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髓减骨枯”与“微骨折”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共病内涵
1
作者 崔玉石 吴红飞 +7 位作者 高云 张兴平 张帅 王明远 张智龙 李亚敏 杨胜平 李佳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祖国医学认为“肾精所化生之髓”在骨的形成、维持其功能等方面至关重要,肾气虚则髓减骨枯,骨量减少,发为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同样以肾精亏虚为本,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等层面... 祖国医学认为“肾精所化生之髓”在骨的形成、维持其功能等方面至关重要,肾气虚则髓减骨枯,骨量减少,发为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同样以肾精亏虚为本,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等层面均有较强关联,二者常常共现或伴发,因此提倡将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按照共病模式管理。本文拟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于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相关性的认识,以膝关节软骨下骨“微骨折”征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祖国医学骨病范畴中“痿”与“痹”之间的联系与现代内涵。初步归纳二者合病的核心病机为“髓减骨枯”。故临证需紧扣“髓减骨枯”之本,持整体观念,积极采取异病同治或联合治疗,以期为临床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膝骨关节炎的共病管理及防治提供祖国医学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膝骨关节炎 共病管理 微骨折 异病同治 髓减骨枯
下载PDF
基于病因病机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晓宇 高云 +5 位作者 梁丽娜 陈强 郭育卿 张帅 杨胜平 崔玉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骨性关节炎(OA)均为老年常见慢病,是老年退行性改变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最新研究发现AMD与OA发病具有相关性,OA患者发生AMD的风险较高,其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性细胞、...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骨性关节炎(OA)均为老年常见慢病,是老年退行性改变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最新研究发现AMD与OA发病具有相关性,OA患者发生AMD的风险较高,其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性细胞、自噬及Wnt、Notch、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从中医病因病机上讲,AMD与OA虽病位与临床表现不同,但二者均为本虚标实之病,与年老肝、脾、肾亏损有关。本文拟从发病危险因素、中医病因病机、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探讨AMD与OA异病中的共病规律,从而为AMD及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骨性关节炎 异病同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智龙 崔玉石 +4 位作者 吴红飞 陈天鑫 杨胜平 高云 朱瑜琪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5月21日。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个病例对照研究,均为高质量文献,总样本量为106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13,95%CI(1.08,1.17)]、低体质量指数[OR=2.29,95%CI(1.36,3.84)]、吸烟[OR=2.77,95%CI(1.52,5.05)]、低骨密度[OR=3.88,95%CI(2.64,5.70)]、患有糖尿病[OR=2.25,95%CI(1.57,3.21)]、合并脊柱侧弯[OR=4.41,95%CI(2.52,7.73)]、伤椎数较多[OR=2.02,95%CI(1.43,2.85)]、骨水泥渗漏[OR=3.47,95%CI(2.77,4.35)]、骨水泥注入量过大[OR=2.94,95%CI(2.50,3.46)]、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OR=1.28,95%CI(1.10,1.49)]、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OR=1.27,95%CI(1.04,1.55)];保护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OR=0.32,95%CI(0.21,0.49)]。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吸烟、低骨密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有糖尿病、合并脊柱侧弯、伤椎数较多、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过大、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预后。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META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腰椎导引操联合代温灸膏治疗中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硕 李春根 +5 位作者 祝永刚 郑皓云 崔玉石 钱嘉铭 李浩锌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观察腰椎导引操联合代温灸膏治疗中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青年CNLBP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代温灸膏外敷(隔日1次,为期4周)配合健康宣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练腰椎... 目的观察腰椎导引操联合代温灸膏治疗中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青年CNLBP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代温灸膏外敷(隔日1次,为期4周)配合健康宣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练腰椎导引操(隔日1次,为期4周)。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时的疗效和腰椎曲度(LCI)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活动度(AROM)、腰椎曲度(LC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时,2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第8周随访时,2组腰椎屈伸及侧屈总AROM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周,观察组腰椎曲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腰椎曲度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腰椎曲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导引操联合代温灸膏治疗可缓解CNLBP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及活动度,并能促进腰椎正常生理曲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导引操 代温灸膏 腰椎曲度
原文传递
