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屈碧辉 蔡威 +2 位作者 何涛 胡敏 王迪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841-3843,共3页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T细胞和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B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CD24hiCD38hiB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AA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亦升高(P<0.01);AAA患者与HC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而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B细胞不具有此功能。结论 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分泌的能力增强,最终导致AAA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外周血 CD4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屈碧辉 蔡威 +2 位作者 何涛 胡敏 王迪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与正常健康人90例,分离培养人T淋巴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检测Kv通道电流情况,同时对Kv...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对于血管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与正常健康人90例,分离培养人T淋巴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检测Kv通道电流情况,同时对Kv 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建立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体系,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淋巴细胞趋化功能检测。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峰值电流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淋巴细胞Kv1.3通道m RNA与蛋白表达相对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不转染si RNA的阴性对照相比,转染si RNA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管老化多伴随有T淋巴细胞Kv钾电流学特征的改变与Kv1.3钾通道核酸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Kv 1.3通道的抑制表达能够部分抵消血管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KV 1.3通道 血管老化 全细胞膜片钳 SI RNA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57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屈碧辉 沈世强 +2 位作者 李明杰 王笛乐 段鑫 《腹部外科》 200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道结石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21例,顺利完成15例,转为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道结石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21例,顺利完成15例,转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42例,中转开腹2例;发生胆漏3例,经腹腔引流后自愈;术后残余结石4例,经窦道取石后取尽。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未发现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LCBDE是一种治疗胆道结石安全、有效、微创和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 胆结石
下载PDF
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传统剥前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对比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涛 屈碧辉 +1 位作者 胡敏 王迪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39-5541,共3页
目的对比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三种方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各抽取72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编入激光组、旋切组与对照组。激光组采用腔内激光灼闭术,旋切组采用曲张静脉旋切术... 目的对比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三种方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各抽取72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编入激光组、旋切组与对照组。激光组采用腔内激光灼闭术,旋切组采用曲张静脉旋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术。对比三组患者手术疗效、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旋切组手术时间最短,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时间最长;激光组与旋切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激光组及旋切组切口个数少于对照组(P<0.05);旋切组手术费用最高,其次为激光组,对照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1);旋切组皮下血肿发生率高于激光组与对照组(P<0.05);激光组皮下硬节发生率高于旋切组及对照组(P<0.05);旋切组及激光组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激光组及旋切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灼闭术与静脉旋切术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少、恢复快的优势,但腔内激光灼闭术术后易出现皮下硬节及皮肤感染异常,静脉旋切术术后易出现皮下血肿,且手术费用较高。传统剥脱术具有手术费用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切口较多,对曲张静脉属支清除不够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灼闭术 静脉旋切术 剥脱术
下载PDF
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血清VEGF-C蛋白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凯 李明杰 +5 位作者 郑直 何涛 郑小林 王勇 屈碧辉 段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病例35例,记录入组时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生长部位、KPS评分、血清CA19-9值,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应用Kap... 目的研究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病例35例,记录入组时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生长部位、KPS评分、血清CA19-9值,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不同变量间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309.23±542.05)ng/L。Cox风险模型发现血清KPS评分、VEGF-C值及CA19-9值依次入选为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血清VEGF-C值≤1280 ng/L与>1280 ng/L的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26月与6.29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0.0%与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00,P=0.0022)。结论无法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其VEGF-C血清蛋白含量值和预后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胰腺肿瘤/血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液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血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预后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中高危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笛乐 屈碧辉 +1 位作者 胡敏 何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中、高危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的疗效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AAA患者共6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OSR)组29例和腔内修复手术(EVAR)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变...