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标准化超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不同细胞学采集模式诊断率的比较
1
作者 谷志远 王知笑 +5 位作者 蔡赟 崔岱 陈欢欢 戎荣 杨涛 刘晓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穿刺时不同留样顺序对细胞学诊断率的影响。方法:共入选5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613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甲状腺结节均行4针细针穿刺,分为两种模式进行。模式一:304个结节穿刺,前2针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后2针再进行液基... 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穿刺时不同留样顺序对细胞学诊断率的影响。方法:共入选5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613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甲状腺结节均行4针细针穿刺,分为两种模式进行。模式一:304个结节穿刺,前2针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后2针再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模式二:309个结节穿刺,前2针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2针再进行传统涂片细胞学制片。细胞病理医师采用盲法单独对每份样本进行读片。比较不同细胞学制片方法以及两种模式对细针穿刺诊断率的影响。结果:先液基后涂片的细胞学采集模式总体诊断率为82.2%,显著高于先涂片后液基的模式(74.7%)(P=0.023)。对于直径≥10 mm的结节来说,先液基后涂片的细胞学采集模式总体诊断率为83.2%,同样显著高于先涂片后液基模式的诊断率(75.4%)(P=0.048);同为前2针,单独液基方法诊断率为78.0%,显著高于单独涂片诊断率(63.8%)(P<0.001);对于直径≥10 mm的结节而言,单独液基诊断率为78.3%,亦显著高于单独涂片的诊断率(62.6%)(P<0.001)。结论:使用国际标准化超细针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先液基再涂片的细胞学采集模式诊断率显著高于先涂片后液基的采集模式;如果仅以一种方式来收取细胞学标本,沉降式液基细胞采集制片的方法诊断率显著优于传统涂片制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针穿刺 甲状腺结节 涂片细胞学 液基细胞学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代谢物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明慧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甲状腺激素代谢物作为人体生理和病理的重要调节因子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其在调节血糖、改善血脂异常和促进神经发育方面具有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作用,此外近来发现甲状腺激素代谢物在保护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抑制肿瘤增殖方面亦... 甲状腺激素代谢物作为人体生理和病理的重要调节因子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其在调节血糖、改善血脂异常和促进神经发育方面具有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作用,此外近来发现甲状腺激素代谢物在保护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抑制肿瘤增殖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甲状腺激素代谢物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将为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开辟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代谢物 代谢性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穿刺针型号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对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标本取材满意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中原 杨艳丽 +3 位作者 王加林 陈雁群 刘梦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针型号及结节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取材满意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同仁医院行细针穿刺活检的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85个结节),所有结节均接受23G和25G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针型号及结节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取材满意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同仁医院行细针穿刺活检的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85个结节),所有结节均接受23G和25G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组织检查(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根据其超声特征(结节大小、粗大钙化、血供、回声)进行分组,穿刺标本依据Bethesda甲状腺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TBSRTC)诊断分类分为取材满意和不满意两类,分析穿刺针型号及结节的超声特征对穿刺标本取材满意率的影响。结果:23G组和25G组总体标本取材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85.4%vs.88.1%,P=0.443)。根据结节最大径分3组,≤0.5 cm组标本取材满意率低于0.5~1.0 cm、≥1.0 cm两组(P<0.05)。根据结节钙化分为粗大钙化组和其他组,23G细针在粗大钙化组中的标本取材满意率高于25G细针(76.5%vs.52.9%,P<0.05),在其他组两种细针的标本取材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根据血供情况分为血供丰富组和乏血供组,25G细针在血供丰富组标本取材满意率高于23G细针(83.3%vs.61.9%,P<0.05),在乏血供组两种细针的标本取材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根据结节回声分为低回声组、等回声组、高回声组,23G与25G细针在不同回声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较小(最大径≤0.5 cm)、伴有粗大钙化或血供丰富均会影响标本的取材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超声特征
原文传递
