正S-N曲线,结合拖拉机田间作业的实测载荷数据,分析某88 kW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的疲劳寿命,并与传统应力场强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的预测结果(31 860 h),优化后的应力场强法的预测结果(25 467 h)更接近实际工作寿命(24 000 h)。本研究可为农机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拖拉机 转向驱动桥 有限元分析 应力场强法 疲劳寿命分析
下载PDF
基于DTW距离的拖拉机传动轴载荷样本长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宜勇 付宁善 +1 位作者 廖频 宋正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0,共7页
针对工程领域载荷样本长度确定方法对农业机械载荷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扭曲(DTW,Dynamic Time Warping)距离计算载荷样本长度的方法。首先,运用无线扭矩传感器获取犁耕作业下拖拉机传动轴的动态载荷,结合传动轴犁... 针对工程领域载荷样本长度确定方法对农业机械载荷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扭曲(DTW,Dynamic Time Warping)距离计算载荷样本长度的方法。首先,运用无线扭矩传感器获取犁耕作业下拖拉机传动轴的动态载荷,结合传动轴犁耕作业下的载荷特点,划分作业工况;再将作业循环叠加并经过归一化处理后进行DTW距离计算,确定传动轴载荷样本长度;最后,计算参数外推中均值混合正态分布函数的拟合参数相对误差。结果表明,运用DTW距离方法确定的载荷样本长度,能够使均值双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得到的参数相对误差保证在10%以内。近似均值精度估计法和均值曲线拟合法的拟合参数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26.06%和80.62%,而基于DTW距离计算方法的拟合参数相对误差最大值为5.43%,验证了基于DTW距离的载荷样本长度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拖拉机传动轴田间试验载荷样本长度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试验 拖拉机 载荷样本长度 动态时间扭曲距离 传动轴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雨 姚海蓉 +1 位作者 周敏 尹宜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6期171-172,共2页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单纯强调三维建模命令讲授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课程需要。文章基于对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能力的分析,对比了工程软件和造型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劣,提出了面向工程...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单纯强调三维建模命令讲授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课程需要。文章基于对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能力的分析,对比了工程软件和造型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劣,提出了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课程内容
下载PDF
振动固井电力振动器激振力和振幅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宜勇 刘硕琼 王兆会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0,共4页
为了使水泥浆在候凝阶段产生振动,提高固井质量和界面胶结强度,研制了一种固井电力振动器。该振动器通过高温电池组提供电能,带动高温电机产生振动,安装在管柱的底端,不会改变常规固井工艺。通过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对该工具的激振力进... 为了使水泥浆在候凝阶段产生振动,提高固井质量和界面胶结强度,研制了一种固井电力振动器。该振动器通过高温电池组提供电能,带动高温电机产生振动,安装在管柱的底端,不会改变常规固井工艺。通过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对该工具的激振力进行了计算,其最大激振力为1 732 N。运用能量法,结合某井的参数,对该工具在安装有弹性扶正器的直井套管产生的振幅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在弹性扶正器处产生的振幅计算模型,为井下振动固井工具的现场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固井 电力振动器 激振力 振幅 能量法 弹性扶正器
下载PDF
基于POT模型的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载荷时域外推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子涵 宋正河 +3 位作者 尹宜勇 赵雪彦 刘江辉 韩建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0-47,共8页
为得到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在田间作业工况下的载荷谱,该文针对传统传动系载荷谱编制过程中雨流计数及雨流域外推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POT(peak over threshold)模型的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载荷时域外推方法。首先搭建了拖拉机传动轴扭矩... 为得到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在田间作业工况下的载荷谱,该文针对传统传动系载荷谱编制过程中雨流计数及雨流域外推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POT(peak over threshold)模型的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载荷时域外推方法。首先搭建了拖拉机传动轴扭矩测试系统,利用无线扭矩传感器采集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在田间犁耕作业工况下的载荷数据;基于极值理论建立POT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最优阈值,确定时域载荷数据中上限、下限阈值分别为497和333 N·m。对超越阈值的极值载荷进行提取并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对极值载荷的分布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极值载荷样本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将生成服从GPD的新极值点取代原样本中的极值点从而实现时域载荷数据的外推。结果表明,GPD能够准确描述大功率拖拉机传动轴载荷超越阈值的分布情况,与雨流域外推方法相比,基于POT模型的载荷时域外推方法不仅可以获得任意里程的载荷时域序列,还能够极大程度保留实测载荷循环的次序,为今后大功率拖拉机传动系的室内载荷谱加载试验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参数估计 模型 POT 载荷 时域外推 广义帕累托分布 传动轴
下载PDF