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中、高危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的疗效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AAA患者共6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OSR)组29例和腔内修复手术(EVAR)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变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在手术治疗方面,EVAR组术中输血量和失血量低于O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SR组患者较少采用全身麻醉方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SR组高于OSR组。在随访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SR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OSR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后死亡率、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SR治疗中、高危AAA患者近期手术疗效优于OSR,有助于中、高危AAA患者的微创治疗,但其远期疗效优势尚需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传统开腹术 疗效 中-高危
下载PDF
静脉内膜剥脱术重建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及静脉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小妹 张先进 +5 位作者 肖伟 何涛 屈碧辉 石玉香 章宏峰 陈文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8期436-440,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内膜剥脱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fistulas,AVF)功能不良的通畅率,并观察内膜剥脱前、后静脉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目的比较静脉内膜剥脱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fistulas,AVF)功能不良的通畅率,并观察内膜剥脱前、后静脉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在肾内科行静脉内膜剥脱术重建AVF(A组,17例)或行PTA术(B组,12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内瘘初级通畅率及内瘘生存率。并留取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剥脱前、后的血管,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及IV型胶原(collagen-IV,COL-IV)、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静脉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 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初级通畅率A组明显高于B组(A组分别为94.1%,88.2%,41.2%,B组分别为41.7%,8.3%,0,P值分别为P=0.003,P=0.008,P=0.012)。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内瘘生存率A组分别为100.0%,93.8%,87.5%,87.5%及29.2%;B组分别为75.0%,45.0%,15.0%,0,0。内瘘生存率A组也明显高于B组(χ~2=15.064,P〈0.001)。两组术后24小时均可用于透析穿刺。病理检查见撕脱下来的内膜组织由大量的肌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构成。撕脱前的静脉血管可见血管内膜及中膜明显增厚,大量结缔组织增生,SMA及COL-IV染色阳性,中膜可见SMA染色阳性的平滑肌细胞成束排列。剥脱后的静脉血管壁实际是由中膜及外膜构成。结论内膜剥脱术重建动静脉内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血管资源,对于部分尿毒症患者而言,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内膜 血管剥脱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初级通畅率 经皮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二级脾蒂分离法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
8
作者 段鑫 沈世强 +2 位作者 李明杰 屈碧辉 王笛乐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介绍该科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rua,ITP)的经验,以及利用可吸收夹行腔镜下脾蒂处理的体会。方法20例ITP患者,通过解剖二级脾蒂的方法,用可吸收夹夹闭脾血管,完成腔镜脾切... 目的介绍该科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rua,ITP)的经验,以及利用可吸收夹行腔镜下脾蒂处理的体会。方法20例ITP患者,通过解剖二级脾蒂的方法,用可吸收夹夹闭脾血管,完成腔镜脾切除手术。结果20例手术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其中16例患者用可吸收夹顺利完成腔镜脾切除,4例患者术中脾蒂改为Endo-GIA切割关闭。结论在具备丰富的腔镜手术经验的基础上,二级脾蒂分离法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和手术中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以及做好相应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术 二级脾蒂 切割吻合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带cuff血液透析导管再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肖伟 陈文莉 +2 位作者 何涛 屈碧辉 黄小妹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4-17,22,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中心静脉狭窄的患者中行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再置管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颈内静脉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透析流量不足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肾病内科...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中心静脉狭窄的患者中行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再置管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颈内静脉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透析流量不足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肾病内科就诊的16例患者,其术前造影检查均提示中心静脉狭窄。所有患者术中拔管后沿导丝置入球囊在狭窄部位全程行球囊扩张成形术,重新置入新的导管。有患者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嵌顿无法拔出,在球囊辅助下拔除导管。经新的导管静脉端造影,以了解导管位置及肺动脉有无栓塞征象。结果术中有3例患者导管粘连嵌顿,行导管内球囊扩张术后拔管成功,所有患者均成功更换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但术后仍有2例患者导管流量不佳,重新调整导管末端位置至下腔静脉后流量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肺动脉栓塞征象,未发生中心静脉破裂。分别将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血流量与术前对比,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对中心静脉狭窄的患者行带cuff的血液透析导管再置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导管内球囊扩张解决原导管嵌顿无法拔除的问题,其能有效扩张狭窄的中心静脉,同时还可破坏原导管周围的纤维蛋白鞘,解决了再次置管后纤维蛋白鞘影响导管流量的问题,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及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液透析导管 再置管
下载PDF