GLP-1对大鼠胰岛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岱 刘超 +3 位作者 唐伟 蒋琳 朱剑 刘翠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胰岛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GLP-1与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RINm5f共育,观察其增殖情况;(2)检测GLP-1对IL-1β诱导的RINm5f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3)GLP-1与原代培养大鼠胰岛细... 目的观察胰升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胰岛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GLP-1与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RINm5f共育,观察其增殖情况;(2)检测GLP-1对IL-1β诱导的RINm5f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3)GLP-1与原代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共育1、3、5天后,检测BAX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1)随着GLP-1浓度增高及刺激时间延长,RINm5f细胞A值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增加;(2)GLP-1组与对照组相比RINm5f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3)与GLP-1共育后,大鼠胰岛BAX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BAX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而Bcl-2基因的表达量随着与GLP-1共育时间的延长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GLP-1对大鼠胰岛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对胰岛细胞的凋亡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糖素样肽-1 胰岛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麦芽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糖脂等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岱 刘超 +5 位作者 郑旭琴 沈备 王晓东 蒋琳 吴国豪 胡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评价麦芽糖注射液为2型糖尿病患者供能的有效性及其对血糖、脂质等代谢的影响。方法: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输注10%麦芽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各500ml。主要观察输液前后血糖(BG)、血胰岛素、尿糖水平及血... 目的:评价麦芽糖注射液为2型糖尿病患者供能的有效性及其对血糖、脂质等代谢的影响。方法: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输注10%麦芽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各500ml。主要观察输液前后血糖(BG)、血胰岛素、尿糖水平及血游离脂肪酸(FFA)、血酮体、尿酮体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麦芽糖组(A组)在用药5h内血糖有小幅度的上升,而氯化钠组(B组)血糖有所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第2天两组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h尿糖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病人用药5h内游离脂肪酸都有所下降,A组患者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酮体、尿酮体治疗前后变化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芽糖注射液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提供能量与补充水分的同时未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及血、尿酮体的升高,并可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虽然开始治疗5h内血糖水平有小幅度的上升,但仅为一过性,且不引起其他代谢紊乱的后续反应,所以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可安全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麦芽糖 血糖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胰高糖素样肽1对大鼠胰岛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岱 孙敏 +2 位作者 朱剑 刘翠萍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467,共4页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探讨GLP鄄1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①GLP鄄1(10nmol/L)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共孵育1天、3天和5天后,分别行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试验(GSIS),在试验的0、10、20及60min依...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探讨GLP鄄1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①GLP鄄1(10nmol/L)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共孵育1天、3天和5天后,分别行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试验(GSIS),在试验的0、10、20及60min依次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放免法检测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或与GLP鄄1共育1天、3天、5天后分别收集各组胰岛细胞,RT鄄PCR法检测各组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变化。②分别予不同浓度的GLP鄄1(0、1、10、102和103nmol/L)与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RINm5f共育24h,及GLP鄄1(10nmol/L)与RINm5f共育24h、48h及72h,MTT法检测各组A值变化。结果:①与GLP鄄1共育后,大鼠胰岛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5),GSIS试验中各时间点胰岛素分泌量均升高(P<0.05),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即予GLP鄄1刺激5天后,胰岛素基因表达量最高;②与GLP鄄1共育后,随GLP鄄1浓度的增高及刺激时间的延长,RINm5f细胞MTT法中A值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增加。结论:GLP鄄1可促进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对大鼠胰岛细胞亦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糖素样肽-1 胰岛 胰岛素 糖尿病
下载PDF
预混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岱 刘超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和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预混胰岛素为短效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制剂,其既能补充基础胰岛素,又能纠正餐时胰岛素分泌的不足,能够涵盖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近年来,又出现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速效胰岛素类...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和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预混胰岛素为短效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制剂,其既能补充基础胰岛素,又能纠正餐时胰岛素分泌的不足,能够涵盖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近年来,又出现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鱼精蛋白悬液混合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更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漂移,且餐前即刻注射,患者的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类似物
下载PDF
