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黄柏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李莉 +5 位作者 全云云 曾瑾 赵军宁 毛九州 龚晓丽 尹竹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235-1246,共12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黄柏抗痛风(gout)的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黄柏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得痛风相关疾病靶点;将黄柏有效成分对应靶...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黄柏抗痛风(gout)的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黄柏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得痛风相关疾病靶点;将黄柏有效成分对应靶点与痛风靶点取交集,借助STRING平台及Cytoscape3.9.0软件,绘制交集基因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基因注释与分析平台(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云平台对富集结果可视化;借助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并对核心化学成分抗痛风炎症作用进行实验验证。共筛选出25个黄柏抗痛风活性成分和70个关键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获得5个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 2);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黄柏作用于细胞迁移的正向调控、细胞分化的负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调控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痛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的5个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且结合能较强,均小于-5 kcal/mol;体外实验显示核心化学成分对尿酸钠诱导的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柏具有多种潜在的抗痛风活性成分,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多靶点和多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痛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抗炎
下载PDF
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弋静 杨钰莹 +6 位作者 全云云 尹竹君 陈世龙 王剑波 赵军宁 黎勇 李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NOX4/JAK2-STAT3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等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的麝香中成药以临床报道较多的六神丸、麝香通心滴丸、小金丹、麝香保心丸、五味麝香丸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麝香酮 麝香多肽 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川射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尹竹君 陈世龙 +5 位作者 李莉 方清茂 曾瑾 吴诗惠 黎勇 赵军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川射干为2005年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川产道地药材,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中药。近年来随着川射干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中药新药的上市,使其受到了研究学者及诸多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川射干的基源考证、化学成分、... 川射干为2005年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川产道地药材,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中药。近年来随着川射干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中药新药的上市,使其受到了研究学者及诸多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川射干的基源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总结并分析川射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射干 生药学 药理学 临床应用 鸢尾 异黄酮类 咽喉炎 川射干黄酮胶囊
下载PDF
藏药俄色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华桦 刘芳 +5 位作者 刘俐 罗园 曾安琪 戴瑛 尹竹君 赵军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52-1259,共8页
目的评价俄色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0只C57/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KK-Ay模型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①模型组;②阳性组:罗格列酮(2.67 mg·kg^(-1));③俄色低剂量组:0.75 g生药&#... 目的评价俄色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0只C57/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KK-Ay模型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①模型组;②阳性组:罗格列酮(2.67 mg·kg^(-1));③俄色低剂量组:0.75 g生药·kg^(-1);④俄色中剂量组:1.50 g生药·kg^(-1);⑤俄色高剂量组:3.00 g生药·kg^(-1);每周测体质量和空腹血糖;d 32测胰岛素耐量;d 35末次给药后测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敏感指数;胰腺HE;TUNEL染色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俄色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胰腺组织病变分级评分和胰岛细胞凋亡百分比降低;胰腺组织GLP-1蛋白含量增加。结论俄色提取物可通过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色 变叶海棠 糖尿病 KK-AY小鼠 胰岛素抵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我国中药新药创制转化历程与药理学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军宁 鄢良春 +5 位作者 戴瑛 华桦 曾瑾 李莉 尹竹君 张翼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7-657,共1页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可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古代人类疾病的主要治疗剂是传统、粗糙的植物药,中药、天然药物并无区别。伊尹制...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可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古代人类疾病的主要治疗剂是传统、粗糙的植物药,中药、天然药物并无区别。伊尹制汤液,从单味到复方,从生吃到煎服,从对症到辨证,中药逐渐与天然药物分道扬镳,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我国许多天然药物起源于中药研究,现行药品注册管理的法规、药品标准及监管机构等均将“中药、天然药物”概念合并使用,在管理方面使得天然药物分类长期融入中药的范畴中,并无明确区分中药、天然药物的界限或范围。现行药品归类方法中,将天然药物的一部分归于中药,一部分归于化学药(阿片类药物及其制剂、青蒿素等)。从个体化随证加减到群体化中成药——中药新药转化要素与药理学作用:①用药需求:中成药属于群体用药需求,而非个体化随证加减的辨证处方。②特色优势:中药复方新药包括传统中药复方(主治证候)、现代中药(病证结合)、天然药物(主治疾病、症状)等几种情况,其优势应以证候作为有效性指标或研究终点重点。③药品属性:药品属性(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优先于中医属性。④风险收益:某类特定人群(病、证、症)带来临床获益的物质,政府行政许可的前提是“效益”大于“风险”。⑤作用原理:中病即止,过犹不及,适度调节是中药复方防治疾病的思路和出发点。⑥资源环境: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药理学 中药适度调节原理 转化医学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在蔬菜育种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暴会会 尹竹君 +4 位作者 王少坤 马瑞红 谢俊俊 张杰 杨正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38-44,共7页
