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患者右心声学造影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智飞 孙雪 +2 位作者 李伟 秦志平 喻红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利用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探究有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PFO)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7—2021-07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头痛类型将其分为先兆偏头痛组(n=50)和无先兆偏... 目的利用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探究有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PFO)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7—2021-07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头痛类型将其分为先兆偏头痛组(n=50)和无先兆偏头痛组(n=68),并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右心声学造影评估有无PFO及房水平右向左分流(RLS)程度。此外,统计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头痛程度,分析其与有无PFO及RL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时间、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5、1.490、1.235,P>0.05)。先兆偏头痛组PFO发生率及PFO-RLS分流程度均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先兆偏头痛组和对照组间PFO发生率和PFO-RLS分流程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32.372、2.157、9.928、10.867,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PFO分流大小与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时间呈正相关(r=0.362、0.347,P<0.05),与头痛程度无相关性(r=0.198,P>0.05)。结论先兆偏头痛患者PFO发生率较高,且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时间与RLS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右心声学造影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相关性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特征与梗死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雪 李伟 +2 位作者 秦志平 喻红霞 崔智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的特征及与不同梗死部位、面积等梗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2—2021-03诊治的135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另选取同期因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无症状中老年人11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包括峰值强度比值(P)、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p)。将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分成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P和AU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P和AUC值明显升高,Tp值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UC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Tp值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不同梗死部位间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皮质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面积梗死组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参数水平明显异于无症状有斑块者,且皮质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完全闭塞发生率最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造影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超声探头压力对甲状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崔智飞 张波涛 +3 位作者 李蒙迪 邓仝彤 杨月杰 张泽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探头预压水平对不同甲状腺组织类型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甲状腺SWE检查的116例患者,其中甲状腺正常者39例,良性增生性结节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采用4种预压程度(1级~4级)进行SWE... 目的:探讨超声探头预压水平对不同甲状腺组织类型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杨氏模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甲状腺SWE检查的116例患者,其中甲状腺正常者39例,良性增生性结节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采用4种预压程度(1级~4级)进行SWE检查,比较不同预压程度下不同甲状腺组织的SWE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结果:三种甲状腺组织类型测量的SWE杨氏模量值均随着预压水平的增加而增大。SWE杨氏模量值在预压程度1级与4级间的差异分别为:正常实质组10.71kPa(差异率203.28%),良性结节组25.67kPa(差异率241.20%),乳头状癌组75.33kPa(差异率438.12%),在不同预压水平下,乳头状癌较良性增生性结节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不同组织类型之间的SWE杨氏模量值两两比较,除良性增生性结节组与乳头状癌组在预压1级水平时测得的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外,其它预压水平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超声探头的预压水平对甲状腺正常组织、良性结节和乳头状癌的SWE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SWE测量值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肌骨超声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病情活动性及炎性病变评估临床研究
4
作者 韩雪莉 崔智飞 杨玉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2期22-26,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病情活动性及炎性病变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评分结...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病情活动性及炎性病变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评分结果进行不同病情活动性分组。对所有患者指关节进行肌骨超声诊断,分析不同病情活动性患者指关节肌骨超声的图像特征并进行超声半定量评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相关半定量评分对于患者病情活动性的评估效能。比较肌骨超声诊断不同病变患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相关因子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肌骨超声诊断的不同病变与炎性病变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活动期患者47例,缓解期患者23例。确诊为骨侵蚀病变的患者43例,确诊为关节积液病变的患者62例,确诊为滑膜增生病变的患者51例。缓解期组患者关节积液、骨侵蚀、滑膜内血流信号、滑膜增厚评分以及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活动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对于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病情活动性的评估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23%、94.14%。不同骨侵蚀、关节积液病变患者RF、ESR、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滑膜增生病变患者RF、ESR、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侵蚀病变、关节积液病变与RF、ESR、hs–CRP呈正相关(P <0.05),滑膜增生病变与RF、ESR、hs–CRP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肌骨超声对于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病情活动性的评价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通过关节积液、骨侵蚀情况来综合反应患者的炎性病变情况,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病情评估、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指关节 肌骨超声
下载PDF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超声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智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6期186-186,共1页
1病案介绍 患者,女,65岁,腹痛,恶心一个多月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右心房实性占位,进一步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示多角度观察可见右上纵膈可见大小约7.5cm×0.5cm的等密度团块样回声,边界清晰,与心包关系密... 1病案介绍 患者,女,65岁,腹痛,恶心一个多月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右心房实性占位,进一步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示多角度观察可见右上纵膈可见大小约7.5cm×0.5cm的等密度团块样回声,边界清晰,与心包关系密切,右心房前上部受压变形,向心房腔内突入,右心房内血流速度尚正常。左、右心室腔大小形态尚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表现 右心房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比较 被引量:36
6
