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政 李伟起 +5 位作者 张忠伟 常淦 吕俊复 岳光溪 李立浧 倪维斗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给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及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亟需发展多元灵活性资源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综述了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电力需求及电源结构发展路...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给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及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亟需发展多元灵活性资源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综述了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电力需求及电源结构发展路线的相关研究情况,深入分析了不同风光发电量比例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的不同需求,并从高峰能力(充足性)、爬坡灵活性、稳定性、惯性4个方面阐述了未来所需要的“源网荷储”各类灵活性资源特性;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保障安全、低碳发展、经济最优的灵活性资源发展原则,并在分析我国灵活性资源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我国电力行业减排目标和中长期电力结构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灵活性资源发展路线;最后从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市场机制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灵活性资源的重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电力系统 高比例风光 灵活性资源 发展路线
下载PDF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研究
2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B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关系,在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模型的结果并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主蒸汽压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阶跃响应符合实际经验,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协调系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大气污染物机理模型及关键状态变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海威 高明明 +2 位作者 张开萍 张一帆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1,共10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内脱硫、炉内自脱硝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CFB机组炉内燃烧模型以及污染物生成、脱除模型,并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状态变量进行了分析... 基于循环流化床机组炉内脱硫、炉内自脱硝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建立了CFB机组炉内燃烧模型以及污染物生成、脱除模型,并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关键状态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机组SO_(2)和NO_(x)排放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实际运行数据,且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和较强的模型通用性;即燃碳的燃烧影响了炉内还原气氛,其会显著影响炉内NO_(x)的还原;活性石灰石量以及炉膛温度是影响SO_(2)与活性石灰石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相对较高的炉膛温度以及较少的活性石灰石存量均会使SO_(2)排放质量浓度升高,但温度越高,NO_(x)的排放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即燃碳 活性石灰石
下载PDF
生物质CFB氮氧化物排放建模与优化控制
4
作者 郭炯楠 高明明 +1 位作者 吕俊复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由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燃烧不稳定,为实现负荷波动过程中机组NO_(x)的动态预测,从锅炉燃烧机理切入,建立了氧量模型与即燃碳模型;对炉内NO_(x)自生成与自还原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NO_(x)动态排放模型。进行给... 由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燃烧不稳定,为实现负荷波动过程中机组NO_(x)的动态预测,从锅炉燃烧机理切入,建立了氧量模型与即燃碳模型;对炉内NO_(x)自生成与自还原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NO_(x)动态排放模型。进行给料量、二次风量开环阶跃试验;分析NO_(x)排放与氧量耦合情况,采用简化对角解耦与前馈补偿解耦法解除耦合。结合某130 t/h生物质CFB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拥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反映氧量及NO_(x)排放过程的动态特性,可实现给料量控制NO_(x)排放质量浓度、二次风控制氧体积分数的单回路控制,所设计的NO_(x)排放质量浓度模型及解耦控制方法可以为今后生物质CFB机组适应动态运行以及智能控制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CFB 机理模型 NOX排放 动态特性 解耦控制
下载PDF
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燃烧过程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5
作者 蒋海威 高明明 +3 位作者 李杰 于浩洋 岳光溪 黄中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为探究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的炉内燃烧特性,实现机组燃烧过程的控制优化,通过对生物质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机理的分析,建立炉排炉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研究炉排燃料量的动态变化,并预测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关键参数,探讨炉排的周期性振动对... 为探究生物质振动炉排炉的炉内燃烧特性,实现机组燃烧过程的控制优化,通过对生物质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机理的分析,建立炉排炉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研究炉排燃料量的动态变化,并预测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关键参数,探讨炉排的周期性振动对炉内燃烧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排燃料量与当前给料速度、燃料燃烧速度相关,且燃料在炉排上有较大的存储量,导致燃料着火燃烧与当前给料存在较大的迟延;炉膛温度与烟气含氧量的预测值能较好地跟随实测值的变化,其变化情况与燃烧特性一致;炉排的周期性振动会引起炉内燃烧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当炉排振动时,燃料燃烧速度、炉膛温度、炉膛压力都会随之升高,而烟气含氧量则有所降低,随着炉排的停振,这些参数又恢复到稳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生物质直燃发电 炉排炉 燃烧特性 动态特性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多元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展望