我国黄金和有色金属地下矿山采矿工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岱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9,共6页
本文对目前我国黄金和有色金属矿山地下采矿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地下采矿工艺技术将向着高效、连续,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金矿 有色金属矿山 地下采矿
下载PDF
浅论岩金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二次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岱 张宏达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15,共4页
文中对岩金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的二次选择进行了论述 ,指出了采矿方法二次选择的重要性 ,并介绍了部分矿山采矿方法二次选择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采矿方法 二次选择 岩金地下矿山 经济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胰岛移植及细胞治疗的细胞来源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岱 刘超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胰岛移植或细胞治疗是根治1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同时也面临着供体匮乏的难题。近年来研究显示,除同种自体或异体胰岛外,异种胰岛尤其是选择猪供胰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另外对扩增胰腺β细胞及制造胰岛素分泌细胞株的研究亦取... 胰岛移植或细胞治疗是根治1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同时也面临着供体匮乏的难题。近年来研究显示,除同种自体或异体胰岛外,异种胰岛尤其是选择猪供胰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另外对扩增胰腺β细胞及制造胰岛素分泌细胞株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干细胞工程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利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人工构建类胰岛细胞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移植 细胞治疗 细胞来源 胰岛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胰岛移植物的制备和保存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岱 刘超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胰岛移植是治疗 I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而胰岛移植物的合理制备和保存是保证胰岛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 ,胰岛的分离、纯化有多种方法 ,主要包括人工分离法和机械自动分离法 ,分离纯化后的细胞经过鉴定后 ,可以直接应用 ,... 目的 :胰岛移植是治疗 I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而胰岛移植物的合理制备和保存是保证胰岛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 ,胰岛的分离、纯化有多种方法 ,主要包括人工分离法和机械自动分离法 ,分离纯化后的细胞经过鉴定后 ,可以直接应用 ,或冷藏、冷冻保存 ,以确保较高纯度和活力的胰岛细胞 ,由此提高胰岛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物 制备 保存 糖尿病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异种胰岛移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崔岱 朱剑 刘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移植 免疫排斥 异种移植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基因治疗策略
13
作者 崔岱 刘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基因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排斥反应 表达载体 靶细胞
下载PDF
岩金地下矿山安全管理评述
14
作者 崔岱 金英豪 《黄金》 CAS 2001年第9期17-20,共4页
文中对岩金地下矿山安全管理进行评述 。
关键词 岩金地下矿山 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 地压管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钱玮 陈欢欢 +8 位作者 刘晓云 王知笑 蒋琳 魏玲 武晓泓 杨雪阳 张丽娟 杨涛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共78例。治疗前所有囊肿均接受甲状腺穿刺及细胞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时尽量将囊液...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肿共78例。治疗前所有囊肿均接受甲状腺穿刺及细胞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时尽量将囊液抽吸净,然后注入约1/3囊腔容积量的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每周1次,根据囊肿的缩小情况,共治疗1-4次。结果:178例囊肿共进行166次硬化治疗,3个月后囊肿容积平均缩小71.6%±35.3%,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总有效率84.6%(66/78),治愈率52.6%(41/78);2不同容积大小的囊肿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容积〉5 m L的囊肿治愈率显著高于容积〈5 m L者(P〈0.01),但不同容积囊肿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滴度无显著变化;4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简单易行、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甲状腺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聚桂醇 甲状腺囊肿 硬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 被引量:25
16
作者 唐伟 蔡娅 +3 位作者 黄晓萍 崔岱 蒋琳 刘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2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和焦虑患病情况,并对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因...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2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和焦虑患病情况,并对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抑郁评分平均为(38.64±10.51)分,患病率为50.0%;焦虑评分为(35.10±7.65)分,患病率为21.9%,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或P<0.01)。40~49岁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60~69岁组和≥70岁组(P<0.05),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69岁组的焦虑评分均高于≥70岁组(P<0.05或P<0.01)。40~49岁组抑郁患病率高于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P<0.05或P<0.01)。40~49岁组焦虑患病率显著高于≥70岁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控制差以及有慢性并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罹患抑郁症。