由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组成的CRISPR-Cas系统是细菌一种重要的获得性免疫系统。经改造的CRISPR-Cas9系统不仅能... 由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组成的CRISPR-Cas系统是细菌一种重要的获得性免疫系统。经改造的CRISPR-Cas9系统不仅能对基因组进行单个位点的特异性识别,还可对基因组的多个位点同时修饰,实现目的基因的插入、缺失。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在番茄、马铃薯、甘蓝、油菜等蔬菜中成功应用,创造了很大的应用价值。主要对CRISPR-Cas9系统原理及以番茄为主等蔬菜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蔬菜改良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蔬菜 番茄 基因编辑
下载PDF
麝香多肽分离纯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弋静 尹竹君 +5 位作者 全云云 陈世龙 郎吉瑞 黎勇 赵军宁 李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040-2049,共10页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SXP5。在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SXP4(100μg/mL)可以显著抑制TNF-α和IL-1β产生,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SDS-PAGE初步检测SXP4主要分布在10~26 kDa范围内。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SXP4(5、15、50 mg/kg)可减少小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P<0.05或P<0.01);改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改善肺泡壁增厚情况,减轻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18产生,抑制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P<0.01)。综上,麝香多肽SXP4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减轻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XP4抑制了小鼠体内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多肽 抗炎 焦亡 肺损伤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应娜 尹竹君 +5 位作者 于海洋 李欢 韩玉潇 王紫怡 姚建能 马世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03-206,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积雪草苷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采用避暗反应、Y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刚果红染...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积雪草苷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采用避暗反应、Y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刚果红染色检测淀粉样多肽(Aβ)沉积阳性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突触素(SYN)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海马内Aβ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SY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或P<0.01),其海马Aβ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而SYN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积雪草苷可能通过减少海马内Aβ沉积以及增加SYN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尿病 淀粉样多肽 突触素 积雪草苷 amyloid-β
下载PDF
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暴会会 王少坤 +4 位作者 尹竹君 马瑞红 谢俊俊 张杰 杨正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3-40,共8页
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利用雄性不育可简化制种程序。随着科学家对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创制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突变体已成为可能。综述了番茄花粉败育与环境、能量代谢、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关系,... 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利用雄性不育可简化制种程序。随着科学家对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创制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突变体已成为可能。综述了番茄花粉败育与环境、能量代谢、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雄性不育 花粉败育
下载PDF
探析真人秀节目中的植入式广告
10
作者 尹竹君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4期120-121,共2页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电视广告也高速发展,为节目方和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双赢的平台。两者为了更高效的企业营销和节目推广,不断寻求更高效的广告方式,植入式广告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通过对植入式广告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探析近年来植...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电视广告也高速发展,为节目方和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双赢的平台。两者为了更高效的企业营销和节目推广,不断寻求更高效的广告方式,植入式广告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通过对植入式广告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探析近年来植入式广告在我国真人秀节目中的发展,针对大型真人秀节目《来吧,灰姑娘》中的广告植入,对其模式分析,给出植入式广告在真人秀节目中的一些发展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植入式广告 《来吧 灰姑娘》
下载PDF
浅谈中技航空服务专业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和品格的重要性
11
作者 尹竹君 《职业》 2018年第21期48-49,共2页
航空服务工作需要时刻与旅客进行沟通交流,每天在机场和飞机上与各种类型的乘客打交道,性格开朗的人才能够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性格沉闷的人可能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因此,对于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毕业面试前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 航空服务工作需要时刻与旅客进行沟通交流,每天在机场和飞机上与各种类型的乘客打交道,性格开朗的人才能够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性格沉闷的人可能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因此,对于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毕业面试前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就尤为重要.在技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认真探索,利用日常教学技能课及以赛促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性格,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服务 专业培养 性格 学生 品格 沟通交流 服务工作 工作环境
下载PDF
