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下肿瘤切除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效果
1
作者 崔云鹏 施学东 +4 位作者 刘佳 米川 王冰 潘元星 林云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0-536,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下肿瘤切除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下肿瘤切除治疗的1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下肿瘤切除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下肿瘤切除治疗的1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辅助治疗情况、生存期以及内固定失败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卡氏(Karnofsky)评分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247.0±14.6)min、(804.2±222.3)mL和(500.0±100.0)mL,平均伤口引流量为(240.8±79.3)mL,患者均在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并下地活动,平均(3.2±0.3)d,术后平均住院(7.8±0.8)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生存期(13.6±2.4)个月。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螺钉移位,均获得有效治疗。术前VAS为(7.1±0.2)分,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2.3±0.1)分和(2.8±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卡氏评分为(59.2±1.9)分,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75.0±1.9)分和(74.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COG为(2.3±0.2)分,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1.7±0.1)分和(1.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把握适应证,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可扩张管状牵开器手术能够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转移瘤切除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水泥颗粒变化对性能影响的研究综述
2
作者 崔云鹏 杨启乐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5期26-29,共4页
水泥的颗粒变化对水泥性能有重要影响,水泥生产企业采取提高粉磨细度的方法使水泥性能达标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的颗粒分布、颗粒均匀性、颗粒形貌和堆积状态等对水泥的性能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文中着重分析水泥颗... 水泥的颗粒变化对水泥性能有重要影响,水泥生产企业采取提高粉磨细度的方法使水泥性能达标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的颗粒分布、颗粒均匀性、颗粒形貌和堆积状态等对水泥的性能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文中着重分析水泥颗粒变化与水泥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水泥粒度分布、比表面积、颗粒形状、粉磨时间的影响进行总结,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布 比表面积 颗粒形状 粉磨时间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改性磷酸镁水泥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云鹏 杨启乐 杨元全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磷酸镁水泥(MPC)是一种早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粘结强度高的新型胶凝材料,在工程快速修补、加固、国防建设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反应速度过快、凝结硬化时间短、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MPC的应用推广。根据目前的研究,矿物掺合料... 磷酸镁水泥(MPC)是一种早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粘结强度高的新型胶凝材料,在工程快速修补、加固、国防建设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反应速度过快、凝结硬化时间短、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MPC的应用推广。根据目前的研究,矿物掺合料可用于MPC改性,为使MPC在实际工程中更好发挥优势,文中从粉煤灰、矿渣、硅灰、纤维对MPC的改性效果进行总结,为MPC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矿物掺合料 MPC改性效果
下载PDF
混凝土抗渗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4
作者 崔云鹏 杨启乐 +1 位作者 孔萌萌 耿志晨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10期18-20,共3页
文章基于国内外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文献数据,对掺合料、水灰比以及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进行归纳,进一步探讨了各因素影响机理,以期为未来桥梁、隧道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抗渗性能 混凝土 掺合料掺量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研究
5
作者 崔云鹏 《砖瓦》 2024年第2期92-94,97,共4页
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复杂、作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高项目建设效益,需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基于此,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施工进度控制要点,并对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策略... 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复杂、作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高项目建设效益,需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基于此,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施工进度控制要点,并对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策略展开详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管理 质量 进度控制
下载PDF
低温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志晨 崔云鹏 +1 位作者 邓玉姣 李浪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对设计强度为C40的不同体积掺量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块进行28 d常温养护后再分别进行14 d常温和14 d低温养护,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研究试块在不同冲击气压下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气压的提高,试块被冲击后的碎块表观... 对设计强度为C40的不同体积掺量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块进行28 d常温养护后再分别进行14 d常温和14 d低温养护,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研究试块在不同冲击气压下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气压的提高,试块被冲击后的碎块表观长度减小;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试块的峰值应力先显著提高后有所下降,常温和低温养护下的纤维最佳掺量均为0.30%,低温养护下试块的峰值应力高于常温养护;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降低试块的峰值应变率,且低温养护下试块的峰值应变率低于常温养护;常温养护下掺入纤维的试块比吸能均高于素块,低温养护下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30%时试块的比吸能最大,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纤维掺量为0.30%的试块具有较佳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抗冲击性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下载PDF
