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齿苋的抗低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岳义田 董立巍 +1 位作者 李敏 凌昌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马齿苋水提液对低氧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生理盐水和人参总皂苷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马齿苋水提液对密闭低氧条件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丙酮酸激酶(PK)和磷酸果糖激酶(PEK)活性,荧光素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马齿苋水提液对低氧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生理盐水和人参总皂苷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马齿苋水提液对密闭低氧条件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丙酮酸激酶(PK)和磷酸果糖激酶(PEK)活性,荧光素酶法测定ATP含量,定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1)0.5,1.0,2.0 g/ml 3种浓度的马齿苋水提液分别延长密闭低氧小鼠的生存时间24%,36.5%和27.4%;(2)1 g/ml马齿苋水提液可明显增强低氧小鼠心、脑细胞PK、PEK活性,缓解细胞内ATP含量下降幅度,提高Na+,K+-ATP、Ca2+,Mg2+-ATP和LDH等酶的活性。结论马齿苋水提液可提高小鼠耐低氧能力,机制之一可能是其促进低氧小鼠无氧酵解关键酶的活性,进而缓解因低氧引起能量代谢障碍所致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低氧 能量代谢
下载PDF
2006年河南省洛宁县克山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岳义田 于红阳 +2 位作者 银恭举 杨改霞 崔才磊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潜在型克山病 河南省 地方性心肌病 病因不明 慢型克山病 病情动态 科学依据 卢氏县
下载PDF
河南省克山病病情分布与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岳义田 朱琳 +2 位作者 刘洋 崔才磊 孙宁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克山病的病区分布,分析患病与流行趋势,为河南省克山病可持续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62~2017年河南省克山病发病病情调查、病情监测、病例报告、死亡登记等数据,采用回顾性描述统计,分析克山病长期变化趋势,总结... 目的掌握河南省克山病的病区分布,分析患病与流行趋势,为河南省克山病可持续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62~2017年河南省克山病发病病情调查、病情监测、病例报告、死亡登记等数据,采用回顾性描述统计,分析克山病长期变化趋势,总结河南省克山病病情流行特点。结果河南省克山病分布于3个县(市),20个乡,病区人口560 868人;1962~1967年克山病爆发年,克山病死亡415人,死亡率达8.22%;1964~1990年,共调查70 626人,确诊克山病2 460例,检出率3.48%;1991~2017年,克山病监测16 883人,确诊克山病305例,检出率1.80%。结论河南省克山病流行经历了"不明"、"爆发"、"稳定"、"控制"、"消除"5个发展阶段,现克山病病情已达到基本消除标准,但为持续保持消除状态,仍需做好病情监测和综合预防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流行 患病率 监测
下载PDF
马齿苋水提物抗小鼠缺氧呼吸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岳义田 董立威 李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马齿苋水提物抗缺氧的机制。方法 小鼠密闭缺氧 25min,用氧电极法测定小鼠肝脏和大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参数,用扫描电镜观测缺氧小鼠大脑线粒体病理改变,观察马齿苋水提物对缺氧小鼠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 马齿苋水提物对缺... 目的 研究马齿苋水提物抗缺氧的机制。方法 小鼠密闭缺氧 25min,用氧电极法测定小鼠肝脏和大脑线粒体呼吸功能参数,用扫描电镜观测缺氧小鼠大脑线粒体病理改变,观察马齿苋水提物对缺氧小鼠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 马齿苋水提物对缺氧小鼠线粒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药后RCR值较模型组提高,并改善缺氧后小鼠线粒体的病理改变。结论 马齿苋水提物对缺氧小鼠线粒体形态和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缺氧 大脑 肝脏 线粒体 小鼠
下载PDF
马齿苋总黄酮抗小鼠缺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立巍 王万银 +1 位作者 岳义田 李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筛选马齿苋抗缺氧作用有效成分,并对筛选出的有效成分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马齿苋抗缺氧作用有效成分筛选: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多糖组、酸性成分组、碱性成分组、人参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组(... 目的:筛选马齿苋抗缺氧作用有效成分,并对筛选出的有效成分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马齿苋抗缺氧作用有效成分筛选: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总黄酮组、总生物碱组、多糖组、酸性成分组、碱性成分组、人参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每组10只。各组小鼠予以相应药物灌胃1周后,进行常压缺氧暴露生存时间实验,筛选出马齿苋抗缺氧作用的有效成分。马齿苋总黄酮抗缺氧机制研究: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总黄酮组、人参总皂苷组和生理盐水组,各组再分成3个亚组,即缺氧暴露12、24和36 h组,每组10只。将小鼠置于氮氧混合气(10%O2+90%N2)舱内分别缺氧暴露12、24和36h后,测定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血浆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以及肾脏与大脑皮质EPO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马齿苋总黄酮组小鼠缺氧暴露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马齿苋总黄酮组小鼠不同缺氧时段肾脏和大脑皮质EPO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血浆EPO、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亦明显升高。结论:总黄酮是马齿苋抗缺氧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延长小鼠缺氧生存时间的机制可能是促进EPO的表达以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黄酮 缺氧 血红蛋白类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大骨节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才磊 于红阳 +3 位作者 岳义田 杨改霞 尚卫超 袁增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1名大骨节病患者(Ⅰ度23例,Ⅱ度19例,Ⅲ度9例)和24名正常人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1名大骨节病患者(Ⅰ度23例,Ⅱ度19例,Ⅲ度9例)和24名正常人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407,P=0.003)。结论:IL-1β和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骨节病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7
