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有创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恩海 邱东华 +3 位作者 陈杰 王斌 毛伟 冯学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40-642,共3页
目的 评价短期有创提前拔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危重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2 4例COPD危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在达到“提前拔管指征”后拔除插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 ,设为序贯组 ;30例相同病情持续留置气管插... 目的 评价短期有创提前拔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危重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2 4例COPD危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在达到“提前拔管指征”后拔除插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 ,设为序贯组 ;30例相同病情持续留置气管插管至脱机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序贯组气管插管后 1h动脉血pH、PaCO2 均已开始改善 ,P <0 0 1;血氧达到机体氧合需求 ;2 4h后血气继续改善 ,P <0 0 0 1。 41 7%于 3d ,其余 7d内达到“提前拔管指征”序贯无创面罩通气。序贯治疗后 ,血气改善情况继续保持 ,P >0 0 5。 75 0 %于 5d内 ,其余 12d内顺利完成撤机 ,成功率 10 0 %。与对照组比较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3 8± 1 2d和 18 6± 9 4d ,P <0 0 0 1;总机械通气时间为 9 3± 3 7d和 18 6± 9 4d ,P <0 0 0 1;VAP发生例数为 1例和 9例 ,P <0 0 5 ;RICU住院时间为 12 3± 5 3d和 2 8 6± 8 4d ,P <0 0 0 1;住院总费用为 1 7± 0 5和 3 8± 1 1万元 ,P <0 0 0 1;治愈率为 91 7%和 70 0 % ,P <0 0 5。结论 短期有创提前拔管序贯无创面罩机械通气在COPD危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 ,优点多 ,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序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无创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严重呼吸衰竭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恩海 潘小丽 +1 位作者 邱东华 陶德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评价无创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3 3例符合插管指征的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其中 2 1例应用面罩通气 ,其余 12例建立了人工气道 ,总结对比两组的... 目的 :评价无创性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3 3例符合插管指征的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其中 2 1例应用面罩通气 ,其余 12例建立了人工气道 ,总结对比两组的疗效与结果。结果 :1 两组的通气效果接近 :通气治疗 1h后动脉血气pH值、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两组均已开始有明显改善 (P均 <0 0 0 5 ) ,其变化量 (△pH、△PaCO2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1) ;2 4h后两组血气均继续改善 (P均 <0 0 0 1) ,△pH、△PaCO2 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 (P >0 1,P >0 0 5 )。 2 一周后病情基本变化与最终转归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2 5 ,P >0 9) ,但面罩组 1周内脱机成功 7/ 2 1(占 3 3 3 % ) ,优于人工气道组 1/ 12 (占 8 3 % )。 3 面罩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和RICU住院时间均较人工气道组短 ,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少。结论 :经面罩机械通气不但具有应用迅速、操作简单、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而且疗效肯定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可作为首选方式 ;而人工气道则为经典的和不可或缺的联接方式 ,应作为必要时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胸腔内注入胞必佳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恩海 邱东华 +2 位作者 陶德莹 王斌 陈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癌性胸腔积液 胞必佳 胸腔内注入
下载PDF
静脉维持丙泊酚全麻加口咽通气管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崔恩海 汪卫星 +1 位作者 毛伟 王斌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支气管镜麻醉方法,配合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组169例患者以芬太尼诱导后丙泊酚微泵静脉维持,达全麻状态下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吸氧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询问患者的...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支气管镜麻醉方法,配合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组169例患者以芬太尼诱导后丙泊酚微泵静脉维持,达全麻状态下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吸氧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询问患者的痛苦记忆以及医生操作情况,并与同期25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记录研究组生命体征变化,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169例患者共进行236次支气管镜操作,成功率100%。与对照组比较,操作过程中体动、呛咳、屏气、呼吸困难等反应性症状均较低(P<0.01);患者痛苦记忆少(P<0.01),医生操作完成到位程度高。研究组操作全过程患者无任何不适感觉,生命体征稳定。结论静脉维持全麻加用口咽通气管吸氧行无痛支气管镜,是一种痛苦少、反应轻、操作容易、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尤其适用需要多次检查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麻醉 芬太尼 丙泊酚 口咽通气管
下载PDF
床边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患者更换气管导管中的应用
5
作者 崔恩海 冯学仁 +3 位作者 毛伟 王斌 华峰 陈海燕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45-746,共2页
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常需紧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有创机械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是关键,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后期达到一定标准时可脱机或拔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一段时... 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常需紧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有创机械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是关键,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后期达到一定标准时可脱机或拔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未达到脱机或序贯机械通气标准,而气管导管又不宜长时间留置(长期留置气管导管易引起二重感染及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出现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患者 支气管镜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有创机械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序贯机械通气
下载PDF
胸腔排液后注入胞必佳治疗癌性积液疗效评价
6