超低温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
7
作者 马欣 解新宇 +2 位作者 刘润清 崔云鹏 耿志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153,共6页
由于在低温或者超低温工作环境下,混凝土性能会产生劣化,为了增强其抗冲击性能,掺入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研究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经过3种不同温度处理(常温养护、低温以及超低温冻融循环),再利用大尺寸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由于在低温或者超低温工作环境下,混凝土性能会产生劣化,为了增强其抗冲击性能,掺入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研究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经过3种不同温度处理(常温养护、低温以及超低温冻融循环),再利用大尺寸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对试块施加动态荷载,重点研究超低温冻融循环后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当试块完成超低温冻融循环后,其力学性能退化比较严重,最佳纤维掺量为0.25%,从强度损失率的角度能体现纤维的优化效果;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强度起着正向作用;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冲击韧性指标明显比普通混凝土要高,纤维的加入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吸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浪 王一鹤 崔云鹏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39-442,480,共5页
抗渗混凝土是一种价格低廉,体积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一种工程复合材料,在研究在桥梁、大坝等建筑工程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研究,加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抗渗混凝土的应用发挥更好的优势。文中从... 抗渗混凝土是一种价格低廉,体积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一种工程复合材料,在研究在桥梁、大坝等建筑工程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研究,加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抗渗混凝土的应用发挥更好的优势。文中从粉煤灰、硅灰、矿渣、纤维对其改善渗透效果进行总结,为抗渗混凝土在重点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渗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渗透性能
下载PDF
优化全计算法在超高性能水泥胶砂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保民 刘润清 +1 位作者 鲍恩达 崔云鹏 《四川建材》 2023年第11期1-3,共3页
对于超高性能水泥胶砂配合比设计采用经验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现有全计算法并没有将掺合料作用考虑在配合比设计中,因而需要引入掺合料活性指数(γ)对全计算法进行优化。基于ISO法获得以等量粉煤灰取代0、8%、10%、12%、14%和16%等... 对于超高性能水泥胶砂配合比设计采用经验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现有全计算法并没有将掺合料作用考虑在配合比设计中,因而需要引入掺合料活性指数(γ)对全计算法进行优化。基于ISO法获得以等量粉煤灰取代0、8%、10%、12%、14%和16%等量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值并计算粉煤灰掺合料活性指数,再以优化全计算法设计C100的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全计算法设计C100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超高性能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提高,当粉煤灰掺量在8%~10%,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111~113 MPa和15.1~15.2 MPa时,力学性能最佳;随粉煤灰加入,有害孔和多害孔数量减少,孔结构特征得到改善,说明优化后全计算法不仅能设计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实测强度,而且能保证结构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00超高性能水泥胶砂 优化全计算法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孔结构
下载PDF
培养阴性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云鹏 米川 +3 位作者 施学东 王冰 潘元星 林云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分析培养阴性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培养阴性是否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27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养阳性组,... 目的:分析培养阴性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培养阴性是否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27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养阳性组,对比不同培养结果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培养阴性率为48.1%(13/27),培养阳性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统计结果显示,培养阴性组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P=0.05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于培养阳性组,椎旁脓肿的发生率(P=0.046)高于培养阳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和脊柱受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阴性组患者行开放清创手术率与培养阳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4)。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ESR、CRP下降速度、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R下降速度均慢于CRP。结论:化脓性脊柱炎培养阴性患者的ESR、CRP低于培养阳性患者,椎旁脓肿发生率高于培养阳性患者。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行开放清创手术率、抗生素应用时间、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阴性并不影响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但培养阴性患者的抗生素抗菌谱广,长时间应用需警惕耐药菌及二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细菌感染 治疗结果 培养阴性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壁缺失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云鹏 潘元星 +3 位作者 米川 王冰 林云飞 施学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壁缺失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后壁缺失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和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全身...