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与C-erbB_2、C-ras、C-myc在卵巢粒层细胞瘤中的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保霞 张文尧 +2 位作者 江森 张振国 杨兴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了解p53及C-erbB2、C-ras、C-myc在卵巢粒层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此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25份卵巢粒层细胞瘤组织进行p53、C-erbB2、C-ras及C-myc... 目的:了解p53及C-erbB2、C-ras、C-myc在卵巢粒层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此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25份卵巢粒层细胞瘤组织进行p53、C-erbB2、C-ras及C-myc表达的检测,分析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5例卵巢粒层细胞瘤中p53、C-erbB2、C-ras、C-myc的过度表达率分别为56%、56%、48%、48%。Ⅲ~Ⅳ期p53的过度表达高于Ⅰ~Ⅱ期;有残余瘤者较无残余瘤者显著增高。Ⅲ~Ⅳ期的C-erbB2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者。高分化组的C-ras基因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未发现C-my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指标有关。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表达者显著高于单基因表达者。p53与C-erbB2及C-myc过度表达间呈正相关。临床分期及C-erbB2的过度表达是独立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p53及C-erbB2、C-ras、C-myc的表达对卵巢粒层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粒层细胞瘤 P53基因 癌基因
下载PDF
人卵巢上皮癌细胞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崔保霞 侯怀水 江森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45-246,共2页
1目的 探讨人卵巢上皮癌细胞中 Th1和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2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5种卵巢癌细胞系和 10份卵巢癌新鲜组织中 IL- 2 ,IFN- γ,IL- 4,IL- 6及 IL- 10m RNA表达。 3结果  5种卵巢癌... 1目的 探讨人卵巢上皮癌细胞中 Th1和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2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5种卵巢癌细胞系和 10份卵巢癌新鲜组织中 IL- 2 ,IFN- γ,IL- 4,IL- 6及 IL- 10m RNA表达。 3结果  5种卵巢癌细胞系中 40 %细胞株表达 IL- 4,6 0 %细胞株表达 IL- 6 ,80 %细胞株表达 IL- 10 ,无 1株表达 IL- 2和 IFN- γ. 10份卵巢癌组织中 IL- 2 ,IFN- γ,IL- 4,IL- 6及 IL- 10表达率分别为 10 % ,30 % ,5 0 % ,70 %和 90 % .4结论 卵巢癌细胞株和卵巢癌组织中以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为主 ,这可能是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细胞活素类 卵巢上皮癌 TH1 TH2
下载PDF
免疫调节分子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保霞 孔北华 +1 位作者 姜洁 江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1期39-42,66,共5页
目的 了解5种卵巢上皮癌(EOC)细胞系中免疫调节分子HLAⅠ、HLAⅡ、CD54、CD80)的表达,探讨EOC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种人EOC细胞系的HLAⅠ、HLAⅡ、CD54、CD80)表达;应用RT-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5... 目的 了解5种卵巢上皮癌(EOC)细胞系中免疫调节分子HLAⅠ、HLAⅡ、CD54、CD80)的表达,探讨EOC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种人EOC细胞系的HLAⅠ、HLAⅡ、CD54、CD80)表达;应用RT-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5种细胞系中仅COC1和COC2高表达HLAⅠ类分子(阳性细胞率在99%以上)。5种细胞系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均很低(1.40%~12.94%),SKOV3细胞CD54的表达较高(78.00%),COC1次之(33.25%),余者均较低。除COC2低表达CD80(6.63%)外,其余4种细胞系均不表达CD80。结论 5种EOC细胞系存在免疫调节分子表达的异常(如HLAⅠ下调、CD80的缺乏等),EOC细胞可能通过多个方面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卵巢癌 HLA CD54 CD80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LA抗原和CD80的表达
4
作者 崔保霞 刘海英 +1 位作者 孔北华 江森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3-826,共4页
目的 了解卵巢上皮癌 (EOC)中HLA、CD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LAⅠ和HLAⅡ的表达 ,用RT 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44份EOC中 ,HLAⅠ、HLA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9 0 9%和 43 18% ;CD80mRNA的表达率为 9... 目的 了解卵巢上皮癌 (EOC)中HLA、CD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LAⅠ和HLAⅡ的表达 ,用RT 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44份EOC中 ,HLAⅠ、HLA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9 0 9%和 43 18% ;CD80mRNA的表达率为 9 0 9%。HLAⅠ类分子的阳性表达在Ⅲ~Ⅳ期显著低于Ⅰ~Ⅱ期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肿瘤复发组显著低于未复发组 (P <0 0 1)。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HLAⅡ表达组较不表达组复发率有降低趋势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P =0 0 74)。CD80mRNA阳性者 4例均未复发 ,而CD80mRNA阴性者复发率为5 7 5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LAⅠ与HLAⅡ、HLAⅠ与CD80同时缺乏时 ,患者复发率分别较HLAⅠ与HLAⅡ、HLAⅠ与CD80共表达时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EOC可能通过HLAⅠ的降调、CD80的缺乏多种途径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检测上述调节分子的表达 ,可能对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免疫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HLA CD80 卵巢上皮癌 抗原 表达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LAⅠ类抗原和CD5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崔保霞 孔北华 江森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用免疫组化 S A B C 法检测 H L A Ⅰ类抗原和 C D 54的表达。结果表明,卵巢上皮癌44 份标本中, H L A Ⅰ类抗原和 C D 54的表达率分别为 5909% 和4551% 。Ⅲ~Ⅳ期的 H L A Ⅰ类抗原阳性表达... 用免疫组化 S A B C 法检测 H L A Ⅰ类抗原和 C D 54的表达。结果表明,卵巢上皮癌44 份标本中, H L A Ⅰ类抗原和 C D 54的表达率分别为 5909% 和4551% 。Ⅲ~Ⅳ期的 H L A Ⅰ类抗原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肿瘤复发者显著低于未复发者。 C D 54表达则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复发无明显相关性,但无 H L A Ⅰ类抗原表达而 C D54表达的患者复发率显著升高。提示卵巢上皮癌可能通过降调 H L A Ⅰ类抗原表达及改变 C D 54的表达等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检测 H L A Ⅰ类抗原和 C D 54的表达可能有有助于判断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HLA抗原 细胞粘着分子 CD54
