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余庆县茶褐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雪 王勇 +6 位作者 尹桥秀 李冬雪 任亚峰 江仕龙 王德炉 宋宝安 陈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鉴定引起茶褐枯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的致病性,并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依据病原菌rDNA-ITS、ACT、CAL和TUB2基因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分生孢子呈淡蓝色,表面光... 为鉴定引起茶褐枯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的致病性,并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依据病原菌rDNA-ITS、ACT、CAL和TUB2基因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分生孢子呈淡蓝色,表面光滑,无隔膜,圆柱状,两端钝或向底部变窄,水滴状斑点,大小为(11.7~29.5)μm×(3.9~7.7)μm,平均为(19.4±4.4)μm×(5.4±0.8)μm,分生孢子梗形成于气生菌丝上,透明,具有隔膜;附着胞为棒状等不规则形状,颜色呈棕色到深棕色,单生。基于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病原菌确定为山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枯病 山茶刺盘孢 形态特征 致病性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茶叶斑病病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鈜琳 尹桥秀 +4 位作者 江仕龙 包兴涛 武娴 王德炉 陈卓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69-3277,共9页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独山县茶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本文研究了该区域茶叶斑病的病原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该地区茶叶斑病组织中分离的代表性菌株GZDS2018BXT10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等形态与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独山县茶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本文研究了该区域茶叶斑病的病原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该地区茶叶斑病组织中分离的代表性菌株GZDS2018BXT10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等形态与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一致。对ITS、RBP2、TUB、rDNA-LSU核酸或基因进行测序,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GZDS2018BXT10菌株与高粱附球菌模式菌株CBS179.80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致病性试验表明,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GZDS2018BXT10菌株可通过损伤方式导致茶树叶部产生病斑,符合柯赫氏法则。因此,确认该区域叶斑病病原为高粱附球菌(E.sorghinum)。菌株可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GZDS2018BXT10菌株在O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为(0.76±0.01) cm/d,显著高于MEA和PDA培养基(P<0.05),在PDA上最适生长温度为22℃,最适pH为6.0。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可影响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粱附球菌 鉴定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余庆县茶叶斑病致病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涛 尹桥秀 +5 位作者 武娴 江仕龙 王勇 Dharmasena D S P 韦小丽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23,共8页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α)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对茶树叶片的致病性及其在PDA、OA和MEA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的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一致。其子实体呈黑色,半嵌入培养基内,球形,直径130~440μm。产孢细胞梭形,淡蓝色,较短,细胞壁较薄。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薄壁,具横隔,成熟分生孢子平均大小为(23.56±2.89)μm×(6.3±0.75)μm,由5个细胞构成,基底细胞和顶端细胞呈透明状,中间3个细胞均为橄榄色。多基因系统发育树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与P. trachicarpicola MFLUCC 12-0264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致病性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可导致茶树叶片产生病斑,病斑后期可产生子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45±0.03)cm/d,生长速率显著快于菌株在OA、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拟盘多毛孢属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茶树病害病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包兴涛 李冬雪 +6 位作者 任亚峰 王雪 尹桥秀 王德炉 王勇 武娴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共8页
采用皿内测定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茶树叶斑病的病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进行了病原生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可在SM、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菌株在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SM培养基、PDA培养基和OA培养基。病原... 采用皿内测定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茶树叶斑病的病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进行了病原生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可在SM、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菌株在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SM培养基、PDA培养基和OA培养基。病原菌适宜在OA培养基上产孢。碳素和氮素营养可影响菌株的生长及菌丝色素的形成。在PDA培养基上,菌株在33℃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最快,可适应酸性和碱性条件。但在弱碱条件下生长最为迅速。菌株可在PDB培养基中生长,接种菌碟后生长88 h进入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部病害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茶褐枯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雪 尹桥秀 +5 位作者 李冬雪 任亚峰 包兴涛 武娴 王德炉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1,共7页
为构建茶褐枯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药剂筛选模型以及研究药剂的作用机理,本文对贵州省余庆县茶褐枯病病原菌(C.camelliae)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ZYQ-2016-01可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其在PDA上... 为构建茶褐枯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药剂筛选模型以及研究药剂的作用机理,本文对贵州省余庆县茶褐枯病病原菌(C.camelliae)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ZYQ-2016-01可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其在PDA上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MEA与OA,在MEA和OA上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菌株也可在PD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其快速生长期为24~144h。产孢试验表明,菌株适宜在PDA培养基上产孢。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28℃是菌株适宜生长温度,菌株能较好地适应弱酸性条件。菌株在25℃条件下对茶树叶片的致病力显著强于20℃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褐枯病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茶叶斑病病原菌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theae)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安小丽 武娴 +6 位作者 任亚峰 尹桥秀 王雪 李冬雪 江仕龙 王德炉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47,共9页
从贵州省开阳县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形态相似分离物,对其进行了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观察。依据内转录间隔区、部分28s大亚单位rDNA、翻译延伸因子1-α和微管蛋白基因,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 从贵州省开阳县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形态相似分离物,对其进行了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观察。依据内转录间隔区、部分28s大亚单位rDNA、翻译延伸因子1-α和微管蛋白基因,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AXLKY2019015对茶树叶片的致病性以及不同温度和pH等条件下该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AXLKY2019015的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theae)一致。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AXLKY2019015菌株与茶拟盘多毛孢(Ps.theae)的模式菌株MFLUCC12-0055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其自举支持率为100%。因此,初步确认菌株AXLKY2019015属于茶拟盘多毛孢(Ps.the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AXLKY2019015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1728±0.0156)cm/d,显著高于OA和MEA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上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 H为7.0。致病性分析表明,AXLKY2019015菌株可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引起福鼎大白茶叶部产生病斑,符合柯赫氏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叶斑病 茶拟盘多毛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原文传递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8
7
作者 安小丽 武娴 +6 位作者 任亚峰 尹桥秀 王雪 李冬雪 江仕龙 王德炉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1,47,共7页
2019年12月16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做好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安全用药、产业指导、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019年12月16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做好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安全用药、产业指导、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全链条管理,推进农药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管理 粮食安全 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产业 农药生产企业 张桃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