川黄柏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痛风病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敏 全云云 +6 位作者 王婷 李莉 曾瑾 赵军宁 毛九州 唐杨帆 尹竹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6-298,共13页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因其致病机制复杂,高发病率、多并发症和患病年轻化而备受关注。目前西医主要通过降尿酸及抗炎等方式治疗痛风病,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因其致病机制复杂,高发病率、多并发症和患病年轻化而备受关注。目前西医主要通过降尿酸及抗炎等方式治疗痛风病,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众多研究表明黄柏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抗痛风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的特点。机制研究发现,黄柏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防治痛风病,但是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故该文针对川黄柏及其活性成分抗痛风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黄柏及其活性成分主要通过降低尿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及缓解肾脏损伤等作用机制发挥治疗痛风病的作用,其中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代表的活性成分效果尤为显著。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川黄柏抗痛风的物质基础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川黄柏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有机无机肥料组合对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杨槟瑜 尹竹君 +2 位作者 陈建 杜康华 杨正安 《中国果菜》 2021年第5期67-71,共5页
通过施用不同肥料组合,验证其对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猕猴桃的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设置了不同的有机无机肥料组合(不施肥空白对照、千州基础肥、千州基础肥+复合肥、商品基础肥、商品基础肥+复合肥),其5个处理。测定... 通过施用不同肥料组合,验证其对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猕猴桃的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设置了不同的有机无机肥料组合(不施肥空白对照、千州基础肥、千州基础肥+复合肥、商品基础肥、商品基础肥+复合肥),其5个处理。测定了猕猴桃叶片生长、叶片叶绿素SPAD值、果实形态指标、果实品质和产量方面的相关指标,并对不同肥料组合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商品基础肥+复合肥显著增加了猕猴桃百叶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分别增加了14.15%、33.88%、3.05倍;酸度显著降低了65.63%;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叶片横径、叶绿素SPAD值、果实横纵径、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7.74%、3.17%、1.60%、2.24%、33.20%、63.32%。该处理的单果质量在所有处理中最大,达27.84 g;产量增加了461.09 kg/667 m2,净收入增加了6351.80元/667 m2。综上,施用基础有机肥+复合肥能进一步促进‘红阳’猕猴桃的发育,优化其品质,提高其产量,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有机肥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伊尹汤液之谜——中药复方非典型药理效应规律发现与评价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瑛 张翼冠 +11 位作者 曾瑾 华桦 赵军宁 李莉 鄢良春 尹竹君 王剑波 谭鹏 谭蕊蓉 曾安琪 全云云 魏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61-4268,共8页
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由此发展出的现代中药复方及其制剂以其在慢性多因素性疾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而备受关注,代表了未来新药发现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药复方具有特殊的或者被忽视的独特作用原理,这与单一成分作用的“神弹理论”有较大差别... 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由此发展出的现代中药复方及其制剂以其在慢性多因素性疾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而备受关注,代表了未来新药发现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药复方具有特殊的或者被忽视的独特作用原理,这与单一成分作用的“神弹理论”有较大差别,也与现代多靶点药物的内涵不尽相同。“伊尹汤液理论(Yiyin decoction theory)”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描述和阐释这种具有超前意识的个性化组合用药的特殊药理效应机制,既考虑到疾病/证候的非稳定性,也注意到疾病在受到药理干扰时表现出来的顽固性和自适应性,以及疾病的多因素病因之间相互关联性,作者把其科学内涵概括为“复方配伍,多重效应,适度调治”。复方配伍涉及组成药物君臣佐使药之间复杂性相互作用。多重效应涉及多种常规的以及非常规的作用机制、非线性反馈相互作用的综合药理效应。适度调治则反映其最终可从整体上精准地实现对疾病生物网络的多点嵌套调控。要破解“伊尹汤液”之谜,并非仅仅简单研究已知活性物质(成分)及其在混合物中独立的靶点作用,更需要重新发现和认识中药复方的“暗物质”“暗效应”,即常规药理效应规律之外的、被忽视的非典型药理效应规律以及在生物体内发挥精准调控功能的多点嵌合机制。伊尹汤液理论聚焦中药复方的整体药理效应规律以体现其综合的临床价值,对于发展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药复方新药评价与转化应用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尹汤液 中药复方 神弹理论 多靶点药物 非典型药理效应 适度调节原理
原文传递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郎吉瑞 曾瑾 +5 位作者 陈世龙 李莉 弋静 袁天敏 尹竹君 赵军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当今世界约有1亿病患深受痛风的困扰,目前主要使用降尿酸类药物和抗炎镇痛类药物预防和治疗痛风的急性发作。中医药在防治痛风方面有着近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涌现出大量治疗痛风的有效方剂。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并总结了近年来临... 当今世界约有1亿病患深受痛风的困扰,目前主要使用降尿酸类药物和抗炎镇痛类药物预防和治疗痛风的急性发作。中医药在防治痛风方面有着近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涌现出大量治疗痛风的有效方剂。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并总结了近年来临床使用和研究频次较多的经典方剂(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四妙方、萆薢渗湿汤、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和竹叶石膏汤)的抗痛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痛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中医方剂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四妙方 萆薢渗湿汤 白虎加桂枝汤 宣痹汤 竹叶石膏汤
原文传递
治疗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中药"药理谱-云"特点与有效性评价要素 被引量:27
16
作者 赵军宁 戴瑛 +9 位作者 华桦 曾瑾 杨思进 谢春光 王超 鄢良春 李莉 张翼冠 尹竹君 张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共11页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分析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我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药理作用谱和作用机制。中药药理作用谱体现出的主要药效作用(对COVID-19治疗、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次要药效作用(主要靶器官保护、解热、化痰等...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分析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我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药理作用谱和作用机制。中药药理作用谱体现出的主要药效作用(对COVID-19治疗、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次要药效作用(主要靶器官保护、解热、化痰等)、一般药效作用(镇痛、活血化瘀、抗氧化等),构成了中药抗新冠病毒肺炎药理特有而又复杂的"中药药理谱云学说":即"点(多靶点)-线(多信号通路)-面(药理作用谱)-体(复杂易变的药效云)"。中药有效性评价要充分考虑中药适度调节特点、"药理谱-云作用"整合作用和患者风险收益。本文提出的中药药理"谱云"特点与药效学评价要素,对于建立适合评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为现有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数据和加速中药临床应用转化,推动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有效性 中药 中药药理"谱-云"学说