6
作者 岳光溪 张扬 +3 位作者 张建春 王志宁 柯希玮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44-6854,I0012,共12页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燃尽、低成本污染物控制和受热面安全3个角度,剖析CFB燃烧技术燃料适应性广的理论基础,提出丰富的床料蓄热和高效物料循环是支撑其适应低碳灵活燃料燃烧的两大基础条件。可以通过构建合理流态和炉内气氛,进一步提升CFB燃烧技术在多元低碳燃料上的适应性。对于生物质燃料,利用循环物料冲刷减少高温受热面沾污、减轻腐蚀,能够提高生物质发电的蒸汽参数,进而提高生物质发电的经济性;对于氨燃料,利用炉内高温床料蓄热解决稳燃问题,利用炉内气氛调控解决低成本脱硝问题,有望攻克氨燃料的高效低成本燃烧技术;对于化工冶金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超低热值废气,可利用CFB燃烧技术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废气中热能,显著提升废气处理的经济性,减少系统能耗和碳排放。面向双碳目标,CFB燃烧技术将进一步发挥和拓展其燃料适应性广的优势,具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氨燃料 烧结烟气
原文传递
粉煤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吕俊复 尚曼霞 +7 位作者 柯希玮 周托 黄中 张海 张缦 张扬 吴玉新 岳光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0-437,共8页
双碳背景下,作为燃煤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实现了劣质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也是未来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主力。然而,CFB锅炉在负荷调节速率、深度低负荷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控制、受热面磨损等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 双碳背景下,作为燃煤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实现了劣质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也是未来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主力。然而,CFB锅炉在负荷调节速率、深度低负荷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控制、受热面磨损等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为此,提出了粉煤循环流化床(Powdered Coal-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PC-CFB)燃烧技术,将燃料粒度由传统的0~10 mm宽筛分分布缩减为0~1 mm的窄筛分分布,在低床存量下实现足够高的循环流率,通过流态调控化学反应,强化低氮燃烧需要的还原性气氛,并为延长细颗粒石灰石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提供了保证,同时改善锅炉燃烧性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燃料粒度降低,化学反应速度即热量释放变化速率得以提高;辅助以循环干预措施,可提高传热率的变化速度,二者综合可以改善负荷变化率。燃料粒度的变化必然导致床料粒度降低,显著改善了深度低负荷能力以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炉内控制能力。该思想得到模型验证:当燃料粒度由常规缩减到0~1 mm时,床料粒度大幅降低,稀相区物料悬浮浓度提高,循环流率提高了约27%;炉内还原性气氛得到增强,NOx原始排放浓度降低约35%;循环系统性能的改善可延长细颗粒石灰石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脱硫反应效率,在钙硫比、NOx排放相同条件下,降低了SO2原始排放浓度;同时,燃烧效率显著改善,底渣含碳量降低89%、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52%,表明PC-CFB燃烧技术在增强CFB锅炉运行灵活性、强化低氮燃烧、提升燃烧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循环流化床 燃料粒度 运行灵活性 排放控制 燃烧性能
下载PDF
生物质直燃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建模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开萍 高明明 +3 位作者 龙江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60,共9页
为了分析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机理,实现燃烧控制优化,通过生物质燃料特性分析以及即燃碳燃烧理论的应用,对炉内燃烧过程以及燃烧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建立燃烧过程机理模型,研究了炉内即燃碳动态变化过程,实现对负荷、炉膛温度、一... 为了分析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机理,实现燃烧控制优化,通过生物质燃料特性分析以及即燃碳燃烧理论的应用,对炉内燃烧过程以及燃烧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建立燃烧过程机理模型,研究了炉内即燃碳动态变化过程,实现对负荷、炉膛温度、一氧化碳排放以及烟气含氧量的预测。结果表明:入炉燃料脱挥发分后形成的即燃碳的燃烧速度比挥发分慢,给料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炉内即燃碳存量;作为给料波动时主要热量来源,即燃碳燃烧所需氧量更少,燃烧更充分,此时烟气中的CO体积分数较低、含氧量较高;炉膛温度、负荷、CO体积分数和烟气含氧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即燃碳 机理建模 负荷预测 烟气含氧量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NO_(x)及粉尘排放特性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元泽民 黄中 +5 位作者 武广剑 杨云凯 杨海瑞 赵贯甲 岳光溪 马素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_(2)、NO_(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平均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生成与排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30%~99%全负荷条件下总排放口烟气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标准;SO_(2)、NO_(x)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基本呈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粉尘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降低;所研究关键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对SO_(2)、NO_(x)生成与排放水平起主导作用;低负荷下锅炉平均床温较低、炉膛过量空气系数较大,SO_(2)、NO_(x)生成浓度偏高,且二者排放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基本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应适当控制锅炉平均床温在80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应不高于1.3为宜;低负荷下可采取烟气再循环措施来降低烟气含氧量,同时维持物料正常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SO_(2) NO_(x) 床温 粉尘排放特性
下载PDF
300MW深度调峰循环流化床机组负荷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洪福 高明明 +1 位作者 于浩洋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6-1122,共7页