下载PDF
卵巢粒层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保霞 张文尧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7年第4期199-202,共4页
近年来,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卵巢粒层细胞瘤(GCT)的研究。流式细胞学用于判断倍性异常及S期比例,以预测GCT的恶性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了GCT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及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GCT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激... 近年来,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卵巢粒层细胞瘤(GCT)的研究。流式细胞学用于判断倍性异常及S期比例,以预测GCT的恶性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了GCT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及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GCT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激素及其受体研究中FSH及FSH受体可能影响肿瘤分化及生长。GCT的肿瘤标记物中以抑制素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以上研究对判断GCT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粒层细胞瘤 流式细胞学 遗传学 激素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LAⅠ、CD54和CD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崔保霞 孔北华 江森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癌 (OEC)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Ⅰ (HLAⅠ )、CD54和CD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LAⅠ和CD54的表达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4 4份OEC组织中 ,HLAⅠ、CD54...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癌 (OEC)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Ⅰ (HLAⅠ )、CD54和CD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LAⅠ和CD54的表达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CD80mRNA的表达。结果 :4 4份OEC组织中 ,HLAⅠ、CD5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9.0 9%和 4 5.4 5%。CD80mRNA的表达率为 9.0 9%。HLAⅠ类分子的阳性表达在Ⅲ~Ⅳ期显著低于Ⅰ~Ⅱ期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肿瘤复发组显著低于未复发组 (P <0 .0 1)。CD54的表达率与临床指标及复发均无关 ,但在无HLAⅠ表达组 ,CD54表达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升高 (P <0 .0 5)。CD80mRNA阳性 4例均未复发 ,而CD80mRNA阴性者复发率为 57.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HLAⅠ与CD80同时缺乏时 ,患者复发率较HLAⅠ与CD80共表达时复发率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OEC可能通过HLAⅠ、CD80、及CD54的异常表达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检测上述调节分子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人类白细胞抗原 CD54抗原 CD80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1
8
作者 刘海英 马玉燕 +2 位作者 崔保霞 戴旻笙 杨洁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78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 :预防组 3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3次 ,每次 2 0 0IU ;对照组 4 8例 ,只随访查体... 目的 :研究HBV阳性孕妇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78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 :预防组 30例 ,于孕 2 8、32、36周肌肉注射HBIG 3次 ,每次 2 0 0IU ;对照组 4 8例 ,只随访查体不用药。检测母儿血清乙肝标志物 (HBVM)和细胞因子IFN γ ,IL 12 ,IL 6水平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 ELISA) ,测定HBVDNA含量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结果 :78例HB 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宫内感染 10例 ,宫内感染率为 12 .82 % .HBIG预防组孕妇的胎儿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防组新生儿脐血清抗 HBs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预防组孕妇血清中IFN γ ,IL 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IL 6水平、HBVDN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孕妇HBIG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疾病传播 免疫球蛋白类 孕妇
下载PDF
Th17细胞联合CD3^+CD8^-IL-21^+ T细胞升高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妍 崔保霞 +4 位作者 马道新 刘艺 田永菊 侯菲 张文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Th17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IL-21与Th17在分化调节和功能行使上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Th17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7例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 目的:Th17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IL-21与Th17在分化调节和功能行使上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Th17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7例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CD3+CD8-IL-21+ T细胞的比例。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h17细胞及CD3+CD8-IL-21+ T细胞比例(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在CIN组(P<0.01,P<0.05)及宫颈癌组(P<0.01,P<0.05)均明显升高。此外,2种细胞的比例都与临床分期有关,在晚期宫颈癌组明显升高(均P<0.05),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组或脉管浸润组都明显高于相对应的无转移组(P<0.01,P<0.05)或无浸润组(均P<0.01)。此外,在健康对照组和宫颈癌组,Th17与CD3+CD8-IL-21+ T细胞呈正相关,CD3+CD8-IL-21+T细胞的比例还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结论:Th17和CD3+CD8-IL-21+ T细胞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上调,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TH17细胞 CD3+CD8-IL-21+ T细胞
