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合金高强度钢中氮化物和碳化物析出热力学 被引量:23
1
作者 岳尔斌 仇圣桃 干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系统分析了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在液相、凝固过程以及奥氏体相等不同阶段中碳化物、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铝、铌及钛的碳化物、氮化物的析出平衡浓度关系,得到了各种析出物的析出顺序。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碳氮化物 析出 热力学
下载PDF
珠钢CSP薄板坯凝固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岳尔斌 那贤昭 +7 位作者 韩朋 刘爱强 张兴中 王进步 张振彪 洪兵雄 庄汉洲 李烈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7-29,68,共4页
 结合珠钢生产实际情况,采用射钉法来测定二冷区不同位置的凝固坯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4.8m/min拉速下铸坯液芯长度为4820mm,4.5m/min拉速下铸坯液芯为4490mm,两种拉速下连铸坯坯壳厚度的实际测量结果与凝固传热模型计算结果一致。整...  结合珠钢生产实际情况,采用射钉法来测定二冷区不同位置的凝固坯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4.8m/min拉速下铸坯液芯长度为4820mm,4.5m/min拉速下铸坯液芯为4490mm,两种拉速下连铸坯坯壳厚度的实际测量结果与凝固传热模型计算结果一致。整个凝固过程坯壳厚度生长符合平方根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凝固层厚度 射钉法 测定 CSP工艺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度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的析出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岳尔斌 仇圣桃 干勇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52,共4页
采用规则溶液描述低合金高强度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的热力学性质,以经典形核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低合金高强度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碳氮化物析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碳氮化铌的析出及长大有重要影响。在不同... 采用规则溶液描述低合金高强度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的热力学性质,以经典形核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低合金高强度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碳氮化物析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碳氮化铌的析出及长大有重要影响。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碳氮化铌的析出量随反应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达到析出量峰值的时间越短,析出量和析出粒子的平均直径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碳氮化物 连续冷却 析出模型
下载PDF
射钉法在测量连铸坯凝固坯壳厚度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岳尔斌 李永林 +1 位作者 王志道 仇圣桃 《物理测试》 CAS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介绍了射钉法在测量连铸坯凝固坯壳厚度方面的应用情况。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不影响生产、不产生废品、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等优点。
关键词 连铸坯 凝固 坯壳厚度 射钉法 测量
下载PDF
高碳锰铁三种典型浇铸形式凝固过程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岳尔斌 李娜 +2 位作者 蒲春雷 屠章云 李瑞南 《铁合金》 2016年第3期15-21,共7页
高碳锰铁因具有脱氧和合金化功能在炼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高碳锰铁工业生产时三种典型浇铸方式(砂铸、模铸和浇铸床)为对象,采用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研究了典型高碳锰铁(FeMn68C8)在这三种浇铸形式下的凝固行为。结果表明:凝固均先... 高碳锰铁因具有脱氧和合金化功能在炼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高碳锰铁工业生产时三种典型浇铸方式(砂铸、模铸和浇铸床)为对象,采用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研究了典型高碳锰铁(FeMn68C8)在这三种浇铸形式下的凝固行为。结果表明:凝固均先从与铸型接触的界面开始,逐渐向铸型中间进行,铸件总随凝固时间延长而增加,取实际工业生产尺寸,得出砂型铸造16156 kg铁合金完全凝固时间为12777 s,模铸2203.2 kg铁合金完全凝固时间为6720s,对以多道浇铸为特征的浇铸床进行的研究表明,浇铸第三道铁合金层后,随该层铁合金凝固的进行已凝固两层铁合金沿厚度方向温度梯度有从正到负的变化,第三层完全凝固(12280.3 kg)时间为278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锰铁合金 砂铸 模铸 多道浇铸
下载PDF
多道浇铸法生产高碳锰铁时凝固过程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尔斌 汪甜甜 +2 位作者 李娜 屠章云 李瑞南 《铁合金》 2016年第5期18-24,共7页
以多道浇铸为特征的浇铸床生产高碳锰铁为对象,使用大型凝固有限元计算软件Procast对八道次浇铸条件下各层铁合金的凝固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各层铁合金的凝固均先从与铸型接触界面开始向中间进行,底面凝固较与空气接触的表面... 以多道浇铸为特征的浇铸床生产高碳锰铁为对象,使用大型凝固有限元计算软件Procast对八道次浇铸条件下各层铁合金的凝固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各层铁合金的凝固均先从与铸型接触界面开始向中间进行,底面凝固较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快;各浇次铁合金凝固行为有显著差别,计算得出第一层、第四层和第八层铁合金各自总凝固达到7%的时间分别为689 s,680 s,368 s,完全凝固时间分别为3 899 s,2 789 s,1 796 s;新浇铸铁合金凝固过程中会影响到已浇铸铁合金层温度,铁合金层间距离越远,热量传递要经过的铁合金层数越多,传递时间越长,影响越小;第一层铁合金中心点温度在八道浇铸中随时间的变化,第二炉和第三炉有显著影响,第四炉、第五炉和第六炉有一定影响,第七炉和第八炉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锰铁合金 多道浇铸 有限元