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壁缺失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后壁缺失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人口学特征和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全身并发症以及局部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106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VAS评分3.0(2.0~5.0)分,下降了5.0(3.0~7.0)分,70例患者接受巴氏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其中10例患者术后功能分级较术前改善,46例患者同术前。患者术中均无骨水泥相关全身并发症发生。接受治疗的160节后壁缺失的椎体中39节(24.4%)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7节(4.4%)为椎管内渗漏,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壁缺失的脊柱转移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云鹏 米川 +3 位作者 王冰 潘元星 林云飞 施学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寻找临床可控因素,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40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寻找临床可控因素,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共40例,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和培养阳性组,分析临床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培养阳性的患者24例(60.00%),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17例(68.00%)。对非可控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易感因素、脊柱外感染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病程、脊柱受累部位、体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以及硬膜外脓肿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阳性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Z=-2.269,P=0.0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2.058,P=0.040)、椎旁脓肿发生率[P a(Pearson Chi-square)=5.625,P=0.018]高于培养阴性组患者。对可控因素分析显示,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P=0.058,OR=4.030,95%CI:0.956~16.993)、组织匀浆(P=0.014,OR=0.171,95%CI:0.042~0.695)是影响培养结果的关键因素,不同术式对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R、CRP水平高,合并椎旁脓肿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高。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的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组织匀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尤其适用于ESR、CRP水平低,无椎旁脓肿且培养前2周内应用抗生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组织匀浆 抗生素 病原菌培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崔云鹏 施学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37-342,共6页
脊柱是骨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脊柱转移瘤引起的剧烈疼痛、脊髓压迫以及神经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对脊柱转移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建立在Tomita、Tokuhashi等预后评分基础上,包括放疗和手术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 脊柱是骨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脊柱转移瘤引起的剧烈疼痛、脊髓压迫以及神经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对脊柱转移瘤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建立在Tomita、Tokuhashi等预后评分基础上,包括放疗和手术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医生能够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加之一系列新治疗技术的出现,能够安全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使得脊柱转移瘤患者更易于接受治疗。特别是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外科微创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出现,将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带进一个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转移瘤 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云鹏 曹永平 +3 位作者 刘恒 杨昕 孟志超 王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8周龄近交系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采用自身双侧对照研究:对照组、高浓...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8周龄近交系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均采用自身双侧对照研究:对照组、高浓度组(1×107/m L BM-MSCs)、低浓度组(5×106/m L BM-MSCs)及高/低浓度对比组。应用改良Hulth方法诱导膝关节OA。对照组一侧行手术,另一侧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行双侧手术。术后4周处死对照组大鼠采集双侧膝关节标本。各试验组大鼠膝关节内注入相应浓度的BM-MSCs或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及股神经使下肢制动,注射3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并收取双侧膝关节标本。应用Mankin组织学评分评价OA病变程度,RT-PCR检测软骨Ⅱ型胶原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标记的BM-MSCs在膝关节内分布情况。结果:高浓度组、低浓度组BM-MSCs侧软骨组织标本Manki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侧(5.40±0.51 vs.9.60±0.51;6.60±0.40 vs.10.00±0.32;P均<0.05),高/低浓度对比组高浓度侧Mankin评分略低于低浓度侧(6.40±0.51 vs.7.60±0.75,P>0.05)。RT-PCR结果显示,高浓度组、低浓度组BM-MSCs侧软骨Ⅱ型胶原mRNA含量分别为对照侧的108%±1%和106%±1%,高/低浓度对比组高浓度侧Ⅱ型胶原mRNA含量是低浓度侧的102%±1%。荧光显微镜显示,在软骨表面未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而在滑膜组织内可见绿色荧光表达。结论:关节腔内注入BM-MSCs可能通过间接机制对OA软骨病变起到保护作用,两种浓度治疗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间充质干细胞 注射 关节内
下载PDF
混凝土在超低温环境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邓玉姣 崔云鹏 +2 位作者 刘润清 耿志晨 李浪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期28-31,47,共5页
超低温混凝土由于服役环境温度极低,导致各方面性能差异化较大。超低温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对在相应工程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得出超低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含水率、强度及温度有关。超低温混凝土... 超低温混凝土由于服役环境温度极低,导致各方面性能差异化较大。超低温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对在相应工程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得出超低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含水率、强度及温度有关。超低温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结构内部毛细孔中液态水随温度变化反复冻融的结果。为超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性能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混凝土 力学性能 温度场 损伤机理
