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1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乳腺X线及MRI特征联合临床病理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4 位作者 尹清云 张宁妹 张朝林 刘开惠 吴林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11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纯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DCISM的首诊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训练组,评估术前患者的临床病理、MG和MRI特征。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准图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应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分析联合模型中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最小ADC值(minimum value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预测DCISM的价值。收集535例患者共550个病灶(15例患者为同时性双乳癌),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0岁。训练组(n=382)中102个病灶(27%)和验证组(n=168)中52个病灶(31%)被诊断为DCISM。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ADCmin是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参数构建临床病理及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AUC:0.937、0.899)。根据SHAP分析,病灶最长径、Ki-67指数和ADCmin在联合模型中对预测DCISM起主要贡献,而钙化状态、核级别、P63状态和坏死是补充因素。结论联合临床病理及术前MG和MRI特征的预测模型可有效从纯DCIS区分出DCISM,从而提升临床决策和治疗规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可解释性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伴微浸润
3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2 位作者 尹清云 张朝林 张宁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87例、DCISM 33例)作为验证集;比较集间一般资料、乳腺钼靶及MRI表现,筛选最优特征子集并构建ANN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NN模型鉴别DCIS与DCISM的效能。结果位列前10的最优特征子集依次为Ki-67指数、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_(min))、核分级、ADC_(异质性)、病灶最长径、年龄、P63、病灶强化类型、病灶钙化状态及病灶坏死。ANN模型鉴别训练集DCIS与DCISM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分别为91.55%、63.46%、97.54%、84.62%、92.61%及0.950,在验证集分别为80.00%、69.70%、83.91%、62.16%、87.95%及0.896;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行均基本一致(P=0.355、0.480),且具有较高临床净收益。结论RFE-SVM ANN模型可有效鉴别DCIS与D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尹清云 罗湘江 +1 位作者 刘明放 佟书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术后辅助性化疗45例患者,分析化疗疗效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 目的:探讨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术后辅助性化疗45例患者,分析化疗疗效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62·5%,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生存之间有显着性差异,阳性表达者比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P<0·05);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45例患者,VEGF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VEGF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年龄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较≤50岁年龄组高(P<0·05)。结论: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VEGF高表达与化疗疗效差和胃癌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辅助化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尹清云 王燕 罗湘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6 4例胃癌组织和 34例癌旁组织中MRP的表达水平。分析 4 5例术后化疗疗效与MRP表达的关系。结果 MRP在胃癌组织中...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6 4例胃癌组织和 34例癌旁组织中MRP的表达水平。分析 4 5例术后化疗疗效与MRP表达的关系。结果 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 34.4 % ,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癌组织中MRP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MRP表达阳性与 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中 ,MRP表达阳性与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RP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 ,与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别。提示胃癌中存在MRP介导的原发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预后 辅助化疗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清云 张建中 +1 位作者 何仲义 王宁菊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742-74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AP和E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清云 王宁菊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2-33,共2页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寻找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近来我们选用EAP、E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40例,本文对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994...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寻找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近来我们选用EAP、E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40例,本文对其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994~1997年收治的晚期胃癌病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疗法 EAP EPF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 被引量:1
8
作者 尹清云 刘明放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栓塞疗法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甲状腺转移一例
9
作者 尹清云 谭少青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119-119,共1页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转移至甲状腺者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男性,61岁,农民。1991年6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部胀痛,咳嗽,痰不明显。当地医院以肺炎、结核治疗无效。胸痛加重伴气短,来我院就诊。X线胸片示右...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转移至甲状腺者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男性,61岁,农民。1991年6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部胀痛,咳嗽,痰不明显。当地医院以肺炎、结核治疗无效。胸痛加重伴气短,来我院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叶尖后段浸润影,右下肺呈片状致密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上肺 支气管镜检 侧胸部 尖后段 右上叶 浸润影 原发癌肿 胸痛 气管镜 低分化鳞癌
下载PDF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清云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 :观察去甲长春花碱 (NVB)、顺铂 (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3例中晚期NSCLC进行NVB +DDP化疗 ,NVB 2 5mg m2 ,d1、d8;DDP 80mg m2 ,d2 ~d3 。 2 1d为 1个周期 ,至少完成 2个周期... 目的 :观察去甲长春花碱 (NVB)、顺铂 (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3例中晚期NSCLC进行NVB +DDP化疗 ,NVB 2 5mg m2 ,d1、d8;DDP 80mg m2 ,d2 ~d3 。 2 1d为 1个周期 ,至少完成 2个周期。结果 :33例总有效率为 4 5 4 5 % (15 33) ,初治组4 7 37% (9 19) ,复治组 4 2 86 % (6 14 ) ;Ⅲ期有效率为 6 3 6 4% (7 11) ,Ⅳ期 36 36 % (8 2 2 ) ,各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分别为 93 94 % (31 33)和90 91% (30 33) ,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NVB +DDP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有较好的疗效 ,毒副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顺铂 投药和剂量 长春碱 投药和剂量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尹清云 王宁菊 罗湘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095-109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PCNA和MRP的表达水平。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 目的探讨VEGF、PCNA和M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VEGF、PCNA和MRP的表达水平。结果64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生存、年龄明显相关(P<0.05)。PC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生存无关(P>0.05)。VEGF、PCNA和MRP在胃癌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EGF、PCNA、MRP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胃癌的研究
12
作者 尹清云 罗湘江 王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726-727,共2页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胃癌
