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浩然 于海洋 +4 位作者 焦伟 尹稳 崔西龙 张伟 吴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512,522,共9页
目的:比较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7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 目的:比较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7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固定组),男5例,女15例,年龄39~69岁(54.1±9.6岁);27例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固定组),男9例,女18例,年龄40~70岁(57.8±9.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手术节段、疾病类型、随访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及变化值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天、3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腰腿痛,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术后1年根据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通过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获得1年及以上随访,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性高于单侧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及血红蛋白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3个月、1年的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1年的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单侧固定组10.0%vs双侧固定组11.1%)、术后1年融合率(单侧固定组90.0%vs双侧固定组92.6%)及改良MacNab优良率(单侧固定组90.0%vs双侧固定组88.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安全有效,与双侧固定相比,单侧固定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 单侧/双侧 大通道全内镜下手术
原文传递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2
作者 尹稳 伏旭 李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大规模、高通量、系统化的研究某一类型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所有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的新兴学科。虽然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基因表达的水平并不能代表细胞内活性蛋白的水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对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大规模、高通量、系统化的研究某一类型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所有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的新兴学科。虽然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基因表达的水平并不能代表细胞内活性蛋白的水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对蛋白质翻译和修饰水平等研究的一种补充,是全面了解基因组表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使其在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生物信息学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脊柱矫形手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尹稳 于海洋 +6 位作者 郑国辉 崔西龙 翟云雷 王宏亮 董磊 张旭 盛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KDSAS)与髋关节活动改变、截骨方案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目前仍无针对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矫形手术的专门报道。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3月对3例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矫形手术 髋关节活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结报告 失代偿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辅助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尹稳 焦伟 于海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3-747,共5页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技术避免了传统切开直视下置钉对椎旁肌肉的剥离、脊神经后支的损伤,防止椎旁肌肉的失神经化,同时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出院快等明显优势,促...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技术避免了传统切开直视下置钉对椎旁肌肉的剥离、脊神经后支的损伤,防止椎旁肌肉的失神经化,同时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出院快等明显优势,促进了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近年来,随着3D打印、脊柱内镜、导航系统及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等技术迅猛发展,PPS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置钉辅助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现就PPSF的临床应用现状、局限性及不同置钉辅助技术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脊神经后支 手术切口 椎旁肌肉 临床应用现状 失神经 置钉 3D打印
原文传递
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5
作者 尹稳 李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畸形是胚胎时期形成的一种脊柱发育异常,病理解剖复杂,矫正方法不同于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无确定的手术模式,有关报道甚少。其实分节不全型脊柱畸形在先天性脊柱畸形中并非少见,在侧凸畸形中占... 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畸形是胚胎时期形成的一种脊柱发育异常,病理解剖复杂,矫正方法不同于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无确定的手术模式,有关报道甚少。其实分节不全型脊柱畸形在先天性脊柱畸形中并非少见,在侧凸畸形中占18%~42%,在后凸畸形中占21%,仅次于先天性半椎体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先天性半椎体畸形 治疗 诊断 发育异常 病理解剖 矫正方法 手术难度
原文传递
青少年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治疗探讨
6
作者 尹稳 李超 +5 位作者 付青松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崔西龙 李海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分为形成障碍型、分节不全型及混合型三型。目前国内外对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障碍型脊柱侧凸,而对于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的治疗研究较少。目的:评价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单极或双极楔形截... 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分为形成障碍型、分节不全型及混合型三型。目前国内外对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障碍型脊柱侧凸,而对于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的治疗研究较少。目的:评价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单极或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青少年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畸形的安全性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至2009年12月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单极或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青少年先天性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患者24例(单极截骨10例,双极楔形截骨14例),男女各12例,年龄13~22岁,平均16.7岁;侧凸Cobb角50°~139°,平均84.1°;侧凸柔韧性5.1%~30.0%,平均17.0%;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0.8~6.3cm,平均2.54cm;1处分节不全18例,2处分节不全3例,3处分节不全3例。