作者 崔恩海 邱东华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评价癌性胸腔积液排液后胸腔内注入胞必佳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晚期癌症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在尽量排尽胸液后腔内注入胞必佳400μg,每周1次,连续1-3周,观察胸积液控制情况、并发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液T细胞亚群... 目的:评价癌性胸腔积液排液后胸腔内注入胞必佳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晚期癌症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在尽量排尽胸液后腔内注入胞必佳400μg,每周1次,连续1-3周,观察胸积液控制情况、并发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液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治疗有效者,随访1a。结果:控制胸液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93.2%。主要并发症为中低热47.4%、胸痛15.3%和食欲减退10.2%。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百分数和辅助/抑制性T细胞(CD4/CD8)均显著升高(P<0.01)。随访观察复发情况,3个月复发率为0;6个月为1.9%;1a为4.3%。结论:胸腔排液后局部腔内不主入胞必佳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控制胸液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副反应较经、较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癌性积液 胞必佳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近期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陆华东 冯学仁 +3 位作者 华锋 钟紫外 邱国琴 崔恩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近期睡眠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情况分为n CPAP组(n=60)和未治疗组(n=40),同时选择同期本院...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近期睡眠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情况分为n CPAP组(n=60)和未治疗组(n=40),同时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n CPAP组、未治疗组的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评分。结果治疗后4周,n CPAP组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3+4期睡眠比例、快速动眼睡眠比例均优于治疗前及未治疗组(P<0.05);治疗后n CPAP组Q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及未治疗组(P<0.0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 C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睡眠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志聪 王斌 +1 位作者 华锋 崔恩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PAI-1、t—PA、抗凝血酶原Ⅲ(AT-Ⅲ)、动脉血氧分压(PO2)及氧合指数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PAI-1、t—PA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T-Ⅲ水平显著升高(P〈0.05),动脉PO2及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PAI-1、t—PA水平,提高血清AT-Ⅲ水平、动脉血PO2及氧合指数,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呼出气冷凝液CEA、P53蛋白、miRNA21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家友 周凌燕 +5 位作者 张丽娟 华锋 马志红 沈绮斌 王斌 崔恩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53蛋白、miRNA21在肺癌组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胸外科孤立性肺结节需手... 目的探讨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53蛋白、miRNA21在肺癌组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胸外科孤立性肺结节需手术切除患者51例,根据术后病理将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分为肺癌组35例、非肺癌组16例,同期体检者1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集呼出气冷凝液、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CE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53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测定miRNA21水平,分析呼出气冷凝液CEA、P53蛋白、miRNA21对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EBC的CEA、P53蛋白、miRNA21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肺癌组与对照组(P<0.05);肺癌组患者EBC中CEA、P53蛋白、miRNA21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TNM、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EBC的CEA、P53蛋白、miRNA21对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单项检测(AUC 0,931 P<0.05)。结论联合检测呼出气冷凝液CEA、P53蛋白、miRNA21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肺癌的筛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冷凝液 癌胚抗原 P53蛋白 miRNA21 孤立性肺结节 早期肺癌、诊断价值 相关性
下载PDF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道猴 崔恩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7例,对照组52例。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并使用...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7例,对照组52例。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并使用匹多莫德分散片,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随症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上均少于观察组,但是只有咳嗽消失的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喘息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以及肺内啰音消失的时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儿显效3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在免疫各指标上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之后,观察组IgG、IgA、IgM以及CD+3、CD+4、CD+4/CD+8水平上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血清IgG、IgA、IgM以及CD+3、CD+4、CD+4/CD+8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同时有效降低其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此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匹多莫德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学仁 崔恩海 +1 位作者 罗家友 张晓祥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08-610,共3页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三代头孢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显著增加,尤其是院内感染,给临床抗生素的选择造成很大压力,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榭”。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所收住患者发生的下呼吸道感...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三代头孢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显著增加,尤其是院内感染,给临床抗生素的选择造成很大压力,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榭”。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所收住患者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以重度感染、混合感染为多见,如何正确选择抗生素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及时了解本地区、本院R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利于指导RICU医师及时运用合理的抗生素。现将我院近年来人住RICU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分析 细菌分布 感染患者 头孢抗生素 ICU患者 耐药情况
下载PDF