下载PDF
联合化学治疗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尹清云 李云霞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为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对采用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 46例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 2 0例肝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 ,选择CPLF联... 为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对采用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 46例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 2 0例肝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 ,选择CPLF联合方案 ;14例胃癌采用静脉化疗 ,选择CPLF联合方案 ;12例大肠癌采用静脉化疗 ,选择CLF联合方案 ,均治疗 2周期以上。结果 ,2 0例肝癌CR 1例 ,PR 10例 ,RR 5 5 % ;14例胃癌CR 1例 ,PR 7例RR 5 7 1% ;12例大肠癌PR 5例 ,RR 41 7%。本组总有效率 5 2 2 %。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认为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案 ,毒副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联合化学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中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佟书娟 刘亚平 尹清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2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3例胃炎组织中的Hp;采...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24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3例胃炎组织中的Hp;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MVD。结果Hp、VEGF和MVD在慢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中的表达呈递增关系,每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VEGF阳性表达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Hp阳性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结论Hp感染可增加VEGF的表达,诱导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肿瘤血管形成 表达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微血管密度(MVD) 幽门螺杆菌(Hp) 不典型增生组织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计数 胃癌组织 嗜银染色法 抗CD34 显著性差异 免疫组化 抗体标记
下载PDF
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达病理完全缓解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蔚 李正正 +3 位作者 刘开惠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69例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NAC前MRI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线(OR=0.96,95%CI 0.93~0.99,P=0.01),HER-2状态(OR=0.07,95%CI 0.02~0.22,P<0.001),Ki-67指数(OR=1.04,95%CI 1.01~1.07,P=0.002)和信号强化率(OR=1.02,95%CI 1.01~1.03,P=0.002)是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pC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5~0.89)和校准能力(C指数=0.89,95%CI 0.83~0.94)。结论肿瘤最大径线、HER-2状态、Ki-67指数和信号强化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NAC达pC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吉非替尼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肺腺癌2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湘江 马涛 尹清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经组织学/细胞学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晚期肺腺癌的23例患者,一线治疗5例,二线治疗1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早餐后1h温开水送服,服药... 目的:观察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经组织学/细胞学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晚期肺腺癌的23例患者,一线治疗5例,二线治疗1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早餐后1h温开水送服,服药前后1h不再服用其它药物,连续服用直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副反应。对存在骨转移的患者合并应用唑来膦酸,脑转移者合并"X刀"放射治疗。结果:一线治疗5例中CR 1例、PR 3例、SD 1例,中位缓解时间11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14个月;中位随访14个月(4~25个月),现均生存。二线治疗18例患者,PR 5例,SD 8例,PD 5例,RR率28.9%(5/18);中位缓解时间4.5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个月;在中位随访13.5个月(4~31个月)中,11例生存,7例死亡。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腹泻和恶心,多在Ⅰ度~Ⅱ度。肝功能可逆性损害相对较高。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相对优于二线治疗,安全易耐受,但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晚期 肺腺癌
下载PDF
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蔚 张宁妹 +1 位作者 张朝林 尹清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摄影(MG)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首诊乳腺癌患者,评估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G假阴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 目的: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摄影(MG)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首诊乳腺癌患者,评估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G假阴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HAP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的贡献价值。结果:1505个病灶纳入研究,MG假阴性乳腺癌373个。较小的病灶、致密或不均匀致密的MG密度、无可疑钙化、非肿块样强化(NME)、原位癌和腋窝淋巴结阴性与MG假阴性乳腺癌独立相关,上述参数构建的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AUC=0.871)。根据SHAP分析,病灶大小、MG密度和病灶MRI强化类型是导致MG假阴性的主要因素;钙化状态、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重要补充。结论:MG假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特征,此类患者需补充乳腺MRI检查以提高癌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假阴性 SHAP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sIL-2R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佟书娟 王宁萍 尹清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临床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TNF -α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 (P均 <0 .0 5 ) ,肿瘤根治术后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 ,对了解胃癌患者体内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NF-Α IL-6 IL-8 SIL-2R
下载PDF
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明放 李云霞 尹清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 :了解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化疗后CD+ 4,CD+ 4/CD+ 8较化疗前升高 (P <0 0 5 ) ,而CD+ 19,CD+ 16CD+ 56下降 (P <0 ... 目的 :了解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化疗后CD+ 4,CD+ 4/CD+ 8较化疗前升高 (P <0 0 5 ) ,而CD+ 19,CD+ 16CD+ 56下降 (P <0 0 5 )。化疗有效组CD+ 4/CD+ 8比值高于无效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化疗增强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有利于改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化疗 淋巴细胞亚群 药物疗法 免疫功能
下载PDF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萍 金向明 +2 位作者 张东 尹清云 刘新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99-501,F0002,共4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2例大肠癌患者、11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K20 mRNA定性和...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探讨其能否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2例大肠癌患者、11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K20 mRNA定性和半定量表达。结果(1)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0.00%,相对系数为(0.89±0.17);在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阳性率为9.09%,相对系数为0.11;在健康体检者中阳性率及相对系数均为0。大肠癌患者与肠道良性病变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CK20 mRNA明显增高(P<0.05)。(2)CK20 mRNA阳性率和相对系数在不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3)CK20 mRNA与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K20mRNA的表达能预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可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外周血 微转移 RT—PCR CK20 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