结果:手术时间5.3~11.2h,平均7.9h;术中出血1500~4500ml,平均2980ml。无1例因截骨间隙加压闭合而致脊髓剪切损伤。1例术中发生胸膜破裂,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周后痊愈。1例因T5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脊髓出现左下肢不全瘫,术后4h拔出该螺钉,3个月后左下肢不全瘫完全恢复。术后侧凸Cobb角6°~51°,平均26.8°;术后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0.3~2.5cm,平均0.76cm。平均随访32.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侧凸Cobb角9°~53°,平均28.6°,平均矫正率66.7%,矫正率平均丢失2.1%;冠状面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垂直距离0.3~2.6cm,平均0.81cm,平均矫正率63.3%,矫正率平均丢失2.4%。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矫形无明显丢失,术后未发生失代偿现象。结论: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单极或双极楔形截骨技术治疗中、重度青少年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能较好改善脊柱柔韧性,增加截骨面加压闭合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分节不全 楔形截骨 凹侧松解
下载PDF
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超 于海洋 +4 位作者 付青松 周宇 赵刚 尹稳 兰魁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0-705,共6页
目的:评价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经后人路行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男2例,女1... 目的:评价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经后人路行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62-81岁,平均68岁。骨折均位于T11-L2,其中单椎体骨折12例,两个椎体骨折2例;椎体高度压缩78.5%-92.4%,平均82.5%。后凸畸形的顶椎均位于胸腰段,其中L17例,T125例,L22例。后凸畸形Cobb角39°-59°,平均45°;脊柱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4-2.8cm,平均1.6cm;腰椎前凸41°-62°,平均58.4°,9例出现腰椎前凸代偿性加大。均有腰背部疼痛及疲劳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8,5分(7.5-9分)。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E级12例,D级2例。其中10例采用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钉道。结果:手术时间187-221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372-463ml,平均420ml。1例术中硬脊膜破裂,予以修补,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胸腰椎后凸Cobb角0°-9°,平均5°,平均矫正率达88.9%;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0-0.8cm,平均0.3cm;腰椎前凸角28°-43°,平均37°。随访12~33个月,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胸腰椎后凸Cobb角0-11°,平均7°;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1.2cm,平均0.4cm;腰椎前凸29°-45°,平均39。;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腰背疼痛消失11例,明显缓解3例,VAS为1.9(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植骨融合及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拔出,固定邻近节段无继发骨折。结论: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与经椎弓根截骨术比较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难以施行椎体成形术时,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畸形 骨质疏松 后柱切除 中柱压缩
原文传递
雄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伏旭 李培武 尹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4-920,共7页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雄黄(As_4S_4)在体内和体外治疗各种肿瘤的应用近况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43篇,对雄黄(As_4S_4)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其在体内和体外治疗各种肿瘤的应用现状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雄黄(As_4S_4)在临床...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雄黄(As_4S_4)在体内和体外治疗各种肿瘤的应用近况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43篇,对雄黄(As_4S_4)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其在体内和体外治疗各种肿瘤的应用现状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雄黄(As_4S_4)在临床能够用于治疗血液疾病、关节疾病及皮肤病(外用),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结论雄黄(As_4S_4)在多种肿瘤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抗肿瘤 增殖 凋亡 纳米雄黄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伏旭 李培武 +2 位作者 贺莉 尹稳 傅仲学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3期41-44,共4页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由于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对ELISA检测法应用现状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今后ELISA检测法的更为广阔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抗原 抗体 应用现状
下载PDF
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5
10
作者 焦伟 张伟 +5 位作者 尹稳 吴昊 黄徐兵 梁成民 于海洋 李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66-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16例近端脱垂游离型Lee分型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AS评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平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16例近端脱垂游离型Lee分型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180(96.2±9.5) min。术后下肢股前区麻木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股四头肌无力1例,1个月后症状消失;余12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分别为(5.02±1.41)、(2.73±0.81)、(1.94±0.68)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17±1.93)、(1.83±1.16)、(1.72±0.96)分,ODI分别为76.12%±11.35%、15.14%±5.37%、13.77%±5.32%;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术后即刻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3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水平入路治疗近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入路 椎间孔镜 近端脱垂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1