当下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需参与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运行,机组变负荷初期的负荷响应速率主要由其汽水侧蓄热特性决定,因此提出了一种亚临界CFB机组汽水侧蓄热定量计算方法。以某电厂300 MW深度调峰CFB机组为例,根据工质特性对该锅炉汽... 当下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需参与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运行,机组变负荷初期的负荷响应速率主要由其汽水侧蓄热特性决定,因此提出了一种亚临界CFB机组汽水侧蓄热定量计算方法。以某电厂300 MW深度调峰CFB机组为例,根据工质特性对该锅炉汽水流程进行分段,结合锅炉设计数据与实际运行参数,分别计算了不同负荷(30%~100%)工况下各段的工质蓄热系数和金属蓄热系数,并考虑汽轮机热效率变化的影响,分析了CFB锅炉汽水侧蓄热利用可持续时间与机组负荷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机组汽水侧蓄热系数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大,在50%负荷以下的变化较大;考虑机组运行稳定裕度差异后,汽水侧蓄热利用可持续时间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减小,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机组 深度调峰 汽水蓄热 负荷响应
下载PDF
适应深度调峰的循环流化床NO_(x)排放建模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明明 郭炯楠 +2 位作者 于浩洋 王亚柯 岳光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响应“十九大”绿色环保精神,满足循环流化床机组超低排放需求,建立准确的NO_(x)排放浓度机理控制模型对于设计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自动控制方法具有重大意义。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机理切入,建立即燃碳模型,并将燃料氮分为挥发分氮与... 为响应“十九大”绿色环保精神,满足循环流化床机组超低排放需求,建立准确的NO_(x)排放浓度机理控制模型对于设计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自动控制方法具有重大意义。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机理切入,建立即燃碳模型,并将燃料氮分为挥发分氮与即燃碳氮2部分构建NO_(x)炉内自生成模型;考虑CO和即燃碳对NO_(x)的还原作用推导NO_(x)自还原模型;构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模型,综合以上模型建立了适应深度调峰的循环流化床NO_(x)排放模型。探究了机组深度调峰下运行参数与NO_(x)排放浓度的关系以及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仿真验证试验表明建立的循环流化床NO_(x)模型取得了较好仿真效果,稳态工况的模型计算值平均预测时间为114 s,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0%;深度调峰下的模型计算值平均预测时间为126 s,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2%。模型计算量较实测量提前2~3 min,具有一定预测效果。NO_(x)排放浓度模型可为今后循环流化床机组适应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以及超低排放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NOX排放 深度调峰 机理模型 超低排放
下载PDF
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排放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春 高明明 +2 位作者 张洪福 张国华 岳光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15,共7页
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SNCR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降低NO_(x)排放的新技术,然而循环流化床机组变负荷时NO_(x)排放浓度波动较大,加大SNCR控制难度。由于变负荷NO_(x)动态排放模型研究较少,为实现变负荷过程循... 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SNCR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降低NO_(x)排放的新技术,然而循环流化床机组变负荷时NO_(x)排放浓度波动较大,加大SNCR控制难度。由于变负荷NO_(x)动态排放模型研究较少,为实现变负荷过程循环流化床机组NO_(x)的动态预测,对炉内NO_(x)生成机理与SNCR反应机理进行分析,以给煤量、风量、喷氨量、床温等参数作为输入,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建立NO_(x)动态排放模型。结合某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不同负荷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动态过程中能较好拟合NO_(x)排放趋势,300 MW与150 MW典型负荷工况及变负荷工况下模型计算值与真实值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5、1.2、5.7 mg/m^(3),精度较高,可实现CFB机组NO_(x)排放实时预测,预测时间为4~5 min。开展了不同工况给煤量、送风量、尿素流量及多变量的开环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反映NO_(x)排放过程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可为CFB机组超低排放控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变负荷 NO_(x)排放 SNCR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开萍 王亚柯 岳光溪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1,共10页
为明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动态特性,建立更加适合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生物质燃烧过程以及燃烧机理,基于即燃碳燃烧理论,建立床温动态模型,并对炉内温度场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的床温能够基本稳... 为明确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动态特性,建立更加适合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生物质燃烧过程以及燃烧机理,基于即燃碳燃烧理论,建立床温动态模型,并对炉内温度场进行关联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的床温能够基本稳定在实际床温滤波值附近,且床温变化趋势和实际滤波床温相近,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下部的温度关联性差异与含氧量和炉膛温度有关,左右侧温度差异受烟气流量影响较大,在炉膛上部,物料浓度和受热面布置不均也是影响温度特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炉膛温度 床温软测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铁基载氧体的污泥/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及其灰分-水分影响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国震 安泽文 +5 位作者 陈岩明 梁文政 王坤 常国璋 王翠苹 岳光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共13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高湿污泥/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化学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法,在处理有机固废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概述了高湿污泥与农林废弃物常用处置技术及化学链气化技术研究现状,着重归纳了化...