作者 丁玫 冯先瑞 +2 位作者 闫媛媛 田园 崔智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28例66处病灶、B组(〉40—60岁)18例42处病灶、C组(〉60—80岁)12例26处病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28例66处病灶、B组(〉40—60岁)18例42处病灶、C组(〉60—80岁)12例26处病灶,均行甲状腺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患者的甲状腺病灶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回声、钙化、Ⅲ型血流比例、平均收缩期流速(SPV)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三组低回声率、微小钙化率、Ⅲ型血流比例、SPV及RI比较,均为A组〉B组〉C组(P均〈0.05)。结论20—40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较,其甲状腺超声特征为病灶呈低回声、伴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血流为主、血流阻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丁玫 冯先瑞 +2 位作者 闫媛媛 田园 崔智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69-367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LVDHF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LVDHF...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LVDHF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LVDHF患者的左心形态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左室内径(LV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a)及反向血流速度(Ar)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晚期的运动速度比值(Ea/Aa)、血流传播速度(Vp)及峰速比(S/D)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LVDHF患者左心形态以及舒张功能均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左心形态 舒张功能
下载PDF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闫媛媛 丁玫 +2 位作者 田园 崔智飞 李广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4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效果,评价病人心肌缺血状况。方法以6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造影前通过二维超声观察不同节段室壁运动来判断局部心肌的异常,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于静息状况下...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对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效果,评价病人心肌缺血状况。方法以6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造影前通过二维超声观察不同节段室壁运动来判断局部心肌的异常,评价心肌缺血的程度。于静息状况下进行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对病人左心室显影效果进行评分及心肌灌注的半定量分析,储存记录病人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图像数据供检后分析,评价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和微循环状况。经病人同意行冠脉造影评价造影结果。结果 MCE心肌显像效果好,可直观显示心肌灌注的异常部位和面积,并与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一致,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实时超声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半定量评价冠心病急慢性心肌缺血的微循环灌注,具有对心肌微循环评价直观、准确、无创的优势,可重复性强,并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及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灌注 实时超声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崔智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索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5),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 目的:探索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5),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经腹腔超声检查发现肌瘤数量和手术切除肌瘤数量,术后子宫肌瘤的残留率和随访期间患者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除肌瘤比术前超声检查出肌瘤数多29个,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肌瘤数较术前超声检查数少6个;研究组患者术后子宫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超声有助于更加彻底切除子宫肌瘤,降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残留率和复发率,是现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最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超声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残留 复发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伴有微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临床分析
10
作者 崔智飞 李蒙迪 《临床研究》 2015年第5期28-28,共1页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良恶性微钙化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80例拟行手术治疗微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仪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节情况,并使用超声造影扫查甲状腺结节.由2名经验资深超声医师对超声图...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良恶性微钙化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80例拟行手术治疗微钙化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仪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节情况,并使用超声造影扫查甲状腺结节.由2名经验资深超声医师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中微钙化、均匀度、增强程度与恶性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与恶性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峰值强度高于恶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微钙化甲状腺结节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甲状腺结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 微钙化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MCE)在评价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灌注及其在临床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媛媛 陈红梅 +1 位作者 崔智飞 张波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530-530,共1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随访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0例冠状动脉再通患者,在再通前、再通后、随访期采用MCE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3枚;行冠脉搭桥术共19例,搭桥总数...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随访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0例冠状动脉再通患者,在再通前、再通后、随访期采用MCE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3枚;行冠脉搭桥术共19例,搭桥总数共计57支;随访期内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造影后心内膜边缘显示清晰的患者比例上升(P<0.05),随访期正常灌注患者比例>再通后>再通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室壁运动计分指数<再通后<再通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CE能够对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及随访期的心肌微循环灌注能力进行定性评价,并能够反映心肌局部运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E 冠状动脉再通 心肌灌注 随访
下载PDF
心房纤颤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芳 崔智飞 +1 位作者 李学三 李巧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房颤与脑梗死的关系与特点。方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房颤组(非瓣膜性)与非房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颤组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偏大、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并发症比例大、脑梗死再发及死亡率高。结论房颤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房颤与脑梗死的关系与特点。方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房颤组(非瓣膜性)与非房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房颤组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偏大、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并发症比例大、脑梗死再发及死亡率高。结论房颤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脑梗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丽 闫媛媛 崔智飞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卵巢总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卵巢总面积、卵巢髓质面积、右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左侧卵巢动脉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卵巢血流信号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卵巢总面积和卵巢髓质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右侧卵巢动脉RI和左侧卵巢动脉RI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子宫动脉PI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动脉血流信号弱和血流信号间质粗壮等血流信号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从卵巢总面积、髓质面积、卵巢和子宫动脉阻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声检查 彩色 多普勒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海宁 崔智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9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例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分别为小儿组、成人组和老年组,采用超声影像学进行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例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分别为小儿组、成人组和老年组,采用超声影像学进行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具有准确的诊断效果,小儿组超声影像学诊断准确率(84.00%),成人组准确率(84.62%)和老年组准确率(85.00%)几乎相同,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不同病理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超声影像学均有效,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可早期确诊疾病,为治疗急性阑尾炎提高重要的影像学证据,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急性阑尾炎 超声影像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比较超声和腹部X线平片对于诊断儿童急性肠梗阻的实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海宁 崔智飞 《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超声和腹部X线平片对于诊断儿童急性肠梗阻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儿122例,由于患儿在手术治疗前接受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超声组(61例)和X线组(61例)... 