井下螺杆马达双向振动固井工具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宜勇 王兆会 +1 位作者 任星 刘斌辉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固井过程中,为了使不同体系下的水泥浆产生最有效的振动,研制了井下螺杆马达双向振动固井工具。该工具安装在管柱的底端,不会改变常规固井工艺。通过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振动量级和振动频率,使水泥浆产生横向振动和轴向振动;通过结构设... 在固井过程中,为了使不同体系下的水泥浆产生最有效的振动,研制了井下螺杆马达双向振动固井工具。该工具安装在管柱的底端,不会改变常规固井工艺。通过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振动量级和振动频率,使水泥浆产生横向振动和轴向振动;通过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得出了该工具横向振动频率和激振力公式。通过流体力学分析,得出了该工具轴向振动频率和水击压力公式。对该工具进行了水击力变化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入口流量为30 L/s时,水击力波动的幅值为0.5 MPa左右,满足设计要求。所得结果为该工具后续的结构参数调整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固井 螺杆马达 激振力 水击压力 横向振动 轴向振动
下载PDF
考虑质量时变的收获机械工作模态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艳春 赵雪彦 +4 位作者 杜岳峰 宋正河 尹宜勇 毛恩荣 刘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4,共12页
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 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机器-植物等边界条件,并进行田间收获作业和运输工况的振动响应数据采集和时频域分析,利用时域随机子空间SSI(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和频域的增强型频域分解EFDD(enhanced 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算法,辨识了在质量时变(田间收获作业)和质量非时变(运输工况)影响下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阻尼比及模态振型),并比较分析了2种算法的工作模态辨识结果。利用时频域分析方法获取了不同测点振动加速度幅值统计特征及频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收获作业工况振动强度高于运输工况,振动频率集中分布在20~150 Hz范围内,测点频率之间存在差异主要由不同位置刚度变化所致;通过比较SSI和EFDD方法辨识的模态频率,发现SSI和EFDD方法在相同频率范围内相差较小,且均落入傅里叶变换方法的频率分布区间,表明SSI和EFDD方法计算结果可信,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模态频率;质量时变下的收获机械车架模态振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扭转、弯曲、弯扭和局部模态振型,其中1阶扭转振型频率接近29 Hz(SSI:29.578 Hz;EFDD:29.300 Hz)。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农田作业环境下收获机械的工作模态分析与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械 振动 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时域 频域
下载PDF
储气库井油套环空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兆会 陈俊 +2 位作者 何学良 尹宜勇 刘翀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5-151,共7页
针对储气库注采井密闭环空带压问题,开展了储气库注采井在生产管柱内温度、压力变化时,密闭环空压力计算模型的研究。首先,根据储气库现场实际简化井身结构,建立了密闭环空分析模型。其次,采用管柱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物质的热胀冷... 针对储气库注采井密闭环空带压问题,开展了储气库注采井在生产管柱内温度、压力变化时,密闭环空压力计算模型的研究。首先,根据储气库现场实际简化井身结构,建立了密闭环空分析模型。其次,采用管柱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及流体PVT状态方程,建立了数理解析模型。最后,根据某井的基础数据得出储气库注采井生产管柱内温度变化是形成密闭环空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认识;在只考虑温度、压力变化对保护液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现场工程要求,误差小于5%,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较好。计算方法便于现场的环空压力快速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井 密闭环空 环空压力 环空带压
下载PDF
机械振动对固井水泥石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友文 袁进平 +3 位作者 王兆会 尹宜勇 王猛 王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揭示机械振动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规律,设计搭建了一个机械振动钻井液的室内实验平台,并制定了相应的正交实验方案,在常温常压下测试了不同振动频率、振动幅值及振动时间组合下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了振动对不同密度钻井液体系的... 为揭示机械振动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规律,设计搭建了一个机械振动钻井液的室内实验平台,并制定了相应的正交实验方案,在常温常压下测试了不同振动频率、振动幅值及振动时间组合下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同时分析了振动对不同密度钻井液体系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可以显著提高常规密度水泥石强度,但对低密度和高密度水泥石的强度发展有不利影响;各单因素对常规密度水泥石强度影响程度为:振动频率>振动幅值>振动时间;同时优选出了最佳振动参数:振动频率为6~21Hz,振动幅值为2 mm,振动时间大于5 min,在此参数组合条件下水泥石强度可提高10%以上,为振动固井作业提供了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固井 机械振动 水泥石强度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机械振动对油井水泥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友文 袁进平 +2 位作者 王兆会 尹宜勇 王微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机械振动水泥浆是振动固井施工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固井质量。借助机械振动实验系统和研发的新型水泥石试件制备模具,研究了机械振动对水泥浆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在振幅2.2mm,振动时间5min,振动频率6~2... 机械振动水泥浆是振动固井施工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固井质量。借助机械振动实验系统和研发的新型水泥石试件制备模具,研究了机械振动对水泥浆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在振幅2.2mm,振动时间5min,振动频率6~21Hz的参数范围内,水泥浆流性指数提高7.20%,稠度系数下降23.47%,不仅极大程度地改善水泥浆的流变特性,并将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和凝结时间分别缩减7.89%和5.65%,水泥石抗压强度提升12.43%;振动后水泥浆体系的均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扰动,其水泥石强度的波动幅度约为振动前的6.62倍,并初步确定了振动波作用的最佳范围应是处于激振点与远端的中间位置,为机械式振动固井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水泥浆性能 微观分析 新型模具 最佳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