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孟超 刘阳 谢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良性组65例和恶性组3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SI-T检测及二...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良性组65例和恶性组3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SI-T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SI-T曲线速升缓降型占比高于良性组,持续缓升型、缓升平台型占比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组,强化程度、强化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指标及SI-T曲线参数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DCE-MRI指标、SI-T曲线参数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SI-T曲线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容量转移常数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阳 岳孟超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654-1659,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PTNB)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PTNB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PTNB诊断NSCLC结果,分析PTNB诊断N...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PTNB)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PTNB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PTNB诊断NSCLC结果,分析PTNB诊断NSCLC准确率的影响因素。结果:PTNB诊断NSCLC准确率为87.76(86/98),其中,诊断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1.53%(54/59)、93.94(31/33)、0.00%(0/2)、25.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组和诊断不准确组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钙化、穿刺活检组织大小、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位置、病灶长径、病灶与胸壁的距离、是否合并坏死、穿刺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置为下叶、病灶长径<2cm、病灶与胸壁的距离<2cm、合并坏死是影响PTNB诊断NSCLC准确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NB应用于NSCLC,诊断腺癌和鳞癌的价值较高,诊断大细胞癌和腺鳞癌准确率偏低,影响PTNB诊断NSCLC准确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灶位置为下叶、病灶长径<2cm、病灶与胸壁的距离<2cm、合并坏死,针对性采取措施,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 非小细胞肺癌 准确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文爽 刘阳 +5 位作者 张冉 袁庆锋 石长林 张琪 周黎 岳孟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8月,采用由四爪锚钩和三色标记刻度缝线组成的带线锚钩系统,对35例肺GGN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带线锚钩行术前定位,2... 目的探讨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8月,采用由四爪锚钩和三色标记刻度缝线组成的带线锚钩系统,对35例肺GGN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带线锚钩行术前定位,24 h内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根据裸露于胸膜腔的三色线尾段及其标示的刻度,判断肺内锚钩和病灶的位置,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行肺局部楔形切除术。结果35例GGN均完成CT引导下带线锚钩术前定位,植入后CT检查示所有锚钩均位于距病灶边缘1 cm范围内,定位操作时间(11.7±4.3)min,定位术后气胸、肺出血、短暂性胸痛发生率分别为11.4%(4/35)、11.4%(4/35)、2.9%(1/35),均无严重并发症。定位与手术间隔时间1~23 h(中位时间16 h)。术中见34例(97.1%)三色线尾段位于脏层胸膜外,另1例三色线全部留置于肺内,通过触诊肺内锚钩确定病灶位置。35例均成功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并获得病理诊断。结论使用带线锚钩进行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磨玻璃结节 带线锚钩 术前定位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高场强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被引量:35
4
作者 谢瑛 苏平昌 岳孟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7期155-157,16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5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关节镜或手术确诊66例(69.47%),高场强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6.97%、89.66%、94.74%,均明显高于MSCT(81.82%、62.07%、75.7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高于MSC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膝关节 高场强MRI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MRI定量参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值观察
5
作者 谢瑛 岳孟超 《西藏医药》 2022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9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MRI检查,比较两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9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MRI检查,比较两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及MRI定量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肩峰指数、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短肩肱间距小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肩峰指数、肩锁关节骨赘高度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最短肩肱间距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应用各MRI定量参数联合诊断SIS的AUC为0.758、0.885、0.906。结论MRI检查结果可清晰显示SIS患者肩关节病理变化,其定量参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肩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