下载PDF
退火对TSCR生产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匡元辉 李建军 +2 位作者 岳尔斌 仇圣桃 施哲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9,49,共6页
研究TSCR流程生产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在850~1 000℃退火对0.5 mm成品的组织、析出物、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950℃×5 min与950℃×7 min退火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退火温度和延长退火时间,有利于晶粒尺寸... 研究TSCR流程生产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在850~1 000℃退火对0.5 mm成品的组织、析出物、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950℃×5 min与950℃×7 min退火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退火温度和延长退火时间,有利于晶粒尺寸增大和均匀;相应的铁损降低,磁感应强度提高。析出物主要为较粗大的AlN和MnS复合析出物,未发现小于0.1μm细小弥散的AlN和MnS。退火板表面处存在较强不利于磁性的γ纤维织构,而中心处γ纤维织构明显减弱。在中心处有利于磁性的{001}<010>立方织构增强,{110}<001>高斯织构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 TSCR 退火 组织 析出物 织构
下载PDF
CSP制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冷轧织构的演变 被引量:8
8
作者 蒲春雷 李建军 +1 位作者 岳尔斌 宋宁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运用EBSD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模拟CSP流程生产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常化-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热轧板沿板厚方向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差异导致由表至中织构锋锐度增高,织构类型存在明显变化,表层主织构为B类纤维织构,次表层为A类纤维织构... 运用EBSD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模拟CSP流程生产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常化-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热轧板沿板厚方向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差异导致由表至中织构锋锐度增高,织构类型存在明显变化,表层主织构为B类纤维织构,次表层为A类纤维织构,中心层为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常化过程削弱了这种差异性,但中心层仍保留了一定强度的立方织构{001}<100>。冷轧板表层及中心层的主织构均为{112}<110>、{111}<112>,表层织构锋锐度较中心层的强。分析表明热轧、常化、冷轧织构的演变与基体初始织构、组织密切相关。表层、次表层热轧板织构经常化演化成散漫、分布较均匀的织构,中心层主要织构由{001}<-1-10>绕RD逆时针旋转45°演化至{001}<0-10>。冷轧后织构演变为以{223}<110>为主的B类织构和以{111}<112>为主的A类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 织构演变 织构-组织关系 CSP
下载PDF
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研究
9
作者 樊立峰 付余洁 +7 位作者 岳尔斌 胡文豪 裘韶均 金进文 王德斌 欧阳炜 张博睿 韦泽 《电工钢》 CAS 2023年第6期14-18,共5页
采用OM、XRD技术对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显微组织和晶体织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温度区间为1015~1030℃;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前,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缓慢,1010℃时初次晶粒尺寸为25.9μm;初次晶粒织构... 采用OM、XRD技术对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显微组织和晶体织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温度区间为1015~1030℃;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前,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缓慢,1010℃时初次晶粒尺寸为25.9μm;初次晶粒织构集中在{113},异常长大的晶粒为位向准确的高斯取向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二次再结晶 组织 织构
下载PDF
常化温度对TSCR流程制备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廷亮 岳尔斌 +2 位作者 李建军 仇圣桃 赵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7,21,共4页
在实验室试制了TSCR流程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在850~1050℃不同温度常化对冷轧量0.5mm厚钢板再经950℃×7min退火后的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常化温度的升高,使热轧板晶粒尺寸增大,晶界更清晰,组织均匀性更... 在实验室试制了TSCR流程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研究了在850~1050℃不同温度常化对冷轧量0.5mm厚钢板再经950℃×7min退火后的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常化温度的升高,使热轧板晶粒尺寸增大,晶界更清晰,组织均匀性更好;由于第二相AlN和MnS析出物尺寸比较大,使冷轧退火后钢板晶粒也随常化温度升高呈单调增大趋势;γ有利织构和{111}、{112}不利织构与常化温度升高同时增强,但前者增强更多;冷轧板退火后铁损随常化温度升高呈单调下降,磁感呈单调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CR流程 常化 低碳低硅无取向硅钢
下载PDF
连铸板坯表面温度分布及冷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树斌 岳尔斌 +4 位作者 王志道 刘爱强 刘新民 刘永龙 吕建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13,共4页
对舞钢板坯连铸机二冷区的铸坯表面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冷却水分布对板坯表面纵向和横向温度分布的影响和表面温度分布对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指出 16