经腹腔镜处理胃肠道开腹手术后并发腹腔出血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直 李明杰 +5 位作者 李凯 何涛 郑小林 王勇 屈碧辉 段鑫 《腹部外科》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并发腹腔出血时腹腔镜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行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出现腹腔大出血需再手术者9例,对其采用腹腔镜探查处理。结果9例中,术野出血6例、脾破裂出血1例、空肠... 目的探讨传统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并发腹腔出血时腹腔镜再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行胃肠道开腹手术后近期出现腹腔大出血需再手术者9例,对其采用腹腔镜探查处理。结果9例中,术野出血6例、脾破裂出血1例、空肠造瘘处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戳孔处出血1例。均予以急诊腹腔镜探查术,根据术中发现,完全腹腔镜下实施缝扎或可吸收夹夹闭止血术6例、脾切除1例、造瘘口止血修补1例、腹腔引流管戳孔处扩创止血1例。再手术时间40~170min,无中转。结论开腹胃肠道术后出现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再手术时,部分病例可选择腹腔镜探查及处理,是一种迅速有效、损伤较小的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手术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胃肠道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晓宇 李明杰 +1 位作者 郑直 屈碧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分析与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和手术的处理方法、效果... 目的:分析与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和手术的处理方法、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0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平均50 min,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留置了腹腔引流管,住院时间8-15 d,平均12 d。结论术前行肝功能Child分级、行肝胆增强CT了解肝十二指肠韧带处血管情况,以及胆囊病变程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改善肝功能,术中仔细操作,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原文传递
VEGF-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对淋巴结转移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凯 李明杰 +6 位作者 何涛 郑直 郑小林 屈碧辉 王勇 段鑫 郑英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5-699,712,共6页
目的研究VEGF-C在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原代培养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应用RT-PCR、ELISA进一步检测VEGF-C... 目的研究VEGF-C在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原代培养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应用RT-PCR、ELISA进一步检测VEGF-C的表达差异,并通过VEGF-C反义寡核苷酸体内外转染抑制其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等方法体内外研究对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原发灶细胞(P<0.05)。体内外转染VEGF-C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后,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1),而原发灶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灶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且其表达下调能特异性促进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VEGF-C在胰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转移 凋亡 原住种植
下载PDF
灵芝川芎合剂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何涛 屈碧辉 +2 位作者 王笛乐 胡敏 黄小妹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865-2868,共4页
目的探讨定位性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制作的新方法,并研究灵芝川芎合剂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和立普妥组(阳性对照),每组10只。采用高脂喂养与动脉注射聚桂醇... 目的探讨定位性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制作的新方法,并研究灵芝川芎合剂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和立普妥组(阳性对照),每组10只。采用高脂喂养与动脉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下肢定位性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造模6周后给予相应治疗;治疗组采用灵芝(0. 5 g/kg)及川芎(0. 5 g/kg)合剂煎水灌胃,1次/d,治疗4周;立普妥组给予立普妥0. 2 mg/kg灌胃,1次/d,治疗4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对兔下肢进行造影,取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术侧髂股动脉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EVG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 <0. 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和立普妥组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 <0. 05),HDL-C显著升高(P <0. 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有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且血管内膜弹性纤维显著缺失,而治疗组和立普妥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和膜弹性纤维情况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高脂喂养与动脉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构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灵芝川芎合剂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川芎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聚桂醇 髂股动脉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屈碧辉 何涛 +1 位作者 胡敏 王迪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与模型组(n=50),模型组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并分别在造模后2、5、10、15、25 h各处死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与模型组(n=50),模型组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并分别在造模后2、5、10、15、25 h各处死10只大鼠取材,观察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股静脉内皮组织IL-6 mR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2 h未见血栓形成,但从5 h开始出现血栓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逐渐增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的IL-6 mRNA水平在造模后逐渐升高,于15 h达高峰;模型组大鼠血清IL-6、PAI含量变化情况与IL-6 mRNA变化一致,但血清tPA浓度变化则与前两者相反。模型组以上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鼠DVT过程中IL-6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PAI的产生、抑制tPA的活化来促进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6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大鼠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日新 郑直 +6 位作者 何涛 王勇 屈碧辉 郑小林 李凯 郑英键 李明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管一期缝合(LBEPS)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T管引流(LCH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为医患双方合理选择术式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0年第2期)、PubMed(1...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管一期缝合(LBEPS)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T管引流(LCH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为医患双方合理选择术式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0年第2期)、PubMed(1978~2010)、EMbase(1966~2010)、CBM(1978~2010)、CNKI(1979~2010)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系统(1990~2010),并手工检索中、英文已发表的资料和会议论文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比较LBEPS与LCH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LCHTD相比,LBEPS能缩短手术时间[WMD=–17.11,95%CI(–25.86,–8.36)]、腹腔引流时间[WMD=–0.74,95%CI(–1.39,–0.10)]、术后住院天数[WMD=–3.30,95%CI(–3.67,–2.92)]和减少住院费用[WMD=–2998.75,95%CI(–4396.24,–1601.26)],而且还能降低由放置T管引起的脱管及拔管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RR=0.56,95%CI(0.29,1.09)]。结论 LBEPS治疗胆总管结石总体疗效优于与LCHTD,其前提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孔晓宇 李明杰 +1 位作者 郑直 屈碧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4-735,共2页