颈椎导引操联合铍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玉石 郭菲宇 +6 位作者 彭亚 祝永刚 钱嘉铭 张硕 李浩锌 李春根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导引操联合铍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导引操联合铍... 目的观察颈椎导引操联合铍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导引操联合铍针治疗,铍针每周2次,共治疗2周;颈椎导引操2次/d,共治疗8周。对照组仅采用铍针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周。2组均随访8周。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痛值、颈椎活动度、颈椎侧位X线曲度Broden值,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第4、8周随访时,2组VAS评分、压痛值、颈部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在治疗第8周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压痛值、颈椎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曲度Broden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Broden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导引操联合铍针疗法可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疼痛症状,与单纯铍针治疗比较,改善颈椎曲度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颈椎导引操 铍针
原文传递
防烟气扩散与控制烟风洞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龚红卫 唐晓亮 +3 位作者 韩丽艳 何嘉鹏 孙卫东 崔玉石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防烟气扩散与控制烟风洞工作方式的分析对实验的立体模型进行设计 ;为了寻找阻烟最佳效果时的送风射流速度、厚度和射流角度 ,对防烟送风口进行了设计 ;并按不同工作方式观测烟气扩散与阻烟效果 。
关键词 烟风洞 防烟 送风口 实验装置 火灾 高层建筑
下载PDF
髓核细胞退变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嘉铭 祝永刚 +3 位作者 肖辉灯 崔玉石 李春根 柳根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1-566,共6页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DDD的前提和基本病理过程[1]被认为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密切相关,因此,延缓乃至逆转IVDD进程是治疗DDD的必由之路。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DDD的前提和基本病理过程[1]被认为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密切相关,因此,延缓乃至逆转IVDD进程是治疗DDD的必由之路。信号通路,自从1972年被提出后备受广大研究者青睐,近年来在IVDD研究领域也逐渐受到重视[2],尤其在髓核细胞退变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近年又将研究深入到基因层面,如微小RNA(microRNA,miRNA)[3]、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4、5]、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6],它们作为信号通路的上游影响髓核细胞退变进程。笔者就髓核细胞退变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病理过程 髓核细胞 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最新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退行性椎间盘各结构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钱嘉铭 祝永刚 +6 位作者 肖辉灯 李泽宇 陈海东 皋毓 崔玉石 李春根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7期799-803,共5页
从椎间盘的不同结构:髓核、纤维环、终板三个方面,分别总结中医药对退行性椎间盘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提取物、经典方剂、针刺、针刀等手段,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 从椎间盘的不同结构:髓核、纤维环、终板三个方面,分别总结中医药对退行性椎间盘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提取物、经典方剂、针刺、针刀等手段,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而在3种椎间盘结构中均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包括MAPK、Wnt/β-catenin、NF-κB等经典信号通路。从分子水平研究椎间盘退变的机制,为实现椎间盘退变的中医药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信号通路 椎间盘退变 髓核 纤维环 终板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跟痛症的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皋毓 祝永刚 +5 位作者 肖辉灯 陈海东 李泽宇 钱嘉铭 崔玉石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跟痛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针灸处方,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跟痛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针灸处方,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提取出78组针灸处方,共计52个穴位,累计288频次。针灸治疗跟痛症使用频次前6位的穴位是太溪、昆仑、阿是、仆参、三阴交、照海;肾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主要选取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穴位分布以下肢为主。主穴关联分析示核心穴对为"太溪-昆仑";主穴聚类分析示有:太溪-昆仑-阿是、仆参-照海-申脉-悬钟和其他穴位3大聚类。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所得用穴及配伍规律,一定程度上可为跟痛症的临床治疗选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针灸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分析
10
作者 崔玉石 高云 +4 位作者 王明远 张帅 杨胜平 李晓宇 晏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9-225,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节奏加快,“低头族”人数不断增加,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退变诱发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疗效,但理论及基础实验依...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节奏加快,“低头族”人数不断增加,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退变诱发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疗效,但理论及基础实验依据尚不充分,且当前动物模型制定标准未统一。因此,笔者基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临床指南及病证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结果发现现有模型中微血管钳神经根压迫法的中西医指南吻合度较差,而椎管插线法、自体骨置入压迫法、不锈钢柱压迫法、固定架颈椎退变法等造模方法虽在西医指南体现出了较高的吻合度,但中医诊断标准吻合度较差。表明该疾病现有动物模型体现出的中医证候要素较少,且在动物行为学评价等方面缺乏类似中医四诊方面的信息采集与评估。总之,笔者旨在基于病证结合理念系统评价当前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建立现状,以期为更加符合临床发病特点、中西医病证特点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动物模型 中西医结合 病证结合 临床指南 吻合度 颈椎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2003-2022年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吴红飞 崔玉石 +3 位作者 高云 张帅 王明远 杨胜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归纳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3-2022年收录的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归纳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3-2022年收录的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应用CNKI数据库对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2404篇,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主要作者有刘永琦、陈东风、范英昌等,高频关键词有成骨分化、增殖、大鼠、骨质疏松、淫羊藿苷等。结论中药单体与复方对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领域,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CiteSpace