下载PDF
抑制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对宫颈癌放疗增敏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艺 崔保霞 +5 位作者 乔云波 李贞 张友忠 马道新 姜洁 孔北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宫颈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选用LY294002为PI3K阻滞剂。培养PI3K功能活性和AKT磷酸化水平稳定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皮下注射于BALB/C裸鼠体内,建立裸鼠宫颈癌... 目的:探讨抑制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宫颈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选用LY294002为PI3K阻滞剂。培养PI3K功能活性和AKT磷酸化水平稳定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皮下注射于BALB/C裸鼠体内,建立裸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药物组(LY294002)和联合治疗组(放疗+LY294002)。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AKT磷酸化(phospho-Ser473AKT)水平。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Y294002在体内的放射增敏作用。长期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联合治疗组的AKT去磷酸化现象最显著。克隆形成实验显示,LY294002与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在各剂量水平均表现出协同作用(P<0.05)。肿瘤生长曲线表明联合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增长最缓慢。结论:PI3K阻滞剂显著增强宫颈癌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辐射增敏药 PI3K抑制剂 LY294002 动物模型
下载PDF
237例宫颈腺癌及腺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倩 刘露 +4 位作者 张静静 韩赛 崔保霞 张友忠 孔北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宫颈腺鳞癌组淋巴血管浸润比例较宫颈腺癌组高(P <0. 01),而在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危险分级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腺癌组和宫颈腺鳞癌组患者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9. 4%和78. 3%,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77. 4%和73. 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接受同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患者中,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1. 0%和61. 4%,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8. 8%和61. 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宫颈腺鳞癌较宫颈腺癌更易发生淋巴血管浸润,但两者的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鳞状细胞/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肿瘤浸润 淋巴转移 存活率 预后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及白细胞介素12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永菊 崔保霞 +3 位作者 马道新 张妍 侯菲 张文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298,共7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21及IL12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PBMCs,用低浓度IL2维持培养,经不同的刺激条件(对照组、抗IL21组、IL21组、IL12组和IL2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21及IL12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的PBMCs,用低浓度IL2维持培养,经不同的刺激条件(对照组、抗IL21组、IL21组、IL12组和IL21+IL12联合组)诱导培养72 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PBMCs的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调节性细胞(Treg细胞)和CD4+IL17A+T辅助17细胞(Th17细胞)的含量,细胞活性检测试剂-8(CCK-8)法检测PBMCs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21及IL12可显著增强PBMCs细胞毒活性,IL21+IL12联合组的效果优于单用IL21组和IL12组。IL21及IL12可显著降低Treg细胞含量,抑制PBMCs凋亡。不同细胞因子处理组对Th17细胞的含量和PBMCs的增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IL21及IL12可增强子宫内膜癌患者PBMCs的细胞毒活性,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抑制Treg细胞的分化和PBMCs的凋亡可能为其机制之一,而与Th17细胞的分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外周血单核细胞 细胞毒活性 TREG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TORCH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其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海英 崔保霞 +2 位作者 戴笙 马玉燕 江森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妇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对母儿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 2 2 5例中、晚期孕妇进行弓形虫 (TOX)、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风疹病毒 (RUV)、巨细胞病毒 (CMV)、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Ⅱ ...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妇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对母儿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 2 2 5例中、晚期孕妇进行弓形虫 (TOX)、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风疹病毒 (RUV)、巨细胞病毒 (CMV)、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Ⅱ )检测。随访 78例病原体阳性孕妇 (阳性组 )和 92例病原体阴性孕妇 (阴性组 ) ,比较其妊娠结局。③结果  2 2 5例中、晚期孕妇上述病原体总感染率为 36 % (81/ 2 2 5 ) .孕妇上述病原体感染可导致宫内感染。阳性组死胎、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χ2 =4 .6 4 ,6 .0 1,6 .0 8,P <0 .0 5 )。其中混合病原体感染组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单一病原体感染组 (χ2 =4 .77,11.35 ,3.89,P <0 .0 5 )。④结论 孕期TORCH感染对母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应重视对混合病原体感染孕妇的早期筛查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期 妊娠末期 病毒 弓形虫属 病理学 妊娠结局 发病机制