缺氧对肺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锋 崔恩海 林勇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缺氧(37℃、5%CO2、5%O2、90%N2)条件下分别孵育0、1.5、3、6及12 h,同时用抗CTGF抗体干预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12 h...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缺氧(37℃、5%CO2、5%O2、90%N2)条件下分别孵育0、1.5、3、6及12 h,同时用抗CTGF抗体干预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12 h。RT-PCR法测定细胞CTGF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CTGF、MMP9的浓度。结果缺氧刺激肺成纤维细胞CTGF mRNA高表达出现在1.5 h,并保持一相对平台至6 h,12 h开始下降。MMP9 mRNA在缺氧1.5 h出现高表达,并保持持续增高的趋势。ELISA结果证实CTGF与MMP9一样其峰浓度在缺氧12 h,用抗CTGF抗体干预的成纤维细胞组较未干预组表达MMP9量明显减少。结论缺氧可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表达CTGF;缺氧可能是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高表达CTGF,进而调节细胞分泌MMP9的量,参予细胞外基质沉积和气道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纤维化
下载PDF
静脉复合麻醉加局部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斌 汪卫星 崔恩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静脉复合麻醉 黏膜局部麻醉
下载PDF
肺部局限性磨玻璃样阴影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家友 华锋 +2 位作者 崔恩海 沈绮斌 宋鹏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5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51例肺部局限性磨玻璃样阴影(fGGO)的随访结果,研究fGGO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MSCT)对fGGO进行定期观察,达到预设标准结束随访,手术明确病理类型;根据CT影像资料,判定fGGO的直径、类型、量化分型、形态。结果... 目的分析51例肺部局限性磨玻璃样阴影(fGGO)的随访结果,研究fGGO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MSCT)对fGGO进行定期观察,达到预设标准结束随访,手术明确病理类型;根据CT影像资料,判定fGGO的直径、类型、量化分型、形态。结果 51例患者中,有随访结果的45例。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30例。fGGO的大小、类型在炎症性病变、BAC、腺癌、AAH四种病理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GGO病灶周边侵犯在低量化组与高量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GGO是肺癌的早期影像学改变,分析fGGO大小、类型、量化及其动态变化有助判断其病理类型及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 磨玻璃样阴影 肺癌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肺萎陷疗法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家友 宋群 崔恩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5期655-655,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治疗 难治性气胸 肺萎陷 临床观察 疗法 持续负压吸引 内科保守治疗 闭式引流 胸穿抽气 常见病
下载PDF
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特 崔恩海 胡锡仙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21-421,共1页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六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特 罗小春 +1 位作者 王斌 崔恩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39-204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水平。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患者8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 8例机化性肺...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水平。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患者8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 8例机化性肺炎患者中,1例为药物引起,1例合并结缔组织病,其余6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均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年龄(58.5±4.2)岁。发热、咳嗽、胸闷和肺部湿啰音是主要临床表现。肺功能显示弥散性通气障碍6例,限制性通气障碍5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血白细胞(7.6±2.3)×109/L,C反应蛋白(42.3±15.2)mg/L。全部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均缓解,随访12个月,病情仍稳定。其中5例口服糖皮质激素12个月,1例口服糖皮质激素2个月后自行停药。结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确诊有赖病理学检查,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隐源性机化性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邱国琴 崔恩海 +1 位作者 华锋 罗家友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护理策略。方法 58例被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尽量引流尽胸水,注入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结果护理干预组发生胸闭管滑...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护理策略。方法 58例被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尽量引流尽胸水,注入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结果护理干预组发生胸闭管滑脱1例、局部渗液3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发热及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闭引流,护理策略简单实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闭引流 恶性胸腔积液 护理策略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与局部吸入序贯疗法对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家友 张炜 +1 位作者 崔恩海 王斌 《海峡药学》 2012年第9期87-88,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局部雾化吸入及两者序贯应用在治疗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全程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先全身应用再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C组全程... 目的对比观察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局部雾化吸入及两者序贯应用在治疗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全程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先全身应用再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C组全程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余治疗包括常规对症、吸氧等。治疗7天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测定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诱导痰EOS、ECP值。结果序贯应用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肺功能的改善程度高于其他组(P<0.05),能降低诱导痰EOS、ECP水平与对照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全身与局部雾化吸入序贯应用较单一全身应用或单一局部雾化吸入床症状缓解更加迅速,肺功能改善明显,炎症控制更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 序贯应用 EOS ECP
下载PDF
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炜 崔恩海 +1 位作者 王斌 冯学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元(0、5、10、20、40、80μmol/L)处理A549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元(0、5、10、20、40、80μmol/L)处理A549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活性;Real 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NF-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远志皂苷元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5)。同时增强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显著改变TNF-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远志皂苷元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aspase家族因子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皂苷元 肺癌A549细胞 凋亡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