下载PDF
基于IPA探析COPB2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云鹏 潘元星 +3 位作者 林云飞 米川 王冰 施学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目的基于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析COPB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RT-qPCR检测COPB2在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HOS和Saos-2中的表达水平。以U-2OS为研究对象,分为沉默组(KD)和对照组(NC)。... 目的基于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析COPB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RT-qPCR检测COPB2在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HOS和Saos-2中的表达水平。以U-2OS为研究对象,分为沉默组(KD)和对照组(NC)。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慢病毒感染U-2OS细胞,沉默组含COPB2沉默序列。人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COPB2沉默后U-2OS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差异,将检测信息输入IPA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经典通路、上游调控、疾病功能、调控效应和互作网络等分析。结果COPB2在四种人骨肉瘤细胞系中表达丰度均高。人基因表达谱芯片显示,KD组与NC组相比,1393个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其中上调基因数831个、下调基因数562个。IPA经典通路分析显示COPB2敲除后,TSP1抑制血管形成通路、急性期反应通路被显著激活,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调控通路显著抑制。疾病功能和互作网路分析显示COPB2在骨肉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影响细胞瘤变、肿瘤细胞侵袭和失巢凋亡等功能。结论COPB2在人骨肉瘤细胞系中高表达,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COPB2与骨肉瘤细胞瘤变、侵袭力和失巢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被体包被蛋白复合体β2亚基 骨肉瘤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云鹏 朱凤林 陈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关键词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线粒体功能障碍 脑缺血缺氧 细胞死亡 发生过程
下载PDF
泥河沟流域塬(坡)面水土保持工程体系结构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云鹏 张胜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泥河沟流域塬(坡)面配置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渭北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面水土保持工程应以修建梯田为主,同时在村庄道路径流集中处修筑蓄水池、水窖群等蓄水工程... 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泥河沟流域塬(坡)面配置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渭北黄土残塬沟壑区,塬(坡)面水土保持工程应以修建梯田为主,同时在村庄道路径流集中处修筑蓄水池、水窖群等蓄水工程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程 梯田 结构
下载PDF
骨吸收抑制剂对卵巢切除骨折大鼠脂类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云鹏 曹永平 +8 位作者 文立成 杨昕 刘恒 孟志超 王瑞 吴浩 王京 Mashiba.T Mori.S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1-795,共5页
目的研究骨吸收抑制剂对卵巢切除大鼠脂类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共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8只。3月龄时选取其中4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OVX+EE2组、OVX+Rlx组、OVX+Aln组),另一组行假手术... 目的研究骨吸收抑制剂对卵巢切除大鼠脂类代谢及骨钙素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共1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8只。3月龄时选取其中4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OVX+EE2组、OVX+Rlx组、OVX+Aln组),另一组行假手术(Sham组)。OVX组及Sham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余下3组分别注射阿仑膦酸钠(Aln)、雷洛昔芬(Rlx)、雌激素(EE2),每周注射5次。分别在卵巢切除术后4周、10周及20周测定大鼠血脂、骨钙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OVX组与Sham组相比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可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导致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体重下降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OVX组骨钙素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仑膦酸钠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最低。随着时间推移,Sham组及OVX组骨钙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而OVX+EE2组、OVX+Rlx组及OVX+Aln组骨钙素表现为持续降低。结论骨吸收抑制剂能够降低骨钙素水平,从而降低卵巢切除导致的高骨转换率,防止骨量丢失。此外,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在预防骨丢失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调节卵巢切除引起的脂类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抑制剂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钙素 脂类代谢
下载PDF
泥河沟流域塬坡面农田种植结构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云鹏 高军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A01期142-147,共6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塬坡面农田土地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坡耕地、水平梯田、坡式梯田等;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豆类和果树等。由于土地类型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如何配置才能获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 黄土高原沟壑区塬坡面农田土地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坡耕地、水平梯田、坡式梯田等;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豆类和果树等。由于土地类型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如何配置才能获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在当前是一个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探讨了此问题,以泥河沟流域为典范,提出了最优种植结构组合方案及最佳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塬坡面 种植结构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