下载PDF
mB7-1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体内致瘤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洁 杨兴升 +3 位作者 梁华茂 崔保霞 张友忠 孔北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探讨转染mB7 1基因大鼠卵巢癌细胞系后体外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其致瘤性 ,我们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mB7 1基因转染入大鼠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细胞株NuTu 19中 ,流式细胞仪检测mB7 1的表达。用同源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实验 (MTLCs)测... 为探讨转染mB7 1基因大鼠卵巢癌细胞系后体外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其致瘤性 ,我们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mB7 1基因转染入大鼠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细胞株NuTu 19中 ,流式细胞仪检测mB7 1的表达。用同源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实验 (MTLCs)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MTT法检测细胞毒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杀瘤活性。将NuTu 19/Neu、NuTu 19/mB7 1细胞分别接种于同源大鼠Fischer344皮下 ,观察mB7 1修饰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致瘤性。结果显示 ,mB7 1基因成功地转染入大鼠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细胞株NuTu 19,流式细胞仪测定mB7 1基因呈阳性表达。NuTu 19/mB7 1体外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 (P <0 0 5 )。NuTu 19/mB7 1体外诱导的CTL较对照组对NuTu 19细胞的杀伤率显著增高 (P<0 0 1)。两种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 ,NuTu 19/mB7 1组在Fischer344大鼠体内成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P <0 0 5 )。由此可见 ,mB7 1基因修饰的鼠卵巢癌细胞可体外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接种动物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7—1 转染 卵巢癌细胞 诱导 细胞免疫应答 体内致瘤性
下载PDF
血卟啉单甲醚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光动力学杀伤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坤 孔北华 +7 位作者 李莉 曲讯 杨兴升 王波 张友忠 姜洁 崔保霞 王立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8-1112,共5页
背景与目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卵巢癌治疗手段。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光敏剂,本实验目的在于体外实验研究HMME在卵巢... 背景与目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卵巢癌治疗手段。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是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光敏剂,本实验目的在于体外实验研究HMME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的荧光显微成像,并验证其对SKOV3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30μg/mlHMME与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置于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HMME荧光及其细胞内的定位,形态学软件分析其荧光强度;不同浓度(5~50μg/ml)HMME与细胞孵育3h后,以不同能量激光(1.5、3、6、12J/cm2)照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5μg/ml、3J/cm2,20μg/ml、6J/cm2剂量处理细胞,4h及24h后分别收集细胞行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方式。结果:HMME呈红色荧光弥漫性分布于细胞浆内,细胞内荧光强度于用药3h后达到高峰。高浓度HMME单独使用可能对细胞具有暗毒性,而单独激光照射对细胞存活无影响。随着HMME浓度与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HMME浓度增高到≥40μg/ml时,加大药物浓度与激光剂量细胞存活率并不随之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HMME光动力学处理后死亡细胞主要为坏死细胞。结论:HMME对SKOV3细胞具有光动力学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 光动力学 卵巢肿瘤 SKOV3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杀伤效应
下载PDF
妊娠组织物残留的宫腔镜手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班艳丽 崔保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7-810,共4页
妊娠组织物残留(retained products of conception,RPOC)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部分妊娠组织仍残留于宫腔内的情况。RPOC可继发于药物流产、手术流产、自然流产、经阴或剖宫产分娩后,依据超声诊断的发病率约占所有妊娠的6.3%[1]。近期并发症... 妊娠组织物残留(retained products of conception,RPOC)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部分妊娠组织仍残留于宫腔内的情况。RPOC可继发于药物流产、手术流产、自然流产、经阴或剖宫产分娩后,依据超声诊断的发病率约占所有妊娠的6.3%[1]。近期并发症包括异常子宫出血、感染、疼痛等;若处理不当则可导致远期并发症如宫腔粘连、继发性不孕、再孕后自然流产、胎盘植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假包膜 血管网 组织物残留 瓷白色 妊娠组织 硬结节 瘤床
下载PDF