近年来,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1].这类患者手术难度较无肝硬化患者高.随着外科医师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日益熟练,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高清腹腔镜摄像系统的出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患者的报道... 近年来,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1].这类患者手术难度较无肝硬化患者高.随着外科医师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日益熟练,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高清腹腔镜摄像系统的出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患者的报道日趋增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行LC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腹腔镜检查 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3D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笛乐 屈碧辉 +1 位作者 胡敏 何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3D高清腹腔镜肝切除术(3D组,48例)和传统2D腹腔镜肝切除术(2D组,42例),比...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3D高清腹腔镜肝切除术(3D组,48例)和传统2D腹腔镜肝切除术(2D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D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组(522 min vs.566 min,P=0.001)。结论:3D高清腹腔镜肝切除术有助于精准解剖,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增加副损伤和住院总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微创外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方法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费用与生存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小妹 何涛 +6 位作者 何成年 陈文莉 屈碧辉 刘晓民 滑红英 胡晓松 郑宇明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0-57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临床特点,并比较血管腔内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获益。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肾内科为解决长期血管通路且符合静脉造影指征的高危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临床特点,并比较血管腔内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获益。方法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肾内科为解决长期血管通路且符合静脉造影指征的高危血液透析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结合的方法评估患者双侧中心静脉。将有CVS的患者分为3组:有症状未行血管腔内治疗组(17例)、有症状行血管腔内治疗组(6例)及无症状未行血管腔内治疗组(24例)。记录不同治疗方案的单疗程费用,并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行生存分析。结果在116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诊断为CVS,从症状出现到临床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大于10个月。与无CVS患者相比,CVS患者中有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史的患者比例较高(87.2%比14.5%,P<0.01)。在需要处理的36例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以维护其血液透析通路,30例患者因担心再狭窄风险及增加治疗费用均采取非血管腔内治疗,其中28例患者改换其他透析通路。有症状未行血管腔内治疗组、有症状行血管腔内治疗组及无症状未行血管腔内治疗组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6%、88.9%及87.0%,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8.5%、61.0%及53.9%,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考虑到患者的生存获益及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血管腔内治疗不是中国血液透析患者CVS治疗的首选方案,而仅仅是其中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费用效益分析 缩窄 病理性 导管 留置 中心静脉
原文传递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解剖要点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鑫 郑直 +3 位作者 屈碧辉 郑小林 郑英健 李明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腹腔镜肝切除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应充分掌握肝内入路和断面解剖[1]。我院2007年9月以来,共成功完成25例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现结合临床数据及文献,将该手术的操作及解剖要点总结如下。
关键词 左肝外叶切除 断面解剖 腹腔镜 临床数据 肝切除 操作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凯 李明杰 +6 位作者 何涛 郑直 郑小林 屈碧辉 王勇 段鑫 郑英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2386-239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例人胰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的表达差异...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例人胰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VEGF—C的表达差异。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模型,原代培养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进一步检测VEGF—C的表达差异,并通过VEGF—C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体内外转染抑制其表达,研究对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人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组织(8.6±3.4比4.6±2.8,P〈0.05);而种植瘤模型中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原发灶细胞[mRNA:0.87±0.11比0.61±0.15,蛋白:(1682±157)pg/ml比(1404±128)pg/ml,均P〈0.05]。体内外转染VEGF—CASODN抑制其表达后,空白对照组、错义核苷酸组、ASODN组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2.8±1.0)%,(5.0±2.1)%,(13.2±2.2)%,均P〈0.01],而原发灶胰腺癌细胞无明显影响[(1.8±0.5)%,(2.0±0.7)%,(4.4±1.0)%,均P〉0.05]。结论在人胰腺癌组织及动物模型中,淋巴结转移灶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且其表达下凋能特异性促进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转移 细胞凋亡 原位种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