关键词 表面温度分布 表面横裂纹 板坯连铸 冷却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中AlN抑制剂的固溶析出行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建军 岳尔斌 +2 位作者 项利 仇圣桃 赵沛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AlN主要作为Hi-B钢生产的抑制剂来抑制初次晶粒的长大,促进二次再结晶。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Hi-B钢中AlN抑制剂固溶析出行为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抑制剂AlN 固溶析出行为
下载PDF
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立峰 毛一标 +2 位作者 杨路远 吴爽 岳尔斌 《上海金属》 CAS 2009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冷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对常化处理、冷轧工艺和退火处理各工序的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所得试验硅钢片性能达到国标规定的50W290的性能要求。
关键词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常化处理 冷轧 退火
下载PDF
C、Cu、Mn对取向硅钢热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廷亮 岳尔斌 +2 位作者 张晨 仇圣桃 赵沛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对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以Cu2S为主抑制剂的取向硅钢的热塑性进行测试,比较600-~1 300℃下试样的面缩率及断面形貌,分析C、Cu和Mn对取向硅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Cu和Mn含量增加,脆性凹槽随之向低温和高塑性方向移动;C和M... 对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以Cu2S为主抑制剂的取向硅钢的热塑性进行测试,比较600-~1 300℃下试样的面缩率及断面形貌,分析C、Cu和Mn对取向硅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Cu和Mn含量增加,脆性凹槽随之向低温和高塑性方向移动;C和Mn通过扩大γ相提高热塑性,Cu除扩大γ相外与S结合形成Cu2S,使得钢中形成对热塑性有害的液相及富铁硫化物变少,使晶界强度的削弱程度减少,从而使钢的塑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热塑性 薄板坯连铸连轧 C MN CU
下载PDF
同质冷却水口的试验研究和传热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启彪 杨武 +2 位作者 岳尔斌 仇圣桃 颜慧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8-32,共5页
为实现低过热度浇注,开发了一种冷却水口。在不同长度和出口直径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多组浇钢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2种长度、3种不同出口直径水口的浇注结果和计算结果。得到实现低过热度浇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口长190 mm,出口直... 为实现低过热度浇注,开发了一种冷却水口。在不同长度和出口直径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多组浇钢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2种长度、3种不同出口直径水口的浇注结果和计算结果。得到实现低过热度浇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口长190 mm,出口直径为20 mm,在浇注平衡时热流为1.224 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 同质冷却水口 传热
下载PDF
板坯连铸机凝固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树斌 岳尔斌 +5 位作者 王志道 吕建会 陈耀辉 刘永龙 刘新民 马福昌 《宽厚板》 2001年第3期10-15,共6页
本研究工作运用“射钉法”准确的标定了舞钢板坯连铸机二冷区凝固坯壳厚度及凝固系数 ,为评价现在二冷系统的冷却能力 。
关键词 坯连铸 射钵法 坯壳厚度 凝固系数 连铸机
下载PDF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铸坯夹杂物浅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樊立峰 许学勇 岳尔斌 《宽厚板》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实验室首次模拟CSP流程生产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本文对铸坯夹杂物形貌、大小及类型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夹杂物 析出物
下载PDF
红外双色测温仪在连铸坯表面测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宏静 王军 岳尔斌 《宽厚板》 2000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阐述了红外测温原理及红外双色测温仪在连铸板坯表面温度测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红外双色测温仪 连铸 表面温度 温度测量
下载PDF
钢的连铸过程结晶器与铸坯之间的传热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红标 岳尔斌 《宽厚板》 2002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连铸过程中的结晶器传热模型 ,分析总结了结晶器与坯壳之间的热阻构成 ,并研究了结晶器壁和坯壳界面热流的影响因素 ,为传热模型的求解和结晶器锥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铸坯 传热 界面热流 热阻 炼钢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的热态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项利 岳尔斌 仇圣桃 《物理测试》 CAS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的热态模拟要点,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的工艺优化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合理的模拟方法。该方法与现场生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精确控制钢水成分、轧制方案选择多样化等优点。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工艺流程 热态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