目的:研究比较超声和腹部X线平片对于诊断儿童急性肠梗阻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儿122例,由于患儿在手术治疗前接受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超声组(61例)和X线组(61例),根据手术治疗时证实的患儿梗阻状况,分析比较两种术前检查方法的梗阻确诊率和对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的诊断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现,超声组患儿的确诊率(95.08%)明显高于X线组患儿的确诊率(68.85%),超声组患儿的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80.33%)和肠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60.66%)明显高于X线组患儿的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52.46%)和肠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于儿童急性肠梗阻的确诊性较高,并且对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部X线平片 儿童急性肠梗阻 实用价值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环产前超声诊断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宁 崔智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先天性血管环中完全性血管环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经超声产前检查结合产后影像学检查或者引产后病理确诊的完全性血管环胎儿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前超声的主要表现。结果本组中1例双主动脉弓构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先天性血管环中完全性血管环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经超声产前检查结合产后影像学检查或者引产后病理确诊的完全性血管环胎儿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前超声的主要表现。结果本组中1例双主动脉弓构成完全性血管环,9例右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左锁骨下动脉构成完全性血管环,2例右位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迷走左无名动脉构成完全性血管环。结论临床产前诊断先天性完全性血管环最重要的切面为三血管气管,产前超声检查能较准确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常见的先天性完全性血管环,临床应用价值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先天性血管环 完全性血管环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联合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韩雪莉 崔智飞 闫媛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前4w内完成MCE、CTCA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分别评价MCE、CTCA、MCE联合CTCA诊断冠心病的...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前4w内完成MCE、CTCA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分别评价MCE、CTCA、MCE联合CTCA诊断冠心病的特点。结果:MCE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为80%,阳性预测率为89.5%,阴性预测率为61.5%,准确性为78.1%;CTCA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80%,阳性预测率为82.6%,阴性预测率为88.9%,准确性为84.3%;MCE联合CTCA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阳性预测率为90.9%,阴性预测率为90%,准确性为90.6%。结论:MCE联合CTCA可明显提高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率,功能和解剖学结合,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声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评估脑卒中患者冠脉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智飞 邓仝彤 秦志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11—2017-01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7例,运用CT冠状动脉造影(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合并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者81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11—2017-01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7例,运用CT冠状动脉造影(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合并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者81例(观察组),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或轻度狭窄者66例(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及斑块数量,计算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比对照组多、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783,P<0.05);以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6分为阳性指标,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5.8%;以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8分为阳性指标,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为61.8%,特异性为87.2%。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以较好地反应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评估
下载PDF
100例甲状腺癌应用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智飞 李蒙迪 魏淮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100例甲状腺癌(TC)应用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T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术前自愿接受CT、高频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5.00%... 目的观察100例甲状腺癌(TC)应用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T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术前自愿接受CT、高频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5.00%,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00%,CT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9,P=0.007);CT诊断微小乳头状癌的符合率为25.00%,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6.6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615);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8.00%,明显高于CT、高频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24.100,P=0.018、<0.001)。结论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可明显提高TC诊断准确率,对术前准确判断肿瘤大小、性质、确定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具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 高频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DSA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HAE术后残余血供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仝彤 崔智飞 +1 位作者 李蒙迪 魏淮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CT、超声造影在诊断肝癌肝动脉栓塞(HAE)术后残余血供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并行HAE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共76个病灶),所有患者均于行HAE术后3至5周接受CT、超声造影检查及DSA复查,以DSA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CT、超声造影在诊断肝癌肝动脉栓塞(HAE)术后残余血供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并行HAE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共76个病灶),所有患者均于行HAE术后3至5周接受CT、超声造影检查及DSA复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超声造影诊断术后残余血供的临床价值。结果 60例患者(76个病灶)HAE术后经DSA检查发现,32个病灶存在残余血供。CT检出残余血供病灶22个(68.8%),超声造影检出残余血供病灶17个(53.1%),均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2、19.592,P<0.001),且CT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1,P>0.05);而二者联合检查检出30个,检出率为93.8%,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5,P>0.05)。结论 CT、超声造影对于肝癌HAE术后残余血供的诊断价值相当,二者联合可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好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术 残余血供 超声造影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