作者 岳义田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09年第4期48-48,共1页
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进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关键词 中耳炎 预防 分泌 感冒
下载PDF
河南省克山病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红阳 崔才磊 +9 位作者 岳义田 杨改霞 尚卫超 张当安 刘国清 杜益民 范春香 赵建庄 揣寅祥 卢秀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以灵宝市、卢氏县历史上克山病发病较重的乡、村作为调查点,以3岁及以上全体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拍摄X线胸片及膳食结构调查。结果两地共调查1894人,平均普查率为80.60%;... 目的掌握河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以灵宝市、卢氏县历史上克山病发病较重的乡、村作为调查点,以3岁及以上全体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拍摄X线胸片及膳食结构调查。结果两地共调查1894人,平均普查率为80.60%;检出慢型克山病患者10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27人;心电图测定1 894人,心电图异常190人,检出率为10.03%;潜在型患者患病由原来的10岁组提高到目前的20岁组,慢型患者患病由原来的10岁组提高到目前的40岁组;慢型、潜在型患者以女性为主;与1983、1995年比较,病区居民主食中小麦、大米及副食(鱼肉、蔬菜、油类)食用量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结论河南省克山病病区病情总体稳定,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提示二级预防工作量还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数据收集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河南省卢氏县2009年度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才磊 于红阳 岳义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关键词 克山病 病例搜索 人群监测 检出率 河南省 卢氏县
下载PDF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健康教育干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洋 朱琳 +3 位作者 李小烽 岳义田 余波 郝宗宇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5期2-4,共3页
目的评价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147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学校开展健康教... 目的评价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147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全省147个县(市、区)基线调查11720名家庭主妇和23548名小学生,效果评价8370名家庭主妇和16169名小学生。干预后,重点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60.76%提高到93.35%(χ2=5296.01,P<0.001),家庭主妇从65.56%提高到89.87%(χ2=1567.65,P<0.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健康教育 干预评价
下载PDF
新时代省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考——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翠华 岳义田 王艺康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6期448-451,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疾控体系改革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疾控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方面的挑战。面对建设现代化省级疾控机构的总目标,省级疾控要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巩固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疾控体系改革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疾控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方面的挑战。面对建设现代化省级疾控机构的总目标,省级疾控要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巩固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实验室检测和内部管理运行能力,二是重点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新发传染病和持续传播传染病应对能力,加强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和疾病防治能力,三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新时代省级疾控要全面履行机构职能,完善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新发再发传染病威胁、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主责主业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机构 能力建设 工作重点
下载PDF
1995—2009年河南省克山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义田 于红阳 +1 位作者 崔才磊 郝宗宇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观察河南省1995—2009年克山病病情变化,探索病情流行特点。方法1995—2009年选择历史上克山病发病较重的乡(村),具有地貌代表特征的病区为监测点,每年进行1次横断面调查。选择监测点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病史,临... 目的观察河南省1995—2009年克山病病情变化,探索病情流行特点。方法1995—2009年选择历史上克山病发病较重的乡(村),具有地貌代表特征的病区为监测点,每年进行1次横断面调查。选择监测点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克山病患者、可疑或疑似克山病患者和部分心电图异常者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监测点人群发样和当地产面粉样,进行硒水平检测。结果1995—2009年共调查6632人,检出慢型克山病130例,潜在型克山病52例,克山病检出率在1.12%~5.06%;共描记心电图6632份,异常心电图和X线胸片心脏扩大检出率分别是10.24%-30.65%和32.4%~77.8%;发硒水平有升高趋势,2009年最高(357.12μg/kg),1997年最低(142.68μg/kg)。结论河南省克山病病情稳定,预防控制措施逐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监测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河南省2011-2015年克山病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义田 朱琳 +2 位作者 刘洋 崔才磊 孙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监测河南省克山病病情,评估河南省克山病消除状况。