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杨氏模量的能量等效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东 盛美萍 +1 位作者 张安付 屈忠鹏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3期41-43,47,共4页
基于能量等效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种特定阻尼结构中粘弹性材料等效杨氏模量常值的获得方法。通过有限元优化分析,对比橡胶材料动态杨氏模量和杨氏模量常值在同一阻尼结构的能量特性,从而找到了最能表征粘弹性材料动态杨氏模量的等效杨氏... 基于能量等效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种特定阻尼结构中粘弹性材料等效杨氏模量常值的获得方法。通过有限元优化分析,对比橡胶材料动态杨氏模量和杨氏模量常值在同一阻尼结构的能量特性,从而找到了最能表征粘弹性材料动态杨氏模量的等效杨氏模量常值。经验证,该方法获取的等效杨氏模量常值在能量特性上能很好地反映动态杨氏模量,能为该结构的数值计算和软件仿真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粘弹性材料 动态杨氏模量 能量等效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惠烨 王涛 +2 位作者 梁金生 闫茹 屈忠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9期70-72,共3页
为了提高机械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应用新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实施教学改革。把学生变为设计的主角,让大学生应用新的工具和小组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主动力;并实施过... 为了提高机械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应用新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实施教学改革。把学生变为设计的主角,让大学生应用新的工具和小组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主动力;并实施过程性考核与改进反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角色转换 小组互动 过程性考核
下载PDF
阻尼材料模量与损耗因子的双边梁测量反演误差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屈忠鹏 盛美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00-103,177,共5页
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得到了双边自由阻尼梁阻尼层杨氏模量和损耗因子的简化反演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误差分析,给出了高阶误差预测公式。研究表明,影响反演精度的重要参数为复合梁与基底梁的刚度比;刚度比越大,反演精度越高;当刚度比接近... 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得到了双边自由阻尼梁阻尼层杨氏模量和损耗因子的简化反演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误差分析,给出了高阶误差预测公式。研究表明,影响反演精度的重要参数为复合梁与基底梁的刚度比;刚度比越大,反演精度越高;当刚度比接近于1时,共振频率比和质量比的误差放大倍数急剧增加,导致反演误差变大;通过增大阻尼层与基底层的厚度比和模量比,可以增大刚度比,进而提高反演精度。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弯曲共振法 双边梁 误差分析 刚度比
下载PDF
共振梁法测量材料阻尼适用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屈忠鹏 盛美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5-229,251,共6页
基于复刚度法,建立了计入基底层阻尼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共振梁法经典公式误差的理论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对误差的影响规律,并分别使用钢和有机玻璃基底,测量了聚氨酯橡胶的损耗因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 基于复刚度法,建立了计入基底层阻尼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共振梁法经典公式误差的理论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对误差的影响规律,并分别使用钢和有机玻璃基底,测量了聚氨酯橡胶的损耗因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共振梁法测量材料阻尼时,经典公式忽略了基底层阻尼,可能导致较大误差。阻尼层与基底层损耗因子比、模量比和厚度比越小,忽略基底层阻尼导致的误差越大。其中模量比和厚度比的影响又可由复合梁与基底梁的弯曲刚度比反映,并且弯曲刚度比越小,误差越大。对于钢基底,当阻尼层损耗因子大于0.1,且复合梁与基底梁的弯曲刚度比大于1.1时,基底层阻尼可以忽略;对于有机玻璃基底,基底层阻尼一般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梁法 阻尼材料 基底层阻尼 误差
下载PDF
弯曲共振法共振峰“劈叉”现象研究
5
作者 屈忠鹏 盛美萍 +1 位作者 李孝朋 郭寒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140,共5页
使用弯曲共振法测量复合试件阻尼参数时,发现频响曲线有时会在共振频率附近产生"劈叉"现象,表现出两个峰值,与一般经验不符。建立了悬臂梁试件受到不同方向激励的耦合振动模型,通过信号合成复原了"劈叉"曲线,表明... 使用弯曲共振法测量复合试件阻尼参数时,发现频响曲线有时会在共振频率附近产生"劈叉"现象,表现出两个峰值,与一般经验不符。建立了悬臂梁试件受到不同方向激励的耦合振动模型,通过信号合成复原了"劈叉"曲线,表明频响曲线在共振频率附近产生"劈叉"的原因是正交方向弯曲振动模态的干扰;提出了针对"劈叉"曲线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阻尼层模量识别过程判断出"劈叉"曲线上两峰对应的振动方向,辨别主共振峰和干扰峰;进而分析了"劈叉"曲线干扰频率与幅度等对试件损耗因子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共振峰可辨条件下,使用弯曲共振法常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相当准确的结果,并解决了"劈叉"曲线数据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共振法 共振峰 “劈叉” 损耗因子
下载PDF
“多师双侧”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6
作者 惠烨 屈忠鹏 +2 位作者 王涛 梁金生 闫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21期70-73,共4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和实时通信软件,多名教师分工协作,开展了实践课程的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实践课程 分工协作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