作者 翟云雷 于海洋 +2 位作者 王康康 尹稳 邹欣欣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97-399,4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高髂嵴连线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ODI和疼痛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透视次数为2~4次;手术时间为35~100min;住院时间为3~5d。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1d和术后1、3、12个月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26/27。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高髂嵴连线的患者,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椎板间隙入路 椎间盘突出 高髂嵴连线
下载PDF
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超 周宇 +4 位作者 付青松 于海洋 赵刚 崔西龙 尹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4~22岁,平均17.6岁;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83°~139°,平均99.4°;侧凸柔韧性7.8%~20.1%,平均14.3%;冠状位偏移距离0.8~6.3cm,平均3.4cm。3例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2例合并胸椎前凸畸形。收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及未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和冠状位偏移距离等临床数据并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1.2h,平均8.6h;术中出血量3100~4500ml,平均3750ml。凹侧肋椎关节松解4~6个,平均5.2个。1例因椎弓根钉侵入T5椎管致左下肢不全性瘫痪,后经拔除该钉,3个月后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中发生血气胸,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痊愈。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2.6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2°~53°,平均34.9°,矫正率50.5%~87.2%,平均65.3%;冠状位偏移距离为0.4~2.6cm,平均1.0cm,矫正率12.5%~89.5%,平均65.9%。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钉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结论: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能较好地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并保持截骨间隙的相对稳定,是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 椎体分节不全 凹侧松解 双极楔形截骨 后路
原文传递
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
13
作者 李超 于海洋 +6 位作者 付青松 李海江 尹稳 王伟 邹欣欣 张伟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6-1025,共10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后凸 青少年 凸侧椎板楔形截骨 肋椎关节 胸椎间隙松解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辐射场的多尺度视图合成研究
14
作者 范腾 杨浩 +1 位作者 尹稳 周冬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0-1148,共9页
针对神经辐射场(NeRF)在多尺度的视图合成任务中产生模糊和锯齿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不同尺度的视图特征和视点特征作为先验提高合成目标视图质量的多尺度神经辐射场(MS-NeRF)。首先,对于不同尺度的目标视图,利用多级小波卷积神经网络提... 针对神经辐射场(NeRF)在多尺度的视图合成任务中产生模糊和锯齿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不同尺度的视图特征和视点特征作为先验提高合成目标视图质量的多尺度神经辐射场(MS-NeRF)。首先,对于不同尺度的目标视图,利用多级小波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目标视图特征,将视图特征作为先验对网络合成目标场景视图进行监督。其次,扩大视点相机发出的光线在目标视图像素点上的采样面积,避免在每个像素上只对单束光线进行采样导致渲染结果产生模糊和锯齿。最后,在训练时加入不同尺度的视图特征和视点特征,提升网络合成不同尺度视图的泛化能力,并利用渐进式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拟合视图特征和视点特征到目标视图的映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关方法相比,MS-NeRF减少了训练成本,提升了合成目标视图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辐射场 多尺度视图合成 新视角视图合成 深度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下载PDF
乌灵胶囊对CBZ在海人酸致癫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亚楠 刘春香 +3 位作者 张睿 贾晨 尹稳 焦海胜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2期30-33,42,共5页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对卡马西平(CBZ)在难治性癫痫(RE)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侧脑室注射海人酸(KA)诱导RE模型,将RE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乌灵胶囊(0.3、0.6、1.2 g/kg),连续灌胃给予7d后给予CBZ(80 mg/kg)... 目的研究乌灵胶囊对卡马西平(CBZ)在难治性癫痫(RE)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侧脑室注射海人酸(KA)诱导RE模型,将RE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乌灵胶囊(0.3、0.6、1.2 g/kg),连续灌胃给予7d后给予CBZ(8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HPLC测定其中CBZ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用CBZ组比较,联合给予中、高剂量乌灵胶囊可显著升高CBZ在RE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乌灵胶囊可影响CBZ在KA诱导癫痫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建议临床联合使用乌灵胶囊和CBZ治疗难治性癫痫时应当加强临床观察,必要时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或降低CBZ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乌灵胶囊 难治性癫痫 高效液相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化瘀祛热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睿 张有成 +5 位作者 贾晨 牛倩倩 尹稳 刘春香 李亚楠 焦海胜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8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建立化瘀祛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桃仁、红花、丹皮、地骨皮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山柰素、丹皮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化瘀祛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桃仁、红花、丹皮、地骨皮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化瘀祛热口服液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山柰素、丹皮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杏仁苷、山柰素、丹皮酚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65 6~11.04μg(r=0.999 1,n=6)、0.162 0~10.80μg(r=0.999 7,n=6)、0.078 0~10.38μg(r=0.999 7,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8%、96.09%、97.36%,RSD分别为1.08%、1.89%、1.24%。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热口服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术前站立位至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研究
17