方法按照国家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连续5年对河南省克山病病区开展病例搜索,选择有代表性的1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调查对象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 目的监测河南省克山病病情,评估河南省克山病消除状况。方法按照国家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连续5年对河南省克山病病区开展病例搜索,选择有代表性的1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调查对象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对病区儿童头发和粮食检测硒含量。结果共搜索心肌疾病病例315例,诊断慢型克山病28例。5年共重点监测居民6 102人,检出克山病患者40例(其中潜在型26例,慢型14例),检出率为0.66%。描记心电图6 102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5.8%(1 572/6 102)。拍摄193例X线胸片,126例增大。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120份,病区居民发硒含量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河南省克山病病情达到消除指标,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人体硒营养水平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病情监测 心电图 X线
原文传递
2016年河南省大骨节病病情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义田 刘洋 +2 位作者 崔才磊 朱琳 孙宁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512-513,共2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大骨节病的病情和防控措施落实现况,评估大骨节病县级消除技术指标。方法在河南省5个病区县,22个病区乡开展调查,每个乡镇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全部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分别计算临床检出例数、检... 目的掌握河南省大骨节病的病情和防控措施落实现况,评估大骨节病县级消除技术指标。方法在河南省5个病区县,22个病区乡开展调查,每个乡镇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全部7~12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分别计算临床检出例数、检出率和X线阳性检出例数和检出率。对调查点大骨节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调查,包含居民人均收入、经济作物种植、退耕还林和主食种类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调查了22个病区乡821个病区村3 684名儿童,未发现临床病例,X线阳性检出6例,检出率为0.16%。开展了补硒措施,购食外地粮占13.8%,退耕还林(草)面积占原有耕地的2.2%;改种经济作物面积占原有耕地的3.5%。结论河南省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县级大骨节病消除技术指标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病情 调查 评价
原文传递
2018年河南省盐碘新标准实施后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洋 朱琳 +4 位作者 李小烽 杨金 孙宁 岳义田 郑合明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4-587,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实施食盐加碘新标准后孕妇碘营养状况,为采取科学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河南省的156个非高碘县(市、区)和高碘县(市、区)所辖非高碘地区,每个县(市、区)按照东、西、南、北... 目的了解河南省实施食盐加碘新标准后孕妇碘营养状况,为采取科学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河南省的156个非高碘县(市、区)和高碘县(市、区)所辖非高碘地区,每个县(市、区)按照东、西、南、北、中各抽取1个缺碘乡,每个乡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和尿样,检测盐碘和尿碘含量。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测定;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共检测孕妇家中盐样15430份,碘盐覆盖率为95.4%(14721/1543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7.0%(13426/15430),盐碘中位数为25.8 mg/kg。检测孕妇尿样15378份,尿碘中位数为188.0μg/L。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0.2、188.9、186.0μg/L。结论盐碘新标准实施后河南省孕妇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状态,应持续进行孕妇碘营养监测,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保证孕妇适量碘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 尿 孕妇
原文传递
2010年河南省地方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洋 李小烽 +4 位作者 岳义田 郑合明 余波 于红阳 郝宗宇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规范全省健康教育计划,了解健康教育过程,评价2010年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0年,按照《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结合河南省地方病病情,在病区共抽取18个市的50个县(市、区)作为项... 目的规范全省健康教育计划,了解健康教育过程,评价2010年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0年,按照《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结合河南省地方病病情,在病区共抽取18个市的50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采用问卷方式对项目乡(镇)小学的学生和项目村的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2个月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全省基线调查小学生5523人和家庭主妇3026人.效果评价调查小学生5417人和家庭主妇2891人。健康教育干预后,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基线调查的66.31%(10987/16569)提高到93.84%(15250/16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7.78,P〈0.01),家庭主妇从基线调查的67.56%(6133/9078)提高到92.67%(8037/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36.33,P〈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水型砷中毒、燃煤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小学生从70.15%(6263/8928)、62.29%(4423/7101)、42.96%(185/270)、68.52%(116/270)提高到94.19%(8344/8859)、93.05%(6376/6852)、99.63%(261/270)、96.67%(269/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9.85、1939.26、211.83、74.43,P均〈0.01),家庭主妇从73.27%(3330/4545)、62.79%(2677/4263)、30.37%(85/135)、62.96%(41/135)提高到93.96%(4228/4500)、91.08%(3555/3903)、97.04%(123/135)、91.1l%(13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03、924.65、129.75、30.23,P均〈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人群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效果,今后应继续加大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健康教育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河南省地方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洋 岳义田 +4 位作者 郑合明 余波 于红阳 李小烽 郝宗宇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0-692,共3页
