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课堂视频多模态分析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屈曼祺 李宝敏 杜龙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45,共11页
随着移动听评课技术以及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如何利用智能分析技术赋能教学视频的科学分析,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师和学生视角,从话语、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构建课堂视频多模态分析双模... 随着移动听评课技术以及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如何利用智能分析技术赋能教学视频的科学分析,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师和学生视角,从话语、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构建课堂视频多模态分析双模型,通过人机协同的人类教师质性分析和智能系统的量化分析双线并进、证据互证的方式,为教师开展循证教研和分析真实课堂情境下教与学的过程提供支持性与引领性的工具支持与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课堂视频分析 中小学课堂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模型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屈曼祺 阴钟萱 李宝敏 《教育参考》 2023年第6期11-18,共8页
面对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本源探究和素养发展成为了智能教师教育的新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当前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价值内涵与模型结构,从知识基础、实践应用和情意责任三个维度构建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模型,同... 面对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本源探究和素养发展成为了智能教师教育的新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当前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价值内涵与模型结构,从知识基础、实践应用和情意责任三个维度构建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模型,同时开发测评量表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影响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因素,为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智能教育素养 模型建构
下载PDF
新西兰老年人数字素养评估框架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宝敏 屈曼祺 李家成 《终身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32-39,共8页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峻。为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带来的社会福祉,培养其数字素养非常关键。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西兰为促进老年人数字素养发展,于2...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峻。为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带来的社会福祉,培养其数字素养非常关键。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西兰为促进老年人数字素养发展,于2020年实施了“新西兰老年人数字素养计划”,构建了新西兰老年人基本数字素养评估框架。该框架在理念与取向上,锚定普遍化问题,满足差异化需求;在结构与内容上,采用渐进化层次,聚焦真实化应用;在评价与描述上,设置情境化要素,进行具体化描述;在意义与价值上,服务幸福化生活,促进终身化发展。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应从实际国情出发,抓当前主要难题;从情感态度萌发,按过程层层递进;从生活情境出发,助群体具象共识;从个人幸福始发,促社会数字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学习 新西兰 数字素养 数字鸿沟
下载PDF
技术赋能背景下教师创新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宝敏 屈曼祺 周彬 《教师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数字变革对教师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提取归纳关键维度要素,并在其内涵解释和要素划分中赋予其新内涵与新特征,建构了以创新意愿、创新准备和创新实践为核心的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的技术赋能背景...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数字变革对教师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提取归纳关键维度要素,并在其内涵解释和要素划分中赋予其新内涵与新特征,建构了以创新意愿、创新准备和创新实践为核心的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的技术赋能背景下教师创新力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量表因子分析,对所构建的教师创新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解释力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数据,对技术赋能背景下教师创新力发展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中小学教师 教师创新力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强师之路: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推进历程、变迁特征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屈曼祺 李宝敏 《中国教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4,共6页
教师培训制度是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教师培训制度的推进历程与变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培训制度从构建、推进、健全到创新,经历了构建专业体系保障专业地位,针对关键问题设计专项提升,系... 教师培训制度是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对教师培训制度的推进历程与变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培训制度从构建、推进、健全到创新,经历了构建专业体系保障专业地位,针对关键问题设计专项提升,系统规模培训促进均衡发展和高端引领运用技术赋能的过程。在深层结构上,社会矛盾变革影响了培训制度设计,催生教师培训从义务责任到自我实现的不断内化;在路径依赖上,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培训制度的内在依托;在变迁动力上,教师教育理念创新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分别是教师培训变革的内驱动力和外在要求。未来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目标引领下,应扶持县域,以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引领,强大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形成开放持续的学习共同体;发展数智融合,构建以提升教师智能素养为目标的教师培训新体系与新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课堂视频分析研究六十年:脉络、热点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6
作者 姚鹏飞 屈曼祺 李宝敏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77,共1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已经成为记录课堂的重要工具,对课堂研究从理念到方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课堂视频分析领域的发文量、关键人物与节点文献进行分析,再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深入解读,把握研究发展脉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已经成为记录课堂的重要工具,对课堂研究从理念到方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课堂视频分析领域的发文量、关键人物与节点文献进行分析,再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深入解读,把握研究发展脉络,将课堂视频研究划分为蛰伏期、萌动期、新兴期和跃发期,进而从理论与视角、功能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技术与环境四个方面归纳解读热点研究主题。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课堂视频分析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理念上,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分析对象上,从示范课堂转向日常课堂;分析内容上,从课堂话语转向课堂整体;分析方法上,从话语分析转向融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视频分析 文献计量 课堂研究 课堂互动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