作者 杨万梅 崔西龙 +4 位作者 王康康 张伟 尹稳 姜济世 于海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究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术前站立位至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手术治疗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3.9岁。病变节段:T... 目的探究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术前站立位至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手术治疗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3.9岁。病变节段:T112例,T1212例,T11、122例,T12、L14例,L112例,L22例,L2、31例,L31例。病程4~120个月,平均19.6个月。手术采用Smith-Petersen截骨4例,Ponte截骨6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2例,改良的四级截骨18例。骨密度−3.0~0.5 T,平均−1.62 T。测量术前站立位与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PI与LL匹配度(PI and LL mismatch,PI-LL)。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后凸柔韧度,后凸柔韧度=(术前站立位LKCA−术前俯卧位LKCA)/术前站立位LKCA×100%。比较术前站立位和俯卧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术前站立位和俯卧位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当体位由站立位变为俯卧位后,LKCA与TK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LL、PT及PI-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无论站立位还是俯卧位,LL与SS和PI-LL均具有相关性(P<0.05),并且在俯卧位时LL与SS正相关强度较站立位时有所增加。在站立位时,LKCA与SS和PT均存在相关性(P<0.05);而当体位变为俯卧位后,LKCA与SS和PT之间的相关性消失,而PT与PI-LL之间成正相关(P<0.05)。患者后凸柔韧度为25.13%~78.79%,平均33.85%。结论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前从站立位到俯卧位时,LKCA、TK均显著减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也有所变化,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到这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陈旧性创伤性脊柱后凸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稳 张鸿燕 +1 位作者 高晓红 伏旭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7期4503-4506,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为规范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及临床安全、经济、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中药注射剂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学研究现状,对其成本-效果比进行比... 目的:了解我国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为规范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及临床安全、经济、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中药注射剂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学研究现状,对其成本-效果比进行比较,并对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对纳入的19篇有关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的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在研究设计、成本分析、研究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不完善现象。结论:中药注射剂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中药产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物经济学 问题分析 建议
原文传递
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置入在腰椎融合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稳 焦伟 +7 位作者 于海洋 郑国辉 梁成民 翟云雷 付青松 崔西龙 李海江 姜济世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索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 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24 例需行全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索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 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24 例需行全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穿刺置入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至椎体内 (简称传统组),观察组利用自行研制的镜下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器,通过脊柱 Lusta 内镜辅助下将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至椎体内 (简称镜下组),然后行全内镜下椎管减压及螺钉置入内固定。记录并分析两组导针置入时间、透视次数、穿刺调整次数,螺钉置入切口长度,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记录早期并发症。测量患者椎弓根横径、纵径及关节突角 (facet angle,FA),参照 Gertzbein-Robbins 分类标准对置钉准确性进行评估,参考 Badu 关节突关节破坏分级对关节突损伤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病种、椎弓根直径及 FA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镜下组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时间大于传统组[(31.1±9.8) min vs.(19.3±8.2) min](P<0.05)、镜下组椎弓根螺钉导针置入透视次数及调整次数均明显小于传统组[(10.7±2.7) vs.(22.5±8.5),(7.2±5.0) vs.(15.3±6.2)](P<0.05),两组间螺钉置入切口长度、术前及术后 3 天 VAS 及 JO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置钉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关节突关节破坏率及分级,镜下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螺钉关节突侵袭级别与置钉准确性分类呈正向的强相关性 (P=0.000,准确度 0.403)。结论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 PPSF,能够降低术中透射次数、关节突关节破坏率及分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钉技术,可以作为 PPSF 临床应用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内窥镜 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大鼠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晨 刘玉亭 +4 位作者 尹稳 曹博群 党翔吉 牛倩倩 焦海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768-3774,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CDDP)与卡马西平(CBZ)合用对CBZ在正常和难治性癫痫(RE)大鼠脑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及造模大鼠;正常大鼠分为CBZ对照组及CDDP+CBZ组,造模大鼠分为CBZ模型组、CDDP+CBZ组及维拉帕米+...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CDDP)与卡马西平(CBZ)合用对CBZ在正常和难治性癫痫(RE)大鼠脑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及造模大鼠;正常大鼠分为CBZ对照组及CDDP+CBZ组,造模大鼠分为CBZ模型组、CDDP+CBZ组及维拉帕米+CBZ组,造模大鼠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大鼠海马体内微量注射红藻氨酸建立RE模型,待模型成功点燃后,正常大鼠及造模大鼠中CDDP+CBZ组均给予CDDP(85 mg/kg),造模大鼠中维拉帕米+CBZ组给予维拉帕米(20 mg/kg),在连续ig给药10 d后各组ig给予CBZ(100 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脑组织样品,通过HPLC-MS/MS法测定CBZ脑药浓度。结果单用CBZ,正常大鼠脑内CBZ浓度明显高于RE模型大鼠;连续给予CDDP 10 d后,与单独给予CBZ相比,正常大鼠及RE模型大鼠所取的脑组织中CBZ浓度均有明显升高。在RE模型大鼠中,CDDP对CBZ脑药浓度的改变与经典的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CBZ脑药浓度的改变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CDDP可提高正常及RE模型大鼠血脑屏障(BBB)对CBZ的通透性,增加CBZ在脑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复方丹参滴丸 难治性癫痫 脑内分布 HPLC-MS/MS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