河南省是全国受地方病严重危害的省份之一,有156个县(市、区)存在碘缺乏病,20个县为水源性高碘县,122个县(市、区)存在饮水型氟中毒,3个县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4个县存在饮水型高砷村,克山病、大骨节病分布在豫西三门峡、... 河南省是全国受地方病严重危害的省份之一,有156个县(市、区)存在碘缺乏病,20个县为水源性高碘县,122个县(市、区)存在饮水型氟中毒,3个县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4个县存在饮水型高砷村,克山病、大骨节病分布在豫西三门峡、洛阳市的5个县(市)。河南省每个县(市、区)均有1种或1种以上地方病流行。拥有一支稳定的防治机构和专业防治队伍是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我国公共卫生职业化建设基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河南省地方病防治机构及专业人员现状。总结“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防治机构及人员变动情况,及时为“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2010年底对河南省地方病防治机构设置和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公共卫生 卫生人力 组织和管理
原文传递
2009年河南省重点地方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洋 李小烽 +4 位作者 岳义田 郑合明 余波 于红阳 郝宗宇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评价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2008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65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中的学校开... 目的评价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2008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65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中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全省65个县(市、区)做基线调查小学生6 565人和家庭主妇3 082人;效果评价小学生6 204人,家庭主妇3 044人。干预后,小学生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61.1%提高到92.6%(χ2=1 756.08,P<0.01),家庭主妇重点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从65.0%提高到92.1%(χ2=655.90,P<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水型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健康教育 干预 评价
原文传递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现况及展望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合明 李小烽 +3 位作者 余波 刘洋 张莉 岳义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8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基本达到了制订的防治规划目标,并且取得显著成效。笔者通过总结河南省"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地方病防治进展并分析"十三五"开局防治现况,探讨河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面临的主要问...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基本达到了制订的防治规划目标,并且取得显著成效。笔者通过总结河南省"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地方病防治进展并分析"十三五"开局防治现况,探讨河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列举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和重点防治任务;围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重点防治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强化健康教育,结合脱贫攻坚进行科学的、因地制宜的精细化的地方病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防治 策略
原文传递
河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洋 李小烽 +1 位作者 岳义田 郑合明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1年第2期112-114,156,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区目标人群碘缺乏病(IDD)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IDD健康教育项目干预效果。方法2008-2015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结合河南省IDD病情分布,每年在全省随机选择40~50个病区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区目标人群碘缺乏病(IDD)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IDD健康教育项目干预效果。方法2008-2015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结合河南省IDD病情分布,每年在全省随机选择40~50个病区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IDD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在每个项目乡(镇)抽取中心小学5年级1个班30名学生和学校所在地15名家庭主妇,用问卷调查IDD防治知识,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河南省基线调查小学生41196人,家庭主妇20793人;干预后调查小学生36576人,家庭主妇18475人。健康教育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3.71%和92.75%,较干预前(63.22%和68.61%)显著提高(χ^(2)=68211.1、33944.9,P均<0.01),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0.49和24.14个百分点。结论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干预后,河南省小学生和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IDD健康教育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乏症 健康教育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