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溪 崔保霞 +1 位作者 马道新 孔北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研究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CD137L靶向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K562细胞中克隆CD137L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的质粒为pcDNA3-hCD137L,用Hin... 目的研究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CD137L靶向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K562细胞中克隆CD137L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的质粒为pcDNA3-hCD137L,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将CD137L再定向插入pBTdel-279中,构建成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pBTdel-279-hCD137L,采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用Fugene6转染试剂盒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OVCR3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HELF,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7L的表达。结果测序证实所克隆的CD137L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序列相符。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后显示片段插入正确,证实构建成功。pcDNA3-hCD137L转染后OVCR3细胞和HELF细胞均可检测到CD137L的表达,但pBTdel-279-hCD137L转染后仅在OVCR3细胞中检测到其表达,在HELF细胞中无表达。流式细胞显示pBTdel-279-hCD137L转染效率低于pcDNA3-hCD137L。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可在卵巢癌细胞中较高表达,为探讨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但hTERT启动子活性仍低于CMV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D137L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疗法
下载PDF
妊娠期外周血CRH、IL-6水平相关性及与早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霞 崔保霞 +2 位作者 王立葵 焦见芬 戴旻笙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妊娠期及先兆早产妇女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妊娠期外周血CRH、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6例孕妇在妊娠16~20、28~32、37~38周时的血浆CRH、IL-6水平,及31例... 目的:测定正常妊娠期及先兆早产妇女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妊娠期外周血CRH、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6例孕妇在妊娠16~20、28~32、37~38周时的血浆CRH、IL-6水平,及31例孕28~35周的先兆早产妇女的血浆CRH、IL-6水平。CRH、IL-6的测定分别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所有孕妇均为健康的单胎初产妇。结果:①妊娠37~38周CRH、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孕周(P<0.01,P<0.05)。妊娠28~32周与16~20周相比CR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尚未达统计学水平(P>0.05)。随孕周的增加,IL-6与CRH水平同步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86P<0.05);②31例先兆早产的孕妇,其中发生早产的20例孕妇血CRH、IL-6水平显著高于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及未发生早产的先兆早产妇女(P<0.05),未发生早产的11例先兆早产妇女与正常妊娠组相比CRH、IL-6虽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H、IL-6可能与分娩发作有关。妊娠期血CRH、IL-6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早产发生的高危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浆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白细胞介素-6 分娩发作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8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孙凯 崔保霞 张友忠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经验,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8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86例患者为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住的、...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经验,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8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86例患者为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住的、确诊的部分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方法包括输卵管切开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以及输卵管挤出术。本研究结果以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治愈率和患侧输卵管通畅率进行评价。结果在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中,83例(96. 5%)腹腔镜手术成功。其中,接受输卵管切开术为36例(41. 9%),输卵管造口术为38例(44. 2%),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为6例(7. 0%),输卵管挤出术为3例(3. 5%)。另外3例患者术中因输卵管出血过多行电凝止血导致输卵管损伤过大而中转为输卵管切除术。术后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消解时间平均为(19. 2±5. 3) d(11~30 d),并且无持续性滋养层细胞产生,同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随机对HCG含量降低至5 IU/L且满3个月的23例患者在输卵管造影术下行输卵管通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手术侧输卵管通畅率为73. 9%(17/23)。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是一种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开术 输卵管造口术 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 输卵管挤出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永菊 崔保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属于IL-2细胞因子家族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IL-21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调节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属于IL-2细胞因子家族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IL-21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调节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已证实,IL-21具有抗肿瘤活性,且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转移性黑素瘤和肾细胞癌中进行,其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IL-21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联合其他药物在未来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白细胞介素-21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