下载PDF
伴随眩晕颈椎病的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玉石 彭亚 +5 位作者 祝永刚 陈超 郑皓云 钱嘉铭 李春根 柳根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伴随眩晕症状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颈椎影像学参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行ACDF治疗的颈椎病伴随眩晕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伴随眩晕症状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颈椎影像学参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行ACDF治疗的颈椎病伴随眩晕症状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眩晕症状与影像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8.45±2.87)个月,术后随时间推移,患者DHI、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椎间隙撑开高度平均为基准高度的119.3%。术后患者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C;前凸角均显著改善(P<0.05)。手术前后责任节段平均椎管面积变化量与DHI评分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CDF手术可有效治疗颈椎病及其伴随的眩晕症状,适度撑开椎间隙高度,并增加颈椎曲度;眩晕症状改善与椎管面积的增加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病 眩晕
原文传递
叙事医学医患共建在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泽宇 闫雨蒙 +3 位作者 柳根哲 钱嘉铭 崔玉石 李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12-1616,共5页
介绍真实世界研究和叙事医学的诞生背景、特点及与中医药的密切联系,以“叙事医学医患共建诊疗模式”为例,探讨中医药研究与叙事医学、真实世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病种选择、方案设计、病历书写、实践形式等方面的经验与启发,并提... 介绍真实世界研究和叙事医学的诞生背景、特点及与中医药的密切联系,以“叙事医学医患共建诊疗模式”为例,探讨中医药研究与叙事医学、真实世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病种选择、方案设计、病历书写、实践形式等方面的经验与启发,并提出当下进一步发展与推广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叙事医学 医患共建 中医药研究
原文传递
聚醚醚酮棒与钛棒椎弓根钉固定腰椎退行性病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嘉铭 李春根 +6 位作者 尹辛成 陈超 郑皓云 祝永刚 肖辉灯 崔玉石 柳根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6-800,共5页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与钛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1月对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减压椎弓根固定术。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PEEK棒,30例采用钛...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与钛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1月对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减压椎弓根固定术。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PEEK棒,30例采用钛棒。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术后腰部疼痛VAS和0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2周PEEK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钛棒组(P<0.05),但术后12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0D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12个月PEEK组固定节段ROM显著大于钛棒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固定节段、上邻节段和下邻节段的Pfirmann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材质的内固定系统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PEEK组患者术后早期腰痛程度更轻,并保持更好的腰部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弓钉固定 聚醚醚酮棒 钛棒 邻近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铍针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嘉铭 彭亚 +5 位作者 郑皓云 祝永刚 崔玉石 张硕 李春根 柳根哲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2-84,88,共4页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1])(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CMP)是指发生在肌肉、骨骼、关节、肌腱或软组织等部位超过3个月的疼痛。铍针^([2])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九针”的一种,现代将其应用到各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治疗效...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1])(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CMP)是指发生在肌肉、骨骼、关节、肌腱或软组织等部位超过3个月的疼痛。铍针^([2])为《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九针”的一种,现代将其应用到各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治疗效果满意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分析总结铍针疗法的相关文献,认为铍针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减压减张、松解粘连两个方面,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铍针对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颈椎病、肩周炎、膝骨关节炎、颈、腰椎术后等疾病疗效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减压减张 松解粘连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