原文传递
分子版治未病——基于中医药理学与新一代技术装备的精准中医学发展前瞻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军宁 张翼冠 +17 位作者 胡镜清 任思冲 王超 谢春光 杨思进 戴瑛 华桦 李莉 鄢良春 杨安东 王剑波 李晓鲁 尹竹君 吴哲 周鹏 张伟 邓绍平 李昕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共8页
中医治未病的本质是健康管理,分子版治未病是新一代中医精准健康管理。本文针对传统中医药理学与治未病的发展现状和瓶颈问题,以及系统生物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中医治未病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用途,探索建立基于中医药理学与分子生物... 中医治未病的本质是健康管理,分子版治未病是新一代中医精准健康管理。本文针对传统中医药理学与治未病的发展现状和瓶颈问题,以及系统生物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中医治未病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用途,探索建立基于中医药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新一代中医药技术装备的分子版治未病知识网络体系--中医精准健康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体系,客观描述和评价"病-证-症"之间及其与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实现传统中医治未病的客观化辨识、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精准化健康管理和干预,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精准健康管理体系(precise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MS-TCM)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中药药性理论 中医药理学 中医精准健康管理 分子生物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中医药技术装备 精准中医学
原文传递
西黄丸抗肿瘤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雨婷 曾瑾 +7 位作者 陈平 王梦雷 尹竹君 李莉 戴瑛 赵军宁 黎勇 温国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恶性肿瘤目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药使用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死亡人数依旧逐年递增。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大多具有不良反应,影响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 恶性肿瘤目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药使用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死亡人数依旧逐年递增。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大多具有不良反应,影响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状况,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达不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随着中医药的大力发展,中药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医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因此常采取清热解毒法攻克肿瘤,起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中药及中药复方都属于清热解毒剂。西黄丸作为传统中医经典的清热剂,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4味中药组成。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壅结所致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西黄丸主要活性成分有五环三萜类(如乳香酸类)、挥发油类、甾体类(如猪去氧胆酸)和胆红素等,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也有抗肿瘤作用。本文作者叙述了西黄丸处方来源、药学研究及抗肿瘤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药理作用机制,可进一步研究开发西黄丸抗肿瘤临床应用并为其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化学成分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注册管理及高质量转化要素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曾瑾 杨安东 +8 位作者 张爱军 方清茂 易进海 张磊 陈平 尹竹君 戴瑛 李莉 赵军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254,共13页
本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注册管理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注册管理政策沿革以及转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质量现状,202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行单独管理的办法,2018... 本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注册管理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注册管理政策沿革以及转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质量现状,202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行单独管理的办法,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2019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系列文件的政策导向及技术重点,以及现阶段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转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申请人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中药新药高质量研制要求,切实推进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转化提出建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转化研究
原文传递
苍耳子对内毒素免疫敏化大鼠的肝脏毒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瑾 尹竹君 +4 位作者 李莉 刘敏 鄢良春 华桦 赵军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75-80,共6页
目的:建立内毒素免疫敏化大鼠模型,观察苍耳子是否会诱发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0.7 mg·kg^-1脂多糖(LPS),于第1,7天共2次,建立内毒素免疫敏化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苍耳子组分别每天灌胃苍耳子水提取物1.67,5.01,16.... 目的:建立内毒素免疫敏化大鼠模型,观察苍耳子是否会诱发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0.7 mg·kg^-1脂多糖(LPS),于第1,7天共2次,建立内毒素免疫敏化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苍耳子组分别每天灌胃苍耳子水提取物1.67,5.01,16.7 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连续14 d,于灌胃后第7,14天两个流动时间点分别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肝毒性生物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内毒素免疫敏化模型表现为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汇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P<0.05);肝毒生物标志物ALT,AST,ALP,TBil,TB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苍耳子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肝毒性生物标志物、肝脏病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苍耳子灌胃给药对内毒素免疫敏化模型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肝毒性生物标志物及肝脏病变程度均无明显影响,该结果提示苍耳子不会诱发药物特异质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特异质肝损伤 肝毒性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