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高湿污泥/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化学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法,在处理有机固废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概述了高湿污泥与农林废弃物常用处置技术及化学链气化技术研究现状,着重归纳了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灰分与水分对气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载氧体作为化学链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其应用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在众多载氧体中,铁基载氧体因其低成本与较高的载氧能力成为化学链气化最受关注的载氧体,但其反应活性较低,需掺杂Ni、Ca、K等元素进行改性。污泥和生物质的灰分及水分对于气化产物和气化效率有双向影响,甚至影响NO_(x)排放。污泥/生物质灰分中含有的K、Ca等氧化物有助于提高载氧体活性,但反应速率太高会造成载氧体局部烧结,继而降低载氧体活性;循环的灰分与气相充分接触,对气体重整具有一定催化作用,从而提高了合成气品质。尽管污泥/生物质中水分析出吸收大量热量,但部分水蒸气和载氧体协同促进碳气化反应从而提高了H_(2)生成率,提高富氢燃气品质;水蒸气作为气化剂过量供给时,CO_(2)产量明显增加,降低了合成气品质。因此,污泥和生物质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须利用灰分和水分的正向影响以提高气化效率,控制循环灰量和水分析出速率是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湿污泥 生物质 化学链气化 铁基载氧体 灰分 水分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烧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90
15
作者 岳光溪 吕俊复 +4 位作者 徐鹏 胡修奎 凌文 陈英 李建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自1980年起步,经历了35年的努力掌握了先进的循环流化床设计理论,形成了从小容量的蒸汽锅炉到大型超临界发电锅炉的系列容量产品,控制了中国市场,并走向世界。面临国内复杂的煤种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中国科技... 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自1980年起步,经历了35年的努力掌握了先进的循环流化床设计理论,形成了从小容量的蒸汽锅炉到大型超临界发电锅炉的系列容量产品,控制了中国市场,并走向世界。面临国内复杂的煤种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中国科技人员和工程师突破了循环流化床流态设计的范围,形成了高可用率、低厂用电率的第二代循环流化床技术,并正在向超低排放的第三代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发展 超低排放
下载PDF
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岳光溪 周大力 +6 位作者 田文龙 麻林巍 刘青 章景皓 王志轩 龙辉 廖海燕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在防治污染的迫切要求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但当前针对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对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特点、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围绕六类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发展... 在防治污染的迫切要求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但当前针对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对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特点、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围绕六类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国内外技术现状、未来技术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描绘了2050年前中国的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并给出了相关战略建议。结果表明,近期必须加快在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中应用一批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民用散烧煤领域推广一批优质型煤和先进炉具,切实减少分散式燃煤污染。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加强规划引领,切实提高煤炭用于清洁高效集中发电的比重,并持续研发一批面向未来的绿色煤电技术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清洁燃烧 技术路线图 超超临界机组 循环流化床 污染控制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岳光溪 《中国科技产业》 2006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可预见的未来阶段,煤碳始终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为防止燃煤引发的大气污染,我国政府对清洁煤技术研发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是清洁煤技术中污染控制成本最低、煤种适应性最好的技术。因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循环流化... 在可预见的未来阶段,煤碳始终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为防止燃煤引发的大气污染,我国政府对清洁煤技术研发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是清洁煤技术中污染控制成本最低、煤种适应性最好的技术。因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目前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已经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了该清洁燃煤技术,循环床总安装容量达到5000万KW,居世界第一位,相当于我国2004年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2%,为我国燃煤污染排放控制作出了切实的贡献。现在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国产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600MWe超临界循环床示范及完全中国自主流程的第二代循环流化床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发展 第二代 清洁煤技术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上) 被引量:15
18
作者 岳光溪 《节能与环保》 2003年第12期3-4,共2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锅炉 超临界 污染控制 燃烧技术 清洁燃煤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岳光溪 《节能与环保》 2004年第1期11-12,共2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锅炉 设计制造技术 燃煤电站 污染控制 超临界化 清洁煤燃烧技术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8
20
作者 岳光溪 《电力设备》 2008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燃煤技术 自主创新 垄断 国外 产业 装机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