此外,焦虑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血糖控制差、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后,抑郁倾向更加显著;焦虑和抑郁2种负性心理状态易同时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抑郁 焦虑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刚 杨超 +5 位作者 李大强 李燕 关云 陈文彭 潘海洋 崔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625-362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以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临床及超声学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最大直径、肿瘤结节数量、回声高低、外周声晕(晕环)、回声均匀性和...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以对其进行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临床及超声学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最大直径、肿瘤结节数量、回声高低、外周声晕(晕环)、回声均匀性和钙化等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误诊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肿块主要为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无晕环或薄壁晕环、高回声或等回声、内部粗大钙化及外周钙化、回声结构均匀等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好地对甲状腺滤泡状腺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滤泡性 腺瘤 超声表现
下载PDF
Bethesda细胞病理报告系统在甲状腺细针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赟 陈欢欢 +8 位作者 王知笑 戎荣 吴云松 崔岱 蒋琳 魏玲 段宇 杨涛 刘晓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 :将Bethesda细胞病理报告系统(TBS)应用于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病理读片,提高FNA细胞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 705份FNA细胞病理样本,同时对比分析其中6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组织病理样本。结果:1 705份中病理片归为"无诊断... 目的 :将Bethesda细胞病理报告系统(TBS)应用于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病理读片,提高FNA细胞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 705份FNA细胞病理样本,同时对比分析其中66例接受外科手术的组织病理样本。结果:1 705份中病理片归为"无诊断价值"(N)、"良性"(B)、"不确定价值的不典型增生"(AUS)、"滤泡性肿瘤"(FN)、"怀疑恶性"(S)和"恶性"(M)的分别有295(17.30%)、1 291(75.72%)、30(1.76%)、19(1.11%)、36(2.11%)和34(1.99%)例。总体阳性细胞率82.70%。对66例同时接受FNA和手术的患者细胞和组织病理对比分析得出,前2类总体恶性可能性仅为11.11%,而后4类总体恶性可能性为63.33%,较前者显著升高(P<0.01)。FNA对恶性或癌前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2.61%,特异性为74.42%,阳性预测值为63.33%,阴性预测值为88.89%,假阳性率为25.58%,假阴性率为17.39%。结论:TBS类别中AUS、FN、S和M类恶性风险较高,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hesda细胞病理报告系统 甲状腺细针穿刺 细胞病理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囊性变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原文传递
降糖药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郏文亭 兰玲 +4 位作者 钱玮 杨雪阳 郑旭琴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5,451,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未分化癌SW1736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SW1736细胞增殖,其抑制...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未分化癌SW1736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SW1736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于72 h达到最大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阻滞未分化癌细胞周期至G0/G1期;并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随着二甲双胍作用浓度的递增,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20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后,可使SW1736细胞凋亡率从8.3%增加至1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甲状腺癌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伟 蔡娅 +4 位作者 黄晓萍 段宇 张梅 崔岱 刘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2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患病率及抑郁程度,并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状况、体重指数、病程、降糖方案、血糖、高...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2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患病率及抑郁程度,并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状况、体重指数、病程、降糖方案、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并发症等因素对抑郁患病率和评分的影响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评分35.58±10.44,患病率为49.8%,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31.04±7.31和8.5%(P〈0.01)。年龄亚组分析显示,40~49岁组抑郁评分为44.20±7.33,患病率高达86.67%,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在职脑力及在职体力患者抑郁评分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退休人群(P〈0.05)。口服降糖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组患者抑郁评分及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生活干预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慢性并发症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以及伴高血压和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抑郁状况更为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中年、在职、血糖控制差、伴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抑郁评分及患病率升高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抑郁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